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下跪礼仪文化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946 回复:9

[人文通史] 古代的下跪礼仪文化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3 0
古代的下跪礼仪文化
[size=3][color=#0000ff][/color][/size]
[size=3][color=#ff0000]本身对跪字眼没什么好感。。[/color][/size]
[size=3][color=#0000ff][/color][/size]
[size=3][color=#0000ff]跪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礼仪,也算是一大发明。据说外国以前无下跪,后来也学会了。它的意义深刻,单从感情色彩上理解有不同意义。第一是褒义的,膜拜、感激、尊重;第二是贬义的,乞求、谢罪、忏悔。还有一种中性的,就是屈辱、哀悼。[/color]
[/size]
[size=3][color=#669900]《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曰:[u][color=#ff0000]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color][/u]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指稽首,顿首,空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在时代变化了的时候,自古产生了下跪,从参拜天和朝拜地,也就随之而来产生了参拜帝王将相。过去大臣早朝见皇帝都要跪呼万岁,到了清朝尤盛。老外们是无法理解大清帝王和官僚们的逻辑,即:下跪礼是君权至上的象征,是对帝王臣服忠诚的标志。原来威权主义,不仅仅是靠制度维持,还靠物化的礼仪形式。帝王正是在臣民反复的下跪中,培养臣民对下跪主义的自觉敏感性,时刻提醒。大臣们不但自觉下跪了,也自觉的强制外人下跪。这其实就是宗教:它具备了宗教的所有特征,即排他的教义和拜物的神器。帝王是神,下跪是神器之一。对神器的蔑视即是对宗教本身的不尊。在官员看来,拒绝下跪都不过是异教徒,道不合不足与谋。

下跪主义,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古文化中的“奴性”。孔孟思想让人民要对官下跪,因此孔子被称为圣人。是圣人,那么我们今天也要给他下跪。孔子可谓是聪明极顶。创立了儒教,他便是儒教的创始人。

下跪也叫叩首,《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旧时的礼节,磕头,例:三跪九叩首。


各个朝代请安的姿势也不一样

下面是较早的秦汉时期的

[color=#ff0000]“再拜“是指两次拜礼,[/color]说成“作揖并叩头”是不恰当的。

在古代礼节中,拜和揖是不同的。[color=#ff0000]凡“拜”必先跪坐[/color]。《说文》:“跪,拜也。”段玉裁注:“所以拜也。”就是说,跪是用以行拜礼的,因为古人席地而坐,直起身来作“长跪”姿态,才能行拜礼[color=#ff0000]。“揖”是拱手礼,在古代它是不必跪的。[/color]《史记·高祖本记》:“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说明揖和拜是有显著区别的,拜比揖的礼节为重,它们各用于不同场合。因此,“再拜”不应当有作揖的解释。

古代的跪拜礼,因行礼姿势不同或行礼次数差异,而有不同的名称,但它们统称为“拜”。《周礼·春宫·大祝》中有稽首、顿首、空首、奇拜、褒拜等“九拜”。东汉郑玄注:“奇拜谓一拜也;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奇拜之奇,当读为奇偶之奇(jī) ,奇拜,就行一次拜礼;褒拜,就是再拜,行两次拜礼。古人行礼多用一拜;有时用两拜,表示更加恭敬。《礼记·杂记下》记载:有一次孔子的马厩失火烧毁,同乡来慰问,孔子答拜表示感谢,“拜之士一,大夫再。”孔子对于士这一阶层的人只拜一次,对于比士高一级的大夫,就再拜——拜两次。

[color=#ff0000]古代跪拜礼中的“空首”礼,是下跪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color]因为头不至地而至手,所以称为“空首”,也称为“拜手”,简称为“拜”。它是当时一种通常的礼节,平时行一次空首礼,也称做“拜”。孙诒让说:“凡经典男子行礼单言拜者,皆即空首,详言之则曰拜手,略言之则曰拜。”(《周礼正义》卷四九)“拜”是一次空首礼,有时为了表示更加尊敬而行两次空首礼,就称为“再拜”。如《仪礼·大射礼》:“公降一等,小臣正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这里的“公答再拜”指答拜两次空首礼。因此,“再拜”不仅是两次跪拜礼的泛称,也是两次空首礼的特称。

