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类小说十三大基本分类与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783 回复:4

[写作经验] 科幻类小说十三大基本分类与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总版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4 0
科幻类小说十三大基本分类与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
[color=#FF0000][size=5]科幻类小说十三大基本分类[/size][/color]

[color=#660000]第一类:世界探索[/color]

对地外世界(宇宙空间、各种天体)、地球的某些人类认识尚不充分区域(地心、深海、两极)和微观世界的探索、考察。
如《重力使命》、《索拉利斯之海》、《冷酷的方程式》、《地心游记》

[color=#660000]第二类:文明之间[/color]

两种或多种智慧文明之间的接触、交流。
如《童年的终结》、《死者代言人》、《深渊上的火》

[color=#660000]第三类:未来世界和平行世界[/color]

未来世界或因科幻因素的作用形成的现实世界“镜像”。
如《我们》、《美丽新世界》、《一九八四》、《基地》系列

[color=#660000]第四类:时间旅行[/color]

运用各种手段到过去或未来的旅行。
如《时间旅行》、《你们这些回魂尸》、《进入盛夏之门》

[color=#660000]第五类:灾难、毁灭与重生[/color]

灾难来临前后的细部描绘或全景展现。
如《天幕坠落》、《日本沉没》、《红色海洋》、《结晶世界》、《超新星纪元》

[color=#660000]第六类:技术革新[/color]

以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为“第一推动力”
如《侏罗纪公园》、《野性之口》、《生死平衡》、《天堂的喷泉》

[color=#660000]第七类:人类和“类人”[/color]

探讨人类本身和人类的衍伸物:人造人,机器人,生化人,超人,克隆人……
如《弗兰肯斯坦》、《我,机器人》、《伊俄卡斯达》、《隐身人》、《鲵鱼之乱》

[color=#660000]第八类:战争幻想[/color]

以战争为基本背景和主要情节。
如《全频带阻塞干扰》、《太空堡垒》、《银河英雄传说》、《星球大战》

[color=#660000]第九类:电脑技术、虚拟世界[/color]

电脑、网络相关。
如《神经浪游者》、《黑客帝国》、《决斗在网络》

[color=#660000]第十类:数学、哲学、逻辑学[/color]

如《橱窗里的荷兰赌》、《拓趾星民俗投机事件》

[color=#660000]第十一类:社会科学[/color]

语言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心理学等。
如《你一生的故事》、《发条橙》

[color=#660000]第十二类:虚拟科技史[/color]

发挥想像力,幻想人类历史上某项科技成果的产生过程,其叙述在现行历史中语焉不详,或与之相悖。
如《美洲来的哥伦布》、《飞呀飞》





[color=#FF0000]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color]

实际上,这种小说在50~60年代非常流行,而且进一步引起了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量描写未来,使人们从未来反观现实,给作者和读者以更大的思想自由。它们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作品明显不同,因为后者主要通过空间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超常的世界。

  6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重新强调科幻小说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学,其根源在于19世纪,而不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美国杂志培育出来的一种文类。这无疑是对科幻小说一种视角更广的看法,但它不再强调科学技术的因素,甚至对“科幻小说”这一文类术语也提出批评。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布赖恩·奥尔迪斯指出:“科幻小说不是为科学家写的,就像鬼怪小说不是为鬼怪写的一样。J·G·巴拉德1969年评论说:“那种认为《惊奇故事》这样的杂志与科学相关的看法荒诞至极。你只需随便捡起一本《自然》杂志或任何一种科学杂志,你就可以看出科学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奥尔迪斯还在他的《万亿年的狂欢》(1973年初版,1986年修订再版)里提出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看法:“科幻小说力求说明宇宙里的人和人的地位,而宇宙处于我们发达但混乱的知识(科学)状态,因此科幻小说以哥特或后哥特的方式铸成。”通过将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视为这一传统的源头,奥尔迪斯有效地论证了科幻小说何以是19世纪工业和科学革命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学开设科幻课程,学术界对科幻小说的兴趣也高涨起来,出现了更严格的形式的界定。因为若要教一门课程,你必须知道这门课究竟是什么;而就科幻小说而言,由于它常常被模糊地列入奇幻小说、后现代小说、寓言小说、科技惊险小说、科学发明小说以及乌托邦小说,所以还需要了解它究竟不是什么。因此在学术界定里,人们特别强调要严格划清科幻小说的界限,不仅考虑它的文学策略,而且也考虑它的观念内容,有时还运用在文学批评中发展起来的一些词语,如结构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批评词语。

