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推荐 >>【舞文弄墨】微讨论之反抗内核(2.17-2.23)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6 回复:7

[版块活动] ||。品书推荐 >>【舞文弄墨】微讨论之反抗内核(2.17-2.23)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玉米酪酪

ZxID:11819565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宴山亭
❤3.9上任周年❤4.13结婚周年❤4.22周年❤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2-16 0
— 本帖被 玉米酪酪 执行取消锁定操作(2025-02-17) —
▍|▍▍||▍| ▍|▍▍▍|▍▍||▍| ▍||▍| ▍|▍▍||▍|▍
微 讨 论 之 反 抗 内 核

前言
春节档最大的王者莫非是《哪吒2之魔童闹海》
但与此同时,不少人掏出了上美的《哪吒闹海》
觉得上美的改编才真正体现出了哪吒这个人物的内核:反抗父权精神
以下引用一些评论:
引用
很多评论扭曲了哪吒的故事,包括现代的很多影视作品,都没有完整呈现出哪吒故事的内核。
哪吒故事的内核是反抗封建社会下的父权,族权压迫。割肉剔骨还于双亲后,哪吒再不用受封建大家长的压迫。
抽龙筋,更是对于恶的势不两立,原版故事里的龙王三太子,肆虐百姓,残害儿童。哪吒是挺身而出保护百姓的英雄。
龙王放任子嗣肆虐百姓,哪吒为保护百姓抽了三太子龙筋后,龙王勃然大怒,水淹陈塘关,逼迫哪吒自刎。后来太乙真人为哪吒重塑肉身,哪吒归来大闹东海,砸龙宫,抓龙王。这是百姓借助神话故事,发泄对造成水灾的“真龙天子”的怨恨——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怨恨。
反抗封建宗法的父权、族权,反抗肆虐百姓的恶,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怨恨。这些才是哪吒故事真正的内核。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奏响反抗的高歌!

引用
哪吒的内核就是以剔骨反抗封建父权和嫉恶如仇的大无畏精神啊,离了这些还叫什么哪吒呢

引用
被父王逼着臣服于龙王威压,被骂是孽障畜牲没有用还连累父母,最后没有退路的“哪吒”反抗规则换取自由的方式是自刎,这是我最早接受的死亡教育了。

引用
更加证明新版只是导演讲自己故事的套皮作品,封神榜的世界观只是用来确保噱头

引用
莲藕身,灵珠子都被人抢了去是我最接受不了的,甚至打开小红薯一堆人说希望3里让敖丙也肉身成圣,说哪吒都可以敖丙为什么不行

引用
所以哪吒的故事无论怎么改,都接受不了合家欢的结局,哪吒是反对父权的象征,李靖那么对他,为什么要改成父慈子孝,如果父慈子孝,李靖为何托塔,他的塔缘何而来,是因为哪吒是三太子,他才是托塔天王,不是因为他是托塔天王,哪吒才是三太子的

引用
哪吒这个形象再如何争辩,也是反叛的。所谓的不连累,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他看穿了李靖(故事里的,李靖原型没有)的懦弱。李靖认为神明就是神明,纵然吃人也应奉为神明。但哪吒不是这样的,很多人可能说他为什么不反了,直接对抗天庭?他觉得不爱百姓的是妖魔而非神明,但迫于封建礼教下的父为子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很难脱困。所以他的削肉还父,剃骨还母不仅仅是希望能自己承担后果,也是渴望脱困之后践行自己的道。这也是哪吒作莲藕化身后不再受制李靖直指恶龙的原因。
但是很多人就是讲不通,有时候你会怀疑他们九年义务教育没结束,生出一种欺负弱智的感觉,但是不说,又容易气闷……

