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6600cc]转运使[/color]
官名。始置于唐代,初称“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间的粮米运输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掌江南各道的水陆转运;“诸道转运使”,掌全国谷物财货的转输和出纳,由宰相及盐铁使等官兼领。宋初为集中财权、改置专职的“都转运使”、“转运使”,掌一路或数路财赋,有检察地方官吏的权力。其后职掌扩大,兼理边防、治安、钱粮、巡察等事务,成为府州以上的行政长官。辽、金亦于诸路设转运使,金代另于京城设“都转运使”,以掌管钱谷的征收、转运和仓库出纳。元、明、清有“都转盐运使”,是专管盐务的长官。
[color=#6600cc]驿丞
[/color]
明清之制,各州县设有驿站之地,均设驿丞。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不入品。
[color=#6600cc]供奉[/color]
在皇帝左右供职者的称呼。唐初有“侍御史内供奉”,“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等名。唐玄宗时设“翰林供奉”,专备宫中应制而设。宋代“东、西头供奉官”为武官阶官,“内东、西头供奉官”为内侍(宦官)阶官,仅用以表示品级,无实际职掌。清代称“南书房行走”为“内廷供奉”。
[color=#6600cc]供事[/color]
清代中枢机关低级职员的一种。大体上指不属于各正式编制的人员。服务至一定年限可以正式补用为低级官吏。
[color=#6600cc]帮办[/color]
清代后期,中央及地方临时机构中主管官的副职,资格比会办略次。
[color=#6600cc]勃极烈[/color]
金初官号。乌古迺(公元1021—1072年)时开始设官,官长皆称“勃极烈”,即女真语治理众人之意。最高总管称“都勃极烈”,类似汉制中的冢宰。其次是“■版勃极烈”;以下是“国伦勃极烈”,有时左右并置,等于国相。此外还有胡鲁(统领官)移赉(第三位)、阿买(治理城邑的官)、乙室(迎迓官)、扎失哈(守官署的官)、昃(阴阳官)、迭(倅贰官)等勃极烈。金熙宗时废,清代改译“贝勒”,但已成为爵位的名称,与金代不同。
[color=#6600cc]按察使
[/color]
官名。唐初仿汉刺史制设立,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为常设官员。开元二十年改称“采访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称“观察处置使”,实为各州刺史的上级,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宋代初以转运使兼领,后乃别设提点刑狱。金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改提刑使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的考核之事。元代改称“肃政廉访使”。明初复用原名,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又设按察分司,分道巡察。中叶后各地多设巡抚,按察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亦设按察使,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为正三品官,清末改称“提法使”。
[color=#6600cc]指挥
[/color]
官名。明清沿元制于京城设五城兵马司,置指挥、副指挥,掌坊巷有关治安之事,又明代各卫的指挥使亦简称指挥。
[color=#6600cc]封人[/color]
官名。《周礼》列为地官司徒的属官。掌分封诸侯之事。春秋时各国也设有此官,掌典守封疆等事。
[color=#6600cc]封疆大吏
[/color]
清代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犹如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一般称封疆大吏。
[color=#6600cc]柱国[/color]
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为统率武装部队之官,或称“上柱国”,其地位略次于“令尹”。两汉废。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军”,以统率府兵,每柱国下统两个大将军。北周时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代有“上柱国”、“柱国”,以封勋臣。唐以后作为勋官的称号;“上柱国”为十二转(即第一级),正二品,至清始废。
[color=#6600cc]相国[/color]
官名。春秋时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只有楚国不设相,以令尹为其国的最高执政官。秦有相国。汉初先置丞相,后改为相国,各诸侯王国亦设过相国,后改称为相。东汉不设相,以大司徒任宰相之职。东汉末,献帝时始改司徒为丞相。唐以后,多用以作实际任宰相之职者的尊称。明、清两代则用以对内阁大学士的尊称。
[color=#6600cc]春坊[/color]
官署名。隋置门下、典书二坊,唐改为左右春坊,为太子官属。历代相沿,春坊官有庶子、中允、赞善等,明清仅备为翰林院编修、检讨之升转,因而编修、检讨升为春坊官者称开坊。
[color=#6600cc]春官[/color]
《周礼》六官之一,称宗伯为春官,掌典礼。唐武则天时曾一度改礼部为春官,旋复旧称。后世也以春官为礼部之通称。又唐宋至明清主管天文历法之官有春官正、夏官正等。
[color=#6600cc]南省[/color]
官署名。唐代尚书省设在皇城正中,位居宫城之南。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尚书省的位置在其他两省之南,故通称“南省”。
[color=#6600cc]南衙[/color]
唐代皇宫在长安城北面,中央的省、台、寺、监各官署都设在宫城之南,故称南衙或南司。后来宦官权势渐重,其所处之北司遂与南衙对抗。因而史书上常以南衙、北司对举。又北宋时习惯称开封府的官署为南衙。
[color=#6600cc]南书房[/color]
北京故宫“乾清宫”的西南,本是清康熙读书之处。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始选翰林等官入内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其职除应制撰诗文外,还秉承皇帝旨意,拟进诏旨。“南书房”一度成为当时发布政令的所在地。自“军机处”成立后,即不再参预机务,仅专司文辞书画等事,一般又称为“南斋”。
[color=#6600cc]南面官
[/color]
辽代统治汉人的行政机构系统,与北面官相对而言。辽太宗耶律德光时,因汉族人口日增,原有的职官过于简单,因分设两个官僚机构,“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世宗耶律阮时,南面官系统逐渐完备,京城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京外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都是模仿唐代制度。机构虽然庞大,但职简权轻,远不能与北面官之权力相比拟。
[color=#6600cc]南大王院[/color]
辽代官署名,属于“北面官”系统。设有“南院大王”,“知南院大王事”等官,分掌契丹部族军民之政。
[color=#6600cc]勋官[/color]
隋唐至明赠给文武官员的称号。北周时本以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唐定制,勋官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受勋者即称勋官。沿袭至明为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由吏部稽勋司掌其事。清废。
[color=#6600cc]贵人
[/color]
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至清仍沿用,但位在妃、嫔之下,地位大不相同。
[color=#6600cc]贵妃[/color]
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武帝刘裕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color=#6600cc]贵嫔[/color]
皇帝妃嫔封号之一。魏文帝曹丕始置,位次于皇后。后世多沿置。
[color=#6600cc]昭仪[/color]
皇帝妃嫔封号之一。汉元帝时始置,汉代制度,“昭仪位视丞相,爵比王侯”。原为妃嫔中的第一级,自魏晋至明均沿置。清废。
[color=#6600cc]待诏、待制
[/color]
“待诏”、“待制”本为待皇帝之命以言事之意,原非官名。汉代常令文学之士待诏于“金马门”,称为“金马门待诏”。唐代有“翰林待诏”,宋代于馆阁“直学士”之下置“待制”,始成为固定的官名,如“龙图阁待制”等。明代仅在翰林院设有“待诏”6人,从九品。清代沿置,但已成空名。
[color=#6600cc]钦天监[/color]
官署名。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历法。秦、汉以来,太史令兼管天象历法。唐代始设司天台。宋、元称司天监,与太史局、太史院并置。元又设回回司天监。明、清改名钦天监,设监正、监副等官。
