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11326144]
[color=#FF0000][b]戏楼,又叫戏台,[/b][/color][color=#660000]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最原始的演出场所是广场、厅堂、露台,进而有庙宇乐楼、瓦市勾栏、宅第舞台、酒楼茶楼、戏园及近代剧场和众多的流动戏台。就其分布来看,也极为广泛,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几乎都设有或大或小、或今或古、或繁或简的戏楼。戏楼就是中国人的剧场。中国戏曲可称为“戏楼文化”。形态各异的戏楼构成了传统戏曲演出空间,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戏楼戏剧观演场所。
一座座戏楼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记录着中国戏曲数百年来的兴衰沉浮,是往日辉煌演剧活动的凝固华章,是当年风光占尽的场上人生的无言诉说,当然也是古代能工巧匠尽展聪明才智的精湛建构。中国古代的戏楼,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从最原始的演出场所,到庙宇乐楼、瓦市勾栏、宅第府邸舞台、会馆戏楼、酒楼茶楼、戏园及近代改良剧场和众多的流动戏台,不一而足,蔚为大观。
清代末期的戏园结构,形式上开始接受西方剧场的影响,产生了新型的戏院。清同治十三年(1874),英国人在上海建起了一座欧式剧场,这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剧场,台口为镜框式,客座为三层楼。它为中国剧场的改革提供了建筑样式的直接借鉴。这一时期还部分保留了戏园的称谓。
中国的传统演艺场所除了瓦舍勾栏和神庙戏楼外,还包括酒馆戏楼和茶园、戏园和众多的宅第舞台。
酒楼演唱兴盛于宋元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演出场地还是勾栏,酒楼只是清唱场所。明代中期,勾栏衰败,酒楼才成为城市演戏的固定地点。
茶园唱戏的历史和酒楼一样,都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产物,在宋元时期较为兴盛。明代酒楼戏楼的出现使得茶园演唱走向衰败,清代茶园重又复兴,因为茶园备有点心,供人消闲,少了酒楼的喧哗,更加适合观赏戏曲演出,所以它逐步取代了酒楼戏楼的位置,成为专门的戏园。
茶园建筑的整体结构为一座方形或长方形全封闭的大厅,厅中朝里面一面建成戏台,厅的中央是空场,周围三面建二层楼廊,有楼梯上下。茶园靠灯光照明,采用悬挂灯笼的办法。茶园在建筑上的重大发展是把观众席和戏台都包容在一个整体封闭的空间里,而且对观众席作了精心的设置。
茶园的戏台靠墙建立,设有一定高度的台基,呈伸出式,三面观。台基前部有四根角柱或四根明柱,与后柱一起支撑木制的天花,有些台板下面还埋有大瓮,天花和大瓮是供声音共鸣用的。戏台朝向观众的三面设雕花矮栏杆,柱头雕莲花或狮头造型。台顶前方悬园名匾。观众席--茶园观众座位按区域和舒适程度分数等,按等收费。茶园里最好的位置是官座,设在左右楼上靠近戏台的地方。每座之间用屏风隔开,类似包厢。官座按照和上下场门对应的方位分上下场门官座,以下场门官座为贵。较官座次一等的座位是散座,设在楼下两边的楼廊内。其后靠墙处还有高座。池座是最普通的位子,在大厅的中间,戏台与楼廊的空地,摆有许多条桌,供百姓看戏用。伸出式戏台的两侧空地,称钓鱼台,也设条桌,由于靠上场门,大喧哗,是最次的座位。
中国的戏楼有其独特的建筑特征:
戏楼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简单,但外延空间较大。
早期的歌舞杂技表演场门作用较单一,只是登场、退场。有故事的杂剧产生后它的作用就扩大了,名称也复杂起来。宋代苏轼诗:“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 “鬼门道”就是“上下场门”,也称“古道门”、“古门”、“古道”。上下场门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随剧情的展开而变化。上下场门上挂锦缎绣花门帘,与大帐呼应,称“门帘台账”,也叫“守旧”。上场门绣“出将”,下场门绣“入相”。
戏楼的空间处理具有空灵通透的特点,广场、厅堂、厢房、回廊等都可以融入观演空间。
在中国,北是正位,南为下位,戏楼的建筑都是避开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东西向,面对主体建筑。由于建造年代和地形等因素,在处理方式上也有不同。
中国戏楼在建筑上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它的细部装饰,且不说戏台前立柱上的对联,单是建筑上屋脊、壁柱、梁枋、门窗、屏风及其它细小构件上运用的雕刻、彩绘、装饰都有无穷的魅力。装饰内容丰富多彩,彩绘多运用青绿彩、土朱单彩,雕刻则有浮雕、透雕等,而且和彩绘结合,甚至贴金,洒银,在整体上造成一种鲜艳灿烂的效果。 [/color]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45] [/align]
[b][color=#FF0000]锣鼓喧天说戏楼 [/color][/b]
[color=#660000]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许多来北京旅游的老外就把登长城、观京剧列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必修课程,时至今日,此风尤烈。为了迎合这些不懂戏的洋外行,“旅游京剧”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革命现代京剧”之后最有影响的京剧形态。北京老式的戏楼正乙祠、湖广会馆颠来倒去上演的就是《百花赠剑》、《虹桥赠珠》、《三岔口》之类的戏,而新式剧场如前门饭店内的梨园剧场、北京站口的长安大戏院也很少有原汁原味的京戏了,即便有,也是被演员们复习了无数遍的《野猪林》、《四郎探母》、《红鬃烈马》。
然而北京的剧场毕竟还是去得的。护国寺胡同的人民剧场紧挨着梅兰芳故居,这个剧场上演的戏最称正宗,一些大牌的老板如李世济李维康什么的还常常到这里来演出传统老戏,票价也不贵。如果进场前还有余裕,大可以在对面的华天回民小吃店要上一碗豆汁,几个焦圈,那是真正北京市民的生活。当然豆汁的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天津的荀派花衫童芷苓在台上演了一辈子的《豆汁记》(《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但在台下却是一口也喝不得。长安大戏院的晚场基本都是旅游京剧,比较好一点的戏码都安排在下午一点半左右,这里是于魁智、李胜素这一辈儿唱大轴。我上学的时候经常去听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张火丁的《春闺梦》,唱做俱佳。前曾述及,梨园剧场上演的基本上是旅游京剧,但有一次我在友谊医院过道正好遇到王蓉蓉打点滴,她告诉我次日在梨园剧场有《金·断·雷》,第二天我就去了,观后极为震撼。不过此等好事乃是可遇不可求的。梨园剧场马路西边是工人俱乐部,这里常常有好戏。蓉蓉的《西厢记》我就是在这里听的,票价便宜得让人不可思议,才20大元。平常这里是戏校的孩子演出。
