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幢(25P)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086 回复:5

[人文通史] 中国经幢(25P)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总版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9 0
        幢

   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
  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我国经幢多为石质,铁铸较少。一般有圆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菩萨像。



 【经幢】




  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又名石幢。有二层、三层、四层、六层之分。形式有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为最多。幢身立于三层基坛之上,隔以莲华座、天盖等,下层柱身刻经文,上层柱身镌题额或愿文。基坛及天盖,各有天人、狮子、罗汉等雕刻。
  一般最常见之经幢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最多,其次为《白伞盖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吉祥大兴一切顺陀罗尼》、《金刚经》、《般若心经》、《弥勒上生经》、《父母恩重经》等。
  经幢的由来,根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说: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尘落在身上、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此等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国于中唐以后开始盛行此种信仰,而有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众生之利益供养,而在佛寺大殿的前庭等处造立经幢。依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所记载,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八四O年),圆仁过思阳岭时,曾见尊胜陀罗尼经幢,幢上篆有佛顶陀罗尼及其序。由此可见,经幢之建造始于佛陀波利传译《尊胜陀罗尼经》之后。此建造经幢之风习,于宋、辽时代更见盛行,但其后即渐衰退。
  今日思阳岭上存之陀罗尼幢,乃后世所造立,上有宋·天圣四年(公元一O二六年)之铭文。又,河南省郑州开元寺亦有尊胜陀罗尼经幢,八角二层,立于基坛之上,下层柱身刻陀罗尼,上层柱身刻佛龛,龛侧有铭,依铭文所记,可知此经幢系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八八五年)六月十日所造立,后唐明宗天成五年(公元九三O年)五月重建。此外,浙江省杭州灵隐寺、下天竺寺、梵天寺及河北省顺德府开元寺、封崇寺、赵州柏林寺、正定龙兴寺等处,亦有经幢。
  又,四川五代、两宋的石窟中亦有陀罗尼经幢,但此时期的经幢多与各种密宗题材成组出现。如大足北山二八一窟中,龛内经幢为八面柱形,幢顶雕一八角亭阁,龛下每面刻一坐佛,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造型小巧精致,并与多种密宗像同处一龛。
  唐代中期,佛教建筑中增加了一种新的类型——经幢。“幢”原指佛像前所立用宝珠丝帛装饰的竿柱,后改为石刻。置于殿前庭院内,成为永久性的佛教小品建筑形式。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个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经文、佛像等。五代、北宋,经幢发展达到高峰,数量更多,形制更繁。元代以后,经幢建造渐趋没落,永春寺原有两尊唐代的经幢,可惜已经残缺不全。



经幢的由来



公元七世纪后半期随着密宗迢迢东来,佛教建筑中增加了一种新的类型--经幢。"幢"之词为梵文Dhvaja和Ketu的意译,原指佛像前所立用宝珠丝帛装饰的竿柱,后改为石刻。其形式与塔相仿,一般为八角形石柱,顶上覆以石质八角屋顶,上刻《陀罗尼经》。密宗认为,这种经幢具有无限的法力,可以镇魔驱邪、护佑太平。

  现存最早的经幢为山西潞城的原起寺经幢,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幢身八角形,刻尊胜陀罗尼经,高2.64米,青石造,幢顶仿瓦屋顶,幢底为方形、八角形幢座两层,壶门内有神兽及伎乐天女雕刻,造型简练而稳重。由于木幢易腐,故自唐始出现石幢,置于殿前庭院内,成为永久性的佛教小品建筑形式。此经幢反映出早期经幢从木制品向石制品过渡的原始形态。

  中唐以后,净土宗也建造经幢,数量渐多,其中奉弥勒佛为主的仅在殿前建经幢一个,奉阿弥陀佛或药师佛的则以两个或四个经幢分立于殿前。这时候的经幢的形状不但逐渐采用多层形式,还以须弥座与仰莲承托幢身,雕刻也日趋华丽。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石幢立于唐乾符四年(877),相当高大,朴实庄严。

