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流转。中国皮影艺术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1560 回复:8

[人文通史] 光影流转。中国皮影艺术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孟客

ZxID:10083412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百草春生
仿佛自如。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9 0
光影流转。中国皮影艺术
— 本帖被 灬千ヽ 执行合并操作(2010-12-01) —
[size=2][table=100%][tr][td]

[b][backcolor=#ff99cc]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backcolor][/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88] [/align]

        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方叫“皮猴戏”、“纸影戏”等,发源于我国两千年前西汉时期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根据宋朝《梦梁录》记载:“京师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皮影原是用纸剪制,后来才改用皮革刻制。现时的皮影戏物品包括皮影人物、场面道具和景物,全都是利用手工,刀雕彩绘皮革制成。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皮影的制作极为复杂,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因此又被称之为电影艺术的鼻祖。

        皮影戏历史悠久,不少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方士少翁进言说他有招魂之术,并设帐弄影以招嫔妃李夫人之亡灵。正如陕西皮影的流传:“皮影戏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另一说亦与亡灵有关,唐代俗讲僧在佛寺利用灯影说理和超渡亡灵。所以,皮影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最迟在北宋时,中国皮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89] [/align]

        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近年来,皮影戏和其它非物质遗产一样得到了重视,正日益复苏。

[/td][/tr][/table]

[table=100%][tr][td]

[backcolor=#FF99CC][b]皮影戏的起源[/b][/backcolor]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汉武帝李夫人),此首描写皮影 戏演出的诗见于《海阳竹枝词》中。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0] [/align]
[/td][/tr][/table]

[table=100%][tr][td]

[backcolor=#FF99CC][b]皮影戏表演[/b][/backcolor]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2] [/align]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熗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1] [/align]

[/td][/tr][/table]

[table=100%][tr][td]

[b][backcolor=#FF99CC]皮影戏的分类[/backcolor][/b]

        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在秦、晋、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种,曲牌甚多。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而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戏音乐及唱腔也都带有本地地方特色。

[table=95%][tr][td]

[b]。唐山皮影戏[/b]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3] [/align]

[/td][/tr][/table]

[table=95%][tr][td]

[b]。冀南皮影戏[/b]

  皮影戏道具冀南皮影主要流布于河北邯郸多个县区。冀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现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却陷入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数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很少,影戏箱也越来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艺人已经没有了。据在冀南6个县的统计,现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戏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个减少至10余个,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100余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失传。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4] [/align]

[/td][/tr][/table]

[table=95%][tr][td]

[b]。孝义皮影戏[/b]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8] [/align]

[/td][/tr][/table]

[table=95%][tr][td]

[b]。复州皮影戏[/b]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复州皮影戏真正活跃和盛行的时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当时河北一带“白莲教”盛行,有皮影艺人也参加“白莲教”,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戏。河北滦州皮影艺人被迫大量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复州皮影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全国解放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最兴盛时,全市有皮影戏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从复州皮影戏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它涵盖了社会生活,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td][/tr][/table]

[table=95%][tr][td]

[b]。海宁皮影戏[/b]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海宁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为材料,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工序制成,主要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颇具民族民间特色。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随着时代的变革,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全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703] [/align]

[/td][/tr][/table]

[table=95%][tr][td]

[b]。江汉平原皮影戏[/b]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潜江、天门、沔阳(今仙桃市)、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北依长江,南贯汉水,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虽然其源头尚无法考证,但早在明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核心地区集中在天、潜、沔一带,其显著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雕镂(造型)艺术、唱腔艺术和口头文字艺术等方面。江汉平原皮影的雕镂艺术,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尤以图案精细、圆润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动和影大见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江汉平原皮影戏演唱的剧目多达300多个。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

  江汉平原皮影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唱腔优美,富有古朴的楚文化风格,深受历代人民群众喜爱。随着现代文明的成熟和老一代艺人的相继谢世,江汉平原皮影已经开始走向消亡,其艺术精华亟待后人传承。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704] [/align]

