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十大士家大族(很多架空小说的原型,《帝王业》《女皇神慧》等)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1673 回复:50

[人文通史] 魏晋南北朝十大士家大族(很多架空小说的原型,《帝王业》《女皇神慧》等)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ˉド莣ㄋ·ゞ

ZxID:10559173


等级: 热心会员
  一个人的天塃地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0-02-23 0
哦,了解了。。。
洛灬汨殇

ZxID:7485193


等级: 明星作家
我终究败给了现实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02-24 0
琅琊王氏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贵族

蛋黄月饼

ZxID:8950051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02-24 0
先马克
zhoumou

ZxID:10152171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02-25 0
…………我就知道个王谢子弟…………老说世家牛啊世家牛~~今天总算明白为什么了……
白发三千丈

ZxID:8916880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0-03-11 0
长见识了
这就是 那个年代的几大家族啊
三途川猫又

ZxID:10887278

等级: 牛刀小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0-03-13 0
看到这个,总会想到那句著名的诗....繁华一梦啊
yanyurensiyao

ZxID:10902768

等级: 明星作家
天苍苍,夜茫茫,一枝红杏要出墙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3-14 0
很好很不错~~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像猫一样

ZxID:1519474

等级: 寒窗墨者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03-22 0
嘿嘿,只知道王谢……
暮兮暖

ZxID:84852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我不个性,所以没有个性签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0-03-23 0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相当有爱的时代呢
moneymoneysama

ZxID:10585416

等级: 热心会员
未能随俗唯求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唐朝名门
唐朝名门
一、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在唐朝,陇西李氏的声望超过了赵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

二、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在唐朝以前声望高于陇西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

三、弘农杨氏

杨姓子孙分布以弘农最为集中,影响也最大,至今犹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弘农杨氏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以“四知”而著称的“关西孔子杨伯起”。

据《后汉书》所载,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时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官至太尉。

弘农杨氏以“四知”为荣,并以“四知”为堂号,以“清白传家”为门额,遗风至今可见。杨震的十四世孙杨坚建立了强盛一时的隋朝,更是把杨氏地位推到了巅峰。北宋杨家将的创始人杨业是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精忠报国,抗辽卫国,一门五侯,名垂青史,可谓是弘农杨氏的落日余晖。


四、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灵王太子,名晋,字子乔,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本姓姬。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太原之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太原遂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十八世孙王翦公及其子王贲、孙王离,祖孙三代,俱为秦之名将,翦公为大将军,贲公封典武侯,离公称武陵侯。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翦公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始皇论功行赏,翦公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驾崩,二世胡亥继位,矫诏赐公子扶苏死,又夺蒙恬兵权,遂令离公为大将军。二世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起兵响应。离公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离公兵败自殉。其长子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

五姓七望

五姓包括:崔 卢 李 郑 王

其中崔氏和李氏有两个郡望,这两个姓最为显贵

两者加起来就成七望了,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陇西李氏(今甘肃省东南部)、赵郡李氏(今河北赵县)、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

博陵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到了汉朝,崔业袭爵,居于清河。崔业的弟弟崔仲牟,则另居于博陵安平,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此即为博陵崔氏之始。

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望族,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南北朝时,博陵崔氏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占了两家,即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

博陵崔氏自汉至宋,高官显宦不断。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的崔玄暐,曾参与“神龙政变”,逼迫周皇武则天退位,迎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国号。崔玄暐后被封为博陵郡王、与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敬晖一起被时人称为“五王”。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范阳卢氏: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山东省长清县之卢邑以后,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是聚居于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卢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卢家场),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至唐代尤为突出,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 “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陇西李氏: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李广孙李陵战败被俘降于匈奴,使陇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在唐朝,陇西李氏的声望超过了赵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后世李氏多自称陇西,有些也是附会。

陇西十三房支

陇西李氏十三房支,他们是:

范阳李氏,始祖李向(尚弟,李崇6世孙);

顿丘李氏,始祖李忠(李广孙)

渤海李氏,始祖李恬;

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潜;

丹阳李氏,始祖李伦;

安邑李氏,始祖李盖;

镇远将房李氏,始祖李愔;

平凉李氏,始祖李系;

姑臧李氏,始祖李函;

敦煌李氏,始祖李茂;

仆射房李氏,始祖李冲;

绛郡李氏,始祖李成礼;

武陵(后为武阳)李氏,始祖李刚。

1992年,甘肃省在陇西县恢复重建“陇西堂”,并成立了“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1993年又将“李氏文化”列为全省的四大文化之一。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在唐朝以前声望高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赵郡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赵郡李氏在北齐官位显赫。支派繁多,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赵郡李氏的南迁始祖为晋朝的李楷。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太原王氏:“姓”是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世系同族称号,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古老的“姓”形成后较为稳定,“氏”则是后起的。易于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其时,“姓”和“氏”是完全分开的。“姓”用以别婚姻,“氏”用于明贵贱,二者的功用不同。“姓”同“氏”不同者,不得通婚;“氏”不同者,可以通婚。到战国时代,“氏”开始与“姓”融合,至汉代“氏”与“姓”已汇合不分。正如明清学者顾炎武所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史记》始混为一”。姓氏来源,渠道很多。有以祖先的族号为姓氏者,如唐、虞、夏、殷;有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者,如王、公、侯;有以封国为姓氏者,如齐、鲁、宋、卫;有以官衔为姓氏者,如司马、司空、司寇;有以居地为姓氏者,如城、郭、园、池;有以族内排行为姓氏者,如伯、仲、叔、季;有以职业为姓氏者,如陶、匠、巫、卜等。