[color=#6600cc]钦差大臣[/color]
官名。明制,凡由皇帝亲自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钦差。清代沿用,皇帝特命并颁授关防的,称为钦差大臣,权力更大,一般简称钦使,统兵者则称钦帅。驻外使节亦称钦差出使某国大臣。
[color=#6600cc]修撰
[/color]
官名。唐宋为史馆中官职。明清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一般即授翰林院修撰。
[color=#6600cc]秋官[/color]
《周礼》六官中称司寇为秋官,掌刑狱。唐武则天时曾一度改刑部为秋官,旋复旧称。后世亦以秋官为刑部通称。唐宋至明清设秋官正等,主管天文历法。
[color=#6600cc]皇后[/color]
皇帝之正妻称“后”或“皇后”(汉魏时分封诸侯之正妻亦称“后”或“王后”)。“皇后”名称自秦汉沿用至清末。
[color=#6600cc]皇帝
[/color]
史称古代三皇为“皇”,五帝为“帝”。夏、商、周三代之君称“王”,秦王赢政统一全国以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color=#6600cc]皇太子、太子[/color]
皇位继承人的称谓。一般指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东汉时,皇朝称“皇太子”,诸侯王国称某国“太子”。以后“太子”专用于皇朝,亲王之继承人称“世子”。清代自康熙帝废去太子允礽以后,即不再立“太子”。
[color=#6600cc]亲王[/color]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朝相沿。清代宗室封爵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是封给皇子,蒙古贵族也有被封为亲王者。
[color=#6600cc]度支使
[/color]
官名。“度支”原为度入为出之意。魏晋南北朝时设“度支尚书”,掌管国家财政收支。隋代改为“民部尚书”。唐初避李世民讳改为“户部尚书”,户部度支司专掌钱谷的出入。天宝以后,因军事供应浩繁,多以户部尚书、侍郎或他官兼领度支事务,称度支使或判度支、知度支事。其权极重,和“盐铁使”、“判户部”或“户部”尚书合称“三司”。至五代后唐时并为一署,号“三司使”。
[color=#6600cc]亭长[/color]
官名。战国时在国之边境设亭,置亭长,以防御敌人。西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或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均置亭长,其职掌与乡间亭长同。东汉后渐废。又唐代在尚书省各部之都事、主事(从九品)下设亭长,掌门户启闭之禁令诸事,为中央官署中最低级事务员。
[color=#6600cc]将军[/color]
官名。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军将,始有将军之称。战国及秦,将军为武官之高级官号。汉代以后,在将军前加以称号,如“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伏波将军”等。魏、晋、南北朝以后,将军之名号益繁。唐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宋、元、明均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有四种:(一)对宗室之封爵,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洲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临时出征的统帅,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四)正一品至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color=#6600cc]将作大臣[/color]
官名。秦置,称将作少府。西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改名将作大臣。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及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东汉、魏、晋沿置。南朝梁时改称大匠卿,北齐时改称将作寺大匠。自隋至辽,多称将作大匠。元设将作院院使,掌金、玉、织造、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明初曾设将作司卿,不久废,其职并入工部。
[color=#6600cc]美人[/color]
嫔妃的封号之一,西汉始置。西汉制度:“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①。自汉至明皆沿称。
[color=#6600cc]首辅
[/color]
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次辅不敢与较。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极重,亦称为首辅。
[color=#6600cc]首领官[/color]
明清中央六部主事、司务及地方官署中,负责本署总务工作的事务官,通称为首领官。
[color=#6600cc]总长[/color]
官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设置,为中央政府各部的长官。
[color=#6600cc]总兵[/color]
明代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清代总兵为绿营兵正,官阶二品,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
[color=#6600cc]总宪
[/color]
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左副都御史则称为副宪。御史台古称宪台,故有是称。
[color=#6600cc]总督[/color]
明初有战事时派中枢部院总督军务,事毕即罢。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始专设“两广总督”,后各地逐渐增置,遂成定制。清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数省。总督综理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官,加尚书衔着为从一品(清代总督照例加兵部尚书或右都御史衔者称座衔)。此外清代还设有专管漕运者,为“漕运总督”;专管河道者为“河道总督”。
[color=#6600cc]总管[/color]
官名。(一)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隋及唐初也在各州设总管。边镇或大州设“大总管”,后复称都督,惟统兵出征之将帅称总管。北宋之“马步军都总管”或兵马总管由各级地方长官兼任,掌管路、府或州的兵马。辽金各总管府的马步军总管,兵马都总管或总管都兼管军民。(二)为军事长官。隋及唐初有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是出征时的军队主帅。宋钦宗时曾设东、西、南、北道“都总管”,分统四方勤王兵,以抗击金兵。清代的盛京(今辽宁沈阳)、吉林等处的“驻防总管”,是地方驻防长官。(三)为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元代中央和地方设各种名目的“都总管府”或“总管府”,如管理全国工匠的“诸色人匠都总管府”,负责守护行宫及皇帝游猎事务的“尚供总管府”,都设有“达鲁花赤”及“总管”等官。清代内务府设“总管大臣”,专掌宫廷事务。又宫内的宦官首领称“总管太监”,俗称“总管”。
[color=#6600cc]宦官[/color]
古代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特殊官员。也叫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均以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者充之。秦、汉之宦官均属“少府”;隋、唐、宋设“内侍省”统管。唐代至元代又设有“宣徽院”,都用宦官主管。明代设十二监、四司、八局,总称“二十四衙门”,由太监提领。宦官为内廷官,本无权干预政事,但因皇帝与宦官最接近,宦官就逐渐取得了政治的特权。东汉及唐、明,都发生过宦官专权的事实。
[color=#6600cc]宣抚使[/color]
官名。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以宇文融充河北道宣抚使,是宣抚使称号之始。后期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争及受灾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在用兵时以将相大臣充任“宣抚使”,负责指挥军事和安定边境,其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抚使”管理军民,参用土官。明清沿置,为武职土官。
[color=#6600cc]宣政院[/color]
