[align=center][b][size=3]吕布身边的侍俾到底是谁?[/size][/b][/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27421] [/align]
眼下,新版《三国》正在荧屏上热播。与老版不同的是,新版在展示貂蝉美貌的同时,还赋予她智慧的一面,并为其安排了为爱而死的结局。那么,貂蝉在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其实,作为“连环计”故事的主角,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实是小说家虚构的人物。
检阅宋元以前的文献,特别是可信度较高的史书,如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东晋袁宏的《后汉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等,人们不难断定:王允定计除董卓、董卓死于吕布之手是事实,然“貂蝉”不见其人,“连环计”亦史无其事。
《三国志》描述吕布与董卓之间的纠葛时,所涉及的女性只有一位不知名的“侍婢”。《后汉书》的异文为“傅婢”,说白了,就是董卓的贴身丫鬟。陈寿在《吕布传》里写道:“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由是阴怨卓。”董卓拔出自家“手戟”无情地掷向吕布,只不过是因为吕布犯了点小错。杀卓的根源就在于这一偶然发生的冲突,与吕布私通傅婢一事并无瓜葛。
当然,跟傅婢的暧昧关系是吕布的心病,确实可能成为谋杀董卓的一把尖刀。关于这一点,范晔《吕布传》记载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见司徒王允……时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因以告布,使为内应。”但即便如此,亦不曾为“连环计”的情节提供任何资料佐证;而“貂蝉”的故事就算能在“傅婢”身上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的话,也恐怕是多来自于读者的丰富联想罢了。
傅婢是历史上不知名的小人物,貂蝉则是说书人或文学家虚拟的大美人。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无论活跃在民间传说、戏剧舞台上,还是出现于诗词歌赋、古典小说中,总是和吕布连在一起。但直到唐代,文学作品中吕布的身边并不见貂蝉。例如,李贺的《吕将军歌》有云:“吕将军,骑赤兔……??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火旗下。”在这首充满想像的诗歌里,吕布身边还只是“傅粉女郎”,这似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貂蝉登台之晚。
貂蝉进入民间故事的年代,一般认为不晚于北宋。明代流行的《三国志传》有这样一段描述,“宋邵康节先生有诗叹曰:董卓无端擅汉权……力斩乱臣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蝉。”邵康节,指的是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不过,所谓邵康节先生有诗云云,与该书中其他一些无稽可考的宋诗一样,皆为小说家伪托。在傅璇琮先生等主编的1992年版《全宋诗》第七册中,邵雍的名下就未辑录这首来历不明的“邵康节”诗。
现在看来,传世文献中出现貂蝉的故事,较早且可信的莫过于南宋时期的金代院本、南戏、元杂剧及元刻话本。当然,上述文本的形成肯定有一个不短的过程,但其源头是否可上溯到北宋,现有资料还不足以给出有力的回答。
正因为貂蝉的故事出自于虚构,所以早期话本、剧本的内容不尽相同。如果对照近三百年来流行最广的《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差别就更大了。例如,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说:“本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选入宫中,掌貂蝉官来,故名貂蝉。”再如,元刻本《三国志平话》甚至认为,貂蝉原先是吕布之妻,不幸在战乱中失散,流落到王允府。在王允设计的“连环计”三部曲中,貂蝉所扮演的角色是受王允拨弄的棋子,她对计谋本身似乎一无所知。
至于貂蝉的结局,在明刻本《三国志传》、清刻本《三国演义》中都描述为,吕布死后,貂蝉就不知所终,给人留下无限广阔的想像空间。但早期的三国戏中也有过这样一出:吕布刚死,貂蝉便向关羽献媚,关羽为断绝红颜之祸,一刀结果了这位美女。