[/td][/tr][/table]

[table=95%][tr][td]

[b]。陆丰皮影戏[/b]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陆丰皮影就在这座小城栖身,它的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1975年之后,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td][/tr][/table]

[table=95%][tr][td]

[b]。华县皮影戏[/b]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人物个性特征明显、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可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在广阔的农村扎下牢固的根基。

  现因各种原因面临失传和生存的危机,拯救和保护碗碗腔皮影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td][/tr][/table]

[table=95%][tr][td]

[b]。华阴老腔[/b]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705] [/align]

[/td][/tr][/table]

[table=95%][tr][td]

[b]。阿宫腔[/b]

  阿宫腔系陕西关中中北部地区(礼泉、咸阳、泾阳、高陵、临潼、耀县、富平等市县)皮影戏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旋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低遏”、“一唱三遏”为其特色。阿宫腔音乐长于刻画、抒发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王魁负义》中焦桂英唱段的凄楚哀怨、热耳酸心;《白蛇传》借伞中许仙与白素贞对唱婉转情切、缠绵悱恻;《杜鹃山》中雷刚哭大江则高亢激越、荡气回肠。这些经典唱段不但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也为戏剧界专家、同仁所肯定。建国后,阿宫腔从皮影搬上舞台是一次发展和革新。1961年曾进京演出,受到中央首长和在京戏剧界人士的赞许。多年来创作演出的《四季歌》、《两家亲》、《三姑娘》等剧目曾获文化部和省级奖励。但近十多年来却发展缓慢,濒临灭亡,亟待予以抢救和保护。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706] [/align]

[/td][/tr][/table]

[table=95%][tr][td]

[b]。弦板腔[/b]

  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形成于清代初年,最早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结子(即蚱板子)的说唱形式,到了清代中叶,艺人们加上了自制的土三弦和土二弦等弦乐伴奏,开始形成了以弦子调为主的【正板调】,并相继延伸出【慢板】、【二六】等曲调,使弦板腔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发展兴盛时期。道光、咸丰年间,礼泉的王秀凯,又以【正板】为基础,创造出【大开板】等多种唱调,乐器又加进了二胡,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乐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进入班社林立、艺人迭出的最佳时期,各地班社一度最多达六十多个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乾县、兴平、礼泉等地还将其搬上舞台演出,弦板腔又形成了皮影与舞台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长期流传于民间。近年来,则处境濒危,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

[/td][/tr][/table]

[table=95%][tr][td]

。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34万。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

  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沧桑,形成了环县独特的道情皮影戏。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它与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县在内区域的播布现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杆表演,并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后台四五人伴奏并“嘛簧”,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道情音乐为微调式,分为“伤音”、“花音”,以坦板、飞板两种速度演唱,曲牌体与板式体并存。其伴奏乐器中的四弦、渔鼓、甩梆子、简板均为自制,音色独特。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文化符号。现馆藏及民间流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构思奇妙、雕刻细腻逼真,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经普查,全县境内现有47个戏班、285名艺人、40多名皮影雕刻者。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并最终发展为甘肃惟一地方剧种——陇剧。

[/td][/tr][/table]

[table=95%][tr][td]

[b]。凌源皮影戏[/b]

  凌源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重要支脉,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人雕镂玲珑剔透、操纵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独具特色。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1999年9月17日,原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在参观凌源收藏的几千卷影卷时说:“凌源的影卷可为全国之最”。

  凌源皮影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外较有影响,曾多次在省市皮影戏调演中夺冠,并为中央领导和国际友人专场演出。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曾在凌源拍摄了《苦皮影》、《走马凌源访皮影》、《影卷迷》和话剧包装皮影戏《火焰山》等多部电视作品,其中,电视专题片《灯与影的魅力》被选送驻外使领馆,《影之舞》被选送参加了200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