官署名。元代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军事民政的中枢机构。至元初年设立,先名“总制院”。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时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今西藏)来使,故改名“宣政院”。设院使2人,以西藏上层喇嘛、国师充任,下设属官分职,僧俗并用。每遇有事,则临时在当地设立“分院”办理。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曾置管理宗教的“行院”于杭州。
[color=#6600cc]宣慰使[/color]
官名。元代始置,掌军民事务。在行省之下,分道管理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连络机关,或称“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多设于少数民族地区,参用土官。明清沿置,为土官的最高职衔。
[color=#6600cc]祠部
[/color]
东晋始置,掌祭祀之事,后变为礼部。明清改为“祠祭司”,而以祠部为礼部官员的一般称呼。
[color=#6600cc]给谏
[/color]
宋代为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的合称,均掌纠正及规谏,清代用作六科给事中的别称。
[color=#6600cc]给事中[/color]
官名。秦置,汉魏相沿。为将军、列侯、九卿以至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晋始为正官。隋唐以后,成为门下省之属官,掌驳正政令之事。唐一度改称“东台舍人”,旋复旧称。元代废门下省,给事中又兼修起居注,明沿宋给事中分六房之制,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都给事1人,左、右给事中各1人,给事中若干人,抄发章疏,稽察违误,其权颇重。清代只设“六科掌印给事中”、“给事中”,隶属于都察院,与御史之职权无别。
[color=#6600cc]统制[/color]
官名。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皇帝直接控制军队,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则在各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以节制兵马。南宋建炎六年(公元1127年),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成为禁军将官之职衔。此后,边要地区亦设“都统制”,并加“御前”二字,以示属于朝廷直属军队。并非地方军事长官。清末军制,统辖一镇的长官也叫统制(即镇统)。
[color=#6600cc]统领[/color]
官名。南宋武职有统领,位在统制之下。清制,八旗兵的前锋营、护军营分设前锋统领、护军统领,步军营设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咸丰以后,各省招募健勇,其统军之官亦称统领。清末新军制,一协的长官也称统领,约当于后之旅长。
[color=#6600cc]郡王[/color]
爵位名。始置于西晋。唐宋以后,郡王爵号低于亲王一等,多为诸王长子的封号。此外,臣下亦可封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第三级称为“多罗郡王”(“多罗”即满语“理”之意),简称“郡王”。
[color=#6600cc]郡守
[/color]
官名,始置于战国。初为武职,用于防守边郡,后逐渐成为地方长官。秦统一全国后,以郡为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每郡置“守”掌管。汉景帝中二年(前148年),更名太守。
[color=#6600cc]郡尉
[/color]
官名,秦始置。郡守的佐官,掌全郡军事。汉景帝中二年(前148年),改称都尉。当时有的郡不置太守而仅置都尉,故其权位颇重。东汉以后废。
[color=#6600cc]郡丞
[/color]
官名。汉朝制度,郡守下设丞及长史。都丞为太守的佐官,秩六百石。都尉下亦设丞,历代设置。唐代改郡守为“州刺史”,下设“别驾”、“长史”等官,不设“丞”。宋亦不设丞,明清相沿。清代仅在顺天府尹之下设“丞”1人,为正四品,掌管学校政令,乡试时充提调官。清代文人往往以“丞”为“同知”的代称(即比附汉代郡丞的官名)。
[color=#6600cc]起部[/color]
官署名。《隋书·百官志》载梁代制度;尚书省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兵等六尚书,又置吏部、三公、比部、祠部、度支、左户、起部等郎23人。又有“起部尚书”,在营建宫室、宗庙时临时设置,事毕撤销。分属都官、民部两尚书管辖。
[color=#6600cc]起居注
[/color]
官名。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掌侍从皇帝、记录皇帝言行。隋代于内史省(即中书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被送入宫中讲解经史者)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
[color=#6600cc]校人
[/color]
官名。在《周礼》为夏官司马的属官。春秋时鲁国设置,掌马政。晋、宋等国称为“校正”。又为主管池沼的小吏。
[color=#6600cc]校事(校官)[/color]
古代掌侦察刺探的官。俞正燮《癸巳存稿·校事》:“魏吴有校事官,似北魏之侯官,明之厂卫……或谓之典校,或谓之校曹,或谓之校郎,或谓之校官”。
[color=#6600cc]校尉[/color]
古代军职之称。西汉时代“校尉”地位甚高,仅次于将军,随其任务之不同而冠以名号,如“中垒校尉”,“戊巳校尉”,“城门校尉”等。武帝时以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合称“八校尉”,以保卫京师。东汉制略同西汉,而“司隶校尉”权更重,已非一般军官之任。灵帝时设“西园八校尉”,而以宦官掌大权。汉以后,掌少数民族地区之长官亦称“校尉”。唐折冲府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以后则用为低级武散官的称号。明、清则八、九品武职散阶,亦称校尉。又泛称卫士为“校尉”。
[color=#6600cc]校书郎[/color]
官名。东汉时于东观置校书郎中。后魏置校书郎,属秘书省。掌校勘书籍,订正讹误。除两晋、南朝外,历代均沿置。元代校书郎掌监定书画。明清废。
[color=#6600cc]盐官[/color]
官名。西汉武帝时,为了专卖盐铁,在河东安邑县(今山西夏县),勃海章武县(今河北黄骅西南),蜀郡临邛县(今四川邛崃),南海番禺县(今属广东)等三十八处设置盐官,隶属大司农,以收盐税。东汉时在有关郡县设盐官。
[color=#6600cc]盐运使
[/color]
官名。始置于元代,设于产盐各省区。明清相沿,其全称为“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简称“运司”。其下设有运同、运副、运判、提举等官,有的地方则设“盐法道”,其长官为道员。这些官员往往兼都察院的盐课御史衔,故又称“巡盐御史”。他们不仅管理盐务,有的还兼为宫廷采办贵重物品,侦察社会情况,是当时能够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个机构。
[color=#6600cc]盐铁使[/color]
官名。唐中朝以后特置,以管理食盐专卖为主,兼掌银、铜、铁、锡的采冶,多特派大臣充任或由淮南节度使兼领,常驻扬州。诸道盐铁使常兼诸道转运使,通称盐铁转运使,为当时握有财权的重要职官。宋以后废除。
[color=#6600cc]夏官[/color]
《周礼》六官,称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唐武则天时曾一度改兵部为夏官,旋复旧称。唐宋至明清间设夏官正等,为主管天文历法之官。
[color=#6600cc]夏卿[/color]
《周礼》以夏官司马掌兵,后世因称兵部长官为夏卿。又梁武帝时,以太府、少府、太仆三卿为夏卿。
[color=#6600cc]都头[/color]
军职名。唐中朝藩镇和禁军中的领兵官称“都将”,或称“都头”。宋代于禁军中设都头、副都头,其职位低于指挥使。
[color=#6600cc]都司
[/color]
官名。唐宋的尚书省亦称尚书都省,其左右司为尚书省各司的总汇,因称都司。明代都指挥使司为一省掌兵的最高机构,简称都司。又清代绿营军官职位次于游击,称为都司,是正四品武官,分领营兵。
[color=#6600cc]都护[/color]
官名。西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为驻守西城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其后废置不常。东汉、魏、晋时又有都护、都护将军,为统率诸将之官,唐自太宗至武则天时,先后设置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北庭六个“大都府”。每府设大都护、副大都护(或副都护),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各族事务。元代都护府设有大都护、同知、副都护,为主管畏兀儿(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诉讼事件之司法长官。
[color=#6600cc]都事
[/color]