上述现象表明,艺术虚构的故事与历史上真人真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总是随着时代精神的演变而不断被加工和改造,内容的古今差异有时会发展到面目全非的地步;后者则始终维持着基本事实的面貌,像董卓的残暴荒淫、吕布的贪利好色、王允的忠君爱国等等,不仅在不同时期的史书中没有异词,而且在所有以历史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亦不曾被颠覆。
总之,历史跟文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史学著作必须追求真实,文学作品则不能没有虚构。好在貂蝉的形象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基本上还是给喜爱三国故事的读者留下了美好印象——她不仅是足以跟西施、王昭君、杨玉环媲美的绝代佳人,还是一位深明大义、铲除国贼的有功之人。李渔《批阅三国志》就赞扬道:“为西施易,为貂蝉难。”意指西施只要哄得一个人,貂蝉却要哄两个人,实在是大费苦心。毛宗岗接着说:“我谓貂蝉之功可书竹帛!”可以想见,与时俱进的貂蝉,在当下和今后的艺术舞台上,同样会受到世人的欢迎和喜爱。
[align=center]========================================================================[/align]
[align=center][size=3][b]天下无双之将吕布:是三姓家奴,还是直爽男儿?[/b][/size][/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27422] [/align]
[align=left] 如果说《三国演义》把“奸绝”曹操的残暴奸诈与刘备的宽仁信义放在一起对比的话,那么关羽和吕布,就是“义绝”和“三姓家奴”间的对比。因此这位在文学上有其相应的作用,在历史上也有其一定地位的吕布,在《三国演义》的前期,唯一的主角诸葛亮还未出场的阶段中,还是占有大量戏份的,这一点上就连汉末时期一度力量最盛的袁绍也远远不及。
当然,吕布能拥有这么大量的戏份,其根本原因是吕布这个历史人物本身就具有超凡的武勇以及传奇的人生经历,这些都是小说家容易下笔的地方。罗贯中同时更是虚构了很多经典段落,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濮阳城六将攻吕布的故事,在给了刘关张等人戏份的同时,也给了读者“吕布武勇天下第一”的概念,足见对其的“偏爱”。可以说在演义中,吕布这个人物刻画得是相当成功的。
那历史上吕布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综观其一生,很难说用几个简单的字来概括。
吕布首先是以武将的身份出现,其武勇确实了得,我们在这之前也曾介绍过。《三国志》本传中记载,吕布被擒后,对曹操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显然吕布对自己能力是非常自信的,认为曹操所担心的只有自己,而且认为由自己带领骑兵,曹操带领步兵便可平定天下。曹操在听了此番话后也并不是毫不动容,而是“有疑色”,有些动心,这说明曹操对于吕布所统领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很欣赏的。曹操用兵自不必多说,那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且和吕布交锋多年,对吕布实力应该相当了解,所以说吕布作为武将统兵作战,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而且吕布并非单纯的勇将,颇有才略。王粲的《英雄记》中记载称吕布在离开袁绍时,袁绍派人追杀,“绍假布领司隶校尉。外言当遣,内欲杀布。明日当发,绍遣甲士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布床被,谓为已死”。可见吕布不单有武勇之名,而且也善于用计。实际上吕布与王允密谋诛杀董卓,与陈宫张邈密谋取兖州,再夜袭徐州,日后袁术攻打刘备,他能判断形势出兵帮助刘备,这些举动根本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只有匹夫之勇的将领所为。
在《英雄记》中还有一段对于吕布的记载,那是吕布投奔好友张杨时,当时郭汜、李傕通缉吕布,张杨属下有所心动,吕布知道后做了如下举动:“布闻之,谓杨曰:‘布,卿州里也。卿杀布,于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杨于是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 这段话不像一个武将,倒是一个辩士所说的话,虽然此文不一定是实,但是吕布非无智之人这是肯定的。
