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如棋,纵横捭阖: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格局总析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回收鲜花鸡蛋
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天赐良缘
万年历
管理操作原因
工资领取
邀请码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大富豪3
清宫无间斗
皇上吉祥
魔灵军团
妖怪宝可梦
崩坏手游
派派小说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手机触屏版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派派小说论坛
写作素材
天下如棋,纵横捭阖: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格局总析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阅读:132 回复:
1
[军事战争]
天下如棋,纵横捭阖:中国古代军事地理格局总析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沈淮西。
ZxID:11437411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0-03-27
最后登录
2024-12-03
在线时间
15317小时
发帖
19373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派派币
10499
威望
15929
鲜花
505570
鸡蛋
18
在线时间
15317 小时
访问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查看作者资料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505570
鲜花
18
鸡蛋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任野。
3.27周年/11.4转正/12.25结婚周年/番外不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5-28
0
每到乱世之际,天下分崩离析,各路诸侯并起于世,权势通天者裂土称王、割据称霸、虎踞一方、占城为豪、屯兵图谋,落草为寇者祸乱一方、趁火打劫,九州华夏便为棋盘、赌桌,自有枭雄落子布局、下注对赌,最终又会有胜者席卷天下、鲸吞万里,收得江山入私囊,主宰天下坐龙位,在东亚大陆的千年古代历史之中,这样的游戏不仅仅出现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否占据山川险地,便成为了这场游戏当中的关键所在,其中关中、洛阳、荆襄、江南、川蜀尤是重磅筹码。
然而,除了中原的王朝兴替外,亦有天下危亡之时刻,北方强狼时刻伺机入关,阴山、燕山、祁连山便成为了护天下的环护铁壁,能否有龙城飞将,令胡马不度阴山,则成为了华夏安危的所在。
不知棋盘则无法赢棋局,不知赌规亦难以夺头筹,由此可见地理对于军事的重要性之大,自然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那么,本文便以军事地理作为重要的视角,来梳理总结一番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军事地理知识,来看一看究竟有哪些兵家必争的局眼,以及又有哪些古之军事家们巧施的破局名策巧谋。
一,
首先,先来梳理一番我国古代地理之中有哪些重要区域。
所谓兵家必争之地,首先是最为关键的险关要地(江河天堑、山川天险关隘,往往即军事学之中描述的锁钥地区),其次是险关要地所支撑一系列防线体系,最终还有为整个军事部署提供资源保障的关键腹地后方大城。
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先可以以古代战争之中 被视为核心战略腹地的区域为基点,将古人眼中的“天下”划分成几个核心战略区域。