  经过五代而至北宋,经幢发展达到高峰。数量愈多,形制愈繁。五代时,吴越王为杭州梵天讲寺造双石幢,细高繁复,雕造精密。河北赵州陀罗尼经幢是现存经幢中体形最大的一座,形象华丽,雕刻精美,是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建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全部石造,高15米余。底层为6米见方扁平的须弥座,其上建八角形须弥座每面雕刻廊屋各三间,再上以宝山承托幢身,其上各以宝盖、仰莲等承受第二、第三两层幢身。最上雕刻八角城及释迦游四门故事。自此而上三层幢身减小减低。

  云南昆明地藏寺经幢为现存经幢中雕饰最为精美的一座。建于大理国时期,高8.3米,整体石雕,呈八棱形,七层。第一层雕四大天王,间刻梵文《陀罗尼经》,第二层四角分雕四神及释迦坐像,第三层雕佛、菩萨与胁侍,第四层雕大小不一的坐佛八尊,第五层为灵鹫,第六层为庑殿,第七层为佛像。幢顶为葫芦形。四周饰以莲瓣。整幢共雕大小神像二○○余尊,大者逾米,小者0.1米,比例匀称,造型优美。

  元代以后,经幢建造渐趋没落,所见甚稀。

  其他著名的经幢有:广州光孝寺大殿前的石幢,造于唐宝历二年(826),仅在石柱上立八角柱。柱上覆以石盖。浙江海宁县盐官镇的三座石经幢,为唐代遗物,三座经幢鼎足而立,其上皆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其中以南座最为精巧多姿。上海淞江县陀罗尼经幢,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高9.3米,八角二十一级。除刻经文外,尚有云龙、海水、莲瓣、力士、铺首、菩萨等图案,颇具唐风。整个造型雄浑丰饱,雕刻洗炼圆熟,线条流畅细腻,反映了盛唐风格。山西高平定林寺经幢,在寺内雷音殿前,东西两幢皆建于北宋初年,造型完全近似。下为基石,上托八角台座,再上为须弥座、幢身、华盖、腰檐、莲座。雕刻华丽的相同两座经幢分置于中轴线两侧,说明经幢完全成为一种装饰化的小品建筑。还有:湖南常德市滨湖公园的铁经幢,为生铁铸成,国内罕见。圆柱形,下大上小,高4米余,底径0.9米。结构分二十层,仿木结构,第八层上部有出檐,八面批角,为北宋遗物。另外,还有上海嘉定南翔寺经幢、杭州龙兴寺经幢、杭州凤凰山的梵天寺经幢、江苏无锡惠山寺山门前的陀罗尼经幢以及河南白云寺经幢等。




唐玄宗与道德经幢





河北易县,古称易州。城内,有道德经幢,八角柱体,刻了老子五千言,而且由唐玄宗李隆基所御注。

  老子姓李名耳,因李唐王朝与之同姓,便尊为始祖,并一封再封,“太上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简直无以复加,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攀宗认祖,主要还是为强化家族统治,使李氏江山永固。老子若地下有知,是否认可这后世子孙?当初,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不愿做周朝守藏之吏,便骑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近来有学者依据楚简二千言《老子》,提出“两位老子,两类《老子》”之说,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有一点没有疑问,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曾问礼于老子,说“孔学本出于老”,并非信口而言、无稽之谈。老子告诉孔子:“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当时一定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老子是“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了,以至后人不知其所终。不知所终竟被尊为道教始祖,竟被大唐皇帝追作李氏始祖,可谓寂寞生前,辉煌身后。随手留下的那二千言也罢、五千言也罢,他绝对想不到会留传后世,且影响两千余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与源头之一。二千余年来,为《道德经》作注者达3000余家,堂堂大唐皇帝,不一心理政,也客串一把,亲注《老子》,且颁诏称赞《老子》“权舆真宗,启迪来裔”,命将老子画像颁布天下,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并在科举考试中特设《老子》科。如此殊荣,空前绝后了。而《道德经》被人翻来检去,注来引去,有哪一种更符合老子本意呢?只有问老子了。唐玄宗御注又当如何?有无独出机杼,超越前贤之处?匆匆间不及辨识细读,看字为苏灵之所书,与颜真卿齐名,因其附逆安禄山,其碑刻墨迹多毁,所存无几。

  当初这里有龙兴观,历经宋元明清,今经幢独存,已列为“国保”,建有碑亭。亭旁,“保护四至”碑仰卧于地,柱础、石刻旧物随处遗弃,既为国家级保护文物,还应好好保护才是,“国保”全国能有多少呢?