北京的场子,大抵有传统的戏园子和新式剧院的分别。新式剧院兴于民国10年以后,慢慢成为主流,而传统戏园子又别而为三:曰清内廷戏楼,曰官邸花园戏台,曰民间戏楼。清内廷戏楼基本完好保存,其中颐和园大戏楼专为庆贺慈禧60大寿而建,历时3年花了71万两银子才建成。名丑刘赶三供奉内廷,在这个戏楼上当场抓哏,把五王爷、六王爷比做妓女,结果因“说话有趣”获得额外的赏赐。官邸花园戏台以恭王府花园戏台和金鱼胡同那家花园戏台最为有名。那家是清末军机大臣那桐家,有一次庆王爷借这里的台子办堂会,请谭鑫培演出,谭说大病初愈,不便允命,除非军机大臣给我下跪,他话音刚落,那相爷就跪在了他面前!民间戏楼以正阳门外大栅栏最盛,有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广和园和同乐园等诸家。现存民间老戏楼还接待演出的是和平门外的正乙祠和湖广会馆。
目前正乙祠和湖广会馆都同旅行社搭钩,为旅行团提供旅游京剧的演出。湖广会馆比正乙祠多了一项业务,为每周六北方昆曲剧院贴演昆曲提供演出场所。在这个崇尚感官的时代,京剧因为其苍凉凝重而不被年轻人所喜爱,而昆曲却因其柔靡华艳的风格迎合了小资的趣味。可以预见,湖广会馆将会因为昆曲而重新辉煌。[/color]
[b][color=#FF0000]戏楼为何多向北 [/color][/b]
[color=#660000] 戏楼在旧县城西门内路北。坐南朝北。戏楼分两层,第一层是戏台,前脸用青石砌就,十分规整。第二层是楼。戏楼是“一殿一皋”式,一殿一皋即两条屋脊,这种建筑从外观看,风格独特,非常壮观,宣武区湖广会馆就是这种形式。建筑内部面积相当大。戏楼又分前后台,前台就是戏台,后台是间很大的屋子,是演员化妆、休息、存放道具的地方。我的印象中,戏楼很老旧,青砖灰瓦,瓦垄内有衰草在抖动,但很有气势。而且,戏楼的作用并不很大,只有四月二十八庙会、春节等节日在这里演过戏。但我的最大兴趣是,戏楼朝北。在我国,无论民居、庙宇、殿阁多朝南,而戏楼朝北,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笔者曾请教过一位老先生。这位老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曾从事戏剧工作,足迹踏遍京郊很多村镇。据他说,他所见过的戏楼多朝北,而戏楼的对面,又多有一座庙。有个说法,戏是唱给神仙听的。我家乡戏楼对面是一座城隍庙。据说,戏是唱给城隍听的。不过,我总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勉强。
还有个说法,我国传统的方位是南面为尊,《易·说卦》云:“圣人南面而听下,向明而治”。所以,人们盖房方向都朝南。故人也以“南为上”。假如戏楼朝南,人们听戏就要面向北,与人们传统意识相左。
后来,又听过一种解释,说是演戏多在农闲。旧时收秋后,地里不再有什么活。演戏的人,看戏的人都有了时间。北方冬季西北风多。假如戏楼朝南,观众就要朝北,刮风时,就要喝西北风。戏楼朝北,喝风的是演员。这是演员对观众的尊重。因此,戏楼在设计时,设计人就把它朝向了北。这个说法倒觉得有些道理。但戏楼为什么朝北,我仍不知的确,只有求教有识之士了。 [/color]
[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4]北京老戏楼[/size][/b][/color][/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26146] [/align]
[color=#660000]北京的戏楼分为皇家戏楼和民间的平顶式戏楼,其中最气派的当属皇家戏楼。
故宫博物院首席研究员朱家缙:看戏就在这地方 ,这是粤式楼 ,在楼底下看戏在屋里头看 ,这是演戏的戏台 ,这是三层的戏台, 这个在清代乾隆年间有四个 。皇帝在西边那间 ,太后在东边这间 ,东西这两个套间是皇后妃子在这 ,就这些人从前这宫里头演戏, 没有人说话, 更没有叫好的。
离故宫不远处有一座德和园大戏楼,这座戏楼高21米,戏台宽17米,据说当年慈禧看戏有很多说道,说是透过这扇窗子就能看到演员出台亮相,据史料记载,单是从光绪二十一年到三十四年慈禧在这里看戏多达262天次。
恭王府戏楼位于北京柳阴街恭王府花园里,戏楼的主人就是横过一世的宰相和坤。这座戏楼建筑艺术高超,为凸出形舞台,台上的演员唱、念、道、白可以清晰的传到每一个角落,而戏楼上廊柱上的藤萝为这位主人招来一场不大不小的灾祸 。[/color]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47] [/align]
[color=#660000] 北京最古老的戏楼当数正乙祠戏楼,正乙祠戏楼位于北京的西河院大街,是浙江商人建的银号会馆戏楼。据今少说也有了300多个年头了,最初它是用来接待来自浙江宁波一带的金融界人士,他们每逢年节前来这里观看社火和木莲戏等传统民间戏曲,随着京剧的诞生,正乙祠也跟着红火起来,同治年间,就在京剧的创始人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相继在此登台演出,于是,正乙祠戏楼就成为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对于京剧,中国最高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都曾给予不少的关注。
戏楼分两层,台前三面环楼,两旁有楼梯。看楼中心为马蹄型,上有罩棚,可容纳数百人。正乙祠戏楼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大的修复:一是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二是清同治四年,京剧形成前后;三是民国2年,京剧已走向繁荣;四是1995年的大修复,社会开始呼吁振兴京剧。[/color]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48] [/align]
[color=#660000]湖广会馆建于清嘉庆十二年,位于虎坊桥西南角。其中戏楼建于道光十年。舞台为方形开放式,正中挂有“霓裳同咏”的匾额,两侧对联是:“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台沿有矮栏,坐南朝北,台前为露天平地(后改为室内戏楼),三面各有两层看台,可容千人。名伶谭鑫培、图余叔岩曾作为两湖同乡在这里演戏。梅兰芳、图程砚秋等也在这里登台献艺过。现在重修的湖广会馆被开辟为北京戏曲博物馆,大戏楼每晚由北京京剧院的名家进行精彩的表演。成为展示戏曲精品,普及戏曲知识的重要阵地。[/color]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49][/align]
[color=#660000] 安徽会馆是清同治八年由李鸿章倡议购得孙公园住宅一座改建而成的。馆内戏楼形制与湖广会馆大致相同,只是规模略小。[/color]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0][/align]
[color=#660000]平阳会馆位于前门外迤东小江胡同,是山西临汾人开设。戏楼在会馆的南面,坐西面东。舞台为正方形上下两层,前面有两根通顶木柱支撑,每层之间有方形通口,底层有坑道,可演神怪戏。下层舞台面积为50平方米,台基高0.6米。上层正面有三个装饰有木雕花纹的伊斯兰风格门窗。舞台为伸出式,三面敞开,戏楼前三面各有双层看楼,看楼中间为平地,可摆放桌椅。整体装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戏楼有匾额“警世铎”,是由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所写。该戏楼至少有340年的历史。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木结构建成的室内剧场。[/color]