  凌源皮影是纯民间艺术,尽管有过鼎盛时期,全市曾有自娱自乐、半农半艺、专业皮影团120个,但是,目前因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老艺人相继辞世,致使凌源皮影艺术后继乏人,抢救保护凌源皮影刻不容缓。

[/td][/tr][/table]

[/td][/tr][/table]

[table=100%][tr][td]

[b][backcolor=#FF99CC]民间三大皮影戏[/backcolor][/b]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太约在明清时就巳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携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图中两件件品左为玉皇大帝、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table=95%][tr][td]

[b]陇东皮影[/b]

    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5][/align]

    陇东皮影的创柞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而且稍有透视感,都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

[/td][/tr][/table]

[table=95%][tr][td]

[b]陕西皮影[/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6] [/align]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td][/tr][/table]

[table=95%][tr][td]

[b]山西皮影[/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7] [/align]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万,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

    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td][/tr][/table]

[/td][/tr][/table]

[table=100%][tr][td]

[backcolor=#FF99CC][b]皮影的制作过程[/b][/backcolor]

    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一般选用六岁左右的秦川黄牛皮。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 净皮 ”,另一是“ 灰皮 ”。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在牛皮选好后,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掌握),取出用刀刮制:第一道工序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致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刮好后撑於木架之上,荫干即成。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於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於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形成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安稳、趁手。描图样是用钢针笔达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 “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702] [/align]

  雕刻刀具艺人员们十分讲究,一般都有十一、二把,多的达三十把以上,只从刀具的制磨就可看出艺人的技巧深浅了。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老婆脚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要求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施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於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尖刀(即斜角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26700][/align]

  虽然一样的刀具刻一样的花纹图案,也有规范的口诀,这全看雕刻艺人的巧设摆布,转换刀口,运用阴雕阳镂,阴阳交错,明暗相辅的手法,才能镂刻出不同一般的影人。华县皮影刻制的基础技法是推皮刀法,即右手持刀於形体线长,左手推皮走刀运转而刻。 熟练的艺人推运自如,刀迹清晰流畅,曲弯有致,对垒严谨。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

  影子雕完,开始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荔子等矿和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炮制的方法首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之胶色溶为一起成粥状,趁热敷之於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於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含露之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另一种很老的土办法就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脱水发汗。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699] [/align]

  皮影人物是影戏主体,它的结构是颇具巧思的。为了动作灵活无碍,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及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以备插皮影人头用。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打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联。

   腹部——腹上与胸相联,腹下与双腿相联,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 “花轮”或“空花”,老艺人则称“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委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皮影人。

  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铁丝连接之,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於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於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701] [/align]
[/td][/tr][/table][/size]
[ 此贴被孟客在2010-12-01 20:5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天若舞

    派派币 +10

    基础分+我很赞同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19 0
Re:▌ 光影流转 中国皮影艺术 ▌
相较下面链接,更为详细形象。

中国传统艺术——皮影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5376_u789464/

楼主留言:

看来我以后搜索要更细心了……谢谢小舞提醒了

千颜落

ZxID:11120117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3-19 0
Re:▌ 光影流转 中国皮影艺术 ▌
老祖宗的就是好
辛夷。

ZxID:9391286

等级: 文学俊才
配偶: 京墨。
生生不息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3-19 0
Re:▌ 光影流转 中国皮影艺术 ▌
喜欢传统的皮影,话说都没有看过呢~
初ノぃ°

ZxID:11316550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3-19 0
Re:▌ 光影流转 中国皮影艺术 ▌
不错的传统艺术
布落格--

ZxID:12762609


等级: 明星作家
抓不住姐的心,就表說姐变芯  懂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0-15 0
皮影戏 【百科】




皮影戏

皮影,又称灯影,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概述  



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1]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2]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其制作过程是:首先,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立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溯源



华县皮影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
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发祥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老腔皮影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史料


  《北京西派皮影遗珍》 




皮影戏图书


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梁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   