大理国经幢



 



 1982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昆明市拓东路南侧的昆明市博物馆(原古幢公园)内,有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厅,正中屹立着被誉为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品的宋代大理国经幢。因所在地为过去的地藏寺旧址,故名“地藏寺经幢”,是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布燮(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所造。大理国经幢又名“地藏寺石幢”或“梵文经幢”,俗称“古幢”,后来地藏寺倒塌,古幢长期埋没地下。1919年古幢从地藏寺废墟出土,即以其绝世的精美震惊中外,引起“中外人士奔走摩挲”,被誉为“东方绝世稀有之美术!”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评价古幢为“滇中艺术,此极品也!”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石刻艺术中的稀世之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地藏寺经幢,幢作塔形,幢体七级八面,由五段砂石组成,通高6.5米。基座是一个八方形的须弥座,再上是雕有天龙八部的鼓形幢基;每两条为一组,龙头相向,共戏一珠。第一层界石上刻有慈济大师段进全撰写的《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即《造幢记》)及古梵文《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记载了建幢的目的和经过。从记载可知,此幢是大理国布燮(宰官)袁豆光为已故昆明鄯阐候(最高军政长官)高明生超渡亡魂而建造的,歌颂了高明生的功德,也炫耀了袁豆光的政绩。第二层为梵文《陀罗尼经》,雕有身披甲胄、手持斧钺、脚踏夜叉面对四方,高约1.20至1.30米的四大天王像,四角分雕四神及释迦座像;第三层雕佛像、菩萨和协侍。北龛雕三十六手观音一尊,观音宝冠华服,神态慈祥,三十六手各持不同法器环于身后。整座雕像仅仅刻在手掌大的石块上,实在令人惊叹不已;第四层雕大小不一的八尊坐佛;第五层雕灵鹫;第六层雕仿木结构的庑殿四座,每殿内供三世佛及佛弟子共五尊,极其精细,连庑殿檐下的古式斗拱都明晰地雕刻出来;第七层幢身为柱形,上雕小佛像;幢顶为莲瓣承托的圆球。全幢共雕佛教密部佛母、佛、菩萨及天龙八部像共300尊,大者1米有余,小者仅3厘米,神像造型确当,体态端庄;且刻工精细娴熟,采用圆刀技法,线条明快流畅,极富立体感。可谓匠技精绝,海内罕见。经是云南省唯一的宋代经幢,记叙大理割据政权的史料,反映了鄯阐(今昆明)与宋朝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经幢还是一座供养密教众神的曼荼罗,为研究云南古代佛教(密宗)艺术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



太平兴国石经幢






   




宋太平兴国石经幢位于常州市延陵东路太平桥北逸,为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遗物。
  太平兴国石经幢为太平兴国禅寺遗物,为南朝齐建元年间齐高祖萧道成所创建。初名建元寺。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改名太平兴国禅寺,并置石经幢两座于山门两侧。现仅存一座石经幢,为常州市区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刻。



宁波保国寺


浙东第一经幢




宁波保国寺天王殿前有两座造于唐代的石经幢,其一,为造于大中八年(公元854年)的鄞县永寿庵尊胜经幢(已断裂)。另一座普济寺经幢造于唐代开成四年(公元839年),距今已1161年,比宁波市区天宁寺塔(咸通塔)还早23年,所以更显珍贵。



  普济寺石经幢原在宁波慈城镇普济寺(其遗址即今慈湖中学)大雄宝殿前,该寺据称是我国江南最早的佛寺,原是三国时代孙权的谋士、太子太傅阚泽的私宅。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有"阚泽密献诈降书"的描写。赤乌二年(公元239年)阚泽舍宅为寺,自己也隐在湖边读书,因此慈湖又名"阚公湖",普济寺的后山名为"阚峰"。