[b][size=4][align=center][color=#FF0000]京华遗韵尽戏楼[/color][/align][/size][/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1] [/align]
[align=center][color=#6600CC]湖广会馆上演的《霸王别姬》[/color][/align]
[color=#660000]
“咿……呀……”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正与心爱的美人生离死别,凄凄惨惨戚戚;那虞姬左右互搏,双剑合璧,配以一双几米长的水袖将整个舞台舞得刀光剑影。台上如泣如诉,台下掌声雷动。高悬着“霓裳同咏”匾额的湖广会馆的戏台子上正上演着《霸王别姬》。
[b]多少戏楼烟雨中[/b]
湖广会馆是北京现存经营最好的会馆戏楼之一。戏台和后楼“整旧如旧”,井字木结构的建筑拢音极强,原汁原味的剧目道尽了京腔余韵。早先的京城戏楼主要有宫廷、王府、会馆三大类,而会馆戏楼作为民间戏楼的典型代表,见证了中国戏曲的发展。会馆的筹建一般由本乡有名望的官吏发起,联络在朝的文武百官和在京的地方绅士,以及商号等共同捐款集资建造。会馆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如逢年过节的团拜,祭祀乡贤,祝贺乡人高中,给有名望的人祝寿,宴请宾客,议论时政等等,逐渐京剧文化也就在此生根发芽。由于权力、财力、地位各不相同,会馆建成的规制也不相同,有的雄伟富丽,有的简陋寒酸,有的颇有气派,有的自生自灭。
1994年,当张亚军到湖广会馆任职时,这里聚居了33户的居民。幸运的是戏楼还保持着原貌。于是,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搬迁修复工作顺利开展。1996年,一座雕梁画栋、磨砖对缝青水墙的建筑群正式对外开放。如今,每晚7时30分,每周六下午2时30分,伴着京戏里的胡声板声,属于老北京的那些陈年遗迹,那些梨园曲话,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上演,让人宛若又回到当年“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宫商一片,依旧白雪阳春”的盛况。 [/color]
[b][color=#660000]高徊低就蕴深情[/color][/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2] [/align]
[align=center][color=#6600CC]坐落于北京虎坊桥的湖广会馆 [/color][/align]
[color=#660000]在历史的长河中,昔日的舞榭歌台形态未改,但神韵多少有些失色,毕竟来这儿的不再是单纯的票友,更多的是看份热闹,图个新鲜。然而,真正看上一出京剧,你或多或少又能从中体味到一点京剧的魅力。“原来我一点也不懂戏,但是通过这几年和几位师傅的接触,我也开始追个角儿,赏个流派了。”张亚军笑着说,“以前我是看戏,现在也懂得听戏了。”我不是票友,对京剧基本是一窍不通,唱腔门派身段功夫通通弄不明白,高徊低就的戏曲不懂欣赏,只有看的份儿。但是,看着虞姬的眼神,流转间一个魅惑,一个悲壮,我似乎也能理解张经理所说的“扶椅子的一个动作都尽显不同的心情”。 [/color]
[b][color=#FF0000][size=4][color=#FF0000][align=center]戏楼春秋[/align][/color][/size][/color][/b]
[color=#660000]朗朗乾坤迎春秋,天下太平歌盛世。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文化,反映了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不懈追求。
在湖北省广水市有个叫徐店的小集镇,人们世代相袭以戏曲演绎人生,数百年不衰。当地人集资于清嘉庆四年(1799),在徐店古街建筑一砖木结构的戏楼。戏楼呈攒尖顶型,亭式木质结构,背面为砖砌墙壁,东西两端各有一间耳房,正面有斜坡场地,可容千余人听戏。是广水市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之一。
当地人崇尚文雅,在劳作之余自编自演古今剧目,以自娱自乐的形式为小镇居民提供精神食粮。每逢正月初一、十五,或是重大节日、红白喜事,当地“自助剧团”就自发地为主家“办热闹”,敲锣打鼓唱大戏;主家则请外地乡剧团来徐店戏楼唱戏比高低,那气氛、那排场就象谁家小子中了状元。唱戏时间短的二三日,长的十天半月,旧历年的正月则有长达一个多月的各种戏曲轮流上演,以至徐店成了方圆百里的戏剧展演场所。行里行外自发地为来自各地的剧团剧目打分,剧团均以登过徐店的戏楼为荣。
抗日战争期间,徐店戏楼不仅成为人们的娱乐休闲场所,也是凝聚人心的中心。这里成为党组织抗日、指挥战斗的指挥部,指挥群众对入侵日军进行各种破坏、打击活动。戏楼被日军当作眼中钉,意欲除之而后快,鬼子动用军车拖拉也未将戏楼拉倒。
今天,徐店的群众仍然保持了唱戏、品戏的秉性,一个义务演出的业余剧团只要一有空闲,三五同好相邀,请出珍藏的戏衣,扮上各色人马,锣鼓一敲,水袖一舞,一台古戏就把观众带到了已逝去的世界。令人惊奇的是当地多数大人小孩都能哼唱一二片断。当我们因摄影需要安排演出时,陪同人员换上戏装踏着碎步一板一眼地走上前台,那阵式真是令人叫绝,怕是专业演员的表演功夫也不过如此吧!
古戏楼完全保存至今,得益于爱戏的乡亲们全力保护,也得益于各届政府对戏楼进行修缮,对一直保留至今的“自助剧团”予以鼓励。“自助剧团”团员除日常劳作外也非常注意学习提高,只要有别的剧团在附近送戏下乡,必请同行来徐店戏楼演出,吸收新的艺术营养,以求把先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color]
[align=center][b][size=4][color=#FF0000]精巧的元代戏楼[/color][/size][/b][/align]
[color=#660000]在永济县董村“三郎庙”(现为学校)里,有座构造精巧、形制古朴的戏台,它就是全省现存年代久远的一座元代戏楼。
此戏楼创建于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距今660多年。其间虽经过清乾隆二十六年和嘉庆二十四年两次重修,且有深记为证,但其形制与构件基本上仍保持了元代风格。单就前深来看,深枋通贯整个面阔,原来中间并无中柱,现在的中柱,是重修时为加固支撑、符合演戏形式特点而加的。这说明了元代是演员一起出场,横排一列,边弹边唱,该舞台正是为演唱需要而建造的。侯马金代墓中用砖雕刻制作的戏台和演剧形式便是佐证。因此这座戏台不仅是研究元代建筑的重要实物,同时也是研究我国戏台演变和演戏形式发展的重要依据。
这座舞台是全省现存的第二座古建筑戏台。1976年由国家拨专款进行了维修。
关于这座戏楼的建造,其中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相传元代至大年间,董村有一家姓樊的农户,一家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老大是个木匠,人称“木匠樊”,老二以卖油为生,人称“油葫芦樊”。且说这木匠樊为人忠厚老诚,手艺精深,对母亲十分孝敬。每日外出做活,总是把家里的“窝窝头”带上自己吃,把人家招待他的白面馍馍省下带回来供养母亲。
有一天,京城武宗皇帝正在御案上批阅奏折,不知不觉打起盹来,忽然梦见自己的金銮宝殿西面一角倾倒下来。正在这紧要三关,突然见一个红脸膛、高个子的人,单臂一举,把快要倒塌的大梁撑起,避免了一场大祸。武宗皇帝由惊变喜,醒来原是一场梦。武宗皇帝为了报答其救驾之恩,便让宫廷画师把梦中举梁之人绘成图像,派皇差四处访寻此人。
