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读《二月二日即事》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1 回复:0

[『活动』] 【文人墨客】读《二月二日即事》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卿印

ZxID:12558680


*每月不定时出来一次,平时不出来,抱歉啦*    朱敦儒万物ヾ(≧∇≦*&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38 0
二月二日即事

方岳〔宋代〕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今年拜百亿大片所赐,年初就看了很多龙抬头文学,和其他百亿相关文学。
但是依然不知道龙抬头是从什么朝代兴起的,所以去查了下。
因为之前没有搜到什么龙抬头相关的古诗,所以我还以为这个节日是近现代的。
一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二月二龙抬头相传起源于古早的三皇五帝时期。唐代开始二月朔成为一个节日。
明代时期,二月二正式与龙搭上关系。
但是为什么搜不到什么龙抬头关键字的古诗呢。我怀疑这和诗人们避讳有关。这仨字听起来也是能轻轻松松的就能把作者送牢里去。
不过即使是不提龙抬头这三个字,也能感受到诗人们对这个时节的喜爱。
诗人说,春潮昨晚浮上浅滩啦。一场雨,就催促着花都半开了。
花色半含这个说法真是好美,好喜欢这句,一下子就 让首联就拥有了动态和渐变的色彩。
同时也把这个时节的常见天气给说了出来。
为什么大家会那么热爱这个节日呢?因为这个时节经常有春雨,春雨也催生了万物。
而从这个时节的天象上来看呢,北方的苍龙七宿刚开始露出角宿,从地面上看,就像龙探出了角角一样。
想想就特别可爱。
各地的庆祝习俗也都不一样,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写种田文的东北太太,每本书都要写到二月二吃猪头肉,还说到习俗说到猪后颈肉叫禁脔,那块肉普通人是不能吃的,是要埋在地下的。作者太太还要说这块肉是猪淋巴,本身就不能吃,也是位很热爱科普、而且关注读者身体健康的好作者了。
这首诗的颔联是我最喜欢的。
经常能看到诗人写北雁南飞的诗,但是写大雁春季往北飞回的诗就要少得多了。
这首诗也比其他宋代作者写的雁飞多了几分安然。读的时候我就在想:作者应该不是南北宋交界的人,作者说不定是南宋人。一查真的是这样的,作者是出生在南宋七十多年的时候,他就很安心地,像他描述的小燕子一样在南面筑巢了。
诗人说,如果不是因为开心,人可以不必游荡在花树之间。在这么美的景色中游荡,也让诗人更加开心,诗人说有病都不需要吃药了。
最后两句诗就和诗人本身的经历有关了。
诗人因为得罪了贾似道和丁大全,而被弹劾丢官。
所以诗人最后说,我的公正与忠诚无愧于天地,所以我可以很安心地和儿女尽享天伦之乐。

虽然这首诗看不出来,但是作者的词作写的是非常有侠感的,而且非常大气,读起来仿佛是看了一部荡气回肠的武侠小说。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0
  • 月璃。

    派派币 +10 前天 11:51

    诗词歌赋[文人墨客]活动基础补分

  • 月璃。

    派派币 +90 前天 11:50

    诗词歌赋[文人墨客]活动基础奖励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