  普济寺石经幢通高4米,其中幢身高达2米,呈八角形,每面宽25厘米,除刻"口奄摩尼达哩口牛吒"八字真咒外,还刻着唐代书法家奚虚己写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全文和序文,共3378字。经幢的顶部雕刻云盘和八角翘檐,基座上部的承盘上刻三条盘龙和仰莲,中部八角束腰刻八大金刚,着地的基座刻覆莲,最大直径达1.8米,整体造型庄重、稳定,雕刻精致,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石雕工艺和书法艺术的高深造诣和成就。

  经幢造好后屡经劫难,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灭佛,毁寺4600座;公元955年,后周世宗再次毁寺 3336所,以后又历经千年以来的灾害和兵火,普济寺的殿宇多次兴衰,今已不存,唯独石经幢仍能保存到现在。1983年从慈城迁建于保国寺易地保护,成为浙东最古老、最完整的石刻经幢,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受到国家保护。



唐代经幢镇海眼
  




松江唐陀罗尼经幢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也是全国唐代经幢中保存较最完整的,幢高9.3米,21级。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正德《松江府志》谓:“相传地有涌泉,云是海眼,唐大中十三年(859年)立此镇之。”幢身八面,东者可见“大唐大中十三年□月建”等字,据顾景炎《文物过眼录》著录,为八月二十八日建。宋人许尚《华亭百咏》之一:“屹立应千载,传因海眼成。蓬莱水三浅,曾不见欹倾。”古代这座经幢立在华亭县衙西南一百五十余步的十字街口中央,说明这地方在1140余年前已是一个人烟稠密的城镇了。该地今为松江中山小学。

  建造这座唐陀罗尼经幢传说众多,择其几种述后。

  建幢之地有个海眼,常有水溢出地面,用泥石无法堵住,幢旁通浦塘里也溢满了水,祸水漫及周围民居及衙门,如不马上采取措施大水将淹没全城。华亭知县请来县内各界名士前来商议堵海眼之法。超果寺住持提出,造陀罗尼经幢镇之海眼上,诵读其经文方能消灾得福。此提议与会者一致称好,知县速发布告,县内官员及百姓纷纷捐钱捐物建经幢。

  传说唐代华亭衙门西北凤凰山桥下,冒出一条黑鱼精,将华亭县官吃了,又变成了县官模样,在县内作恶,闹水灾、吞钱财、掠美女、害人命,做了许多坏事。县官太太发现其夫行踪反常,每天深夜而归,身上有一股鱼腥味。一次丈夫洗澡时听得阵阵水浪声,她从门缝中张望,假县官现出了原形。县官太太立即派人赴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前来捉妖,张天师在凤凰山桥旁披法衣登坛作法,念动咒语,把从东海边打地洞逃出来的黑鱼精摄入一只瓮内,即用神符封好,将瓮放在黑鱼精钻出来的海眼里,造经幢永镇。此传说广泛流传,至今松江城内还有一条黑鱼弄。

  唐陀罗尼经幢建造地,为唐代华亭县衙的刑场。因官府贪赃枉法,官官相护,时有冤杀者,故在刑场上经常哭声振天,晚上各种凄惨叫声连连,住在附近的人骇怕冤死者阴魂不散,就建了座经幢超度他们。在经幢八角石柱上,刻上尊胜陀罗尼经文,这卷经文里说:“诵陀罗尼经可以消灾得福。做恶事的人,死后堕入地狱,其子孙如能为亡魂诵经,亦可免脱其罪。”刻经文在幢上表示永远虔诚,世代日日诵经,松江城内传闻,诵读一遍经文,或日视幢身走一圈,可以去灾得福,因此春节期间携全家绕幢去灾得福成为松江习俗。