无巧不成书。话说有一天,木匠樊正在路旁井边提水浇地,只见一排排骑马抬桥的皇差路过此地。一个眼尖嘴快的皇差一眼就盯上了木匠樊,并高兴地惊叫起来。经核对图像,这个木匠樊正是武宗皇帝要找的人。皇差们你推我拉地把木匠樊带走了。一路上晓行夜宿,不敢怠慢,一直把他抬到皇宫。武宗一见,木匠樊正是梦梁撑柱之人。龙颜大悦,喊道:“就是他,就是他!”立即离开龙位上前拉住木匠樊的手,亲热地把胳膊搭在木匠樊的肩上,并肩而行。 文武大臣见此情皆大惊,太监忙一旁提醒道:“快快谢过万岁搭手并肩之恩!”此时木匠樊如梦初醒,忙磕头谢主龙恩。武宗皇帝当即亲封木匠樊为“搭手并肩王”,与他结为兄弟,在朝平起平坐。
再说,自那日木匠樊被皇差们带走后,全村人众说纷纭,不知他身犯何罪。他弟“油葫芦樊”更为惊慌不安,深怕受到株连,竟与其兄分居。只有木匠樊的老母思儿心切,昼夜痛哭,不久便双目失明了。木匠樊在京闻听此事后,心急如焚,立即禀告武宗皇帝,回乡探亲为老母看病。回乡后,为了给母亲治病,木匠樊四处求名医,寻良药,虽百方找遍,但仍无效果。为此他整日心神不定,坐卧不安,就连晚上睡觉也梦见给老母求医治病。有一天晚上木匠樊忽然梦见一位鹤发童颜、手握龙头拐仗的老人,老人告诉他:“要治病不难,得用龙舌舔目七日,双眼即可复明。”木匠樊正欲向老人进一步询问时,老人已不见了。木匠樊梦醒后,心想:龙舌舔目只有真龙天子才行,这怎么办得到?于是,木匠樊便把梦中之事说给好友,此事很快传遍了乡邻。这时有一街坊老人对他说道:“眼前有孔子,何必求先生。你如今和当今圣上是结拜兄弟,又是搭手并肩王,也是龙相,为何发愁?”一席话提醒了木匠樊。于是,他每天用自己的舌头舔老母亲双眼三次,七日之后,果真灵验,母亲双目重见光明。从此,大匠樊说啥再也不离家门,每日堂前侍奉母亲,以行孝心。
武宗闻知此事,被木匠樊的孝心感动,不再催促他回京伴驾,并派钦差大臣调集能工巧匠在木匠樊的家乡建造府第,式样与皇宫一样,只是规模小些。这就是后来的万寿宫。随后到了真宗年间,又在这里建造了这座戏楼,这就是现存的元代舞台的来历。[/color]
[b][color=#FF0000][align=center][size=4]清代承德的皇家戏楼和民间戏楼[/size][/align][/color][/b]
[color=#660000]在清代,承德是北京的陪都,又是清王朝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为了满足帝王和皇室成员文化生活的需要,在避暑山庄内外先后建有多处规模大小不等的戏楼,经常进行文艺演出活动。
当时承德又是个寺庙集中的地方,据统计承德街及近郊有寺庙50余处,凡是有寺庙的地方,一般都建有戏楼,戏楼既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佛教活动的地方。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无论是皇家戏楼和民间戏楼,现已基本上都不复存在了。但从这个侧面,也能折射出承德这座名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color]
[b][color=#660000]独具风格的皇家戏楼[/color][/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3][/align]
[align=center][color=#6600CC]皇家戏楼[/color][/align]
[color=#660000]清代在承德避暑山庄内建有皇家专用戏楼5处,在山庄外的喀喇河屯行宫和狮子园雍王府各建有皇家专用戏楼。
康熙四十二年(1703)在山庄如意洲延薰山馆东侧建座名为“浮片玉”的戏楼。戏楼坐南朝北,砖木结构,青砖素瓦,重檐歇山卷棚顶小挑檐。整个戏楼由12根明柱支撑,台口4根,两侧各4根,舞台三面有46公分高的木栏杆。台口上端悬有康熙帝御笔题写的“浮片玉”匾额,并有对联一副。楼高9米,台口高3.86米,宽7.30米,进深6.26米。舞台上、下场门通过处有5间戏房,是供化妆和演员候场的地方。台北正对戏台有二层小楼一座,南有廊,北有厦,楼上方中间也悬有康熙题写“一片云”匾额。这里是供皇妃及满汉大臣、蒙古王公以及少数民族首领、外国使臣观戏的场所。西有游廊可通“延薰山馆”这里是处小方院,建筑规整,环境幽雅。此处现已复建,供游人欣赏参观。
乾隆十九年(1754)建筑的清音阁大戏楼,又称崇台,原位于德汇门东宫内。此戏楼于当年峻工后,便于八月十三日乾隆寿辰之日开始启用。
清音阁大戏楼外观宏伟,结构精巧,与北京故宫的畅音阁、圆明园的清音阁、颐和圆的德和园等四大名楼相媲美。清音阁为上下三层,每层檐下都悬有乾隆帝题写的匾额。上层为“清音阁”,中层为“云山韶濩”,下层为“响叶钧天”。台柱上的对联也是乾隆帝御笔题写,上联:鱼藻庆那居诗征恺乐;下联:凤梧鸣盛世音矢游歌。在戏台的两侧有雕刻的假山衬景。台上还设有天井,台下深2米的地方设地井。设地井、天井为了演出神鬼戏时,使“鬼神”从天而降,或从地下钻出来,达到增强演出的气氛与效果。
在清音阁的东西两侧,为上下各9楹的二层群楼。群楼往北与座北朝南的“福寿园”相通,此建筑为面阔5楹二层楼,与南北走向的群楼连接。福寿园的上层为皇帝和皇后及妃嫔们观戏的御座楼,帝妃们观戏时,楼前要挂上竹帘,以防外人窥见。一层和两侧是受赏的王公大臣及外国使臣们观戏的地方。
此外,清音阁大戏楼的戏台又分福、禄、寿,福为上层、禄为中层、寿为下层,取吉祥之意。戏楼的后台又分雅、淑、杂三个地方。雅处是用于存放剧本、乐曲、乐器;淑是扮演女角(又称坤角)化妆和候场的地方;杂是扮演男角化妆、着装和候场的地方。
清音阁大戏楼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每当有重大庆典,都要在这里进行演戏活动。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间,曾在这里招待过朝鲜使臣朴趾源、英国特使马戈尔尼、六世班禅和蒙古王公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等人。
清音阁在清末民初保存还比较完好,光绪、同治、咸丰年间还时常进行演出活动。民国期间,因热河都统公署由东车市(现在的东大街)迁到山庄内东宫,把清音阁改做会议厅。1933年3月4日日寇侵占承德,清音阁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建筑物改做日本关东军司令部。1945年冬,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清音阁化为灰烬,残留一片废墟。
除山庄内这几处戏楼外,还有两处皇家专用戏楼,一处是建于康熙年间的喀喇河屯(滦河)行宫戏楼,据说是承德建筑最早的一座戏楼。原址位于滦河镇西北角,砖木石结构,氵哀垅脊歇山卷棚顶,磨砖对缝,门窗隔扇檐下均系精木雕刻,风格高雅别致。楼前有用青石垒起的一座假山,非常壮观。另一处是在狮子园雍亲王府“乐山书院”后边有条沟叫“戏楼沟”,这里当年曾有座供皇帝和皇室成员们观戏的戏楼。上述两处戏楼遗址早已不存在了。 [/color]
[b][color=#660000]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戏楼[/color][/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4] [/align]
[align=center][color=#6600CC]民间戏楼[/color][/align]
[color=#660000] 据不完全统计承德街内及其近郊有固定性的戏楼十几座,还有时搭时拆临时性的戏楼。
法雨寺戏楼。法雨寺俗称“洒仙庙”,位于南营子小佟沟的北坡上。此戏楼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砖石木结构,戏台用4根柱撑顶,滚垅卷脊式。在民国年间在台口上中央悬有黑底金字匾额一块,上书“别有洞天”四个大字,出于承德街著名文人任潮之手。此庙和戏楼均由承德街各行业商家店铺业主捐资修建。在戏楼对面还建有高大漂亮的看台,是专供地方官员、富甲豪绅和知名人士观戏的地方。法雨寺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举办“迎春庙会”,开台唱大戏三天。此戏楼于1945年改作它用,50年代被折毁。
