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谈】“霸总”短剧精准“收割”中老年,监管该如何破局?【12.23~12.25】【已评完】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94 回复:17

[社][三日谈] 【三日谈】“霸总”短剧精准“收割”中老年,监管该如何破局?【12.23~12.25】【已评完】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远山见月。

ZxID:37456505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蜜桃豚豚
风卷流云,玄浪破礁   发书番外不补
举报 全看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0
— 本帖被 远山见月。 执行锁定操作(2024-12-27) —

  又土又上头、根本停不下来、一天怒追上百集,从霸道总裁到豪门恩怨,从重生复仇到战神归来……近年来,微短剧持续火热。“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视听节目。

  今年以来,中老年题材微短剧悄然走红。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里,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也有12.1%,中老年人群体已成为微短剧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

  微短剧火热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人物设定浮夸、剧情狗血以及被夸张荒诞的营销话术包装的微短剧充斥在各类平台上,并且能精准“收割”中老年人。50岁的王女士,平时就特别爱看微短剧,但是看着看着,却差点儿被诈骗,怎么回事儿呢?

  今年9月初,在浙江杭州务工的50岁的王女士(化名),业余时间刷微短剧时有男子私信她,自称姓李,与王女士同岁,通过好友后,李某每天对她嘘寒问暖。

  原来李某自称做虚拟币交易,有赚钱机会,把自己账号告诉王女士,按照操作,王女士果然赚钱了。被打动的王女士,把自己的存款共25万元从银行取出,幸好属地警方提前发现,挽回了王女士损失,经过警方分析,王女士被骗的其中一个要素在于,她刷剧的信息已经被不法分子获取。类似于这样的中老年女性被骗案,其中的一大因素是受了网络短剧离奇剧情影响,陷入骗局。

  杭州市公安局钱塘区分局白杨派出所教导员 沈建平:现在观看微短剧,已经成为犯罪分子获取被害人的精准画像,或者获取被害人的基本信息的途径之一。你观看的过程中可能在评论,根据评论可以推断出你是怎么样的习惯,是否具有相应的财富可供他们来进行诈骗。他都会根据这些给你精准定制适合的诈骗剧本,让你深陷其中。

  记者在网络平台上搜索“短剧”“微短剧”等关键词,可以看到海量的微短剧剧集,这些微短剧的片名大多离不开“总裁”“首富”“重生”“逆袭”等关键词。诸如“霸道总裁爱上我”“50岁保姆爱上20岁霸总”等为标签的“霸总”类微短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在剧情设置上,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冲突,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让中老年人不断“上头”,同时也衍生出诸多付费套路。

  这些剧集,在迎合式算法的推波助澜下,为人们营造了信息茧房,存在干扰社会秩序的可能风险。

  记者随机体验了多款观看微短剧的软件,发现在播放到一定集数后,往往显示需要充值来解锁剧情。以一款软件为例,9.9元可充值990个“K币”,而解锁一集需要消耗200“K币”,也就是需要花费两元。单集付费的金额体量看似不大,可观众一旦追剧“上瘾”,后续往往是近百集的付费剧情,看完一部微短剧有时需要支付上百元。而这些短视频平台的年费会员价格甚至高于长视频平台。

  “临影厂”影视拍摄基地副厂长 张聪聪:短剧属于即时充值享乐型,就是常说的瓜子效应。什么叫瓜子效应呢?就是我们嗑瓜子,嗑一个瓜子吃一个仁。就像看短剧,看一部我充一部的钱,就很直截了当。

  通过不断设置情绪冲突和剧情悬念打造付费点,是微短剧吸引用户持续订阅,获得收益的主要模式之一。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微短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仅靠剧情设计和画面质量吸引观众的付费模式已难以满足各方的收益期望。一种效益周转率更高的模式正在出现,其核心玩法就是投流。