只算长城以南(不计入东北),本国腹地核心大平原地形有关中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此处引用《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饶胜文著)之中的一个观点。
将中国古代军事行动活跃的地区划分为四个核心战略区域,以及四个枢纽。
这四个核心战略区域分别是:关中、川蜀、江南、河北。
四个枢纽区域则分别是:山西、汉中、荆襄、山东。
关于围棋,有一段名言“金角银边草肚皮”。
若把中原名都洛阳视为围棋盘上的天元。
那么,下面就把其他几个区域如此地标注在棋盘之上:
每个核心区域四面都会有山川河流形成的天然防线,使得这里变成一处适合立足的所在。
关中为四塞之地,枢纽在于山西,四川更为群山环布,枢纽在于汉中,江南外可依靠淮河•襄樊一线主动防御,内侧则还有长江天险,可以山东为枢纽,河北侧靠太行,背靠燕山,又处黄河北腹,枢纽在于山西。
在东西割据对抗之中,关中平原往往重要性最为突出,其积极防守与主动进攻的关键在于豫西走廊地带(潼关到洛阳,再到荥阳,南至南阳,秦汉时于荥阳一带筑敖仓,使得这一条战线更为重要)。
因此长安、洛阳二城最为关键,此二城也是最早的大一统王朝都城,西汉卧长安,东汉居洛阳,曹魏先后以许昌、邺城为据,之后也立于洛阳,纷纷扰扰两晋南北朝,便是大唐的长安盛世,长安为都,洛阳则为陪,期间武则天也曾凤临洛阳。
当然,对于来自关东的势力来说,倘若时间允许,也可以选择入南阳盆地、取武关的方式进攻关中,相对潼关来说,此处的攻略难度要低许多,潼关到豫西一带,对于虎据关中者来说,则是宜守亦易攻之所在,一来可以潼关之险足以作为坚盾,二来此处多为粮草资源由东西运的枢纽,多有仓城粮台,三来可以辐射整个中原地区。
在南北对抗之中,江南为南方势力的立锥,淮河流域则为攻守交锋的所在,其次为荆襄。
黄河流域虽然也不失为天险,但终究并不坚牢,古代南北割据对抗,往往北方实力更强,南方若不能过黄河一举扫除北方强敌,守于黄河一带终不能持久,而长江虽险,但若只守长江,则整个长江天险的防御往往会处于极为分散的状态,易被重击而破,因而淮河一线便极为重要了。
三国乃至魏晋南北朝期间寿春—合肥—巢湖—濡须口一线相对最为重要,例如孙权与曹操就曾在这一线对峙,孙吴此后还曾数度试图突破合肥一线,但也未能成功,之后由于巢湖水运状况的变化(巢肥运河的堵塞),以及南北大运河的贯通,这一条线的重要性则有所削弱,当然淮河依旧是南北割据对抗的焦点。
在南北对抗之中,四川独立性相对较大一些毕竟其距离江南政权的核心腹地距离较远一些,从北向南攻蜀,关键在于拿下汉中。
总体来看从防御便利的角度来看: 蜀地>江南>关中>河北,四川地区无疑是周围天险最为密布的一带,但古代时期与外界的交通则多有不便,宜守也不宜外攻,故而川地的割据力量乱世之中难有作为。
由于几处核心要地的存在,东西方向上用兵对抗时,洛阳盆地一线与淮河一线往往是关键战场。
除了乱世争霸之外,统一王朝的都城选择也要兼顾这几处核心要地,以便日后管治天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便是北京、西安、南京三城之间形成的一个三角区域,古代统一王朝的都城选择便在这个三角区域之中选择。
二,
在总体上,中国地区的地理环境可以算作是一个具有半岛特征的大陆环境,青藏高原与蒙古草原之间,只有着一条河西走廊连通于西域,东南为沧海,因此在古代时期,能够兵压中原的力量唯有来自于西北、北方、东北,所以对于古代外族入侵的情况来说,由北向南,可以将天险要城归结为以下七道防线。
大外层防线:西北:祁连山下河西走廊至贺兰山一带:铁门关(这个其实已经深入新疆了)、星星峡、玉门关、阳关、嘉峪关、贺兰山镇远关等关隘,敦煌、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等城(河西走廊连接于西域,是控制于外的窗口,夹在草原与高原之间)、乌鞘岭等山险。北方:阴山山脉与黄土高坡靠北河套地区。东北:燕山外,沈阳、锦州、宁远一线(大外层防线主要是保障帝国的辐射影响,实现御敌于国门之外)。
内防:第一道防线:北方长城地带+以山西为轴心的黄土高原地区(大同、雁门为首当其冲)+太行山防线+燕山防线:内三关与外三关(长城内三关: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靠近于北京一带,外三关:宁武关、雁门关、偏关,山西地区)、张家口、山海关、古北口、北冷口、喜峰口+陕西北部(河套地区、榆林等地)、西北六盘水、陇山一带(萧关,陇关)(北方边疆:西北、北方、东北)。