  经幢属古代佛教石刻建筑,唐初随着佛教的密宗东来传入我国。因用巨石叠砌而成,故又称石塔,顶部一般是八面有棱,故通称为八棱碑。因石幢为刻经而设,又名经幢。松江唐代经幢身分上下两截,上截八角形,高177厘米,直径76厘米,正西南起刻陀罗尼经序,每面10行,第二面第六行起刻经文,是唐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的译本,最后六行为建幢铭,文中记载:“乐安蒋处士复,吴兴沈处士直轸,其有征发心称□□,减衣食之给,以络敬心,制造石幢一所,上为国王、郡主、邑宰、官僚,立于通衢,以载玄鉴□□。”下截高46厘米,直径76厘米,刻捐助人姓名等。据铭记载发起造幢者为乐安蒋复,为其亡母苏州朱氏、亡故的二弟和多病的幼子超度造福;吴兴沈直轸为其亡父母超度。幢上刻有捐助者150余人,其中女性30余人,捐助除钱财外,有赠裙、被、帐、黄衫子、绢绸、罗水、精珠等;有官职的仅13人。由此可见造经幢者是为自己已故的亲人超度亡魂,免在阴世受苦;也为在世者消灾去病得福。因此建经幢为堵海眼、镇黑鱼精、超度冤死者均为传说而已。唐朝是佛教全盛时期,到中唐时,佛教凭借政治势力,巧取豪夺,经济势力也大有发展,因触犯贵族和地主的利益,影响唐王朝的收入,引起唐武宗会昌灭佛,毁寺院和其它佛教建筑。10余年后,松江人怕再毁佛寺时波及经幢,故不将经幢造在寺院内,而建于通衢。

  唐陀罗尼经幢气势雄伟,造型华丽,比例匀称,雕刻洗炼,颇具盛唐风范。幢身上下各级,可依次分为托座、束腰、华盖、雕花圆柱,同类而形状不同,镂刻海水纹、盘龙、卷云、蹲狮、缠枝莲花、仰莲、菩萨、勾栏、含环狮首、联珠、天王、蟠龙、郡主礼佛图等。经幢上的菩萨和天王等浮雕十分形象生动。八面如意式壶门,有浮雕菩萨像,跏趺面坐于壶门内,神态自若,面形圆满,为天界守神,守神以上即为天界。中部幢身东西南北四天王浮雕,横眉怒目,肌肉发达,或立、蹲,或动、静,形态各异,这些艺术形象表现了天王的勇力。幢身八面各刻有一尊蹲狮前足挺立,突胸,直发,虽面部皆残缺,但雄健有力,与唐乾陵的石狮风格基本一致。细刻阴文线条的唐式缠枝牡丹和三重盛开的莲瓣仰莲托座,勾栏幢座,每角设望柱,柱间镌有勾片栏板。上有安置幢身的浅槽,槽外纹带上有宝饰莲花16朵,图案简洁明快,工整和谐,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唐代作品的典型特点。尤其在经幢顶部的郡主礼佛圆柱形浮雕图,是幢身雕刻的精华部分。该雕刻场面广阔,内容丰富,人物众多,神情各异。浮雕四周不同面向人物及佛像16人,其中佛及侍从2组9人都是正面,郡主及女官5人都是侧面,女官1人执幡引路,郡主在两女官扶持下前去礼佛。还有通佛理者,正在绘声绘色地对信佛者讲述佛经故事。经幢人物造像形神皆备,动感强烈,个性鲜明,可以看出唐代人物造像的高超技艺。经幢整体雕刻不但层次清楚,而且相互呼应。从经幢下面看去,基石上刻有海水波纹,线条细腻、柔和,观其正面清波涟涟,侧面似波浪溢出石外。水纹座上为山龙束腰,八面刻有山岩云窟,云窟中有一条长长的蛟龙盘旋于山岩之间,时隐时现,充分显示了龙的威力。将石幢海水波纹及龙表现为地下龙宫;以山岩、束腰表现为地上人间。接着在山岩上出现了莲瓣卷云台座,台座外侧四周刻有山崖石窟及佛寺、佛像,上斜面刻有宝饰莲花,表现为云外天堂。三层特征鲜明的实物图案,形象地组成了地下龙宫、地上人间、云外天堂的完整景观。由此可见,经幢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其风格、技艺、造型、布局,堪与唐代石窟雕刻媲美。