而且吕布也颇有人缘,张辽乃是日后曹操麾下名将,在吕布死前一直追随吕布,而吕布手下的高顺也是极有才华的将领,而且他与张杨也是好友,张杨还一度想出兵协助吕布,虽然比不过刘关张之间的友情,但是也相差无几了,庞舒也在长安城被破后为吕布私藏家小。这些人对吕布都可以称得上有忠有义,而吕布能交上这些好友或属下,也可见其人确实有吸引人的一面。
但是吕布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吕布的缺点比优点更加多,而且几乎是致命的。首先就是:“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
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吕布带兵不错,但是也导致了他过于依仗武力,如董卓死后他在长安力主杀尽凉州人,所依仗的便是自己率领部下的战斗力,但是一味用强,导致凉州人尽反,长安也被攻破,这是其虽有武勇,但是不知道用势,只以武力为先的结果;而在下邳最终迎战曹操时,陈宫献计,吕布自己也认可,却最终因妻子的一席话放弃,这比较日后三分天下的曹、刘、孙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上就差得远了。吕布作为一名统兵将领,其才智确实足够,但是要作为一国之主,不单统兵,还要统领文臣武将,就不足够了。陈登便说曹操将吕布用为鹰犬,吕布居然也默然,可见吕布也认识到自己的弱点。
其次,便是陈寿所说的“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这种严重的性格缺陷,贪小利而忘大义,如丁原、董卓两个人之死,给了吕布相当大的好处,但是也给了他极大的骂名。古人重视气节忠义,尤其是弑主,你不想在原来主公麾下,离去就可以了,所谓臣可以择君,对此古人还是相当宽容的,但是你不但叛变,还杀了原来的主公邀赏,这就是极大的过错了,而吕布不单做了,还一连做了两次(假如细说起来吕布偷袭收留自己的刘备也可以说是一次背叛,只是他一来未杀刘备,二来刘备并非他的主公,这就不算了)。这使得他日后到了关东各诸侯处便难以生存,比如他杀了董卓,为袁术、袁绍报了大仇,但是袁术不齿其为人,恶其反复,拒而不受。袁绍一度收留之后却担心吕布为自己的祸害而要杀之,正是有如此的劣迹,曹操才听到刘备说董卓、丁原的名字时便杀了吕布,否则即便刘备说再多的坏话,曹操也未必不收留吕布。
第三,好色。王允的连环计虽然史无可考,但是“布与卓侍婢私通”一事却是丝毫不假,如果这个可看做是吕布日夜保护董卓,其侍婢美女爱英雄的话,那么《英雄记》上,“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尔。’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这就说不过去了,正是他屡次对身边的人,无论主公也好,部下也好,对人家的妻子垂涎欲滴,又怎会不惹人怒。
第四,目中无人。吕布再有一个极大的缺点便是一朝得志便目中无人,和同僚关系搞得很糟糕。之前说过,诛杀董卓的一大因素很可能就是吕布是并州人,和董卓的凉州派系搞不好关系,而杀了董卓后,吕布得掌大权,却和凉州人的关系越来越差,甚至要诛尽凉州人。等到了袁绍处,也是因为吕布认为自己有功于袁家,看不起袁绍手下众将,终于和袁绍决裂。而且吕布并没有认识到这点,到刘备处他哭诉说:“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尔。”吕布只知众人要杀己而不知其为何要杀己,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也难怪刘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了)。比如他射戟救援了刘备一次,便认为对刘备有功,却全忘记了,若不是他偷袭徐州,刘备怎么会落得要他救的下场,更别说刘备不久后就被他攻打逃亡。这样的情况下还希望刘备为自己说好话,可见吕布其人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自己对他人的恩,而不记得自己对他们的仇了。
可以这么说,吕布这种人的存在是乱世的必然,他的灭亡也是乱世的必然。没有这种人,乱世不称其为乱世,可是他如果不消亡,乱世无法结束。他只是为乱世而生,在乱世中扮演一个可能很显眼的配角,然后匆忙谢幕。他的英姿固然潇洒,他的能力固然骁勇出众,可是他不懂得演戏,所以他注定不是乱世的主角,只能早早谢幕。这正是:
赤兔本应属英雄,李肃美言巧降龙。
虽是求得如意将,不知其后患无穷!