官名。西晋、南北朝时设“尚书都事令”,处理尚书日常事务。隋代改称“尚书都事”,分隶各部。唐代各部设“都事”负责收发文书,稽察缺失及监印等事务。宋代有“尚书左右司都事”,其他主要官署亦设“都事”。明代中央和地方主要官署亦设“都事”。清代则专设于都察院,掌理文书。
[color=#6600cc]都统[/color]
官名。“十六国”时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为进攻东晋而设“少年都统”,为带领青年兵的将官。唐代后期为讨伐藩镇和镇压农民起义,设诸道(大行政区)行营都统,为各道出征兵的统帅。以后因都统太多,又在其上设“都都统”(即总都统)。辽时有“内外诸都统”,都是统军主帅。清代在京内设“八旗都统”,在各省设驻防“副都统”,成为进行军事控制的常设军职。在地方上,前秦末年设有“河西鲜卑大都统”,是统治当地少数民族的官。
[color=#6600cc]都监
[/color]
官名,即“监军”。唐中叶命将出兵,以宦官为监军,因督察多路兵马,故称“都监”,或“都都监”。宋代设有路“都监”,掌管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务。有州府“都监”,掌管本城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资历浅的武官担任“都监”职务时,称“押监”。辽代“糺(ji&音纠)军”中设都监,负责约束营伍,职位次于详稳(官名)。四帐都详稳司和北面边防官诸司,也有都监。金代都元帅府有左、右都监,是辅佐元帅的高级将领。金代宣徽院所辖仪鸾、尚食、内侍等局及御药院、杂物库等都设都监,下一级称为“同监”。
[color=#6600cc]都堂[/color]
尚书省总办公处的称呼,“都”是总揽的意思。唐代尚书省的总办公处(都堂)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办公处,西有兵、刑、工三部办公处,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等官总辖各部,称为“都省”,故总办公处称为都堂。宋金尚书省的办公处也沿用此称。明代各衙署之长官因在衙署之大堂上处理重要公务,故称堂官;都察院长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以及被派遣到外省带有这些兼衔的总督,巡抚,均通称都堂。清代则称为“部堂”。
[color=#6600cc]都尉[/color]
官名。战国时始置,比将军略低的武官。西汉景帝时改郡尉为都尉,掌管一郡之军事,武帝时,又在各要地置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又中央官职中也有称都尉者,如水衡都尉、搜粟都尉、协律都尉等。东汉武帝时,废去郡都尉,以其职务并入太守,如有军事,则临时设置都尉,事讫罢之。并撤销关都尉,只在边疆之郡设置都尉及属国都尉。东汉安帝时,因对羌人作战,保卫三辅,设置右扶风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皆置诸曹掾史。此外,唐代的勋官有轻车都尉(七转,视从四品),上骑都尉(六转。视正五品),骑都尉(五转,视从五品)等称号。清代则三、四品武职之官阶亦以都尉为称号。
[color=#6600cc]都督
[/color]
官名。对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之称。汉末始有此称。魏晋南北朝称“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者,即为全国最高之军事统帅。南宋时亦偶有用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为执政官出任临时统帅之称。元代之大都督府大都督,则专领“钦察亲军”。又地方军政长官,亦有称都督者。魏晋以后,有“都督诸州军事”衔者,往往兼任驻在州之刺史,总揽本区军政民政。至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又恢复“都督”之称,于各州按等级分别置大、中、小都督府,各设都督。唐中期以后,以节度使或观察使为地方最高长官,都督遂名存实亡。明代置“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五军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为一府,各有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原为统辖京卫及外卫之兵而设,后来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成虚衔。清初沿袭明制,后废。
[color=#6600cc]都水监[/color]
官署名。汉制:太常,少府,水衡都尉均有都水长丞。西晋始专设“都水台”,掌舟船及水运事务。隋唐改称“都水监”,职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务。长官称“都水监”或“都水使者”。明初并入“工部”。
[color=#6600cc]都点检[/color]
官名。五代后唐时,每逢皇帝巡行和出征,临时设置大内都点检之官。周世宗设置殿前司,以都点检、副都点检为正副长官,位在都指挥使之上,为禁军统帅。宋初废。辽(南面)、金也设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掌管亲军。
[color=#6600cc]都察院[/color]
官署名。汉以后历代都有御史台,明初设“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分十三道(明末增为十五道,是监察区),每道设置监察御史,巡按州县,考察官吏,俗称“巡按”。清代改长官为“左都御史”,其“右都御史”为各省总督之兼衔,裁撤佥都御史。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六科给事中一起并入,合称科道,成为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
[color=#6600cc]都元帅府
[/color]
官署名。辽代北面官设都元帅府,总兵马之事。其长官有兵马都元帅,副元帅,同知元帅府事。金太宗为进攻北宋置都元帅府,设都元帅、左右副元帅等官。后改枢密院。元代专设于边境,如北庭、察逊塔拉、蒙古军、征东行省等,其官有都元帅、副元帅。
[color=#6600cc]监司[/color]
监察州县的地方长官。汉代以后常用来称呼刺史。宋代转运使和提点刑狱有监察一路官吏的责任,故或称监司。元之廉访使,明之按察使因掌管监察,亦称监司。清代对督察府、州、县的大吏如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员均称监司。
[color=#6600cc]监军[/color]
官名。古代监军仅为临时差遣。唐代后期于各镇及出征讨叛之军中,以宦官为监军,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在出战的部队中往往设监军,以御史等官担任,专掌稽核功罪赏罚。清代废。
[color=#6600cc]监察御史[/color]
官名,隋朝始置。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其监察御史属察院,掌“分察百寮,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品秩低而权限广。明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掌弹劾及建言,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又设十三道监察御史110人,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为“巡按御史”。巡按御史被称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官位虽不高,但权势颇重。清代于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副都御史下设十五道掌印监察御史及监察御史,清末增至二十道。其职掌为“弹举官邪,敷陈治道,审核刑名,纠察典礼”等事。
[color=#6600cc]租庸使[/color]
官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以宇文融为勾当租庸地税使,是为租庸使之始。以后杨国忠等人继任,专事聚敛。德宗以后,因租庸调制改为两税法,租庸使废。僖宗时因镇压黄巢起义,又一度任命租庸使,征敛军用资粮。五代时后梁、后唐改为专掌搜括钱物的中枢财政长官,后唐明宗时废。
[color=#6600cc]秘书郎
[/color]
官名。魏晋时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或称“秘书郎中”。唐代曾改称“兰台郎”。历代多另设“校书郎”,校勘典籍,而以秘书郎专掌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明初并其职于翰林院。清末复设秘书郎,位在翰林院检讨之下。
[color=#6600cc]秘书省[/color]
官署名。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曹操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为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丞及秘书郎、校正郎、正字等官,领国史、著作两局。唐代曾改称“兰台”及“麟台”。明以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
[color=#6600cc]泉司