  松江唐陀罗尼经幢因千年沉降物堆积,幢下部9级埋在地下,地面上的各级均显倾斜,最大偏距为23.93厘米。幢身及各级雕刻风化严重,多处龟裂断残,幢上勾栏部分完整的仅剩八分之一。1962年,经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批准,拨专款对唐经幢进行修缮。由上海博物馆研究室专家作技术指导,文物工场负责具体修复。首先清理经幢四周100平方米范围及3米深的土层,发现土墩内连底座尚有10级幢身,底座旁围条石并筑约3米高的围墙,墙外再用石块和泥土堆成土墩。由于附近浚河堆土,经幢周围地面比附近街道高出50厘米,在离地表1.6米处,发现宋代砖砌地面。根据清理情况推断,宋以后至明代由于经幢风化及倾斜日趋严重,遂采取围条石、筑围墙,以及堆成土墩以防止经幢坍塌的保护方法。这次修缮要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进行科学修补复原,先将在地面的经幢各级拆卸下来,然后发掘地下各级。挖至最底层一级后,发现幢基周围有唐代式样的砖砌铺地散水地坪。边挖掘、拆下,边对各级石构件标上原从标方位、级次,进行拓片、摄影与研究,制定修复方案。采用钻孔工艺将风化的石构件连结,委托给上海光明玉模厂施工,结构加固用不锈钢材料及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1963年5月,对经幢上部较小的雕刻部件进行试胶合,经多次试验实践成功,8月,21级石构件全部加固胶合完毕。9月,开始复原安装。为解决古代地面过低容易积水问题,决定在地下埋砌厚1.60米的条石基础,使经幢基础略高出周围地面。基础地面按发掘考证资料铺设唐式砖砌散水地坪。然后将21级石构件依次保持水平吊装拼接,在每级之间用古钱状铜板填塞空隙,调整水平位置。1963年10月,复原安装施工完成后用硅橡胶喷涂经幢表面,以防青石吸水,延缓青石表面的风化。1964年11月修复完工。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这座经幢体态端庄而稳重,气势雄伟而秀丽,造型和谐而优美;各层的组合,束腰的配置,地面的铺设等十分得体,颇具观赏价值。



西藏萨迦寺镀金经幢





萨迦寺位于日喀则西南130公里处的萨迦县城里,是萨迦派第一座寺院,由萨迦的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公元1073年创建。萨迦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中艺术珍品浩瀚,文物价值又极高,因此被人们称为“第二个敦煌”。萨,藏语意为土;迦,藏语意为灰色,相传该地苯波山上的岩石风化后成为灰色的土,这就是萨迦地名的来历。





萨迦寺分南北两寺,以仲曲河为界,北寺修在北岸苯波山前,始建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北寺规模宏大,为一片重叠逶迤的建筑群,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毁灭性破坏。现在只有萨迦南寺尚存。星罗棋布的村舍沿山脚向平原展开,直至与县城连接起来。那些别致的房屋有秩序地排列着,古朴的街巷也很有规矩,这种形制独特的村舍在西藏可并不多见。



灵隐寺经幢







 




灵隐寺两石塔两经幢,位于西湖区灵隐寺内。两石塔始建于五代或北宋初,系钱弘俶重建灵隐寺时而立,当时立塔四,今唯存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之双塔。两石塔相距42米,皆为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
  两经幢分别位于天王殿东西侧,据经幢所镌之《建幢记》及附记中所载:石幢由吴越国王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原立于钱氏家庙奉先寺,后吴越国纳土于宋,奉先寺毁,乃于景佑二年(1035年)由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原为十二层,现已残损,为多层八面形,下部三层须弥座,幢身上刻“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和“大佛顶陀罗尼”经文。