第二道防线:黄河流域、关中地区(出潼关,则出关中)、洛阳地区(洛阳盆地附近要关:洛阳八关: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洛阳四关:虎牢关、函谷关、伊阙关、轵关;一般来说,虎牢关、汜水关指的是同一处)、太行山南部(山西地区中南部、太行八陉南部,太行八陉:军都陉、飞狐陉、蒲阴陉、井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河北(虽基本为平原,但也可依托旁侧的太行,且河北平原亦有河流缓护:桑干河、拒马河、永定河、滹沱河、滏阳河)(突破这些区域,过黄河,便可进入一马平川的中原)。
第三道防线:其余中原地区、山东半岛(山东:锦阳关、铜陵关、黄草关)(除了鲁中南山地,此处地势明显极为平坦,进入了中国地理第一级阶梯)。
第四道防线: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入汉中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秦岭库谷道则通汉中以东的安康盆地)(秦岭大巴山之间有汉中盆地、安康盆地、西乡盆地、成徽盆地、商丹盆地,最重要当然是汉中盆地)(大巴山入四川盆地有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以及阴平小道)荆襄湖北:北有襄阳连接于南阳盆地,大别山为此屏护,扼守长江中游之所在(大别山与桐柏山脉一带有古义阳三关: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大别山一带的麻城等地也相对较为重要)。 淮河线:护卫长江之关键,合肥(距巢湖近,附近要地有凤阳、寿县)、扬州(附近要地有淮安、盱眙)均是江淮地带的重要城市,南方若要完全转为主动,则还需要北上取四通八达的徐州。
第五道防线:四川南部(重庆一带,著名的合州钓鱼城)、长江天险(宜昌、荆州、岳阳、武汉地区、鄂州、黄州、九江、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三峡地区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其中“夔门之险”的瞿塘最为重要)、江南丘陵(大娄山、雪峰山、武夷山等山脉)(浙江入福建有仙霞关)。
第六道防线:岭南地区(梅关、韶关的所在,过了五岭,便是岭南,五岭:骑田岭、大庾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云贵地区。
以上这些防线 基本上是从北敌南进的视角出发的,毕竟西有藏地、东为沧海,能够发起席卷之势的强敌多来自西北、北方、东北。
大部分情况下,青藏高原上都不至于有能席卷天下的势力,藏地吐蕃崛起之时,李唐王朝与其交锋,位于四川的维州曾是双方力争的战略要地(吐蕃称无忧城)。
三,
龙椅之上无强主,乱世风云便乍起,天下崩析前朝实亡,战火纷飞狼烟燃,是三国两件南北朝,也是唐末五代十国两宋边乱,又或是元末明初群雄起,还或是明末清初异族入关,总之,这是我们所熟知的古代历史上多次出现的乱世戏码。
北国游牧族狼侵中原,偏远诸侯龟缩偏城,四方列雄偏安一隅,中原强霸虎占豪城,投机贼寇豹袭要地,落草绿林占山为王,最终亦有人踏万枯骨来得这大好河山,待到今朝龙椅空,便免不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根据以上关于御北敌的层层防线,以及天下棋盘上的各大边角来看,古时取天下的路数大概可以被划分为六大模式,这里主要以割据势力在一处实现完全稳定,摆脱后顾之忧的局面后,得以蓄势,最终取得天下的这一标准,来划定其政权属于哪种模式。
在此将这六种模式罗列如下:
1,关中模式
成功取天下案例:秦朝、隋朝、唐朝。
立足于此案例:绿林更始帝、赤眉军、前赵、前秦、后秦、胡夏、北周。
秦立足于关中,久待而出殽山,最终于战国时代取天下,李唐王朝则龙兴于山西太原,巧取关中,便以关中为辐射,先后攻伐各路势力,逐吞并天下,足见八百里秦川之重要。
汉自汉中复起,也是在关中剪灭三秦之后,出关东行与项羽一决高下,关中是关键的跳板。
秦汉与隋唐两个重要的大一统时代,皆是于关中奠定了风云走向,而后得以挥戈安天下。
乱世之中,割据政权能否守住关中,山西这个屏障非常重要,蒲津渡口对于关中地区尤为重要,而要攻取天下,面对关东地区,关中地区的要穴有潼关、武关,面对汉中方向,则是要注重汉中与关中之间的几条山道,主要的进攻方略是出潼关、占据豫西走廊。
由于函谷、潼关一处天险更险要,东汉之后方称潼关,所以相对来说,取武关入关,不失为是取关中之巧招,刘邦入关灭秦,便不攻函谷,取道武关,桓温北伐,也自武关入,威压长安。
走蒲津渡口,弱化潼关也是一种方式,曹操、北魏长孙稚便使用过这个方案。