[/color]
即“按察使”
[color=#6600cc]臬台[/color]
明、清时按察使的俗称。
[color=#6600cc]卿
[/color]
商周时代对政府中高级长官的称谓。天子、诸侯所属的高级长官都称卿。秦汉以后仍沿用此称,但地位和职掌不同,中央有“九卿”。历代相沿,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各置卿及少卿。清代有“大九卿”,“小九卿”之称,又往往以三品至五品卿作为赠给官员的虚衔,称为“京卿”。
[color=#6600cc]卿事寮
[/color]
商、周之官署名。掌王国之政事,略如后世之“尚书台”,其长官称“卿事”,又作“卿士”或“卿史”。西周以后,卿士有左、右之分。“卿事寮”的组织包括六“大”:即大史、大祝、大卜为“三左”;大宰、大宗、大士为“三右”。“大”又读为“太”,总管一国祭祀及民事。
[color=#6600cc]留后
[/color]
官名。唐代中后期,节度使临死或有特殊事故时,往往以子弟或亲信将吏代行其职务,称“节度留后”。也有掌权之将领于节度使出缺时自称“观察留后”者,事后多由朝廷予以追认,因此形成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color=#6600cc]留守[/color]
官名。隋唐以后,皇帝出巡或亲征时指定亲王或大臣留守京城,得便宜行事,称“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亦常设“留守”,以地方行政长官兼任,总理军民、钱谷、守卫事务。辽金时五京皆置留守,为地方行政长官。元代常设大都(今北京)留守,掌守卫都城,供应皇室需求,修理宫室等事。明代中都(今安徽凤阳东)留守,仅为防卫朱元璋之祖坟而设。清代于盛京(今辽宁沈阳)设将军,相当于历代之陪京留守,但已不用留守之名。
[color=#6600cc]冢宰[/color]
官名。《周礼》有“天官冢宰”,其职掌是“帅其属而掌邦治,辅佐国王治理邦国”,称为“治官”。郑玄注:“变冢言大,进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列职于王则称大。”故天官之长号为“太宰”,后世因以冢宰为宰相之称。
[color=#6600cc]流内[/color]
古代官制从三国魏开始,即分为九品,历代相沿不革。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唐宋沿袭此制,吏部铨选同样有流内、流外之分。唐时流外转授流内官,已有入流的说法;元代称流内为已入流品职官,后世从此沿称不废。
[color=#6600cc]流外
[/color]
隋以后不入九品的职官称流外。流外也分品级。京师官署吏员,多以流外官充任,经过考铨以后,可以递升流内,唐时称为“入流”。宋沿唐制,诸司吏员出缺,通过考试选补。专掌流外官铨选的称为“流外铨”。流外官在明清称为“未入流。”
[color=#6600cc]宰[/color]
官名。殷商始置,掌管家务与奴隶。西周沿置,掌王家内外事务,又在王左右参预政务。春秋时各国均设置,多称为“太宰”。又古代卿、大夫之家臣也称“宰”,如子路为季氏宰。又地方县邑长官亦称“宰”,如子游为武城宰。
[color=#6600cc]宰执[/color]
宋代先后以“同平章事”、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相”为宰相;又先后以“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尚书左右“丞”为执政,合称“宰执”。
[color=#6600cc]宰相[/color]
古代对辅佐君主治理全国政务之最高官员称“宰相”。宰,主也,治也;相,佐也,赞也。《吕氏春秋·举难》:“相也者,百官之长也。但历代执行此项任务者,多另设特定之官名,除辽代于其“北面官”中(辽之官制,分设北面官与南面官两大系统)设“南宰相府”与“北宰相府”,虽各设左、右宰相,但均不以“宰相”为正式官名。历代所用官名与职权各有不同。秦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而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东汉则司徒等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但事实上权力全归尚书。魏晋以后,以“三省”长官即中书省之“中书监”、“中书令”,门下省之“侍中”,及尚书省之“尚书令”、左右“仆射”以及统兵大将、重要大臣有参预政务者,均行使“宰相”职权,但人员无定额,权力之大小亦不尽相同。隋唐时代,则以“三省”长官为名义上之“宰相”,但仍用原官衔,不用宰相之称。而皇帝则特派其他官(人数不定)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意即其权力相当于中书省及门下省的长官,可以参与国家政事)为事实上之宰相。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称,与其副职参知政事等合称宰执。神宗元丰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又改为左右丞相。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明初沿元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丞相,由皇帝亲揽政务。永乐初以翰林官入值内廷殿阁,参预机务。其后阁职渐崇,内阁大学士又成为明代事实上的宰相。清雍正时,另设军机处于内廷,于是军机大臣又逐渐成为清代事实上的宰相。但相称仍存,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一般说来,君主集权之加强,相权即随之减轻。
[color=#6600cc]通政司[/color]
官署名。明代始设“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其长官为“通政使”。清代沿置,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俗称“银台”。
[color=#6600cc]通政院[/color]
官署名。元初设置驿站,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设“诸站都统使司”,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为“通政院”。后分置大都、上都两院,设“大都院使”和“上都院使”等官。与明清之“通政使司”有别。
[color=#6600cc]啬夫[/color]
古代官名。《仪礼·觐礼》:“啬夫承命”。为司空的属官。秦汉时的乡官,掌管诉讼和赋税,也称啬夫。《续汉书·百官志五》:“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古时有吏啬夫、人啬夫。吏啬夫为检束群吏之官,人啬夫为检束百姓之官。汉有暴室啬夫、虎园啬夫,都是小吏。
[color=#6600cc]检讨[/color]
官名。掌修国史,唐宋均曾设置,位次编修。明清一般以三甲进士之留馆者为翰林院检讨。
[color=#6600cc]推官[/color]
官名。唐代在节度使、观察使下置推官,掌勘问刑狱。元明于各府亦置推官。清初犹沿置,后废。
[color=#6600cc]理问[/color]
官名。元中书省之属官。明清为布政使司直属官员之一。掌勘核刑名诉讼。
[color=#6600cc]理藩院[/color]
官署名。清初设“蒙古衙门”,不久改为“理藩院”。长官为“尚书”,下设左右“侍郎”,以满族或蒙古族充任。掌蒙古、回部,西藏等地区官员的封授、朝觐、进贡、升降和征发徭役等事,并管理蒙古的“札萨克”,新疆的“伯克”和西藏的喇嘛等。清末改为“理藩部”。
[color=#6600cc]副将[/color]
官名。南宋武职有副将,位在统制、统领、正将下,清代的副将隶于总兵,统理一“协”军务,又称“协镇”,为从二品武官。又漕标亦设副将,掌理催护粮艘等事。
[color=#6600cc]教头[/color]
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员。有“教头”、“都教头”之别。单称“教头”者为一般教练,地位很低。“都教头”亦仅相当于中下级军官。如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开封府集教大保长2,825人,每10人置教头1人,计设禁军“教头”270人,“都教头”30人。同年,于殿前司、步军司各置“都教头”,掌教习之事。
[color=#6600cc]著作郎[/color]
官名。三国时魏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晋代改属秘书省,号称“大著作”。南朝宋、齐以后多以他官兼领。至唐代主管“著作局”,掌撰拟文字,曾改称“司文郎中”。宋代以“著作郎”汇编“日历”(每日记录时事),阴代废。
[color=#6600cc]黄门侍郎
[/color]
官名。西汉时郎官给事于黄闼(宫门)之内者,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东汉始设为专官,或称给事黄门侍郎,其职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因掌管机密文书,备皇帝顾问,职位日重。唐初曾改称东台侍郎、鸾台侍郎等名。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门下侍郎。
[color=#6600cc]堂官
[/color]
清代对中央各部长官(即管部的大学士并尚书、侍郎)的通称。因其办公处在各衙署的大堂,故称堂官。“堂官”相对“司官”而言。各部以外的独立机构长官亦可称“堂官”。
[color=#6600cc]常侍[/color]