九华山福云寺戏楼,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市区东南约10里处的九华山上。福云寺为旗人家庙,内供奉关羽像。每年农历5月13日,相传是“关老爷”(关羽)磨刀日,因为当年在这一天关羽过江会吴。如降雨,则名之为“磨刀雨”,故民间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每年五月十三这天,人们,特别是八旗官员和平民百姓,都身着盛装,到福云寺焚香致祭。庙前戏台上锣鼓喧天,连唱三天大戏,热闹空前。此戏楼于1947年间,被国民党军队拆毁,石木料拿走用于修碉堡去了。
此外,还有建于光绪年间毁于国民党占领时松树梁老佛庙戏楼、建于光绪年间毁于1936年日伪统治时三官戏楼、建于乾隆年间,后被洪水冲毁的药王庙戏楼等。[/color]
[align=center][b][size=4][color=#FF0000]戏楼惊梦[/color][/size][/b][/align]
[color=#660000]一个人生活在梦里头,很容易流连忘返。有的人喜欢演戏,有的人喜欢看戏,都是因为舞台给人提供更多做梦的可能。张爱玲说,现代的电影院是最廉价的王宫。那么,昔日的那些戏楼,掸掸身上的灰尘,露出当日的精致与讲究,仍然是一个王宫,然而并不廉价。
京城戏楼的格局,跟其它繁华的商埠比起来并无大的不同,论精致,或许还比不了扬州、苏州这些地方,生活在京城的人,无从体会“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雅,也无从知道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上飘过的那种银红描金的画舫,画舫里演着的是昆曲《牡丹亭》的一折,《惊梦》。
台上表现的是少女思春,“没乱里春情难遣”。脂粉夹住了琼瑶鼻,水袖下面露出一双不安分的、娇滴滴、滴滴娇的吊梢眼。调子拖得很长,一咏三叹。当然,这扮演者并不是个真正的女人,虽然在这种绮靡的华丽下,已经失去了最后一点男人的气概,甚至到了人戏不分的程度。鲁迅说,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儒林外史》为我们描绘了戏曲繁荣时的种种所谓“风雅”,却往往带着那么几分病态。不过也难怪,这种文化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喜欢林妹妹的,作诗的时候喜欢咳一点血,让丫鬟扶着去看海棠。
然而这种时髦竟渐渐地往北传染了。京城里现在的贵族,那些原来的猎人与游牧民已经许久不骑马射箭,昔日的血性和骁勇渐渐便成了哈欠与身上的赘肉。他们开始喜欢繁琐的花边、藻丽的诗词,喜欢自己的“风雅”。纳兰性德成为这样的一个偶像。成为偶像的理由是对一个满清风雅贵族的想象,对他的诗词背后的隐痛,又有几人能知。
京城毕竟是京城。一个“角”,在天津卫、上海滩唱红了那都不算红的,至多是粉红,只有在京城得到了认可才算数。尤其是京戏,在迅速以自己的生命力取代了昆曲以后,在北京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治、光绪年间涌现出来的一批名角,后来被称作“同光十三绝”。在今日的湖广会馆、正乙祠大戏楼,还挂着他们当年的画像。
现在留下的戏楼有相当部分是以前的会馆,正乙祠戏楼就是以前的宁波会馆。会馆是各地商人的社交场所,这使得舞台必然要显现出市民阶层的趣味因此才有活力。然而京戏传到宫中了,据说“老佛爷”很喜欢。既然如此,那些粗俗下流的插科打诨 绾蔚堑昧舜笱胖茫克跃┫芬部肌把拧绷耍稚弦徊悴Aд肿印;夯旱摹镑煊裨峄ā保虬绲孟衤楣靡谎摹疤炫⒒ā保沼谟肿呱狭恕把拧钡睦下罚币簿团灼舜笾凇?如正乙祠戏楼的对联:座中常有戏中人。虽然中国人多半并非那么较真,看戏的时间有一半用来吃茶与嗑瓜子,但是并不标榜自己是“艺术家”,也不封台上的演员是“表演艺术家”,演员就是演员,有更多的可能展示悲欢离合的人,更多的可能生活在梦中的人,所以有永远的生旦团圆。毕竟敢于直面悲剧的人是少数。通唱的锣鼓敲起来了,像酒精一样麻醉着人的耳鼓膜,在这一刻开始昏昏睡去。汽灯点得雪亮,老生上台了,感叹道:“金乌流转,玉兔东升”。时间就在这里面流逝了,在眼前晃过的是粉脸、红脸、黑脸、花脸;裙、靠、蟒。在这里做的梦是简单的,也没有人去深究,伙计穿梭在一片叫好声或是嘘声中,将干净的热毛巾准确无误地抛给二楼的看客。看的人脸上满是油汗,戏楼里面满是社会新闻,而且往往都比戏台上的还要精彩。
终于锣鼓丝竹之声都寂静了,大家这时仿佛才从梦中惊醒,迅速地恢复到常态。刚才的激动与兴奋好像演员勾的脸一样被卸掉了:这时候最普遍的表情是一脸漠然。[/color]
[b][color=#FF0000][align=center][size=4]重现现存规模最大的民间戏楼 [/size][/align][/color][/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5]
[attachment=11326156] [/align]
[color=#660000]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风格民间戏楼———阳平会馆修复工程月内即将启动。
阳平会馆位于北京前门外小江胡同。史料记载,阳平会馆是清嘉庆七年(1802年),由山西平阳府及周边20余县商人联合修建。会馆建筑雄伟壮观,是一座12檩卷棚前后双步廊悬山项,由戏楼和三进四合院组成。
戏楼内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看台分两层,二楼正对戏台,是卷棚项前轩式的官厢,两侧也为看台,可放桌凳。看台护栏有雕花栏板和望柱,四角都设有楼梯,供人上下。
戏台平面近方形,突出于场内,呈前轩式。戏台分上下3层,上有通口,下有坑道,可设置机关布景。在戏楼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壁画,设有神龛,供祭祀神祖之用。 戏楼内原来高悬几块巨匾,现在仅存墨地金字木匾两方,其中一方由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题写的“醒世铎”匾额已被妥善保存。
据介绍,此前,会馆原本一直是同仁堂药店的库房。为了更好地保留这一文化遗产,崇文区政府与同仁堂进行了产权置换,并于今年5月开始搬迁居住在其内的居民。修缮后,阳平会馆依旧将作为表演传统戏曲的戏楼。[/color]
[align=center][b][size=4][color=#FF0000]一座戏楼的百年风云[/color][/size][/b][/align]
[color=#660000]解放前,巴蜀地区的每一个乡场集镇都有戏楼,这些戏楼大多为当地的文化中心。巴南区二圣镇的戏楼,虽经历了1 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保存完好。围绕这座戏楼发生的种种故事,像一幅发黄的民俗风情画,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既清晰又模糊……
初夏的一场大雨,将整个世界涤荡得清清爽爽。行在郊外,但见绿油油的秧苗、茁壮的玉米、随风摇曳的桑叶,在没有了燥热的空气中舒展。就着那种爽朗的心情,记者前去探访二圣镇的戏楼。
探访之前,记者在1992年版《巴县志》上、当年巴县文物列表中“修建年代”一栏查到了关于二圣戏楼惟一的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至于这座戏楼因何修建?由何人出资修建?耗时耗银两多少?等等,没有任何资料可查。
那么,这座戏楼当年的风云际会,在当地老人的头脑中,是否还有记忆?