关于函谷关、潼关天险,能够将其正面突破的较少,战国六国联军、北齐高欢部将窦泰等力量都最终受阻于此处,安史之乱里安禄山也一度被潼关阻隔,是在关外歼灭被迫主动出击的哥舒翰主力后,才得以拿下潼关,祸乱天下。
2,河北模式
成功取天下案例:刘秀、曹操。
立足于此案例:战国时代的燕赵、楚汉战争时期的赵王歇、黄巾起义张角部、袁绍集团、后赵、冉魏、前燕、后燕、北齐、窦建德。
控河北、弱关中,即使尚未能统一天下,也便可立足于北方,在中原盘踞。
河北模式之中,最成功者当属刘秀,安定河北,自北向南吞并天下。
河北本身虽然西倚太行,多条河道横流,但本身是一马平川之原,乱世之中,也要直接面临着中原乱争的危局。
所以,河北模式在广义上来说,也可以说是中原模式,盛世时期,中原富庶,但乱世时期,越是在战圈的中心位置,就越是面临着四战之地局面。
河北模式奏效的一个环境条件是关中模式并未成形,无论是刘秀再建大汉,还是东汉末年乱世,关中区域都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势力,因此屯势在河北,南下吞中原,一统北方后望南,便是一个较为合适的选择。
兖州起事的曹操,在此也算是一个河北模式范畴之下的案例,在剪灭了北方袁家势力后,曹操的立足点也常摆在了河北邺城一线,在此也多以河北作为根基所在。
唐代的河北藩镇在诸多唐末藩镇之中最为狂嚣,而晚唐又不得不倚重藩镇。
五代十国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一事对于历史影响很大,使得河北地区的后顾之门大开,也使得中原王朝丧失了重要的养马地,中原王朝的骑兵力量难以兴起,进一步导致了此后北宋外战弱势的局面。
河北地区的后顾门户为幽燕地区,以及太行八径,山西地区也是重要的枢纽屏障,上党地区的滏口陉、较为靠近太原的滏口陉等处为要穴,而割据时期的前进方向在于南渡黄河。
历史上韩信背水一战于井陉,郭子仪也由井陉平河北,尔朱荣扫葛荣走的是滏口陉。
由于河北地势较为平坦,所以也是塞外强敌攻击中原的可用跳板,控幽、解除险阻,控真定、河间一带,便在河北地区占据主动,若北方塞外势力控制了山西、河北,便有了吞天之相。
3,汉中--川蜀模式
成功取天下案例:刘邦
其余立足案例:公孙述集团、刘焉集团、张鲁集团、蜀汉、成汉、焦纵、王建前蜀、孟知祥后蜀、元末明玉珍的夏、张献忠大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虽是有利于蓄势而发之地,但也是容易被封堵之地,楚汉战争之前,刘邦曾蓄势于汉中,暗渡陈仓,将项羽布置的困龙锁章邯一部击碎,迅速归势于关中,从而一夺天下,虽然发动取天下之战的过程中起点为汉中平原,但刘邦攻取天下的路数里,关中尤为重要,几乎是把秦扫六合的过程,再度重现了一番,在中原遭遇徐州之败后,又及时背靠洛阳盆地,将项羽兵锋牵制于荥阳,最终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
虽然李唐王朝的龙兴地在龙城太原,但在隋末乱世之中,李唐并非先完全保证汾河谷地安然无忧,于此蓄势,而是先定关中而夺天下,因此这里将唐高祖李渊得天下的模式归入于关中模式这个分类之中,而将汉高祖刘邦得天下的模式归入于汉中模式,倘若将汉中模式归入关中模式的范畴内,西汉也可以属于是关中而起,不过这里还是将汉中与川蜀结合起来一起讨论,所以也就将刘邦路线归类入汉中川蜀模式之内了。
在刘邦之后,此后便罕见川蜀地区的势力能够对天下呈现席卷之势的态势了,其实如果以刘邦在汉中蓄力的时间较短为由,只算完全起自成都平原的川蜀模式的势力,那么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四川割据政权夺取天下的案例,创汉三刘之中的刘秀走的是河北模式路线,与刘邦最为相似的便是同样称汉中王的刘备了,因自己的复仇大军被陆逊击破,刘备虽得汉中,但未能更进一步,此后发生了著名的诸葛亮北伐,虽然诸葛北伐对于北方的曹魏来说震动很大,但也是体现了川蜀模式军事弊端的经典战争,虽然一度攻入进了关中平原,但在补给困难的状况之中,难以突破封堵,最终也未能有所成,姜维九伐中原,更是在消耗羸弱国力的情况上雪上加霜,最终三足鼎立之中蜀最先消亡。
其他立足于四川的政权,也大多要么只满足于偏安一隅,甚至有些未能牢牢控制门户汉中,也有些也最终是困于蜀地难的困局之中。
除了汉中外,重庆一代(古之江州)也可是通川之关键,此处为川内河流之枢纽,长江三峡似一处孔洞,由此也可出入四川的这个群山桶,长江也贯通重庆、成都一带,由此出入夷陵,也可谋东南。
过重庆之后,自有三路水道利于用兵,内水为涪江,合州为关键,长江、岷江为外水,乐山,一带较为关键,沱江为中水,泸州较为关键。