官名。秦汉有“中常侍”,东汉以宦官充之。魏晋以来有散骑常侍,为经常在君主左右之官。均简称常侍。
[color=#6600cc]崇文院
[/color]
官署名。唐置崇文馆,设学士若干人,为太子属官,掌图书及教授。宋初以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并秘阁总为崇文院。元丰改制后仍归秘书省。
[color=#6600cc]银台
[/color]
官署名,宋时有银台司,掌管天下奏状案牍,因司署设在银台门内,故名。明清的通政司职位和银台司相当,所以也称通政司为银台。
[color=#6600cc]馆阁[/color]
北宋以后掌管图书、编修国史之官署。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亦称翰林院为馆阁。清代相沿。馆阁中人员常须应制作诗文,其文体、书体皆力求典重工致,世称“馆阁体”。
[color=#6600cc]领军[/color]
官名。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设“领军”,为相府之属官,后更名中领军。魏晋时改称领军将军,均统率禁军。南朝沿设,北朝略同。与护军将军或中护军同掌中央军队,为重要的军事长官之一。隋代设左右领军府。唐代以左右领军卫为十六卫之一,设上大将军、大将军及将军,主宿卫宫禁。金代设左右领军卫大将军,元代设领军将军,均专司扈从事务,明代废。
[color=#6600cc]领队大臣[/color]
清代派兵在新疆屯田,设领队大臣以统索伦、额鲁特等军队,驻伊犁、阿克苏等地。光绪中,新疆改设府,州、县,此职渐次废除。
[color=#6600cc]领侍卫内大臣[/color]
清代制度,设“侍卫处”,《清史稿·职官志》说:“侍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另有散秩大臣若干人。掌管统率侍卫亲军,卫护皇帝,地位颇为尊崇,以八旗中镶黄、正黄、正白(称上三旗)旗中选拔侍卫(侍卫分四等,另有蓝翎侍卫等),由内大臣统率。
[color=#6600cc]寄禄官[/color]
宋制专用以表示资历待遇的官称。例如某人的官衔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寄禄官,即享受吏部尚书的俸禄;所任的实职是同平章事,即宰相。元丰以后,寄禄官都改为阶官。如金紫光禄大夫,朝请郎之类。
[color=#6600cc]谒者
[/color]
始置于春秋战国,为国君掌管传达之事。秦汉沿置。汉代制度,郎中令之属官有“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又少府之属官有“中书谒者”,成帝时改“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官衔有“中”字者,往往以宦官任之。南北朝曾沿置,掌引见臣下,传达使命。隋设“通事谒者”。唐为“通事舍人”。凡由宦官担任时,东汉称“中宫谒者”,属“大长秋”,北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称“内谒者”,宋以后废。又称“使者”为“谒者”。
[color=#6600cc]谏议大夫
[/color]
西汉于“郎中令”(即“光禄勋”)之下设“谏大夫”,掌议论,秩比八百石,无定员。东汉改称“谏议大夫”,秩六百石,无定员。隋唐隶门下省,掌侍从规谏,共4人。宋置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之长。辽金沿置不革,明初亦置谏议大夫,不久废去。
[color=#6600cc]庶子[/color]
太子官属,汉以后为太子侍从官之一。南北朝时称中庶子,唐以后于太子官属中设左右春坊,以左右庶子分隶之,以比侍中、中书令。自此相沿,至清代犹用以备翰林官之迁转,清末始废。
[color=#6600cc]庶长
[/color]
战国时秦国官名,握有军政大权。秦孝公在位时,任用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等爵的制度,以赏有功之人。其第十级为“左庶长”,第十一级为“右庶长”,第十七级为“驷车庶长”,第十八级为“大庶长”。
[color=#6600cc]庶吉士[/color]
明初置,始分设放各署,后专属翰林院。清代制度,翰林院设庶常馆,凡新进士擅长文学书法者,入馆学习称为庶吉士。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color=#6600cc]庶常[/color]
庶吉士的代称。
章京
清代八旗军职多称“章京”,为满语的音译。如参领称“甲喇章京”,佐领称“牛录章京”。又蒙古各旗“扎萨克”的属员有“管旗章京”。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亦称章京,为堂官的重要助手。军机处的章京被称为“小军机”。
鸿胪寺
官署名。东汉以后,大鸿胪一官主要职掌朝祭礼仪时的赞导,与西汉之大鸿胪所掌稍异。北齐始置鸿胪寺,历代沿置。唐代一度改司宾寺,旋复旧。南宋、金、元皆不置鸿胪寺,明清复置,至清末废。主官为鸿胪寺卿。
[color=#6600cc]清吏司[/color]
明代制度,中枢六部均分司办事,各司分别称为某某清吏司。吏部设4个清吏司,户部设13个清吏司,礼部设4个清吏司,兵部设4个清吏司,刑部设13个清吏司,工部设4个清吏司。各司之长官称“郎中”,副职为“员外郎”。清沿明制,但户部增为14个清吏司,刑部增为18个清吏司。
[color=#6600cc]清望官
[/color]
唐制中央高级官员包括门下及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詹事、左右庶子、秘书少监、国子司业在内均称为“清望官”,常备顾问,宋制略同。因这些官职多由进士出身而有文学素养之人担任,声誉较好,地位较高,升级较快,故有是称。
[color=#6600cc]尉
[/color]
古代军官名。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均设“尉”。主发兵使民。战国时赵国设有“中尉”,主“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各国在将军之下多设有“国尉”、“都尉”。秦国曾以国尉为武官之长。以后各代中枢设“太尉”(有时改为“大司马)”以掌兵事。汉代的诸侯王国内设“中尉”。地方各郡、县则设“都尉”、“县尉”。
[color=#6600cc]职事官、散官
[/color]
唐代对官员之定级升迁制度,有品、有爵、有勋、有阶,制定各类级别以辨贵贱,别尊卑。唐代之官称有教官及职事官之别。“散官”(即阶官)以定班位,“职事官”以定职守。职事官是有具体职掌的,如中枢三省之官、九寺之官等为在京“职事官”。州县官、关津官等为外“职事官”。阶官又称“散官”,分为文散官与武散官两大类,各有不同品级名号,如文散官第一级为“开府仪同三司”,第二级为“特进”;武散官第一级为“辅国大将军”,第二级为“镇军大将军”等。每一官员均有散官之品级及职事官之官位,在一个官身上,职事官与散官的级别有相应者,也有不相应者(如散官为正三品,职事官亦正三品者为相应)。因为散官系按资历升级,职事官则由君主任命,因此往往职事官较高,散官的品级却较低而不相适应。该官任职虽重要,但班位仍然较低。唐太宗时规定散官官阶高而所任之职事官官阶低者称为“行”某某官;散官品级较低而所任职事官官阶高者,称为“守”某某官。其大致相等者,称为“兼”某某官。宋代亦有散官之制,仅为官吏叙阶之称。与唐制虽有不同,但官员之章服、俸禄均照阶官而定。明清亦有阶官之制。
[color=#6600cc]推官[/color]
唐代始置,为节度使、观察使之属官。宋代沿用此制,实际上成为一郡之佐官。元明于各府设“推官”,以掌理刑狱。清初仍设推官,后废。
[color=#6600cc]散官[/color]
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例如唐代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士郎凡二十九阶,武散官自骠骑大将军至陪戌副尉凡四十五阶。故散官亦称阶官。宋代称为寄禄官。明清则职居几品,即授几品阶官,故无散官之名,但亦可特授较高级的阶官。
[color=#6600cc]散骑常侍
[/color]
魏晋以后,有“散骑常侍”,是合汉代之“散骑”及“常侍”两职之官名,为皇帝左右亲信之官,地位颇为尊崇,简称“常侍”。有称为“员外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者,南北朝时属“集书省”,隋属门下省。唐代于门下省设在散骑常侍2人,于中书省设右散骑常侍2人,均为从三品。宋代升为正三品,但不轻易授人。元、明、清废。
[color=#6600cc]博士[/color]
源于战国,秦沿置。《汉书·百官公卿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汉武帝时,用公孙弘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自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与文帝、景帝时的博士制度有异。唐置国子、四门等博士,明清亦有国子博士。又中国古代专精一艺的职官名。西晋始置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增置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至宋代废止。
[color=#6600cc]掾史[/color]
汉以后职权较重的长官都有掾属,分曹治事,通称掾史。多由长官自行辟举。唐宋以后废辟举制,掾史一职逐渐为胥史所代替。
[color=#6600cc]搜粟都尉
[/color]
“搜”,亦作“騪”,又名“治粟都尉”。汉武帝时设置的一种军职,专管征集军粮之事,桑弘羊曾任其职,但非常设。
[color=#6600cc]提刑[/color]