舞台用铁皮封闭
二圣镇不大,在镇上随便“逮”住一个人,都能告诉你戏楼的准确方位:小镇中央、镇政府前方。
老远,便能看到戏楼四角飞翘,造型独特。走近可以看出,戏楼保存完好。中间是主楼,两旁分别有一耳楼。如今主楼的舞台已经用铁皮封闭,外人无法进入。
舞台正对面的石阶,就是以前的看台。看台上方,是二圣镇政府的大楼。
两边耳楼的下面都空着,成了过路的通道。当地64岁的马富超老人在右边耳楼下摆了一个小摊,卖些橡筋、火柴、针头线脑之类的小商品。他告诉记者,之所以用铁皮封闭舞台,是为了预防小孩子跑上舞台、因玩火而引发火灾。
据马富超介绍,解放前,戏楼主建筑、即舞台的下面也是空着的,由几根大园木柱子支撑着,当地人在里面自发形成了一个米市。解放后,舞台下面四壁被封闭起来形成了房间。现在,这些房间被人利用为门面,做着一些小生意。
罗汉被土匪打烂
生在二圣、长在二圣、老在二圣的李全生老人,今年已经90岁了。当记者问到关于二圣戏楼的过去,当地人都说,只有他最清楚。可是,李全生对围绕戏楼发生的故事,记忆也很模糊了,不过,回忆起戏楼过去的模样,他立即来了精神。
“房顶正中央有一个大肚罗汉,”他说,顺着檐脊下来,罗汉的下方,一边还有一个文官。而戏楼飞翘的四角,分别塑着四只螯鱼,“都比现在的大。”
老人回忆,刚解放时土匪猖獗。1950年,从天平方向下来的土匪围攻驻二圣的工作队,土匪以为工作队的同志躲在戏楼里,对着戏楼就是一阵乱熗,结果,戏楼顶上的罗汉、文官、螯鱼等雕塑全部被毁,“现在的雕塑是修复重塑的,比以前的小得多。”他说。
“二圣的戏楼修得好啊!”老人对自己家乡的戏楼很自豪,他说,解放前,各场镇都修得有戏楼,但二圣戏楼在周围场镇是最好的,“看戏的不用抬头,演戏的不用露脚。”
因为戏楼建在一个堡坎边,看台修在堡坎上,与舞台基本平行,因此,看戏的人不用抬头;而舞台的台面边沿,装饰了一块雕刻着戏剧人物的木雕,挡住了舞台台面,因此,演戏时观众看不到演员的脚。
给大爷“贺一本”
戏楼演戏的时间大抵是在栽秧、打谷等农忙季节前后,或者清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主要集中在正月、腊月。”李全生老人说。
据他回忆,以前,看台两边是一层一层的“书楼”,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包厢”,“是有钱人看戏的地方。”如今,包厢已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戏楼演出的是清一色的川剧,演出团队都是从外面请来的。花钱请剧团来的,大抵有几种情况。其中一种是当地的有钱“大爷”——地主、乡绅、袍哥大爷、外地同乡会会首等——自己出钱请剧团来演出,老百姓也就可以免费看戏。“演戏的时候,二圣人山人海,周围很远的村民都来看戏,看台上挤满了人。”李全生说,以前,二圣是重庆城的几大“旱码头”之一,是南川进入重庆城的必经之路旁的一个“幺店子”,因此,又被称为“二圣店”,非常兴旺。
有时候,恰逢当地某“大爷”有什么喜庆的事情,群众也会自发“逗分子”给这位大爷“贺一本”。也就是请戏班子唱一本戏祝贺这位大爷。“以前唱戏都是整本整本的,不像现在一般只唱折子戏。”
而这位大爷出于还礼,不但要大摆宴席,还要出钱请戏班子“回一本”。“这样贺过去,回过来,有时要一连演几天。”
两尊神像是活的
在戏楼的对面,也就是看台上方现在政府所在地,以前还有一座规模庞大的“万天宫”,李全生老人坚信这是一座庙宇,“正殿供奉着川主菩萨。”老人说,“有一个看司侍候菩萨,还有会首。”上个世纪80年代,老建筑被撤毁,在原来万天宫的基础上修建了政府大楼。
从老人“有会首”之类的描述结合相关的资料判断,这里应该是江浙同乡会修建的江浙会馆。根据惯例,江浙会馆都通称“万天宫”,供奉的不是什么川主,而是蜀汉名将关羽的神灵。在老人的记忆中,二圣场上还有一座“老庙”,供奉的就是关公。不知道他是不是将两个地方供奉的神灵弄反了?
万天宫的偏店供奉着瘟神和火神,两尊神像都是木雕的。奇特的是,这两尊神像的关节是灵活的,神像可坐可站,平常坐在一张椅子里受人膜拜,每逢“火神会”,就会被抬到街上游行。
万天宫的火神会
每年打谷子前夕,就是万天宫主办的火神会,“起码要持续四、五天!”李全生老人说。
火神会有相当复杂的程序,由万天宫会首主持,并聘请道士做法事。但最让当地人激动的是“抬火神游街”。
游街时,火神在前,瘟神在后,之后再跟着“二十八星宿”。所谓二十八星宿,李全生解释,就是二十八种劳动工具,如弯刀、梭镖等。“聘请当地的小伙子,一人扛一样,”他说,“万天宫还要支付这些人一定的费用。”
锣鼓开道,鞭炮助威,游行的队伍要绕着二圣场镇走上一圈,“看热闹的人跟在游行队伍后面,长长的一队,显得声势浩大。”想起往事,老人有些黯然,“现在的二圣,冷清了。”
现在二圣的冷清,戏楼是最好的见证。[/color]
[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4]花戏楼[/size][/color][/b][/align]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7][/align]
[color=#660000] 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据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重建大关帝庙碑记》称:亳州北关大关帝庙,建于国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
大关帝庙座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坐楼建于两侧,供看戏饮筵用。形成四全院,四围高大,音响不易疏散。大殿两侧各有一深径小院,西为禅堂,东为财神殿(现无)。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现存钟一,鼓已遗失,钟上铸年号为康熙二年。钟楼外侧各有楼房三间,为山陕商贾所居住,故大关帝庙具有古代娱乐(戏楼)、宗教(帝庙)、商务(会馆)三种性质。大殿分前后殿,前殿券棚是五架结构,雕绘富丽堂皇,是观戏所用;后殿又分前后两部,前部山墙开两便门,西门“便禅门”,“东门”“通神道”。登四步台阶入后殿,殿宇高大宏伟,这是敬关公的所在,正是大关帝庙的主神祭位。
庙门外主有石狮一对,高2.4米;铁旗杆一对,高16米,座上铸铭曰:“皇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岁次辛已秋吉日铸造旗杆一对,重二万四千斤,陕西从药材邦弟子敬献铁杆一对,永保四方平安吉庆有余。”正面门上石横额刻有正楷题字“大关帝庙”,大磨砖墙镶满立体透刻砖雕,有整出戏文六,故事、图案、花纹七十余种,观之琳琅满目。
花戏楼,本是大帝庙的一座舞台。因其上面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花戏楼的建筑年代:据《创建戏楼题名》记载:戏楼建于康熙十五年,比庙晚建二十年。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大关帝庙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新大殿,增置座楼,藻采歌台,固已极规模之宏敞,金碧之辉煌矣。”这当是东西座楼建始,戏楼增加藻井彩绘。又乾隆四十一年碑记:“关帝庙特华内极雕缕藻绘之工,游市廛者每瞻不能去。”戏楼木雕及门墙砖雕,据考可能始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最迟不会晚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现存花戏楼原貌应是这个时期的艺术建筑,可见当时戏剧盛行,舞台与戏院建造都十分讲究。
戏楼座南面北,舞台前伸,形如“凸”状,四方翼角,加之屋面琉璃铺饰,金碧辉煌。舞台用六根抱柱顶立,檐角之下立方柱六根,柱础雕有故事图案。舞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匾额曰“清歌妙舞”,中间上下场门有二额“想当然”、“莫须有”。台前悬挂木对联曰“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孔演尽忠奸情”。舞台两旁小台有二侧门,额上题“阳春”、“白雪”。舞台上方悬有藻井四围悬枋和徒垂莲。柱间有大枋,大枋与悬枋之间,悬有棚券,柱头悬狮垂鱼。枋之面外皆镶大木透雕,共有三国戏十八出。第出戏的人物,车马风物景色,雕刻工艺立形完善,给人以真实感,其它还有花卉、奇禽异兽。均雕刻玲珑剔透。其余藻井,梁枋之间布满彩绘,有戏文、人物、花鸟、山水等,还有各种图案。由此可见花戏楼的建筑秀丽玲珑,雕绘精湛,别具一格,为请盛世的代表作,对研究我国戏剧的发展、雕绘艺术的精华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一九五六年二一月二十二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color]