经过抢救性修复整理,下苇甸皮影已经进入博物馆科学保护系列。在保护珍贵文化实物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存留了难得的皮影雕刻工艺、表演技巧和大量专业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义是我国皮影戏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而得名。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造型

原生态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 




华县皮影


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等,其中牛皮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材质。  


 皮影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也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爱观众喜爱,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



数字化 

 凌源皮影是纯民间艺术,尽管有过鼎盛时期,全市曾有自娱自乐、半农半艺、专业皮影团120个,但是,目前因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老艺人相继辞世,




华县皮影


致使凌源皮影艺术后继乏人,抢救保护凌源皮影刻不容缓。  


 在皮影戏的白幕上,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影,但其音乐与唱腔却能使人情绪起伏。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催人泪下,动人万分。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工艺化  

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 骤。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一般选用六岁左右的秦川黄牛皮。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 净皮 ”,另一是“ 灰皮 ”。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在牛皮选好后,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掌握),取出用刀刮制:第一道工序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致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刮好后撑於木架之上,荫干即成。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於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於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形成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安稳、趁手。描图样是用钢针笔达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 “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雕刻刀具艺人员们十分讲究,一般都有十一、二把,多的达三十把以上,只从刀具的制磨就可看出艺人的技巧深浅了。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老婆脚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要求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施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於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尖刀(即斜角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  


 虽然一样的刀具刻一样的花纹图案,也有规范的口诀,这全看雕刻艺人的巧设摆布,转换刀口,运用阴雕阳镂,阴阳交错,明暗相辅的手法,才能镂刻出不同一般的影人。华县皮影刻制的基础技法是推皮刀法,即右手持刀於形体线长,左手推皮走刀运转而刻。 熟练的艺人推运自如,刀迹清晰流畅,曲弯有致,对垒严谨。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  


 影子雕完,开始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荔子等矿和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炮制的方法首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之胶色溶为一起成粥状,趁热敷之於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於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含露之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另一种很老的土办法就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脱水发汗。  



 皮影人物是影戏主体,它的结构是颇具巧思的。为了动作灵活无碍,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及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以备插皮影人头用。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打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联。




    皮影戏



腹部——腹上与胸相联,腹下与双腿相联,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 “花轮”或“空花”,老艺人则称“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委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皮影人。   


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铁丝连接之,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於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於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


特色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携刻精细流畅,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图中两件件品左为玉皇大帝、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皮影戏


■ 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的创柞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而且稍有透视感,都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


  ■ 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 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万,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   

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表演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  华县老腔皮影
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熗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分类



  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陈龙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3]。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在秦、晋、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种,曲牌甚多。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戏音乐及唱腔也都带有本地地方特色。


沔阳皮影戏


    沔阳皮影
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它是由沔阳渔鼓(后改名为湖北渔鼓)行腔与方言道白及皮影戏完全合流而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成为独具特色的渔鼓腔皮影戏。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沔城民间流传“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捏闷脾”的歌谣,足见皮影戏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沔阳皮影戏,就是众多的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在我国皮影戏艺术行当中,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的影象,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幽雅动听的拌奏而独具一格。  


 沔阳皮影戏的道白有散白、韵白两种,以地道的通州河流域语音为基础语言,夹杂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方言土语等,幽默风趣诙谐,充满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使听众极具亲切感。唱词一般为“五五七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三种句式,也有三四字垛板句。大段唱词有一韵到底和每段一韵两种。所用韵目分为“光、消、板、修、歌、麻、洋、于、亲、乖、为、克、四、中、福”。沔阳渔鼓皮影唱词“十五韵”和诗词韵字“十三辙”相同。艺人演唱渔鼓皮影,必须通晓音韵,尤其是自编自唱“浩水词”时,一定要做到出口成章、压韵合辙。   早期渔鼓皮影戏无管弦乐伴奏,只有渔鼓筒和云板打板眼,鼓、钹、大锣、小锣、马锣打闹台、间奏和唱腔过门。开始皮影戏班由三至四人组成,两人掌影子兼演唱,一人操渔鼓、云板、一人“打夹手”(锣鼓等)。后来引进民族器乐伴奏和增添女艺人唱女词,皮影戏班人数增至五至八人,进一步增强了皮影戏唱腔的艺术效果;加上服装灯光面景、扩音设备,使皮影戏极富艺术感染力。  