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宋初设于各路,主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兼管农桑。其官署称“司”,号“宪司”。京畿地区设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掌畿内县镇刑狱、治安、场务、河渠。南宋称提点京畿刑狱。金设有“提刑使”,后改为“按察使”。明、清均在各省设“提刑按察使”。
[color=#6600cc]提学[/color]
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在各路设提举学事司,管理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简称提学。金有“提举学校官”,元有“儒学提举司”,都属同一性质。明初设“儒学提举司”,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始设提督学政。两京以御史、十三布政司以按察司佥事充任,称为“提学道”。清初相沿,各省多设“督学道”。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称“提督学院”,长官称“提督某省学政”,简称“学政”。清末改设“提学史”。
[color=#6600cc]提举
[/color]
官名,原意是“管理”。宋代以后设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即以“提举”命名。有“提举常平”、“提举市舶”、“提举学事”(宋)、“医学提举”(元)、“宝钞提举”(元、明)、“盐课提举”(元、明、清)等官号,其官署称“司”。宋代另有“提举宫观”之名,为安置老病无能的大臣及高级冗官闲员而设,坐食俸禄而不管事,称为“祠禄之官”。
[color=#6600cc]提点[/color]
宋代各路有“提点刑狱公事”和“提点开封府界公事”,掌司法和刑狱。元代中央和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的专管机构,如管理皇帝饮食的尚食局,管理军器的利器局,均以提点为长官,寓有提举、检点之意。宋代另设照管宫观的提点宫观和提举宫观,同为“祠禄官”。明代置神乐观提点,掌乐舞;太和山(即武当山)提点,管理道士。清代废。
[color=#6600cc]提调[/color]
清代在临时设置的机构中负责处理事务的官员。
[color=#6600cc]提督
[/color]
明代驻防京师的军营设有提督。中叶后,巡抚多兼提督军务衔,亦间有总兵称提督的。万历时始专设提督,但不常置。清设“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为地方高级的军事长官,从一品,下设镇、协、营、汛四级。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提标”。有水师之地,或专设水师提督。又为领导监督之通称,清代学政的全衔为“提督某省学政”。
[color=#6600cc]提辖
[/color]
宋代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官,为“提辖兵甲盗贼公事”的简称。主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职务。南宋时,掌茶、盐、香、矾等专卖的榷货务都茶场,掌采办宫廷、官府杂物的杂买务杂卖场,掌制造供应宫廷用的珍巧器物的文思院,储藏金银钱帛的左藏库,也均设提辖官掌管,合称四提辖。
[color=#6600cc]提法使
[/color]
清末改按察使为提法使,为一省最高的司法行政长官。
[color=#6600cc]紫薇省
[/color]
官署名。唐开元七年(公元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五年恢复旧称。
[color=#6600cc]集书省[/color]
官署名。南北朝时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掌规谏、评议、驳正违失等事,以散骑常侍为主官,或称“散骑省”。隋代并入门下省。
[color=#6600cc]御史[/color]
秦以前本为史官。汉御史因职务不同,有侍御史,符玺御史,治书御史,监军御史等。东汉有侍御史,掌纠察;治书侍御史,掌察疑狱。魏晋南北朝时有督军粮御史,禁防御史,监察御史等,均随事立名。唐代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三种。明清仅存监察御史,分道行使纠察。明代还有分任出巡者,如巡察御史,巡漕御史等。
[color=#6600cc]御史大夫
[/color]
古代高官之一,秦汉时仅次于丞相。《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为三公之一。其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汉代之御史大夫往往升为丞相,汉成帝时改称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哀帝在位,时改时复。东汉不设御史大夫,置“司空”,但仅“掌水土之事”。晋以后,御史大夫多不置。隋唐以后虽置御史大夫,但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亦废。
[color=#6600cc]御史台[/color]
官署名,西汉称“御史府”,其长官为御史大夫。东汉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之实际长官,亦称“宪台”。后代沿置。唐之御史台分为台院,殿院,察院三部,一度改称“肃政台”,后复原名。明代初年曾沿置,不久改为“都察院”,清仍用都察院之名。
[color=#6600cc]储君[/color]
即太子。《公羊传·僖公五年》,何休注:“储君,副主。”(即君主之副职)。《晋书·成都王颖传》说:“皇太子,国之储君”。
[color=#6600cc]游击
[/color]
汉代有游击将军,统兵专征,职权颇重,后代亦有此官。唐、宋时成为武官的官阶。明代边区守军设游击将军,无品级,不定员额,分掌驻在地的防守应援,职掌与前代不同。清代绿营兵设游击,职位次于参将,为从三品武官,分领营兵。漕标的副将以下,亦设游击,分掌催护粮运等事。此外,四川、云南等省的土司官中有土游击一职。
[color=#6600cc]游徼[/color]
古代乡官,秦时置,掌一乡的巡察缉捕之事。两汉及南北朝多沿置不改,后废。
[color=#6600cc]善后局[/color]
清后期,在有战争的省份中,设有处理特殊事务的机构,称为“善后局”。督、抚可以不按常规,支款办事。
[color=#6600cc]道员
[/color]
明初布政、按察两司以辖境广大,由布政使的佐官左右参政、参议分掌各道钱谷,称为“分守道”;按察使的佐官副使、佥事分理各道刑名,称为“分巡道”。清乾隆时始专设分守、分巡道,多兼“兵备”衔,辖府、州,成为省和府、州之间的高级行政长官。其分守、分巡之职掌亦逐渐不分。清代又设督粮、盐法等道,清末又在各省设置巡警、劝业两道,清代道员为正四品。北洋军阀时曾分一省为数道,设置道尹。
[color=#6600cc]道台
[/color]
道员的俗称。
[color=#6600cc]道录司[/color]
官署名。明始置,清代相沿,掌有关道教徒事务。其主官称正印、副印,下设左右正一、演法、至灵、至义等。各府设道纪司,州设道正司,县设道会司。
[color=#6600cc]掌固[/color]
官名,《周礼》为夏官司马之属。掌修筑城郭、疏通沟渠及有关防守之事。唐代各官署中多设有“掌固”一职,职掌为看守仓库及陈设等事。
[color=#6600cc]督办[/color]
清末期,中央及地方都有临时设置的机构,其主管官如身分特高,称为“督办”。
[color=#6600cc]督军[/color]
三国时魏置。《资治通鉴·晋纪》:“秦始二年(公元266年),罢山阳国督军”。胡三省注:“魏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国于河南山阳县之浊鹿城,置督军以防之。”
[color=#6600cc]督邮[/color]
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每郡有分两部、四部和五部的,每部各有一督邮,唐以后废。
[color=#6600cc]督销局[/color]
清后期,在产盐、销盐的省份设立督销局。辛亥革命后改设榷运使,掌地区的食盐运销。
[color=#6600cc]虞[/color]
古代掌管山泽之官。《周礼·地官司徒》有“山虞”掌山林之政令,又有“泽虞”掌国泽之禁令。
[color=#6600cc]虞侯[/color]
官名。掌水泽出产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薮泽之薪蒸,虞侯守之。”宇文泰相西魏时,置虞侯都督,后世沿袭。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唐代后期,藩镇以亲信武官为“都虞侯”、“虞侯”,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侯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于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侯,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侯,院虞侯等低级武职。
[color=#6600cc]詹事[/color]