[color=#ff0000]长跪也叫“跽”、“长跽”,是直身而跪。[/color]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膝着地,臀部坐在足跟上。跪则上身挺直,以示庄重,所以叫“长跪”。例如在《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跽而谢之曰……”,“长跽”即表庄重之意。

[color=#ff0000]旧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叫“长揖”。[/color]

古时行礼一般称长跪、弯腰、垂手直至地为“拜”,[color=#ff0000]拜时头低垂至地,并略停留,叫“稽首”或“叩首”,俗称“磕头”[/color]。古时常礼是两拜,有时也变常礼为三拜稽首,于是就出现了再拜,以表示礼节的隆重。

[color=#ff0000]明代有请安(跪,打千儿),道万福,作揖,长见幼备表礼等等[/color]

到了清朝,行的就是满族的礼了,就像电视剧中那样,手拿手绢,放肩上,家丁通传称老爷,有...事情 或是少爷

请安之礼,始于辽,历金、元皆然,明代犹未尽革。后则非独满、蒙二族有之,汉族亦有行此礼者,而尤盛于北方。

[color=#ff0000]打千是清代男子下对上请安时所通行的礼节,施礼者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这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color]

这种礼节原本是清代满族特有的礼节,被称作“打千儿”,是旧时的敬礼。满族注重礼节,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即每隔三天要给长辈请安,隔五天见了长辈要“打千”,这“打千”的礼节非常奇特。男人打千时要哈腰,右手同时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的样子;女人打千时要双手扶膝下蹲。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抱腰接面的大礼。

随着清军入关以及统治中原,这种礼节便开始渗入汉族礼仪之中,尤盛行于北方。相见时,男女皆一足跪,一足着地,垂手近踝关节。后来演变为男子屈膝口称给某人请安;女子则蹲身以为礼。


打千源自满族礼节,那么还有哪些请安的礼节?

[color=#ff0000]请安是旧时的一种问候礼节,也就是问安,是卑幼对尊长起居的问候、问好。古人讲究礼仪,对父母尊长要早、晚请安,远别和回归时的请安更为隆重。
[/color]
古人请安问好往往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即“长揖”,这是不分尊卑皆可使用的礼节。除了“长揖”之外,较为重要的请安礼节还有“拜”、“叩首”等。长跪、弯腰,垂手直至地为“拜”,拜时,头低垂至地,并略停留,叫“稽首”或“叩首”,俗称“磕头”。

官场上的请安较为正式和繁琐。宋代下级参见上级,就在堂上列拜,又有“趋庭”之仪,就是碎步疾行通过庭院,以表示敬意。当然顶头上司是用不着回拜的。但同级官员相见,是要对拜行礼的。明代官员相见,仅揖拜行礼。大小衙门官员每日见长官行揖礼,见副长官行肃揖礼(直身推手)。

老百姓请安,则相对简单得多。一般是幼者向长者行礼,子孙弟侄甥婿等晚辈见尊长、学生见老师、奴婢见家长,一般只是行揖礼,久别不见会四拜行礼。其余亲戚久别行二拜礼,近别行揖礼。

[color=#ff0000]跪拜礼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常见的一种礼节。它本是原始社会人们相互致意的姿势,阶级社会变成了一种表现臣服的礼节,并且日渐繁杂化、规范化。[/color]辛亥革命后,跪拜礼才被正式从法令上取消。而在现实社会中,仍未绝迹。

我国在汉以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color=#ff0000]席地而坐[/color]”。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五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color=#ff0000]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color][color=#ff0000]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color]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color=#ff0000]其他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奇为单数,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color][color=#ff0000]古代以再拜为重。

[/color][color=#ff0000]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color]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到了汉代以后。才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今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
[/color][/size]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03 0
已审。
startina100