王氏为姓,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太原王氏追本溯源,都是黄帝之后裔。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其时,炎帝神农氏国运衰弱,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炎帝神农氏。黄帝即位后,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黄、炎于一炉,遂开中华一统之局面,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其后裔皆

太原世系

太子晋公年十七而卒。周灵王驾崩,其弟贵继位,是为景王。晋公长子宗敬仕周为司徒。其时诸侯争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避乱于晋阳(一说居河东城都乡唐版里)。世人以之为王者之后,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太原王氏之始祖,后人并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

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太原之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太原遂为王氏二十一地望之首,且为王氏之总号。

十八世孙翦公及其子贲、孙离,祖孙三代,俱为秦之名将,翦公为大将军,贲公封典武侯,离公称武陵侯。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翦公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始皇论功行赏,翦公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驾崩,二世胡亥继位,矫诏赐公子扶苏死,又夺蒙恬兵权,遂令离公为大将军。二世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起兵响应。离公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离公兵败自殉。其长子元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

离公次子威仍居晋阳,两汉时,曾为扬州刺史,其子孙亦散居各地。九世孙霸公又重返故里,徙居太原。霸公生于东汉,屡聘不仕,隐居读书。霸公二子,长曰殷,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其后裔称祁县分支。次子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晋阳分支。殷四世孙述,生三子:隗、懋、允。允公,东汉献帝时居官司徒,董卓篡权乱政,允公与吕布诛杀之。懋公,东汉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孙光,北魏并州刺史。光子冏,北魏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其裔孙称乌丸王氏。

霸之后裔琼,字世珍,北魏镇东将军,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

姓是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许多姓氏从山西开宗立姓,目前可查的就有40多个,张王李赵遍地刘,中国五大姓之中,就有张、王、赵三大姓发源于山西,而王姓,更是起源于太原。

王氏的始祖是是黄帝的四十二代后人、东周的王子乔,王子乔本名姬晋,字子乔,周灵王的太子,人称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卒于公元前 549年。

在位二十七年的周灵王是东周时期一个平庸的帝王,但太子晋却口碑极佳,温良忠厚,聪明博学,十五岁就开始以太子的身份辅佐朝政。师旷是春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晋平公派他晋见太子晋时,曾与他探讨君子之德,太子晋联系舜、禹、周文王、周武王的作为,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使得曾经劝说晋平公治国要以“仁义为本”的师旷心悦诚服。

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洛二水泛滥,王宫也受到洪水的威胁,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晋与周灵王在治洪策略上发生分歧。周灵王准备沿用壅堵的方法,太子晋反对道:“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同时以禹的父亲鲧用壅堵的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批评了周灵王的治水计划。忠言逆耳,也许是太子晋的批评过于尖刻了吧,周灵王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黜为庶人。太子晋被废黜后,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不到三年,就抑郁而终,年仅十七岁。
就在师旷拜见太子晋的时候,见到太子面色发红,认为这是身体不佳的兆示,太子晋预言说:“我再过三年,就要上天到玉帝之所。”太子晋的死神奇地验证了他的预言,正因为如此,民间逐渐将他传说成为一位神仙人物。据《列仙传》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太子晋喜欢吹笙,声音酷似凤凰鸣唱,游历于伊、洛之间,仙人浮丘生将他带往嵩山修炼。三十余年之后,一个名叫桓良的人遇见太子晋,太子晋对他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与我在缑氏山相会。”到了那一天,太子晋乘坐白鹤出现在缑氏山之颠,可望而不可及,几天之后,太子晋挥手与世人作别,升天而去,这也就是“王子登仙”的传说。唐代武则天封禅泰山时,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并为他立庙,多年之后武则天来到嵩山,立制了御书《升仙太子碑》。据说,现在河南偃师县缑氏山上仍有别名仙君观的升仙太子庙。后世的文人在他们的诗作中也常常引用这一典故,屈原在《远游》中有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也曾写过“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由此看来,“王子登仙”的神话传说在历史上还是影响比较大的。

太子晋去世后,他的儿子敬宗后来出任司徒,有感于周王室日益衰微天下大乱而辞官远去,避居于太原,因为他们是王者之后,时人称之为“王家”,敬宗于是以王为姓,以太子晋为系姓始祖,从而开创了太原王氏。敬宗死后,就葬在晋阳城北,称为“司徒冢”。

在中国历史上,各姓氏的发祥地或著名人物出生、居住地,称为地望或郡望,王氏郡望共有二十一处,而太原,则是王氏地望之首。王氏的衍派据说如今已有二百多个,这其中很多都是由太原王氏衍生而出。