注:《三国志吕布传》中关于吕布降董一事记载很简单:“(何)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并没有对于李肃的介绍,当然,说服吕布必定是一能言善辩之士,是否真为李肃我们就不得而知了。[/align]
[align=center]=======================================================================[/align]
[align=center][b][size=3]父母溺爱毁了三国名将吕布[/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attachment=11327423] [/size][/b][/align][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size=3][align=left][size=2]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人,东汉末年的名将。他幼年习文,年长习武,在战场上堪称千人不敌,万夫难挡,故时人语“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惜,吕布虽然骁勇善战,却为人无谋,反复多变。他不断换主投靠,又不断加以背叛离弃,最后军中上下离心,不敌曹刘联军,被绞死于白门楼。吕布一生轻狡反复,多变无端,这与他的诚信缺失症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
[/size][/align][align=center]
[size=2]诚信缺失是
一个人非道德化的表现
[/size][/align][align=left]
[size=2] 首先,诚信属社会道德范畴。所谓诚,即代表实事求是,做人做事真诚可靠;所谓信,即讲信用重信誉,言必行、行必果,说出做到。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熏陶,有些人反而摒弃了诚信这个立身之本。
在心理学上,诚信缺失是一个人非道德化的表现,它泛指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或标准不再起指导、约束作用。日常生活中,诚信缺失综合征突出表现为:(1)言过其实,夸夸其谈,对自己的所言不当回事,缺乏应有的责任感;(2)对于自己的承诺不积极履行,百般借口,万般推却,言而无信;(3)夸大自身的功劳苦劳,对存在问题避而不谈,试图掩人耳目,乃至谎报情况;(4)言行举止缺乏固定性和持续性,朝秦暮楚,朝令夕改;(5)弄虚作假,伪劣假冒,以次充好,以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size][/align][align=center]
[size=2]天纵英才和父母宠爱
是吕布少信寡诚的根源
[/size][/align][align=left]
[size=2] 吕布的诚信缺失有着其个人和历史的特殊性。首先,从吕布的个人成长可以推测出,他从小就有强烈的个人中心倾向。据《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吕布之父吕良继任其祖父的事业,留守边关。吕布之母亲黄氏则是一大户富豪财主之女,聪明贤惠,知书达理。照理说,吕布的童年应该是非常快乐和温馨的。但是吕布出生之前,黄氏已生有四女,苦于无子。所以吕布的出生,满足了父母对儿子的长久期待。史称,吕布是诞生在染织作坊的布匹上的,脐带自断,双目有神,两拳紧握。他父亲知道后,大快曰:“吾儿神也。”因而吕布一出生就受尽了父母的宠爱和呵护,这很有可能会强化其自我中心倾向。
此外,吕布的天纵英才也给了他个人中心的资本。吕布从小就随母习文作画,聪慧好学,过目不忘,但他生性好斗,力大过人,同龄孩童都不敢和他玩耍,敬而远之。同伴的敬畏亦强化了吕布的优越感,令其自我感觉凌驾于他人之上。到了青少年时,吕布喜欢舞熗弄棒,热衷于表现自己的勇猛。史书记载,吕布十一岁就撂倒了族内的大力士,从此五原地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也甚引以为豪。
在心理学上,自我中心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人类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而走出自我中心,学会与人沟通,则是儿童走向成熟的标志。相反,如果儿童的自我中心延续到青少年,将不利于其社会认知能力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并会出现漠视他人与人际关系的问题。事实上,吕布后来变得唯利是图,缺乏诚信,这很可能与其早年父母的过分纵容有莫大关系。而其天生的才华出众,又强化了他对诚心的不在乎、不珍惜,为人处事只考虑自身的意愿和利益,不考虑其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伤害。