 
另据原《沔阳报》等有关资料记载,清嘉庆年间,沔阳绣花堤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因家乡十年九水,长期流落外地,怀抱渔鼓,手持简板,沿门苦唱乞讨,但总不得温饱。到清末(1900年左右),他们兄弟二人处于无奈,便设法用布鞋剪成人影子,仿外地皮影之模样,晚上用灯光映照,把影子贴在纱布上进行表演,一此招来观众,维持全家生计。皮氏兄弟这一创举,很快轰动了四方乡里,人们纷纷前往观赏,倍感稀奇。不久,乡村“头人”闻之,接住村落进行表演,后又有茶馆老板见之,急忙请往馆内……皮氏兄弟二人名噪一时,成为草台、茶馆之常客,皮氏兄弟这一独创,使渔鼓和皮影合二为一体,为沿们叫化的渔鼓艺人开拓了新的生活,师门晚辈一致公认他们为沔阳皮影之师祖。  


 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月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端午节演《泪罗江》;六月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七日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随着科技的进步,皮影戏在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乐、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断革新,沔阳县曾有皮影队60多个,他们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编排了一出出江汉人所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剧目。   现在沔阳(仙桃)有40多支皮影队,近150多皮影艺人活跃在乡里民间,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唱皮影已成为仙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景观。


唐山皮影戏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冀南皮影戏   




皮影戏道具


冀南皮影主要流布于河北邯郸多个县区。冀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现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却陷入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数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很少,影戏箱也越来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艺人已经没有了。据在冀南6个县的统计,现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戏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个减少至10余个,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100余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失传。


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复州皮影戏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复州皮影戏真正活跃和盛行的时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当时河北一带“白莲教”盛行,有皮影艺人也参加“白莲教”,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戏。河北滦州皮影艺人被迫大量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复州皮影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全国解放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最兴盛时,全市有皮影戏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从复州皮影戏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它涵盖了社会生活,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海宁皮影戏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海宁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为材料,通过绘图、剪形、勾线、上色、缝制插签等工序制成,主要特点是:“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富“人情”味;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颇具民族民间特色。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随着时代的变革,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全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



传承


渊源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艺人演出皮影时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本地区传统的唱腔外,还有自己的独创。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它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一提起这种轻便的艺术形式,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或者称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


现状  


目前,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湖北省云梦皮影艺术团和山东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遗产  

2006年, 河北省唐山市申报的“皮影戏(唐山皮影戏)”  
 
河北省邯郸市申报的“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省孝义市申报的“皮影戏(孝义皮影戏)”  

 辽宁省瓦房店市申报的“皮影戏(复州皮影戏)”  

 浙江省海宁市申报的“皮影戏(海宁皮影戏)”  

 湖北省潜江市申报的“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广东省汕尾市申报的“皮影戏(陆丰皮影戏)”   

陕西省渭南市申报的“皮影戏(华县皮影戏)”  

 陕西省 华阴市申报的“皮影戏(华阴老腔)”
  
陕西省富平县申报的“皮影戏(阿宫腔)”  

 陕西省乾县申报的“皮影戏(弦板腔)”   

甘肃省环县申报的“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

  辽宁省凌源市申报的“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名称“皮影戏”,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35。   

扩展项目名录   

2008年, 北京市宣武区申报的“皮影戏(北京皮影戏)”  

 河北省河间市申报的“皮影戏(河间皮影戏)”   

辽宁省鞍山市申报的“皮影戏(岫岩皮影戏)”  