  1972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达科·苏文把科幻小说解释为“一种文学类型,其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是陌生化和认识的相互作用,而其主要的形式方法是用一种想象的框架代替作者的经验环境”。苏文用“认识”表示对理性理解的追求,而“陌生化”则表示布莱希特的概念:“一种陌生化的表现可以使人认识它的主体,但同时又使它显得陌生。”苏文的定义引起了不少争论,但他用想象的框架表示小说虚构世界,用经验环境表示外在真实世界的做法,对理解科幻小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0年代以后,由于高科技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变化,对科幻小说又出现了各种新的解释。罗伯特•斯科勒斯认为,“科幻小说提供一个明显与我们已知的世界根本不同的世界,然而又以某种认识的方式返回来面对那个已知的世界。”他以“结构的寓言”代替“推测小说”,认为宇宙是一个系统的系统,一个结构的结构,对过去一个世纪科学的洞察应作为小说的出发点。

  结构的寓言以一种虚构小说的方式对人类的处境进行探讨,其最主要的题材是人类科学或生命科学的发展或发明对人类本身的影响。《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通过研究现实世界的迅速变化指出:“科幻小说通过描写一般不考虑的可能性——另外的世界、另外的看法——扩大我们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声称“媒体就是信息”的麦克鲁安认为:“今天科幻小说表现的环境使我们能够看到科技的潜能。”而莱斯利•菲德勒则说:“科幻小说是启示的梦想,是人类终结的神话,是超越或改变人类的神话。”1987年,科幻作家S.K.罗宾逊甚至这样写道:科幻小说是“一种历史文学……在每一个科幻小说的叙述里,都有一种明显或隐含的虚构的历史,它将小说描写的时期与我们现在的时刻或我们过去的某个时刻联系起来”。1992年,评论家约翰·克鲁特进一步扩大科幻小说的范畴,认为美国科幻小说传递的意义关系到“西方世界线性的、由时间限定的逻辑”。

  总之,对科幻小说从来没有绝对一致的看法。但这并不是说,科幻小说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没有相对一致的特点和规则;因为如果没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则,科幻小说也就不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类别。例如50年代到60年代,占主流的科幻小说大都描写未来,有一定的结构原则,并显示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倾向。

  以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为例,他所有小说的背景都是未来的世界史或美国史。在这幅奇特的历史画面上,他周密地安排每一个细节,使之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发展。他有一幅未来史的轮廓和图解,人物和重要发现的日期都穿插在里面。他曾经发表过这样一张图表:这张图表以1950~2600年为历史范围,左侧有一行日期,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其他六行是故事、人物、科技、数据、社会学和备注;第一行排着故事的题目,紧靠未来史的日期;第二行竖排各个人物的寿命;第三行是科技的发展,如“机械公路”或“精神感应”等,也与时间栏对应;第四行数据列举具体时间发生的事件,如2060年出现“合成食物”;第五行“社会学”从野蛮时代开始,列举社会状况,如2020年美国出现宗教专政;最后一行是结论性的论述,例如2600年随着“民情混乱,人类的青春期结束,第一批成熟的文明开始”。这种图表的内容可以任意变化,但原则却是一样的。
[ 此贴被琳儿来也在2010-01-14 12:3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鲜花 +21
  • 墨水依澄

    鲜花 +21 2017-03-13

    博雅杂志16期入选稿件,感谢支持,如若有其他意见欢迎私聊 ~(づ ̄3 ̄)づ╭❤~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17 0
已审
sijinwansui

ZxID:9036152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28 0
很有用哦
土豆炒肉

ZxID:12327569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6-12 0
很有用哦 谢谢分享
juncong1354

ZxID:2007774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8-31 0
已阅,总结得很好!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