官名。秦始置,掌皇后、太子家中之事。西汉相沿,皇后之官属及太子之官属均有詹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历代相沿,为太子官属之长。辽金置詹事院,元亦置詹事院,或名储政院、储庆使司,变革不定。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事实上只预备翰林官的升迁,并无实职,清末废。
[color=#6600cc]锦衣卫[/color]
官署名。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置。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权力。其长官为“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充任。下设同知、佥事,又设经历司、镇抚司镇抚等官,其下有“官校”,专司侦察。镇抚司分南北两部,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惨酷。南镇抚司专管军匠。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称为“厂卫”。
[color=#6600cc]签帅
[/color]
南朝以诸王出使,由朝廷派典签佐之,名为典领文书,实则监视诸王行动,因其权力甚大,遂有签帅之称。
[color=#6600cc]粮长[/color]
职役名。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于江苏、安徽、浙江等省设立,其后又施行于湖广、江西、福建等省。凡纳粮一万石或数千石的地方划为一区,由官府指派大户充当粮长,世代相传,督征和解运该区的田粮。粮长借此超额征收,鱼肉乡民。中叶以后名额增多,职权减轻,并改为轮充制。因受益日减,大户多不愿充任,于是强迫贫穷下户担任,始正式成为人民对政府的职役之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清初仍在个别地区存留此职。
[color=#6600cc]粮台
[/color]
清代经理行军时粮饷的机构。
[color=#6600cc]粮料院[/color]
官署名。宋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和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响。南宋后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与检院、登闻鼓院、进奏院、官诰院、审计院合称六大院。
[color=#6600cc]廉访[/color]
清代对按察使的尊称。因元代有肃政廉访使,与按察使职掌略同,故称。
[color=#6600cc]殿中省
[/color]
魏晋以后,在门下省设殿中监一官。隋代始设立殿内省,唐代改称殿中省。所属有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殿中省有监1人(从三品)、少监2人(从四品)。殿中监多以皇帝之亲戚、贵臣担任,掌管皇帝生活起居之事。
[color=#6600cc]殿前司[/color]
五代之帝王多由节度使起家,拥兵自重,以亲信军队置于殿前,设殿前司。宋代相沿,为统率军队的机构,和侍卫司分领禁军。置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各1人。南宋时或以资浅者充主管殿前司。所辖有殿前指挥使、御龙直、内殿直、捧日左右四厢等骑兵、步军。
[color=#6600cc]殿中侍御史[/color]
官名。自魏晋以后均为监察官之一。唐代殿中侍御史属殿院,掌殿廷仪卫及京城的纠察。宋代沿置,掌弹劾百官朝会时失仪者。明清不置。
[color=#6600cc]僧录司[/color]
官署名。明置,清代沿设,掌有关佛教徒事务。主官称正印、副印,下设左右善世、阐教、讲经、觉义等。在各省均设分支机构,如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
[color=#6600cc]管带[/color]
清末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亦用此称。
[color=#6600cc]旗牌[/color]
即王命旗牌。明清制度,以上面属有“令”字的蓝旗和圆牌,由政府颁给地方大员(如总督、巡抚或钦差大臣),作为具有便宜行事特权的标志,此种标志通称为王命旗牌。掌旗牌的官称为旗牌官,也简称旗牌。
[color=#6600cc]漕运总督
[/color]
官名。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始设,驻淮安(今江苏淮安),管理漕粮的征收、上缴和监押运输,兼巡抚淮(淮安)、扬(扬州)、凤(凤阳)、庐(庐州)等处。清代相沿不革。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裁撤。
[color=#6600cc]察院[/color]
唐宋御史台的成员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三种,务属一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又明代的都察院简称察院。御史出差在外,其衙署也叫察院。
[color=#6600cc]镇台[/color]
清代总兵的别称。
[color=#6600cc]镇标[/color]
清代称各省总兵所直辖的绿营兵为镇标。
[color=#6600cc]镇守使[/color]
官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设置,为地方军事长官,所辖军队有一混成旅或一师。
[color=#6600cc]镇将[/color]
北魏在北方边区设置六个军镇,以防御柔然族的南下。六镇为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各镇统辖军民者称“镇将”,又有副将等。唐代于边防要地亦设镇,分三等(上镇,中镇,下镇),各设镇将,镇副录事、参军等。
[color=#6600cc]额驸[/color]
清代制度,固伦公主(满语,天下之意,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的丈夫称“固伦额驸”、和硕公主(妃嫔的女儿)的丈夫称“和硕额驸”。其下又有“郡主额驸”、“乡君额驸”等,为亲王和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丈夫,均泛称“额驸”,相当于前代的“驸马”。
[color=#6600cc]稿案
[/color]
清代地方官署中管理收发公文的杂役。
[color=#6600cc]翰林院
[/color]
官署名。唐始置。玄宗时,用文人为翰林待诏,撰拟文词。开元末另设“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为亲近皇帝的顾问官。宋代设“翰林学士院”,负责在内朝起草诏旨。翰林院勾当官总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以至御厨茶酒亦有翰林之称,辽于南面官中置翰林院。元代称翰林兼国史院。明代始将修史,著作,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设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所属职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翰林。其在南书房行走者,称南书房翰林,一般皆由翰林出身者担任。
[color=#6600cc]翰林学士
[/color]
唐玄宗时始以文学侍从官选充,专草拟内命诏诰(如起草任免宰相,宣布征伐命令等)。德宗以后,翰林学士进一步成为皇帝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内廷,参预机务,被称为“内相”。唐后期,常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仍掌制诰。明代为翰林院长官,掌管文翰,并备皇帝顾问。清代废翰林学士,但以大臣充“翰林院掌学士”。其下设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为翰林院高级官职,与唐、宋翰林学士之职掌不同。清末复置翰林院学士,位在侍读学士之上。
[color=#6600cc]膳夫[/color]
古代官名。《周礼·天官冢宰》说:“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是一种管理国王、王后、世子饮食之官。
[color=#6600cc]黜陟使[/color]
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派李靖等13人为“黜陟大使”,巡察全国各地,举察官吏的廉贫以行赏罚;并询访民间疾苦,赈济穷乏。玄宗、肃宗时,亦曾遣使出巡。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为推行“两税法”,又在各道设黜陟使,以统一税制,同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后废此官。
[color=#6600cc]钟官[/color]
官名。汉武帝时置,为水衡都尉的属官,职掌铸钱。
[color=#6600cc]藩司[/color]
即“布政司”之简称。
[color=#6600cc]藩台[/color]
明、清对布政使的俗称。
[color=#6600cc]麟台
[/color]
官署名。武则天天授年间曾改秘书省为麟台,旋复旧称。
[ 此贴被粉粉團子在2009-11-15 16: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