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萦救父  故事及淳于姓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869 回复:5

[人文通史] 缇萦救父  故事及淳于姓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0
缇萦救父  故事及淳于姓氏。。
[attachment=11325620]


[color=#669900][size=2] 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
[/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办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下改变的办法。"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连坐,就是被牵连一同办罪)的法令。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公元前167年,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淳于是姓,缇萦音tíyíng)。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辞了职,当起医生来了。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有一次,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可没有儿子。他被押解到长安去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汉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有话说的。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缇萦就救了她的父亲。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汉文帝废除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弊病不少。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他的儿子汉景帝手里,才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了一些。

[attachment=11325621]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详细记述了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仓公的事迹。仓公,又称太仓公,姓淳于名意(前205-前140年),是临淄人,因其做过齐太仓长,管理都城仓库,所以习惯上称他为仓公。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仓公师从阳庆,阳庆传他“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他学了三年,给人治病,能预决病人生死,一经投药,无不立愈,因此远近闻名。仓公切脉已臻于神乎其技的程度。如齐侍御史成自述头痛,仓公为他诊脉,诊断为疽症,其病因内发于肠胃之间,因贪酒所致,五日当肿胀,八日时便呕脓而死。果然,成于第八天因呕脓而死。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由于求医者众,而仓公又不常在家中,所以,病家常失望而归。日久,求医者开始愤懑异常。就象以上所举医案,由于仓公能预知生死,有的病人就无药可医,病人就责怪仓公不肯医治,以致病人死亡。怨气积久了,终于酿成祸祟。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有有权势之人告发仓公,说他借医欺人,轻视生命。地方官吏判他有罪,要处仓公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按西汉初年的律令,凡做过官的人受肉刑必须押送到京城长安去执行。因此,仓公将被押送到长安受刑。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仓公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行时都去送父亲,相向悲泣。仓公看着五个女儿,长叹道:“生女不生男,遇到急难,却没有一个有用的。”听完父亲的哀叹,十五岁的小女缇萦决定随父进京,一路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 临淄相距长安两千余里,一路上父女俩风餐露宿,尝尽人间辛酸。好不容易到了长安,仓公被押入狱中。为了营救父亲,缇萦斗胆上书汉文帝为父求情,请求做奴婢替父赎罪。上书中这样写道:“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奴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当朝皇帝是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史书记载,汉文帝治天下,恭俭仁厚,以德化民,海内安宁,百姓安居,人民乐足。他见到上书后,感其孝诚,免除了仓公的刑罚,同时颁发诏书废除由来已久的残酷的肉刑。诏书是这样写的: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过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伶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不久,丞相张苍等人根据这个诏书废除了肉刑制定,颁布了新刑法。 正是小小女子缇萦的至孝之心而上书救父的美举,促使了肉刑的废除。为此,班固有诗赞缇萦: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缇萦上书救父的孝行,万古流芳,成为后世孝道的典型。 (缇萦救父也作:缇萦求父)
[attachment=11325622]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月,齐太仓令淳于公①有罪当刑,诏狱逮徙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②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③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④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注①索隐名意,为齐太仓令,故谓之仓公也。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注②索隐缇音啼。邹氏音体,非。
[/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注③正义晋书刑法志云:“三皇设言而民不违,五帝画衣冠而民知禁。犯黥者阜其巾,犯劓者丹其服,犯膑者墨其体,犯宫者杂其屦,大辟之罪,殊刑之极,布其衣裾而无领缘,投之于市,与觽□之。”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注④集解李奇曰:“约法三章无肉刑,文帝则有肉刑。”孟康曰:“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索隐韦昭云:“断趾、黥、劓之属。”崔浩汉律序云:“文帝除肉刑而宫不易。”张斐注云:“以淫乱人族序,故不易之也。”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史记• 孝文本纪第十》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原文:
[/size][/color][size=2][color=#669900]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如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邢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亦除肉刑法[/color]。[/size]
[size=2][/size]
[color=#ff00cc][size=3][attachment=11325623] [/size][/color]
[color=#ff00cc][size=3][/size][/color]
[color=#0000ff][size=3]淳于姓氏相关内容[/size][/color]
[color=#ff00cc][size=3][/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姓氏:淳于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祖宗:淳于公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分类:复姓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姓氏起源: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出自姜姓,以国名命姓,是炎帝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安丘县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亡国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到唐代中期,唐宪宗名李纯,淳于姓的“淳”字“纯”字同音,遂在避讳之列,乃去淳为于姓。五代以后,有于姓恢复祖姓,仍复姓淳于。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郡望: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1、淳于复姓望族居齐郡(今山东临淄)、河内。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2、河内郡:楚汉之际(公元前3世纪末)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境内黄河北岸一带地区。治所怀县,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堂号: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德感堂”:后汉时有淳于恭,清净不慕荣利。他的哥哥被盗贼虏去,将要被烹,他要求替哥哥死,盗贼很感动,把他们兄弟二人都放了。淳于恭在家不愿出门,朝廷拜他为议郎之侍中。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迁徙分布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  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黄河北岸一带地区。[/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attachment=11325624] [/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b][color=#000000][color=#0000ff][size=3]【淳于】姓历史名人[/size][/color]
[/color][/b][/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淳于髥: 淳于髥:战国时齐国文士。博学多闻,知识丰富,口才好,善于答辩,说话幽默滑稽。当时诸侯并侵,百官荒乱,淳于髥游说于各诸侯国之间,说之以隐,并见听从,以为诸侯主客。

  淳于诞: 淳于诞:后魏时蜀汉人。他的父亲兴宗为南安太守。他十二岁时随父亲前往扬州,但在路上其父被盗贼所害,他倍感哀伤,誓要奋发,倾资财结交宾客,半月内遂得复仇,破贼樊文炽等。官终梁州刺史。

  淳于意: 淳于意:汉代名医。少喜医术,后为人治病,决生死多验,号为"神医"。[/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
[color=#669900][size=2]      战国时齐国有博士淳于越,西汉有定陵侯淳于长,孝女淳于缇萦,东汉有侍中淳于恭,晋代有司马督淳于智,南朝陈有车骑将军淳于量,唐代有晋国公淳于难及其弟燕国公淳于郎。
[/size][/color][color=#669900][size=2][/size][/color]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09-11-12 21:13重新编辑 ]
edith333

ZxID:8451377


等级: 文坛巨匠
E?U?O | 忆你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2 0
电视剧的不错
其实历史的淳于缇萦没有电视那么幸运,在陪同父亲进京时吃了很多苦~~
而且上书担着很大的干系~~~真的是用自己的命去救自己的父亲
但是却因此使得汉朝废除了肉刑,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一笔~~
不过遗憾的是史书没有记载她之后的生活~~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woshihongcha

ZxID:8620963


等级: 文坛鼻祖
配偶: 不吃青菜
生活由心情决定,心情由我决定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2 0
神医侠侣???烂剧一部,反正我是看不下去

多比归来

ZxID:7837777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1-12 0
这电视剧的确很烂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12 0
最后一张图片居然是《至尊红颜》剧照。。

农夫山泉。。有点雷。。

《神医侠侣》咳咳。。没看过。。

楼主留言:

那撒搜神医侠侣,出现这张。。
主演一样,服装雷同。。不确定是不是。。换了一张

瀲漪玖聲

ZxID:4899793


等级: 派派贵宾
好累,睡过去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15 0
看神医侠侣看过。。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