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闽人的崇蛇习俗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970 回复:2

[人文通史] 历史上闽人的崇蛇习俗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总版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6 0
历史上闽人的崇蛇习俗
[color=#0000FF]闽人崇蛇,习俗早已有之,称:闽是“东南越蛇种”。如南平一带有蛇王庙;漳州南门外有南台庙俗称蛇至庙;汀州府城、罗汉岭有蛇王庙;平原里有蛇腾寺;福州有九使(蛇精),由居于水上的人加以奉祀;平和人将蛇称为“侍者公”,蛇因此成为吉祥之物;此外,闽南还有蛇郎君的传说等,影响深远,有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有关于蛇的石刻等。

  平和人称蛇为“侍者公”,首先要从象形文字方面来解读,“闽”字乃“门”内从“虫”,原指地处蛮荒之意。也暗示有“蛇”之意。

  而“闽”之于福建,其实最早为族称。福建最早时期,是土着民族聚居之地,也即是蛮人聚居之地。因此,“闽”亦称作“蛮”或“荆蛮”,后来也称“越”;其次,据《史记》吴大伯世家条的“索隐”对“荆蛮”解释为:“蛮者,闽也,南蛮之名,亦称越。”故又有人将它们合称为“闽越”。

  然而,据史载,秦以前的福建,只称作“七闽”。《周礼》上有“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之说。“七闽”之说,据称是因为福建在秦以前只有“七国”,即有七个部落的缘故。汉人南迁以后,也就是南宋时期,才称作“八闽”。

  又据史载,北宋以来,福建有八个相当于府(郡)的行政单位。这八个相当于府的行政单位,历元、明、清几个朝代基本上无变化,所以“八闽”之称一直延用至今。然而,历史上的福建,也曾被称作“九闽”之地。史载,清朝康熙年间,福建除原有八个府的行政单位以外,当时的台湾府也隶属于福建管辖,所以,当时的福建曾被称为“九闽”。直到清光绪十一年(西元1885年),台湾建力行省,与福建分治,于是“九闽”又恢复“八闽”。清以后,人们才习惯以“八闽”来称呼福建,一直延用至今。

  当然,平和人称蛇为“侍者公”,也确有其独特之处,其间发生的一些趣事,也确实耐人寻味,并引人深思。

  刚开始之时,乃至到后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有些外地来的香客,以前因没有见过这种蛇,如今猛然发现有蛇爬到床上与人共眠,或挂在床幔支架上,低垂着头并吐出舌信,吓得直喊救命,后来始知是遇到了侍者公,于是,满心万分欢喜,认为是个好兆头,据民间流传,只有有福气的人才能见到侍者公。有些胆大的香客,干脆此文章源自千里马学术导航把侍者公围在脖子上以示运气好,还有人干脆手捧侍者公耍弄一阵子,照个相,玩得很开心。时至今日,侍者公被尊为吉祥物,闻名海内外。这里的人们禁忌打蛇,妇女们更是见蛇心喜。因此,这里的人们平时人蛇和平共处,蛇不怕人、人不怕蛇的佳话比比皆是。如果谁夜间走路不小心踩到蛇尾,被蛇咬了一口,也是一笑了事,从不对蛇报复。

  蛇有时也会怕天气寒冷,还会钻进人的被窝里,蜷曲在主人的脚旁,与主人一起睡,恐怕也是侍者公与人为善佳话中的佳话了。

  春天来了,人们经常可见几条侍者公绞在一起,周围的人都知道,那是侍者公在交配,遇上这种情况,人们就会赶快揪掉身上一粒钮扣丢去,以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见到一般,总之,蛇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

  这种习俗,与人们普遍认为“见蛇不打三分罪”的主张和作法,的确大相径庭,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力量与源泉,这是值得歌颂的。

  三平寺崇蛇,具体到风俗习惯是这样的:三平寺附近分有两个社区,一个叫三坪社区,这个社区共有七个自然村,分别是:上境、黄陂、楼下、三坪、五山、下坪、浦口,居民约有二千人左右。另一个叫三关堂社区,分别是:三关堂、沙石尾、冬天尾三个自然村,居民约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在这两个社区里,多数村子都有专供奉祀的蛇神庙。没有蛇神庙的村子,也有蛇神“侍者公”轮祭形式。楼下村原有一座蛇神庙,后坍塌,村民就以“卜杯”的方式,将“侍者公”雕像按年轮祭于家中。

  首先,在三坪社区,每年有两次祭祀圈的活动。第一次祭祀圈的活动叫“巡田青”,即祷神保护农作物免遭天灾兽扰。六月二十九日,从三平寺请出蛇神“侍者公”雕像,三平祖师雕像作陪,巡游诸村(社区最北边的合浦村除外),依序是:上境、楼下、三坪、五山、黄陂,最后到“毛氏洞”,然后返回三平寺。每到一村,该村设供祭拜。第二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蛇神诞日游村:十一月三日是“侍者公”神诞,从十一月初一到初五“侍者公”巡游诸村。初一从三平寺请出蛇神“侍者公”雕像,到黄陂,初二从黄陂移至三坪,初三从三坪移至下坪,初四从下坪移至上境,初五从上境移至五山,初六从五山返回三平寺。在这一过程中,三平祖师雕像也全程陪同。“侍者公”每到一村,该村设供祭拜,当晚演戏娱神。有的自然村没有参加上述祭祀圈的活动,如楼下村、浦口村。这些自然村村民就参加黄陂村的神诞庆典,或只是在十一月三日神诞日各自在自家设供祭拜“侍者公”,延至十一月中下旬才择日从三平寺请来“侍者公”雕像以及三平祖师雕像,全村进行祭拜庆典。

  其次,在三关堂社区,也就是三关堂、沙石尾、冬天尾三个自然村,蛇神祭祀圈的活动与三坪社区蛇神祭祀圈的活动有别,三坪社区蛇神祭祀圈的轮祭是回圈式,而三关堂社区蛇神祭祀圈的轮祭是辐辏式。“大歇困”亭附近的“侍者公”蛇庙为三关堂社区三个自然村所共有,三个自然村共组“侍者公”蛇神祭祀圈。每逢各村的村庙“境主”神诞日,必请来“大歇困”亭蛇庙的“侍者公”雕像祭拜,当晚演戏娱神,次日送返。

  而在这两个社区里,奉祀的蛇神(侍者公)是一样的,有两种:一种是“红脸”,另一种是“青脸”。前者擅长“行医”,后者擅长“念佛”。而在蛇神庙中,或“红”或“青”,未见两种蛇神合并供祭。在三关堂社区,三个自然村共有的一座“侍者公”蛇庙,位于“大歇困”亭附近。

  总之,随着崇蛇习俗源远流长传承下去,“侍者公”早已被村民们神化和人性化与人格化了,不再只是单纯的一种迷信和朝拜仪式。当然,其中并不能完全排除迷信的成分,但这或许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或许,最重要的应该也不只是朝拜仪式本身,而是这种奉祀形式延伸出来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当然,如果再追溯下去,这或许就是造神活动留下来的最大贡献,与最值得思考的地方。[/color]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16 0
已审。。。我很好奇闽人为啥喜欢蛇这种动物。。。不管咋看蛇都好可怕啊。。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17 0
不喜欢蛇,怕怕、、、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