作品一定没有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饺子导演认为“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是糟粕”,所以在他的版本中哪吒的家庭幸福美满,但一些观众则觉得饺子导演将哪吒最重要的精神抹掉了,成了嗑cp
在涉及历史人物或者说神话人物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其实也存在相似情况,比如说在桐华笔下,蚩尤成了正派而黄帝则成了反派
但对于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大热作品之中没有体现出人物最重要的内核精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回复格式:
  1. (参与舞文弄墨积分需附专属图签)
  2. 想法:


要求:
1、总字数必须大于200字。
2、内容需原创,不允许抄袭或复制。
3、每人只允许回复一次,禁止大小号同IP。

奖励:
1、合格回复均可获得50PB及舞文弄墨勋章2积分。
2、言之有物但字数不足,可获得派币奖励。

Ps:【舞文弄墨】专属图签申请帖

「阿九制」
[ 此帖被玉米酪酪在2025-02-16 23:45重新编辑 ]
做梦有点难

ZxID:4720616


等级: 派派文编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昨天 19:38 0
(参与舞文弄墨积分需附专属图签)
想法:
我觉得其实无所谓的,神话也好,小说也罢,都脱离不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老版哪吒的故事,精神内核是反抗父权,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先进的想法,也能让人产生共鸣。但是时代毕竟已经变了,现在的时代,虽然男女平等不一定完全实现了,但是至少在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再去坚持这一点,就显得有点过时了。
因此,我觉得现在的改编还是不错的,哪吒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反抗,宣扬我命由我不由天,是符合现在的普遍价值的,能够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人物最主要的精神没有崩塌,个人觉得算不上胡编乱造。
而且从个人形象来说,丑萌的哪吒代表了绝大多数的底层百姓,也正说明,不能仅凭外在形象否定人的精神气质,也没什么不好的。

不淡定真的好吗

ZxID:10571484


等级: 热心会员
3.31日改名,原为卅滨琪de嗳,周年2.9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2-20 0

为什么近几年大火的动画电影,多数都是神话或者耳熟能详的题材,例如西游白蛇传封神榜宝莲灯李白,因为非原创,有IP加持的下更容易理解剧情,不需要长篇大论的构建背景(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感觉有点可惜的魁拔,生在十年前动画电影还百废待兴的时代,有着原创的宏大世界观,过硬的剧情,不错的画面,可惜扑街了)。那同一个神话故事题材不同人拍拍这么多都快拍烂了,与其是还原原作,其实更重要的是为己所用,融入新的角度新的背景,重新构建这个人物。不光是国漫,国产电影也一样,“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能有正向的精神内核,与原著不相同又如何呢?
努力撸章,完成零的突破中~~~~
姒墨妃墨。

ZxID:55531909


配偶: 七染
9.12/9.29/10.30周年(>ω・* )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2-18 0
(参与舞文弄墨积分需附专属图签)

看法:好像是有看到这些评论,现在回忆一下确实是,只不过小时候看哪吒的时候根本不懂剧情背后的反抗精神,只是觉得剧情很精彩,也不会再看过之后还去思考剧情和故事本来锁表达的东西。直到现在哪吒2这么火,当然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每个人看当然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理解,不过反抗内核还是始终的主线,只不过回头看,以前的哪吒是反抗父权,但奈何那时候完全不懂,这就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表现的反抗精神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文学创作也该顺应时代,所以我觉得挺好,谈不上魔改什么的。虽然剧情不同,但精神内核还是一脉相承的。


lizhutou

ZxID:4747944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02-17 0


想法:
套用一句常说的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其实的意思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和需要解决的难题,所以作为改编的神话人物哪吒,以及新的哪吒故事,挑战什么,反抗什么,需要当代新的解读的,需要结合当下的矛盾。

所谓挑战父权,是因为在那个封建的时代,父权和封建的统治是一体的,所以年轻一代的挑战是从父权开始,同样的,那个时候与封建家庭决裂,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因为首先要挣脱的枷锁就是来自最切身的家庭和家中权威。