太原王氏名人辈出,秦代统一六国的名将王翦就是王子乔的九世孙,东晋世族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政治家王安石、著名学者王阳明、王世贞、王夫之、王念孙等人都是太原王氏的后裔。而唐代著名诗人王瀚、王昌龄、王之涣更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

明朝的一代名臣王琼是太原晋源人,座落于晋祠的晋溪书院曾经是他的私人花园。1992年,当时的太原市地方官员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成立“海外太原联谊后援会”,在晋祠晋溪书院旧址上新建太原王氏祖祠——子乔祠,第二年四月在这里举行了世界王氏恳亲联谊活动,邀请来自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太原王氏代表二百多人。

离子乔祠不远,在晋祠圣母殿西侧便是我国张氏始祖台骀的祠庙。

关于台骀,《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的儿子少昊有一个裔孙名叫昧,担任治水官员,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允格、台骀,台骀继承了昧的事业,善于治水,疏通了汾河、洮河,将洪水引入了大泽,使人们能够在太原地区居住,颛顼因此嘉奖他,封于汾河,后人尊称他为汾水之神。太原的民间传说中,汾河里有黑龙肆虐,台骀为民除害,斗杀了黑龙,黑龙的尸体化作太原西侧绵延的山脉,太原地区的水患从此平息。

太原流传着一句“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文中的晋阳湖并非今天太原第一热电厂那个蓄积冷却循环水的人工湖,为了方便区别,而将它称为古晋阳湖。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古晋阳湖,其实就是台骀治理过的大泽,位置就在今天的王郭村、东庄一带,后来为了纪念台骀而将其称做台骀泽。宋初赵匡胤亲征晋阳,决开汾河、晋水灌城,宋军撤退之后,北汉军队就是将洪水引入了台骀泽。

台骀做为传说中的汾水之神,自古以来就受到人民的尊敬,早在唐代以前,晋祠南五里的王郭村就建有台骀庙,唐代河江节度使卢钧改庙名为“汾水川祠”。后晋石敬瑭封台骀为昌宁公,台骀庙于是又被称为昌宁公庙。

晋祠里的台骀庙则是由高汝行于明代嘉靖年间捐资修建。高汝行是晋祠东庄人,考中进士后出仕浙江,四十七岁时被权贵诬陷,罢官归家。高汝行回归故里后,编著了太原历史上第一部县志,也就是嘉靖版《太原县志》。嘉靖二十七年,高汝行又倡议捐资重修晋祠,并亲自督工修葺了唐叔虞祠。

那么,高汝行为什么还要独自出资在晋祠新建一座台骀庙呢,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高汝行的家乡东庄地处台骀泽西畔,东庄百姓深受台骀治水的遗惠。二是传说高汝行在浙江做官时,一次在江中遭遇风浪,几乎丧命,而救他脱险的恩人自称名叫台骀,高汝行认为是家乡的汾水之神救了他,便决定建庙以报答神恩。

关于张氏起源,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着相同的记载:黄帝的儿子子少昊青阳生子名挥,发明并且校正了弓箭,因而被赐姓张氏,成为张氏始祖。《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有趣的是,在甲骨文中,“晋”字的字意是装箭之囊,看来,山西与张氏是颇有渊缘的。明、清张氏族谱也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就是今天晋祠南五里的王郭村,所以,王郭村的台骀神庙也就成为天下张氏的祖祠之一。

除此之外,晋祠博物馆在近年整理石刻库房时还意外地发现了“郭公庙碑”,可以肯定,郭氏起源于山西,具体是在汾阳还是阳曲,学者们仍有争议,这块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写的石碑已经成为研究郭氏起源与汾阳王郭子仪的重要史料,至于这块石碑为什么会出现在晋祠,那就不得而知了。
shengyan5158

ZxID:10347641

等级: 略知一二
相信春暖花会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0-06-19 0
千面风华里涉及到诶,楚思和谢安就是王氏和谢氏的代表。超好看呢
慕離

ZxID:10434331

等级: 职业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0-07-05 0
原来如此,我懂了。
慕彼秋风

ZxID:515054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lansexiuzhi
嘟嘟嘟嘟嘟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0-07-05 0
王谢啊王谢。。。
怪盗基德QY

ZxID:12161220

等级: 热心会员
我们没有在一起,却还像恋人一样!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0-07-29 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概说的就是王谢二家了!
多少失败就代表着多少期盼,下一次我一定更勇敢。
密密麻麻mmmm

ZxID:1002519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1-03-07 0
这些士族才是中国古代的贵族,很希望有机会能踏上那片土地游览一番
flyyolandasnow

ZxID:13958441

等级: 小有名气
得我菩提  心似琉璃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1-03-27 0
最常出现的就是王氏啦
@She@

ZxID:10296217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1-04-02 0
收藏收藏~
tina2220

ZxID:14192213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1-04-02 0
李家的,哈哈
olivia雯

ZxID:11500731

等级: 文学大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1-05-17 0
引用
引用第2楼小小年于2009-08-17 14:08发表的  :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都很有名啊!!!!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未艾

ZxID:7162740

等级: 自由撰稿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1-06-30 0
看一下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