 辽宁省盖州市申报的“皮影戏(盖州皮影戏)”  

 黑龙江省望奎县申报的“皮影戏(望奎县皮影戏)”   

山东省泰安市申报的“皮影戏(泰山皮影戏)”  

 山东省 济南市申报的“皮影戏(济南皮影戏)”  

 山东省定陶县申报的“皮影戏(定陶皮影)”   

河南省罗山县申报的“皮影戏(罗山皮影戏)”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和湖南省衡山县共同申报的“皮影戏(湖南皮影戏)”  

 四川省阆中市和四川省南部县共同申报的“皮影戏(四川皮影戏)”

  青海省申报的“皮影戏(河湟皮影戏)”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称“皮影戏”,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35。[4]


未来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都是以娱乐为目的。在如今这娱乐生活多样的年代,皮影戏的魅力光环正在逐渐黯淡,只有这一些特殊场合可以看见(如:北京的老舍茶馆以及一些演绎着历史的戏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更强调了皮影的艺术性与装饰性。把皮影制作好以后,加以装裱用于展览与装饰。  


 皮影的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现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将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0-15 0
已审,更具体丰富O(∩_∩)O~

中国传统艺术——皮影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5376_u789464/
莫の桑

ZxID:10084895


等级: 内阁元老
泡面味的奶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2-01 0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



一、皮影戏概述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1]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二、溯源


关于皮影戏的来源,一直流传着以下的两种说法:
一、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又称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二、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义是我国皮影戏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而得名。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三、皮影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也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爱观众喜爱,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制作过程:皮影的制作是极为复杂的,从选皮到影人成形上戏,有许多工艺技巧。传统的制作工序可分为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个基本步骤。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一般选用六岁左右的秦川黄牛皮。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 净皮 ”,另一是“ 灰皮 ”。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在牛皮选好后,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掌握),取出用刀刮制:第一道工序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致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刮好后撑於木架之上,荫干即成。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於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於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形成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安稳、趁手。描图样是用钢针笔达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 “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雕刻刀具艺人员们十分讲究,一般都有十一、二把,多的达三十把以上,只从刀具的制磨就可看出艺人的技巧深浅了。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老婆脚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要求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施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於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尖刀(即斜角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   
虽然一样的刀具刻一样的花纹图案,也有规范的口诀,这全看雕刻艺人的巧设摆布,转换刀口,运用阴雕阳镂,阴阳交错,明暗相辅的手法,才能镂刻出不同一般的影人。华县皮影刻制的基础技法是推皮刀法,即右手持刀於形体线长,左手推皮走刀运转而刻。 熟练的艺人推运自如,刀迹清晰流畅,曲弯有致,对垒严谨。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   
影子雕完,开始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荔子等矿和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炮制的方法首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之胶色溶为一起成粥状,趁热敷之於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於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含露之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另一种很老的土办法就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脱水发汗。   
皮影人物是影戏主体,它的结构是颇具巧思的。为了动作灵活无碍,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及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以备插皮影人头用。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打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联。
腹部——腹上与胸相联,腹下与双腿相联,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叫做 “花轮”或“空花”,老艺人则称“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委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皮影人。   
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铁丝连接之,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於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於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





四、皮影戏的发展史


皮影戏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元代时,皮影剧院戏曾传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稍后,又传至东南亚。
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清代乾隆年间,皮影戏传入法国巴黎、马赛和英国伦敦,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 "中国影灯",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五、皮影戏——皮影的分类


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陈龙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主要介绍一下八种。
(1)陇东皮影
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
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镌刻·牛皮),甘肃省陇东


图中两件作品左为玉皇大帝、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罗通扫北(牛皮·镌刻),甘肃省陇东

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
(2)陕西华县皮影
陕西皮影造形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其实就是五个人,可是听起来像是一个乐队。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专家们认为,华县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左一)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3)山西皮影
在中国北部山西省的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
山西南部的皮影戏里,各种传统吉祥的图案,如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现 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也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如字不断头、富贵连年、如意长寿等。