云南昆明地藏寺经幢




地藏寺结幢位于昆明市拓东路南廊,因其建于宋大理国时期,又名“大理国经幢”,俗称“古幢”,属花塔的一种。

  古幢由大理国议事布燮(政府高级官员)袁豆光为死者高明生“圆功”而造。袁在刻于幢基的《造幢记》中盛称大理国鄯阐侯高明生的功德“文列武列,万国口实而宣威;神风神气,干将若摧而留世”。《造幢记》“求救术于宋王蛮王,果成功于务本得本”反映了鄯阐侯与宋王朝的密切关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经幢呈八面体锥状,七级,由五段砂石组成。通高8米余,整体雕刻精美,别具一格,周雕密教佛、菩萨及天龙八部共300 躯,雕像大者1米多高,小的不足3厘米,刀法遒劲,精美绝伦,中外专家推崇为滇中艺术极品。日本学者高楠博士更叹为“中国绝无而仅有之杰作”。在全国600多座石幢中,于一幢之上造像之多,工艺之精美,此幢实为绝无仅有。经幢造像属佛教小乘教密宗题材,人物造型比例确当,菩萨面貌则慈祥可亲,四大天王不仅体态威武,神情也各不相同,面部表情严肃而不呆滞,自然而无俗气,极具唐宋石窟和泥塑造像风格。雕佛与侍像布局严谨、层次分明,造像线条流畅柔和,刻工精细娴熟,每层所雕释迦、菩萨、胁侍、飞禽、殿室都是“刀痕遒劲、备极精巧”。在表现手法上,有的采用浅雕,有的采用高浮雕、半立雕等,形式变幻多样,各有千秋。宫殿楼阁皆仿木结构,梁檐斗拱,帐幔及装饰图案等毕具。每层界面上或雕文字,或雕小佛、或雕莲药、圆珠等物,一眼望去,整座石幢遍体雕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经幢台基为1987年增建,八面体石级,高1.1米,其上置一须弥座,上下两端呈八角形叠涩,腰部为彭形,在此鼓形上雕云纹地并浮雕八龙。每二龙一级,两尾相交,两爪相握共戏一珠,这是龙王难陀、跋难陀兄弟。四面造像以示左度四方,为护法天龙八部之龙部。须弥座上端雕刻汉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日尊发愿》、《发四弘誓愿》及《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即《造幢记》)。

  幢身第一层浮雕四天王,同约0.95米,依东南西北位分别为持国、增长、广目和多闻。
  第二层四面设龛,龛外各有一金刚,龛内为大日尊说法,旁有弟子、菩萨、天王伫立,共计有佛神40尊。衣衫隆起,清晰可辨,极富立体感。金刚神威猛狰狞、肌肉暴出,最为传神。四龛主尊全系大日如来,依密教诸经,大日如来在此以四方佛(阿阂佛;宝生佛.阿弥陀、不空成就)应身出现,正在龛中发四宏誓愿,幢上将此经文刻出。四愿是针对苦、集、更、道“四谛”而发,救拔一切苦厄者,大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势,因此引得四面八方万千世界的佛都来听法。在第二层上下界石上,每面浮雕尘佛六身,每三身一组,趺坐六中,云头脚大,云尾渐远渐小,消失在远方,给人以强烈动感,表示这些佛均从遥远的世界驾着祥云来听法。

  四大护法天王,披甲戴胄,手执斧钺利器,威严庄重。其中东方持国护法天王持物已损坏,以大理崇圣寺南诏铜钟所铸持国难断,当为大翎羽箭,后世变成琵琶。其足下夜叉名毗含社;南方增长护法天王手持宝剑,脚下恶鬼名鸠盘茶,又名东瓜鬼;西方广目护法天王手持金雀斧,与南诏造像是一致的,后世多改为持伞,脚下部属名富单那,意译臭饿鬼,饿鬼中之最甚者;北方多闻护法天王外袍内甲,宝冠中有迦楼罗,左手持旗熗,右手托塔,赤脚芒鞋,足下三鬼奴,正中双手托天王足者,名坚牢地神,亦译作“地天”,左边的名尼兰婆,意译青金刚。右边的叫毗兰婆,意译风暴。四天王属天龙八部之天部,夜叉鬼属夜叉部。四天王身后以古藏文阴刻尊胜陀罗尼经。