  所谓投流,是指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流量广告投放,以此增加短剧的曝光度。

  “临影厂”影视拍摄基地副厂长 张聪聪:短剧有着抓人的内容,这就是它导入流量很重要的点,我们把这些抓人的内容变换成切片,散发到这些平台上之后,就会引发一些人点进去,点进去之后就会跳转到对应的平台看,忽然有一集要充值了,这个时候你要想继续往下看,就得付费。

  据业内人士介绍,投流已经成为部分微短剧上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相比起较低的制作成本,一部微短剧的投流费用甚至能占据全剧宣发成本的八成至九成。

  这些微短剧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在深入了解后记者发现,这些“批量制造”的微短剧成本低、制作周期快,一部七八十集的短剧拍摄只需要一周时间。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加速微短剧产出并紧贴流行趋势,除了少量原创剧本以外,大量微短剧的“上游”是网络小说,也就是将网文的经典“吸睛”套路进行浓缩式的可视化翻译。

  “临影厂”影视拍摄基地副厂长 张聪聪:短剧最后走向市场还是主打一个情绪价值,让更多人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情绪上的宣泄、满足。所以说情绪类的这种短剧,更容易在市场上流通,且占比更高,甚至达到90%以上。

  记者走进一家古风造景的微短剧拍摄基地,这里一天内共有10个微短剧剧组同时进行取景拍摄。布景、灯光、摄影、演员都在最短时间内就位,他们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

  业内人士透露,一部成本几十万的爆款短剧,回报最高可达百万甚至上千万。拍摄周期短、成本低、变现快,使得大量影视制作团队持续涌入微短剧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今年仅横店影视城的微短剧剧组接待量已超过900个。微短剧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也让低质剧集的“野蛮生长”有了可乘之机。前段时间,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连续发布两个管理提示,对于当前在中老年题材和所谓“霸总”题材微短剧创作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提示和规范,推动微短剧创作持续向上、向善、向美。

  广电总局在11月22日发布的关于“霸道总裁”微短剧的管理提示强调,有一种被网民贴上“霸总”标签的微短剧,将代表成功、权力、财富的“霸道总裁”角色设定以及“爱上我”的浪漫剧情设定,当成追求流量的砝码,一些制作机构争相编排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和现实逻辑的情节。这种现象正在将此类微短剧推向过度娱乐化的泥潭。对此,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提出了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管理的具体要求,那就是要缩数量、提升质量,不以“霸总”之类的字眼作为片名吸睛引流。对“重点微短剧”和“普通微短剧”,要严格把关,加强调控。对平台自审的“其他微短剧”,要加强巡查监看,督导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审核把关能力。要反映真实的生活,传递主流正向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给人以感染与启迪。

  记者今天了解到,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再发布管理提示,提出由平台负责自审的“其他微短剧”,虽然内容违规问题已大幅减少,但片名哗众取宠、低俗庸俗的顽疾,严重拉低了微短剧行业整体形象,亟待治理。特别小程序类微短剧为刻意追求投流效果,片名问题尤为严重,必须严加整治。为及时纠正和扭转部分微短剧在片名上的跑偏倾向,管理提示就加强片名审核工作,分别在导向、体例和艺术上提出新要求。

  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奖励:每人10PB,回复有1积分博雅积分。
     回复内容请与讨论主题相关,回复字数20字以上,不满20字不提醒且无奖励
     优秀回复给予1-5PB加分
     回复参与时间:2024.12.23~2024.12.25

[ 此帖被远山见月。在2025-01-01 22:44重新编辑 ]

小满胜万全

ZxID:15586801


等级: 文学之神
举报 全看 沙发   发表于: 2024-12-23 0
— (远山见月。) 恭喜获得博雅勋章积分1积分 (2025-01-01 22:43) —
有些短剧拍得挺好看的,比电视剧好看,但是劣质的也有很多,加强监管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远山见月。

    派派币 +10 01-01

    感谢参与派派杂志区【三日谈】活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