图中《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普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珑,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4)北京西派皮影
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梁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

(5)沔阳皮影戏
沔阳皮影戏,俗称“皮影子”,它是由沔阳渔鼓(后改名为湖北渔鼓)行腔与方言道白及皮影戏完全合流而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成为独具特色的渔鼓腔皮影戏。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沔城民间流传“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捏闷脾”的歌谣,足见皮影戏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沔阳皮影戏,就是众多的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在我国皮影戏艺术行当中,沔阳皮影戏又以玲珑剔透的影象,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幽雅动听的拌奏而独具一格。   
沔阳皮影戏的道白有散白、韵白两种,以地道的沔阳话,夹杂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方言土语等,幽默风趣诙谐,充满乡土气息和民俗风味,使听众极具亲切感。唱词一般为“五五七五”字句、七字句和十字句三种句式,也有三四字垛板句。大段唱词有一韵到底和每段一韵两种。所用韵目分为“光、消、板、修、歌、麻、洋、于、亲、乖、为、克、四、中、福”。沔阳渔鼓皮影唱词“十五韵”和诗词韵字“十三辙”相同。艺人演唱渔鼓皮影,必须通晓音韵,尤其是自编自唱“浩水词”时,一定要做到出口成章、压韵合辙。   早期渔鼓皮影戏无管弦乐伴奏,只有渔鼓筒和云板打板眼,鼓、钹、大锣、小锣、马锣打闹台、间奏和唱腔过门。开始皮影戏班由三至四人组成,两人掌影子兼演唱,一人操渔鼓、云板、一人“打夹手”(锣鼓等)。后来引进民族器乐伴奏和增添女艺人唱女词,皮影戏班人数增至五至八人,进一步增强了皮影戏唱腔的艺术效果;加上服装灯光面景、扩音设备,使皮影戏极富艺术感染力。   
另据原《沔阳报》等有关资料记载,清嘉庆年间,沔阳绣花堤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因家乡十年九水,长期流落外地,怀抱渔鼓,手持简板,沿门苦唱乞讨,但总不得温饱。到清末(1900年左右),他们兄弟二人处于无奈,便设法用布鞋剪成人影子,仿外地皮影之模样,晚上用灯光映照,把影子贴在纱布上进行表演,一此招来观众,维持全家生计。皮氏兄弟这一创举,很快轰动了四方乡里,人们纷纷前往观赏,倍感稀奇。不久,乡村“头人”闻之,接住村落进行表演,后又有茶馆老板见之,急忙请往馆内……皮氏兄弟二人名噪一时,成为草台、茶馆之常客,皮氏兄弟这一独创,使渔鼓和皮影合二为一体,为沿们叫化的渔鼓艺人开拓了新的生活,师门晚辈一致公认他们为沔阳皮影之师祖。   
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月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端午节演《泪罗江》;六月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七日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随着科技的进步,皮影戏在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乐、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断革新,沔阳县曾有皮影队60多个,他们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编排了一出出江汉人所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剧目。   
现在沔阳(仙桃)有40多支皮影队,近150多皮影艺人活跃在乡里民间,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唱皮影已成为仙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景观。
沔阳皮影戏

(6)唐山皮影戏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唐山皮影戏之喜鹊登枝

(7)冀南皮影戏
冀南皮影主要流布于河北邯郸多个县区。冀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冀南皮影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现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却陷入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数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很少,影戏箱也越来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艺人已经没有了。据在冀南6个县的统计,现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戏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个减少至10余个,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100余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失传。

(8)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六、皮影戏的现状


目前,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湖北省云梦皮影艺术团和山东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七、相关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及影片