  第三层亦四面四龛,主尊为四大菩萨,龛外有四供养,膝跪,花冠俗服,后托奉器,此即密教金刚界外四供养菩萨:住东南角持香炉为金刚香,住东北角持涂香器者名金刚涂香;住西北持炉者叫金刚灯;住西南持莲花者是金刚化。四龛之一为地藏龛,地藏披风帽、穿袈裟,左手托摩尼珠,右手持锡杖,左舒右跏,是地藏“标准像”。地藏前两胁侍一老一少,地藏身后为金刚界曼萘罗之地、水、风、火四执金刚。地藏龛之右为虚空藏个像现教令身,三头六臂,上两手如日月,眉间现时量,宝冠正中有摩尼珠,半跏趺座。虚空藏像前亦立胁侍二人,后立四天王。再右为观音龛,观音为高浮雕,四十只手如孔雀般环列身后,当胸结金刚拳印,后两手自肩上托,右手托如意珠,左手执花。两侍者手捧如意宝站立,背后立四天王。并在四菩萨龛外上方、界石下方各浮雕飞天一对。

  第四层至第七层雕有药师佛、大势至、毗卢遮那、无量佛、释迦牟尼诸佛与胁侍等以有殿庑、楼阁、宝珠、吴鹫、卷云、重瓣莲座等物。最上为金幢宝刹,置一摩尼珠。

  地藏寺经幢曾湮没地下多年,1919年清理出土。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引起“中外人士奔走摩挲”。誉为“东方佛教绝世稀有之艺术”,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北京石景山法海寺经幢






古代宗教石刻一种,创始于唐,作柱状,往往用多块石块堆积而成。东侧的经幢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柱身刻有经文(梵文)。西侧的经幢建于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柱身刻有三宝施食文及六字真言



梵天寺经幢




 



位于江干凤凰山麓、梵天寺路梵天寺遗址前。共两座,幢高15.76米。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贸阝)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

   梵天寺经幢,八边形,由基座、幢身、华盖、腰檐、山花蕉叶、宝珠、仰莲、方柱、覆莲等构件层层迭建。幢顶为日月宝珠,雕刻精致,纹饰各异。基座为须弥座,共三层,底层浮雕“九山八海”;束腰浮雕蟠龙,生动威武;上层短柱四周凿成小龛,龛内雕佛像。幢身刻佛经,左幢刻《大佛顶陀罗尼经》,右幢刻《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两幢身均刻有建幢记,文字相同。经文为正书,建幢记行书,文末署“乾德三年乙丑岁六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日立,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建”。幢身之上为华盖,上端饰如意云纹,下部雕伽陵宾伽,似有云际飞出之感;腰檐仿照木构檐子雕造,用斗拱挑出,承托檐子。斗拱每面铺间一朵,六铺作双杪单下昂偷心造,檐子雕出瓦、椽、脊、戗兽、滴水瓦当等。经幢每层短柱上刻设佛龛,龛内雕造佛和菩萨像,有一尊、三尊或七尊,形象端庄,比例匀称,各像之间配置得当。梵天寺经幢,统体由太湖石构筑,体量高大雄伟,挺立于山坡之上,历经风霜岁月,是吴越建筑可贵的实物遗存。
   1961年4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梵天寺经幢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此贴被琳儿来也在2010-01-19 11:1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总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19 0
经幢(天眷三年)图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19 0
已审
萧雨夜弦。

ZxID:7026152


等级: 内阁元老
原名鈅纞,可以叫我小月,月小雨,还记得我的朋友记得握个抓再走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1-20 0
嗷,这些好不错,这个素材真好~
我还没看到过经幢
孟客

ZxID:10083412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百草春生
仿佛自如。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1-20 0
这个深奥了,谢谢整理了~
话说去寺庙都没有注意过,真是惭愧

百草春生

ZxID:335843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孟客
偶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1-21 0
好多啊~~好多都没有听到过……长见识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