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谈】一张机票价差超过两倍,合法吗?【12.13~12.15】【已评完】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21 回复:12

[社][三日谈] 【三日谈】一张机票价差超过两倍,合法吗?【12.13~12.15】【已评完】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远山见月。

ZxID:37456505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蜜桃豚豚
风卷流云,玄浪破礁   发书番外不补
举报 全看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0
— 本帖被 远山见月。 执行锁定操作(2024-12-16) —

  近日,有消费者向澎湃新闻反映,11月17日他通过航班管家App购买北京至深圳的往返机票,花费3357元,但他登录航旅纵横App后发现,同样的机票“含税票价”仅为1070元,差价达2287元。

  差价达到机票价本身的两倍多,简直不可思议。从现实来看,如此大的机票差价不是个案。在相关投诉平台上,关于在第三方订票平台购买机票实付价格高于行程单票价的投诉就有不少;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消费者吐槽有过类似经历。

  客观地说,第三方订票平台作为航空公司的分销商,无论是平台自营,还是入驻商家,希望从中赚取一定差价,可以理解,但前提得是公开透明、合法合规。在实际情况中,差价往往没有明确的标准,甚至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都是不知情的。一张机票价差高达实际价格的两倍以上,这无论如何站不住脚。

  机票分销商按说应该与航空公司达成了分成协定,如果再挖空心思在消费者身上赚差价,实际就构成了一种“重复收费”,该做法也是被明令禁止的。中国民航局曾发布通知,明确要求“销售代理企业不得向旅客额外加收客票价格以外的任何服务费”。

  而且,这种赚差价的手段还可能涉嫌违法。如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第三方平台购买的机票,不仅价格高于航司的售价,且往往最终拿到的机票与自己购买的机票票号不一致,甚至舱位都发生了变化。这实际就是第三方平台偷偷“退高买低”所留下的痕迹,即平台凭借信息上的优势,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把消费者高价买的机票退换成低价票。若是如此,便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滥用。甚至,使消费者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支付了更高的票价,还可能构成欺诈。

  可见,偷偷摸摸赚差价,不是简单的“吃相难看”,有必要重新审视其业务的合法性。大量第三方订票平台的出现,的确给了消费者更多元的选择,但部分平台置既有规定于不顾,在未经消费者授权的情况下,滥用消费者个人信息“退高买低”,不仅让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而且也与日益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相冲突。

  要改变现状,不能只靠消费者“单打独斗”式维权,应该有结构性的优化措施。首先,航司应该负起责来。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通知中明确,“航空运输企业要强化(机票)营销管理,规范销售行为”。对于一些平台“退高买低”的操作,航司有责任加大监控力度,并通过技术性手段压缩可操作空间。如可为“退高买低”增设身份验证环节,防止平台私自操作。同时,可将航司售价信息同步到第三方平台,尽力消除信息不对称。

  其次,针对机票“退高买低”已成为一种消费者普遍反映的潜规则,监管部门理应加强重点整治,并完善相关监管与处罚机制,真正从制度上遏制第三方平台对消费者上下其手。

  此外,行业协会和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也有必要加大对此类消费陷阱的曝光和提醒力度,让阳光驱散机票价格的迷雾,让更多消费者引起警惕。

  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奖励:每人10PB,回复有1积分博雅积分。
     回复内容请与讨论主题相关,回复字数20字以上,不满20字不提醒且无奖励
     优秀回复给予1-5PB加分
     回复参与时间:2024.12.13~2024.12.15

[ 此帖被远山见月。在2024-12-19 21:13重新编辑 ]

紫冽

ZxID:1093440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全看 沙发   发表于: 2024-12-13 0
— (远山见月。) 恭喜获得博雅勋章积分1积分 (2024-12-19 21:13) —
感觉不合法,之前买机票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同平台就会差很多,只能说很多平台真的是很坑人,大家要是买机票一定要做好攻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远山见月。

    派派币 +10 2024-12-19

    感谢参与派派杂志区【三日谈】活动✧⁺⸜(●˙▾˙●)⸝⁺✧

我愿为清风,随君飘西东。 纵我不在,也愿君安康。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