ZxID:3888895


等级: 热心会员
为了宠物勋章,冲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03 0
好麻烦~~
moon爱

ZxID:1495829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4-12 0
还好没生活在那些年代 
Happy君~

ZxID:9866481

等级: 派派贵宾
落叶飘在湖面上睡着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12 0
跪拜当中也有很多学问呢~

深雪优昙

ZxID:9897954

等级: 略有小成
维以不永伤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4-17 0
真的好繁琐
万物初始之风 为我传递这份心意 “直到天荒地老 对你坚信不移”
向幸福看齐

ZxID:8442019


等级: 文坛鼻祖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4-17 0
真该庆幸现在的礼仪没那么繁琐
地狱通信

ZxID:9427312

等级: 脱颖而出
配偶: 芭比果果
cg党的逆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4-18 0
LZ联系过吗?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为你消除你的怨恨
桜尢

ZxID:8660541


等级: 文学大师
我们总是拿我们已有的去换取没有的,所以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4-18 0
  楼主 学问好多
[img][/img]
mylord

ZxID:3331904


等级: 热心会员
倦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4-13 0
嫔妃礼仪

行礼时,女子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况女子应右手握拳在外,左手在内。   

打拱 轻于跪拜的一种礼节。女子行礼时,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打拱与作揖不同,没有推手的动作。尽管拱手在古代已出现,但打拱在近代才较多地出现在见面时的礼节中。   

揖 宾主相见时的礼节。行礼时,两手合抱高举于胸前,“推手为揖”。古代,推手高低视对象有区别,是定尊卑、别亲戚的一种手段。民间盛行揖礼,已没有等级差别,只表示欢迎,或者和睦谦让。   

作揖 宾主相见礼节。双手叠放在胸前,举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表示问候、致谢、邀请、讨教等。此礼先秦已有,历代相沿,现代又已兴起。   

打恭 弯下身子作揖。表示恭敬。打恭时,上身弯曲,至九十度为最恭敬,同时两手相抱拱手,自下而上移动。打恭主要使用在近代。   

团拜 表示恭敬的一种社交礼节。行礼时跪地,两手前伸至地,头低至腰平。从形式上看,其形成与古人席地而坐的风俗有关。我国最初的拜礼始于原始社会,历代相沿,名目繁多,由生活礼节演变成等级礼节,至辛亥革命废除拜礼。拜礼作为社交活动中的基本礼节,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文化契约,规约着人们的文化行为,并为行礼的通称。   

跪拜 在社会交往中,跪拜礼是古代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行礼时,两膝着地,伸直腰及大腿,上身端直,前倾,双手伏地,以头碰地。跪拜礼的形成与人类祖先的进化有关。原始社会时期,当人类刚刚能直立行走时,总是一种后肢弯曲,前肢着地的姿势,这就是跪拜礼的雏形,进入奴隶社会后,跪拜礼随着社会等级制度而出现,并且日益繁杂化、规范化、经典化,起到了维护巩固统治阶级地位的作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宣布取消了跪拜礼。   

团拜 相聚而拜。行礼时,参拜人员围成圆圈,相互面向,行拜礼。这种礼节主要用于古代和近代,亲朋好友为吉庆之事的互相庆贺。现在机关团体在元旦春节相聚在一起.相互庆贺,也称为团拜。   

三拜 拜礼重复三次。三拜要行跪后两手相拱于地,俯首至手,重复三次。古人使用三拜礼有三种情况。一是遇特殊行三拜,以示情切;二是主人对众多客人行三拜礼,以示普遍行礼;三是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三拜始于先秦,经过近代,至现代后较为使用。   

九叩 连续三次一跪三叩首。该礼节是清代时最庄重的大礼,行礼时,先放下马蹄袖,然后跪下挺直上身,将右手伸平举起到鬓角处,手心向前,然后放下,再举起再放下,连举三次站起。如此大礼民间一般不用。仅在人们描述本地最高大礼时与“三拜” 联用,称“三拜九叩”为最高礼节。   