东汉岑彭分兵行内外水,刘备入蜀取路内水,桓温入蜀取路外水,刘裕内水布疑兵,以外水一线得成都。
四川割据政权二代而亡者较众,例如刘焉集团、刘备的蜀汉、李雄的成汉、王建前蜀、孟知祥的后蜀,都是二代而亡之蜀。
4,江南模式
成功取天下案例:朱元璋。
其余立足案例:孙吴、东晋、南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南唐、五代十国吴越、南赵宋、张士诚。
宋代时期,古代军事对抗的核心从东西方向转变为了南北方向,这很大程度上与古代经济中心南移有所联系,而统一天下的力量不再以关中为基业兴起则为更直接的原因,关陇集团的衰落便是重要的标志,至于满足这一条件的基本经济因素则是大运河的开通,这一点与欧洲的亚平宁半岛所遭遇到的历史状况有所相似,是单一区域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的下降。
其实,自三国时期开始,南北长期割据对抗的场景也已经多次出现了,淮河与长江两河川之险要是南方政权的天然屏障,虽然普遍北强南弱,但倘若运用地理得当锦绣江南未尝不可抗衡北方雄兵,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便是古时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然而古代军事史所呈现的主要态势终究还是北强南弱,孙吴、南陈、南宋、南明等政权皆亡于北方大军,虽有古代也有多次北伐,其中也有较为成功的案例,但一伐定天下者,唯有明太祖朱元璋北伐,算是彻底地战胜北方政权,自南向北统一中国,其余者大多是先统一北方,后统天下。
江南模式总体上来看,也是利于防守,而未必十分利于进攻的模式,当然与川蜀之地不同,并非完全闭塞,倘若能够保证对淮河一线与荆襄一线的控制,偏据江南者还是对于天下时局有较为强势的发言权的。
而对于长江一带而言,采石渡、瓜洲渡为重要的渡口。
南方相对重要的枢纽则在于湖北一带,而淮河流域则更适合进行南北相互争锋,一者似盾,一者似矛。
有失川蜀而依旧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权,而未有失江汉而久保东南者,此处乃长江河道之最险,也是最为中间的部分,此处被截断,则头尾不能兼顾。
江淮一带水网密集,距离南京一带近,又可照应相对略窄的襄樊防线,也可以大别山、桐柏山为屏护,倘若能够积极防守,则襄樊一线不至于有失,长江一带有所战略缓冲,立足于南,甚至也可以进兵图北,不仅宜防,也宜攻,自古有云守江必守淮河。
若无江汉、淮南屏护,长江漫长,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下游各路水系地理上分割破碎,难以形成攻守兼顾的防线,长江虽为天险,也难免被一击而破。
明末顾祖禹曰;“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南宋吕祉曰“立国于东南者,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今临安僻在海隅,移跸江上,然后可以系南北离散之心”。
5,东北模式
辽国起于今赤峰市一带,而金国起于黑龙江一带。
东北这个塞外模式的典范当然就是清军入关了,清朝皇族属满族,前身为女真,起势时曾号后金。
清王朝时代,始终以东北作为自身基业的所在,直到近代时,关内汉人才可入关前往东北,也就是那个年代有名的闯关东。
白山黑水间,也是一处广袤肥沃的土地。
6, 草原模式
西北地区由于蒙古草原与青藏高原的存在,形成了细长的河西走廊,西域方向上很难形成入侵之势,陇西地区虽在历史上有羌乱,但也不过形成了乱一方的势头,而藏地高寒,除了吐蕃曾霸业一时外,也并未出现能够对天下有席卷之势的霸者。
因此漠北草原在大多数时间里,往往是中原王朝的主要边患的策源地,汉之匈奴、三国之鲜卑、北魏之柔然、唐之突厥、回纥。
北宋之契丹、南宋之女真也对草原一带有所控制,辽金的兴盛地其实已明显更偏向于东北,更可归入东北模式之内。
而蒙古民族则是草原诸民族之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蒙古族了,成吉思汗所缔造的蒙古帝国不仅仅是雄霸于东亚古代世界观里的天下,更是强横于整个欧亚大陆,使得13世纪成为了一个蒙古世纪。
因武力而快速崛起的蒙古帝国,之后则迅速崩解,就连蒙古草原之上,也再少出现雄霸天下的大汗了,不过明清时代,中原王朝对于漠北草原的防御仍然非常看重,明成祖朱棣立国之初,便也为了安稳江山,多次征讨瓦剌、鞑靼,五征漠北,三犁其庭,其本人最后病逝于榆木川,戎马回师时而终,明朝时代,有关蒙古族的边患也一直为帝国之患,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再度撼动明之江山,明武宗时期蒙古又有小王子达延汗多次犯边。