[/size][/align][align=center]
[size=2]吕布的少信寡诚表现在不断投靠他人,
却又不断利用他人
[/size][/align][align=left]
[size=2] 在混战不断的乱世三国,诚信突出体现在一个人对主公的忠诚不贰。吕布的少信寡诚突出表现,就是不停地易主,多达六次之多。每次不是因为吕布骄纵恃功,就是变化无常,甚至势利弑主。
根据《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熹平五年,由于鲜卑部落对东汉的掠夺战争,吕布随父南撤至山西境内,成为并州刺使丁原的部下。吕布跟着丁原学习弓马之技,号称“飞将”,因其勇武而被丁原任为主簿,典领文书,可见丁原对吕布的亲厚和器重。《后汉书·吕布传》中亦云,丁原对吕布“甚见亲待”。汉灵帝刘宏去世后,丁原与董卓开始争夺对汉王朝的控制权。此时,董卓接获大将军何进之命赶赴洛阳,不料洛阳接连出现了何进遇刺、宦官被杀及少帝和陈留王刘协仓皇出逃的乱事。董卓赶赴洛阳后,找到了少帝及陈留王刘协,把他们带回洛阳。此时的董卓,身兼前将军、斄乡侯、并州牧等职务,一跃成为朝廷重臣。吕布考虑到时局的骤变,暗中投靠董卓,不顾丁原对他的知遇之恩而杀之,为的是获得董卓许给他的高官厚禄。
其实,在此之前,吕布也参加过关东军的讨董战役,却与将领胡轸不和而被孙坚所败。吕布投靠董卓后,董卓一度如同丁原一样,对他非常信任和喜爱,先任命他为骑都尉,后任他为中郎将,拜都亭侯。当时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怕遭人暗杀,便让吕布作自己的贴身侍卫,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由吕布来负责其安全。但董卓脾气暴躁,曾因小错而向吕布掷出手戟,幸亏吕布眼疾手快,才免遭刺伤。这件事使得吕布对董卓心生防范。后来又有一次,董卓故意支开吕布而与其婢女私通,这亦加深了吕布对董卓的怨恨。
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朝廷上下的极度愤慨。大臣王允、士孙瑞、杨瓒等人密谋暗杀董卓,联络吕布共同行动,并答应事成之后必有重赏。吕布不计董卓对其恩典,答应了王允的要求。当时正逢少帝大病初愈,文武大臣集于未央殿恭贺天子龙体康复。董卓刚到侧门,便遭到李肃等人的突袭。董卓大骇,向吕布呼救,吕布却正襟危坐,不顾往日父子情谊,还大声道:“我们是奉诏讨杀乱臣贼子,你死有余辜!”结果董卓当场被杀。事成之后,吕布被进封为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可惜好景不长,董卓旧部属李傕和郭汜等人杀回京城,吕布不敌,仓皇出逃。
之后,吕布投靠了南阳的袁术,由于诛杀董卓有功,袁术起初对他以礼相待,但是没多久吕布便变得骄纵无礼,纵容属下肆意抢劫,惹得民怨沸腾,令袁术对他非常不满。吕布仗着自己威名在外,不愁无主,便向袁术辞行,转而投靠河内太守张杨。张杨开始也十分厚待吕布,但是张杨的部下担心吕布还会叛主,主张把他杀了,将头送往长安领赏。吕布得知后,惊恐万分,赶紧改投袁绍。
初投袁绍,吕布曾帮助他大破黑山军,但不久吕布又开始居功自傲,手下多有暴横。这也惹怒了袁绍,表面上奏请吕布出任司隶校尉,还派遣精锐武士护送吕布到洛阳就职,但暗地里下令途中将吕布杀死。吕布闻讯后逃脱,自立门户。再后来,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时战败投靠刘备,刘备时任徐州牧,便让吕布屯兵小沛。不料吕布趁着刘备出击袁术时,袭取下邳,并自封为徐州刺史。之后,吕布更是联合袁术攻打刘备,令刘备投靠了曹操,联手对付吕布。建安四年,曹操攻下吕布的根据地下邳,吕布被俘。当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时,他又自吹自擂可与曹操共打天下,曹操一度想加以留用,但刘备的一句“你难道没看到丁原和董卓的下场么”便使曹操断了这个念头,最终下令缢杀吕布。
吕布的一生可谓迅如流星,由于他自恃甚高,因而缺乏诚信,在乱世中不断投靠他人,却又不断利用他人,最终落得个少信寡诚的恶名,可悲可叹。
[/size]
[size=2]========================================================================= [/size]
[/align][/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