[align=center][b][size=4][color=#FF0000]长沙岳麓书院赫曦台[/color][/size][/b][/align]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8][/align]
[color=#660000]
长沙岳麓书院赫曦台在湖南大学院内。宋代朱熹在该院讲学,曾指岳麓山顶为赫曦,后在其上作台,名为赫曦台。[/color]
[b][color=#FF0000][align=center][size=4]大唐芙蓉园戏楼[/size][/align][/color][/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59] [/align]
[color=#660000]曲江文化源远流长,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
秦时,利用曲江地区原隰相间,山水景致优美的自然特点,秦王朝在此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乐游原,使曲江成为上林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曲江进入了繁荣兴盛的时期。
曲江从秦到隋唐,历时1300年之久,是中国古代园林及建筑的集大成者。其被辟为皇家园林,建有芙蓉园、紫云楼、杏园、汉武泉、青龙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诸多景观。
当时的芙蓉园被辟为皇家禁苑——芙蓉苑(也称芙蓉园),并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等重要建筑。唐玄宗为潜行曲江芙蓉园游幸作乐,沿城墙专门修筑了由皇宫至芙蓉园的夹城。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则携宠妃百僚登临芙蓉园紫云楼与民同乐,唐长安城万人空巷,皆欢聚游宴于曲江,大唐盛况可见一斑。
今天的大唐芙蓉园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投资13亿,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包括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它也创下了多项纪录: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个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大唐芙蓉园全面满足各类游赏者体验需求,被称为“国人震撼、世界惊奇”不可不游的旅游胜地。 [/color]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60] [/align]
[align=center]
[color=#6600CC]大唐芙蓉园紫云楼[/color][/align]
[color=#660000]紫云楼高达39米,是大唐芙蓉园的标志性建筑,它再现了皇家的威严、奢华、大气、恢弘;充分体现盛唐气象的变换万千与宫廷风韵的雍容华贵;全面展现傲视古今的历史风骨与大气磅礴的时代精神,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紫云楼内做文物展示的同时,还可举办学术研讨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拍卖会等活动。
凤鸣九天剧院是一个蕴涵盛唐风韵的现代化皇家剧院,是园内主题演出的核心表演区,可同时容纳600人观看演出。它是大唐芙蓉园内以现代表现艺术手法配合全新视听效果打造的大型诗乐舞剧《梦回大唐》的演出场所,是大唐芙蓉园的一大景观。它展现了壮丽恢弘、大气磅礴的盛唐风貌。
陆羽茶社唐代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唐代的陆羽被誉为“茶圣”。陆羽茶社不仅展示唐代茶道文化,还是一处使游客感受闲情逸致、品茶、消费,彰显其身份和品位的人文景观。其中的建筑(茶圣馆、茶道屋、水云轩)均安排于开放式水体庭院中,并把水引入庭院,通过曲廊画桥连接,运用园林艺术的借景、置景手段,营造出浓绿深荫、轻风微波、水色宜人的意境。陆羽茶社的整体设计与景观设置充分体现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营造出格调雅致的怡人空间。
杏园以文化教育和现代考试主题为主要经营思路,全面展现唐代科举文化和“杏园宴”举子欢庆的场景。推出的 “茶宴”、“杏园茶宴”等,亦茶亦宴,既可清雅品茗,亦可乘宴。此外,杏园内还有仕途文化展示、行为艺术参与和茶话座谈等活动。
曲江流饮是大唐芙蓉园内展示文人酒文化的自然休闲景点。作为长安八大景之一的“曲江流饮”这种文人墨客的娱乐形式,最早出现于东晋,盛于唐,延续于宋,影响至现代。曲江流饮项目地处凤鸣九天剧院和御宴宫之间,是游客游览过程中一处可休憩的过渡空间。曲江流饮是以自然山水景观形式,营造出的一种自然、淡泊、幽雅、含蓄的景观空间。 “曲江流饮”还引入了园林中的“三生”概念,把水做成绕石形、树态、酒壶雕塑、水道之间流动的水循环系统。杯不动水动,形成相对的流动,兼有戏水功能,形成环绕景点的新形式“曲江流饮”。
仕女馆全方位展示唐代女性文化。体态轻盈的六角型建筑望春阁主要从参政、议政、服饰、体育、爱情等典型事例和人物反映唐代女性开拓进取、刚强自信、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仕女馆是融观赏性、知识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唐代女性文化展馆。
大唐芙蓉园水景区是夜间主题演出活动的一大亮点,是集科技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现代观赏游乐项目。引进世界尖端技术,将水景艺术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全球最大水幕电影(幅宽120米×20米)、音乐喷泉、激光、水雷、水雾等为一体的世界级大型现代水体景观,堪称水火奇观。
御宴宫临水而建的御宴宫是大唐芙蓉园对外经营的独立项目,位于园区的西翼,紧邻西大门,并设有独立出入口。可提供多种菜系及特色配套服务,是典型的园林庭院式仿唐建筑群,并运用多种园林置景手段营造出浓绿深荫、轻风微波、水色宜人的意境。御宴宫以唐文化为包装、是以Party文化为特色的体验式大型餐饮宴席园。同时,御宴宫也是中国的仿唐宴基地。对“烧尾宴”、“曲江宴”、“鹿鸣宴”等宫廷御宴系列、道家养生药膳系列、佛教斋饭系列、民间特色餐饮系列和诞辰宴等系列进行继承创新,形成文化含量高、特色强、合乎现代美食体验需求的系列化产品。同时依托大唐芙蓉园的唐风建筑和园林环境,营造出集美食、美器、美景、美乐为一体的唐宴氛围,形成曲江美食旅游的精品。
茱萸台设于大唐芙蓉园东南的丘陵上,该丘陵是园中的一个高点,登上茱萸台即可俯瞰全园景色。茱萸台的立意取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茱萸台的灵魂,它激起了人们对故乡的怀念。因此,茱萸台的独特性在于寄情于景。
唐市分为唐集市和戏楼广场,位于大唐芙蓉园的最 南部,是集观赏、游乐、消遣、体验、交流、消费为一体的反映“众商云集,内外通融”的唐朝风俗文化街。内设有手工艺、民艺、百戏、饮食、茶酒文化、美术书法等特色项目,是西安最具吸引力的文化购物集市,也是园区的商业活动中心。戏楼广场则全面展示民间百戏和异域风情的歌舞及杂耍,从而展现商旅交融中艺术层面的内容。
芳林苑环境清雅而宁静,具有纯正的古典园林气息、皇家风范。坐落在风景迤逦的芙蓉池东岸,其整体建筑以简约的唐代风格为主,并以低层组团式布局,建筑主要采用楼、馆、舍的结合布局,另外建筑组团之间用廊连接,整个区域内设亭、景观小品等加以点缀。 63间套房设施高雅,功能齐备,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会议接待及宾馆住宿的超五星级精品小酒店。