明末清初时代,草原上曾出现名为林丹汗的又一位大汗,使得草原势力再度出现了大汗化趋势,似有再度搅动风云之势,不过由于传染病等因素,内部体系松散的草原联盟也迅速瓦解,最终也被满清所支配,此后西北一支属于蒙古族范畴的准格尔曾兴起,但最终被满清所灭。
满清八旗体系之中有蒙八旗的存在,对于拉拢蒙古族的力量,满清自然是非常看重。
山险、河流、苍漠皆为屏障,平原腹地则为核心,在历史上,光中平原、中原、成都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各都有着各自强烈的环境影响力,而一条胡焕庸线两端又是游牧与农耕两种基本的文明生存繁衍方式,彼此间的碰撞与交融,亦是一段激荡的历史旋律。
所谓兵家必争之地,首先是最为关键的险关要地(江河天堑、山川天险关隘,往往即军事学之中描述的锁钥地区),其次是险关要地所支撑一系列防线体系,最终还有为整个军事部署提供资源保障的关键腹地后方大城。
天时地利人和,得人和之后,便是要去争地利、待天时,无论是守卫中原,还是争霸纵横,家国大义、人心向背、帝王心术、权谋算计都归入到一局局天下棋局,军事是最为激烈的人类博弈形式,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即使是在战场尚且还是完全以二维方向为主的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走向也是千变万化,风云变幻此起彼伏,最终尘埃落尽时,天下事皆成为了史家之笔墨、茶余之闲谈,江山依旧在,棋盘还是过去的棋盘,只是换了落子的棋手与盘上的棋局。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皖南事变一纵队东线突围的历史背景
军史柝鉴:到底谁延误了突围?皖南事变的前前后后
军史发现:我所知道的《新四军军歌》诞生历程
锦衣卫的灭亡:大小头目全部遇难,一天之内便被消灭
死了一个公主,埋了半个王朝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一模一样,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顶端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1-02-25
最后登录
2024-12-03
在线时间
13117小时
发帖
60865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派派币
22951
威望
16278
鲜花
88445
鸡蛋
17
在线时间
13117 小时
访问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查看作者资料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88445
鲜花
17
鸡蛋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8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军事阵型
https://www.paipai.fm/r5884648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0
条评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顶端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隐藏
快速跳转
小说相关
品书推荐
广播剧Pai之声
书友联盟
写作素材
派派杂志区
TXT相关工具
手机资源下载
寻书求文
原创文学
原创小说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学习专区
学习&职场
English Corner
oversea
软硬兼施
娱乐生活
♥ 聊天&心情涂鸦
回忆纪念
生活家居
图片展示
体育沙龙
自曝区
音乐无极限
影视天地
趣味乐园
动漫剧场
旅游摄影
网购交流
站务专栏
派派活动区
勋章申请
问题反馈
派派周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