时过境迁,今天的家庭、父亲的角色总体来说已经与时代同步进步了,两者没有根本的矛盾,他们面临是新的外部的挑战,家庭和年轻人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的,共同对抗其他东西。

其中电影中敖光的那句话特别令人感动,他对敖丙说:“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得你去闯。”
这样通情达理,充满爱意的父亲,实在没有挑战的必要,因为他是支撑的力量……

哪吒和敖丙在饺子的电影中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这给他们去反抗挑战更大势力的动力和后盾。
东东西哇

ZxID:1233048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2-17 0

回复:
从小我就一直无法理解哪吒的父亲为什么那么无缘由的对哪吒如此苛责,不听解释,不看他作为,只是一味的苛责辱骂,我对这个版本一直无法接受,所以哪吒剔骨还肉的时候,看的很解气,这种不爱孩子的父母,不要也罢。 新版本哪吒其实很巧妙地避开了这个环节,哪吒就活了3年,李靖第一年在外求大仙,第二年回去,对哪吒的态度是冷漠严苛的,因为他已经决定用自己的命还哪吒的命,所以不希望孩子对他投入太多的情感,因为观众是旁观者,所以忽略了哪吒视角里父亲是对自己不认可的。 所以才有了生日宴大闹要弑父的情节。虽然有了一定的改编,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并且更能接受新版本,我小时候就一直无法理解父亲对儿子的无视和苛责,一味的莫名其妙,就很奇怪。
其实现在很多经典故事都被改编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精神传承,对经典故事的改编只是根据当代的理解和市场需求去对应改编,也许核心改了,但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是不变的。 个人觉得哪吒魔童的改编非常成功,当代人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敢于拼搏努力的精神状态。这个时代也的确是可以靠自己闯出一片天的时代。而不是为了父权和官权去拼搏反抗的时代。 所以改编不可谓不成功啊。
由于旧时代的经典故事都是为了对抗当时的封建思想和对子女或者女子的封建要求去突破的,现在时代完全没有这些困扰了,哪怕照本宣科的出了对应的故事,当代人也无法get到点啊。反而根据时事改编,顺势而为符合当代人思想的故事才是能够打开市场卖座的好故事。宣传正确价值观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kamiyuki

ZxID:449993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2-17 0

想法:我比较认同这个应该坚持原有内核的观点。因为好多历史故事或者神化故事都代表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一些追求。就像西游记,初看觉得是唐僧师徒过关斩将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过程。但是现在看,也是揭露了当时的政治状态,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捞走了,没后台的妖怪都被打死了。还有封神榜,那些神仙就真的想在封神榜上面吗?在封神榜上面之后,感觉都失去了自由。有了永生不死的寿命,但是失去了自由,这真的是人们的追求吗?我觉得一些故事,还是需要保持一些探讨性。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但是也不要一昧得去否定别人的观点。取各家之长,得到的才是更加精彩的故事。我觉得过去的一些思想也不一定就是糟粕。像岳飞精忠报国,放在现在好多人说他愚忠,但是要是岳飞是个随时会反的人,没有自己的坚持。那还会让大家记住他那么久吗?
网友小八

ZxID:99740304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17 0

想法:不太好说,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过,但目前自己还没有想清楚。
我觉得很多经典ip或是神话故事,因为拍的版本过多,或是为了新意,或是自己真心想拍,到后面确实是存在一些出入的。这种改编有些成功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版本,在口碑和热度上都取得了成功,有的就不太行了,被观众吐槽的时候也会放大这个点加大力度。所以我觉得可能作品本身的质量是关键所在吧。
虽然话说烂了,但我觉得对作品的感受确实是主观的,同一部作品,大家观看的时候肯定是有不同的侧重点,因为这是基于观众本身经历所引起的偏好或是情感共鸣。而对于内核大改的作品,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改编长远来看究竟好不好,想不通的时候我可能更多还是落在了个人感受上吧。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