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b]PART.1 楹联知识
一、什么是楹联
[/b]
[color=#6600cc]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color]它的形成是跟汉字的特点密切相关的。汉字都是单音单字,由许多笔画和部件组成,读音又有四声变化,所以它可以构成整齐对仗的艺术形式。
所谓“楹联”,就是贴在楹柱上的联句,因为上句和下句相对,比如:上句是“风吹天边月”,下句就对“雨洗山上松”,所以又叫[color=#6600cc]“对联”[/color][color=#000000]。[/color]中国人过春节时喜欢把它贴在门的两边,渲染喜庆气氛,如左边贴“一元复始迎奥运”,右边就贴“万象更新望神州”,因此又叫“春联”。
这种楹联艺术,主要是将[color=#669900]文学创作[/color](主要是诗词)和[color=#669900]书法艺术[/color]结合在一起,即用书法把类似诗词的句子书写出来,有时也将雕刻艺术融合进来,即把书写好的联句雕刻在石质和木质的楹柱上,形成石刻和木刻的楹联。中国的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很注重美化和修饰,而楹联正好是一种美化和修饰的艺术,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在宫殿、园林、厅堂等建筑物上,这正如人们在各地旅游景点上看到的那样。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和文学创作活动,常常引发文人的创作兴趣,在许多场合出现相互对句的热闹景象,君臣对句,师生对句,朋友对句,父子对句,夫妻对句等趣事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它与诗词一样,可以写景状物,抒情明志,也可以褒贬讽喻,庆贺哀悼,借以表达人们的理想和情趣,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楹联的艺术价值,就在于[color=#ff3366]给人们提供一个认识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品种[/color]。因此,好的楹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b]二、楹联的起源[/b]
[color=#ff0000] 中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b]桃符[/b]。[/color]什么是桃符?是古人用来驱邪避鬼、护卫安全的一种图腾。据《山海经》记载,东海度朔山上有大桃木,树上有神荼、郁垒两个神人,能治服和统领各种鬼怪,并且能用苇索把它们捆绑起来喂虎。因此,传说中的黄帝制定了一种礼仪,在除夕或元日那天,让人们在门上树立大桃人,上面画神荼、郁垒两个神像,以求避鬼驱邪,保护一家人的安宁。后来逐渐形成一种风俗,在每年春节时把桃符悬挂在门上。
据文献记载,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公元10世纪)过年时在卧室门外的桃符上题了两句话[color=#ff0000][color=#000000]:[/color][color=#ff0000]“[/color]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color]上下两句对仗工整,渲染了喜庆的气氛。一般认为,这就是[color=#ff0000]中国的第一副对联[/color]。但据清代谭嗣同的《石菊影卢笔识》记载,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公元6世纪)罢官后闭门不出,在门上题了两句:“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他的三妹续题两句:“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谭嗣同认为,这两句虽然像诗,但对仗工整,又题写在门上,应当是对联的开始。近年来又有新的发现,据媒体报道,湖北省黄梅县的一位农民献出一副晋代王羲之(公元5世纪)题写的对联,联云:“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这一墨迹目前真伪难辨,如果确属真迹,那么对联的产生既不是公元10世纪的五代,也不是公元6世纪的梁代,而是公元4世纪到5世纪的晋代了。
[/size][size=3][b]三、楹联的发展史
[/b]
任何事物都不是突然出现的。单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渊源可以到《诗经》(公元前5世纪)、《楚辞》(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中的对偶句,如“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诗经 四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楚辞*湘君》);“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如”(《楚辞*少司命》)等等。特别是[color=#669900]汉魏六朝诗赋,有大量的对偶句式和骈体格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严密工整的唐代格律诗[/color],其中的[color=#ff3366]颔联[/color](第三、四句)和[color=#ff6666]颈联[/color](第五、六句)实际上就是[color=#ff3366]对联的形式[/color],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等等。此外,[color=#ff6600]唐代还流行一种联句活动[/color],即两个人以上在一起互相对句。这种对句已经突破五、七言的格局,短的只有一个字,长的可以到九个字或者更多。如中唐时的严维等八人有一次在一起对句,从一言对到九言:比如,一人说“东”,另一人说“西”;一人说“步月”,另一人说“寻溪”;以此类推:“鸟已宿,猿还啼;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静听林下潺潺是湍濑,厌向城中喧喧多鼓鼙。”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认为,[backcolor=#ffff66][color=#ff0066]作为对联的形式,整齐对仗的上下联句在公元3世纪到公元9世纪的[b]晋唐时代[/b]已经形成[/color][/backcolor],但题写在门口的桃符上,成为新春佳节时的一种装饰艺术,或许是公元10世纪以后的事。
如果说楹联的形成在公元10世纪的五代,那么它的[color=#ff3366][b]发展[/b][/color]则在[color=#ff3366]公元10世纪到公元13世纪的宋代[/color],而它的[color=#ff6666][b]普及和兴盛[/b][/color]却在[color=#ff3366]公元14世纪到公元19世纪的明、清两代[/color]。有足够的资料表明,楹联作为点缀生活环境的艺术作品,在宋代已为文人学士们所广泛接受和喜爱,并且形成一种题联的风气。一些文人通过题联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有的则装饰于自己的厅堂,以显示自己的高雅和风范。有的则题写在书院、寺庙、园林,以烘托建筑物的气氛。[color=#660000][b]北宋的苏轼[/b][/color]和[b][color=#660000]南宋的朱熹[/color][/b]都是很喜欢题联的。据载,苏轼在黄州,除夕访友,在友人门上题联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至今民间流传的苏轼巧对的故事相当多。《朱子全集》所载朱熹题写的对联也不少,如“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很能反映朱熹的哲学见解。元代楹联已悬于殿堂酒楼。据载,元世祖忽必烈召赵孟畋鄙暇┦Γ镏菝髟侣サ氖焙颍魅饲胨饬颖试疲骸按悍玢显啡Э停髟卵镏莸谝宦ァ!钡搅嗣鞔捎诿魈嬷煸霸诔ο轮迹侵懈骷揖掖毫桓保缓笪⒎龇茫患彝阑徘拔垂遥试颍魅怂得蝗颂庑础K吞岜市戳艘桓保骸八峙缆罚坏陡疃鲜欠歉!本菟邓故翁饬透蠼齑铮渲杏幸涣疲骸笆加嗥鸨阱┥希瘸缗跞罩模淮榷ǘτ诮希熳髑嫣熘!
[ 此贴被流螢°在2010-03-16 22: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