丽人行群雕位于大唐芙蓉园芙蓉池北岸,共21个人物。取自杜甫名篇《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诗意,参以唐代仕女上巳节游春踏青的民俗风情为素材,塑造出不同阶层的仕女形象,这21个人物自由的设置在水边、草坪、花丛、林间,分为“欣喜踏青图”、“骑马游春图”、“轻歌曼舞图”、“湔衣戏水图”四部分。其中人物组合错落有致,疏密间隔有序,形态表情各异,充分表现出唐代妇女美好、自信、从容、开放的景象。
诗魂群雕位于大唐芙蓉园东南的茱萸台上,使用石材2000多立方米,共有人物25个,最高立像高达九米。其中的人物有代表浪漫主义高峰的领军人物—李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杜甫,田园山水派诗人—王维,和以贴近民间大众生活特色著称的代表人物—白居易等。通过诗人活动、诗人形象和诗人诗作内容的情景展示,让游客在观赏雕塑艺术的同时,感受到这些诗人的旷世风采和唐诗的内在精髓。
诗峡位于大唐芙蓉园东南的茱萸台西侧,总长度为120米,峡谷的平均高度为4.5米,最高处可达7米,共有人物19个,他们围绕唐代诗歌内容及著名诗人活动典故,组成了12组故事情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诗峡是诗魂中唐诗内容的补充,它不仅是唐代诗歌文化的展示,同时,通过数位书法大师的墨宝进一步展现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为了丰富诗峡的内容和形式,还通过榜书、中国印、图案瓦当等淋漓尽致的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color]
[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4]民间美术中的戏楼[/size][/color][/b][/align]
[color=#660000]戏曲艺术在民间广泛深入的影响,使得戏曲题材成为民间美术的重要表现内容。艺人们将戏曲艺术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传播着戏曲文化,这其中不乏对戏楼的描绘。这些保留在民间美术中的戏楼造型样式丰富,或写实,或夸张变化,成为现在研究戏楼的重要资料。主要表现戏楼的民间美术有木雕、图皮影、图年画。
[b](一)木雕艺术中的戏楼[/b]
民间艺人运用各种形式的木雕表现手段诸如圆雕、图浮雕、图透雕等,通过对题材的处理,将戏楼建筑和人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着重对称性和装饰性,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部位,繁而不乱,多而不杂,达到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赏析
江西婺源木雕中的戏楼
广东潮州木雕中的戏楼
山西丁村木雕中的戏楼
山西平遥木雕中的戏楼
浙江木雕中的戏楼
[b](二)皮影戏中的戏楼[/b]
皮影戏是在我国流传区域广阔的民间戏剧艺术,它与宗教、图乡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皮影戏以多角度视点来表现戏楼造型特征,融写实与夸张,合理与不合里于一炉,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关于古戏楼的信息。 河北唐山皮影戏中的戏楼:
《乾坤带》
《大劈棺》
山西皮影中的戏楼
青海皮影中的戏楼
《花园会》
《甘露寺》
《百岁挂帅》表现的是杨家将的故事。
[b](三)年画中的戏楼[/b]
《梅降雪》为清代山东年画,表现的是一个白狐报恩成全一对青年男女婚配的戏曲故事。
《绒花记》为清代木板年画[/color]
[b][align=center][color=#FF0000][size=4]其他戏楼[/size][/color][/align][/b]
[color=#660000]由于戏曲表演对于场地的随意性及在民间的广泛性,造就了多种多样的戏楼形式。
[b](一)临时戏楼(草台、图野台)[/b]
临时戏楼就是为了演出而临时搭设的戏台,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地形,时间的需要。在明清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搭台演戏的场景。清汤斌《汤子遗书》卷曰:“吴下风俗如遇迎神赛会,搭台演戏于田间空旷之地,高搭戏台,哄动远近男妇,群聚往观,举国若狂。”
明崇祯本《青州风物志》插图表现的是法庆寺搭台演出“昭君出塞”的情景。
明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该图绘的是一幅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戏台搭在街道正中,用木条和席子搭成,台周有栏杆,台后另搭一戏房,有上下场门与前台相通。观众站在街上看戏,另外,在街道的一边又用木条和木板搭了两座女台,上面遮有布幔,台上坐许多女眷。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了演出场所。
明人画《南中繁会图》表现了农村在田间搭台演戏的场面。
明人绘《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在庙外旷地搭台演戏的场面。
康熙《南巡图》其中画有绍兴柯桥镇搭在桥边的戏台,戏台对面是庙,台周围站满了观众。
清《万寿盛典初集》刻本表现了北京街道搭台演出的场面。
清《点石斋画报》所载庙外搭台演戏图
清农村演剧图戏台顶棚是模仿瓦顶式,两侧有许多看棚。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康熙御赏万寿图》皇家举行庆典活动也借助到处搭台演戏来烘托气氛。《乾隆御题万寿图》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临时戏台在建筑结构上千姿百态,豪华奢侈,可谓天下最豪华的搭台演戏场面。
河南清代光绪年间的花屯子
山西长治彩台长治市阴历七月初一的大会,元宵节都要在街头搭彩台,彩台用木杆做架,各色布匹缠裹,再挂上装饰物,鲜艳美观。一般搭一层或两层;也有搭三层的;第一层用来演出;第二层陈列草扎戏剧人物;第三层只放一大鼓。通常的“上党台”为两层彩台,高17.5米,宽13米,深15米,表演区9米见方,台基高出地面1.5米左右。
[b](二)官府衙门戏台[/b]
明、图清代官府衙门多设戏台,一般在衙门后院或过道。其格局和私家戏台相接近。
明《盛明杂剧·义犬记》插图表现官府衙门堂会场面。通常衙门演戏在大厅举行,地方较大,戏班可以根据需要用帐幔隔出戏房,留出鬼门道。在大厅中部铺地毯以供表演
[b](三)流动戏台[/b]
江苏吴江高升台仿庙宇正殿样式,全部竹木结构,所有构件可拆卸,便于运输。
里河徽班流动舞台清代,江苏南通一带徽班于乡镇演出所用的活动舞台。
[b](四)特殊戏台 在建筑结构上有别于一般样式的戏台。[/b]
江苏阜宁县东沟戏台出现在清光绪年间。舞台搭在鳌鱼嘴内,台面铺木板,可容数十名演员演戏。戏台搭成后,引起哄动,连当时的地方官也赶来观看。后因观众太多,惟恐出事,而被拆除。
辽宁清代朝阳桥云亭流动舞台
[b](五)书院戏楼[/b]
长沙岳麓书院赫曦台在湖南大学院内。宋代朱熹在该院讲学,曾指岳麓山顶为赫曦,后在其上作台,名为赫曦台。
[b](六)神庙茶园[/b]
河南开封火神庙清代戏台建于清光绪年,砖木结构,明清楼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园内设方桌于台前,加条凳若干,边演戏,边卖茶。在神庙里设茶园,在中国并不多见。
[b](七)船上戏楼[/b]
明代万历以后,东南水乡的士大夫喜欢在船上看戏。他们用于演剧的船是一种特别高大有重楼的船。据张岱《陶庵梦忆》卷八“楼船”说:张家一次在楼船上用木排搭高台演戏,城里乡下看戏的船有千余。午后忽然刮起大风,下起雨来,楼船因为太高几乎倾覆,于是用几千条缆绳系着船,一直坚持到演完。清代称用于演戏的大船为画舫。
明末苏州虎丘山塘出现商业性质的戏船──卷梢,停泊在水中演戏,船头作戏台,船舱作戏房,周围环绕的是载满观众的小船。戏船可以随意移动,四处演戏,是一种适合水乡的演出场所。[/color]
[ 此贴被琳儿来也在2010-01-18 11:3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