遗产名录
2006年, 河北省唐山市申报的“皮影戏(唐山皮影戏)”   
河北省邯郸市申报的“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省孝义市申报的“皮影戏(孝义皮影戏)”   
辽宁省瓦房店市申报的“皮影戏(复州皮影戏)”   
浙江省海宁市申报的“皮影戏(海宁皮影戏)”   
湖北省潜江市申报的“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广东省汕尾市申报的“皮影戏(陆丰皮影戏)”   
陕西省渭南市申报的“皮影戏(华县皮影戏)”   
陕西省 华阴市申报的“皮影戏(华阴老腔)”   
陕西省富平县申报的“皮影戏(阿宫腔)”   
陕西省乾县申报的“皮影戏(弦板腔)”   
甘肃省环县申报的“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   
辽宁省凌源市申报的“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名称“皮影戏”,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35。   
扩展项目名录   
2008年, 北京市宣武区申报的“皮影戏(北京皮影戏)”   
河北省河间市申报的“皮影戏(河间皮影戏)”   
辽宁省鞍山市申报的“皮影戏(岫岩皮影戏)”   
辽宁省盖州市申报的“皮影戏(盖州皮影戏)”   
黑龙江省望奎县申报的“皮影戏(望奎县皮影戏)”   
山东省泰安市申报的“皮影戏(泰山皮影戏)”   
山东省 济南市申报的“皮影戏(济南皮影戏)”   
山东省定陶县申报的“皮影戏(定陶皮影)”   
河南省罗山县申报的“皮影戏(罗山皮影戏)”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和湖南省衡山县共同申报的“皮影戏(湖南皮影戏)”   
四川省阆中市和四川省南部县共同申报的“皮影戏(四川皮影戏)”   
青海省申报的“皮影戏(河湟皮影戏)”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称“皮影戏”,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35。
相关影片
《皮影王》

【导演】黎启宁 皮影王
【Director】Li Qi ning   
【编剧】薛家柱 祁心   
【Screenplay】Xue Jiazhu Qi Xin   
【主要演员】黄小蕾 任重   
【Starring】Huang Xiaolei Ren Zhong   
【出品公司】杭州今古时代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剧情简介:  江南水乡海宁。艺人王大江自小昆曲科班出身,但他对光影有特殊敏感,夜夜对着“走马灯”在揣摩影子艺术,能用手影、脚影表演各种人和动物。   
某夜,当他在月下的江边观赏夜潮时,一只神秘的木箱被巨浪冲上岸。箱子里装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三个皮影人物,还有一本戏考《芙蓉记》。于是一个泣神鬼、惊天地的皮影和皮影王的故事开始了。   
故事在王大江和与他从小青梅竹马且暗恋已久的师妹天音和师兄范长虹之间的恩怨中展开。情节在王大江传奇般的皮影学艺和创作生涯中进行。最终王大江为皮影戏《围城破》的创作,付出了双眼失明和放弃爱情的代价;天音在经历情感的砺练和爱情的波折后,为皮影倾尽所有;范长虹在生命善恶的钟摆上,在灵魂失重的漂泊中完成人性的回归。   
主人公在爱恨情仇的纷争和善恶强弱的争夺中悲欢离合。   
一只神秘的箱子,如何开启皮影王的艺术生命之门?   
两个离奇的梦幻,怎样演绎舞台和生活的浪漫情话?   
三个缘未了,情未尽的情种,制造多少皮影传说?   
一群为皮影活着的人,能在皮影历史中癫狂出怎样的故事?   
一场天火吞没了历尽生命磨难写出的皮影传世之作之后,一个凄美离奇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八、皮影戏的未来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都是以娱乐为目的。在如今这娱乐生活多样的年代,皮影戏的魅力光环正在逐渐黯淡,只有这一些特殊场合可以看见(如:北京的老舍茶馆以及一些演绎着历史的戏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更强调了皮影的艺术性与装饰性。把皮影制作好以后,加以装裱用于展览与装饰。   
皮影的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现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将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缪僚雾人

ZxID:17787924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3-24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