鞠躬 对人表示恭敬的礼俗,行礼时,两腿并拢,两手自然下垂并于大腿两侧,上身向前弯曲,弯曲的程度越深礼越重。在一般情况下,行鞠躬礼时,戴帽者应先用右手将帽摘下,行礼者不得口含或咀嚼其它物品。先秦时就已有鞠躬礼。在现代,鞠躬和握手一样流行甚广,除在婚礼、丧礼场合使用外,平时晚辈见长辈、学生见老师等敬礼的场合均常行此礼节。   

磕头 流行了汉族各地的跪拜礼。行礼时,伏身跪下,两手扶地,以头近地或着地。“磕头”,即上古的“叩头”。旧时此礼民间十分盛行,向人表示敬意、赔礼道歉等均用。今寺庙、道观尚存此礼,在婚丧嫁娶的场合中也有保留。亦作叩首、叩头、跪叩。   

磕响头 表示感谢、惶恐时行的跪拜礼。行礼时,双膝下跪,以头碰地出声。磕响头早在古代即已出现,现在已基本不用。   

万福 女子见面的礼节。行礼时,正身起直立,两手放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屈膝,口中同时称“万福”,有祝福对方多福之意。   

抢跪 屈一膝的半跪礼。行礼时,向前跨出一步(一般为左腿),后腿弯曲,膝盖着地。抢跪属地位低向地位高的人所行的见面礼。   

欠身 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稍微向上欠前,属对人恭敬的一种礼节。欠身前身体一般为坐姿,欠身时腿部用力,身体上提,稍离所坐之物。欠身的礼节自古至今一直在使用。   

挥手 挥动举起的手臂,是见面或告别时的礼节,也是感动、兴奋、激动的表示。挥手一般应用在人多拥挤或相距较远的场合。作为礼节的挥手,一般是举起右手轻轻地左右摇摆,要面带微笑地迎着对方,不可左顾右盼。年轻者和身分低者不宜主动向年长者和身分高者行挥手礼,只有当对方首先向你挥手示意.而你又无法立即来到他们的面前,才能挥手还礼。以挥手表达自己的心情时,是可根据心情的激动情况挥动一只手或者是两只手。   

握手 人们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也是友好、祝贺感谢、鼓励的表示。握手时,要面带笑容,凝视对方,身体微微前倾,伸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时间短暂而有力,表现得友好、诚恳、重视。一般来说,主人、年长者、身分高者、女子先伸手时,才能去握。男子同女子只需轻轻握住手指部分,不可长时间或用力。握手时,不可戴手套,不可将手插在口袋里,不可坐着,不可东张西望,不可敷衍了事。握手礼已成为现代官方与民间的交往通行礼节,成为一种时尚和文明。




一 嵇首(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嵇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双膝跪下,   
第3步:头伏地一段时间,仍举手齐眉   
第4步:直起上身,仍举手齐眉   
第5步:双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二 叩首(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叩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单膝跪下,   
第3步:头触地。手放于两旁   
第4步:直起上身,手复齐眉   
第5步:单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拜(若要重复叩首的话,仍跪着但直起上身,手复齐眉,是为兴。再头触地,手放于两旁,是为拜。这样来回重复,就看几拜了)   
三 顿首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低头   
第3步:顿首   
第4步:双膝起   
四 空手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头碰手(但不要碰上)   
第3步:双膝起   
五 作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庄重缓慢的鞠躬45度同时两臂自眉下移至胸部。   
还有微微的作揖   
第1步:举手齐胸   
第2步:微微鞠躬   
六 颔首(答礼,用于受礼者对施礼者的答谢)   
平时起立而不是坐着的时候,叉手于腹部,微微的鞠躬颔首   
七 拱手   
只举手齐胸一下,上身不动   
八 万福   
第1步:举手齐胸,但在左胸侧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一样   
第1步: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处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第3步:微微屈膝并低头,口道“某某万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8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