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沈姓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86 回复:1

[人文通史] 百家姓——沈姓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aamaio

ZxID:14175459


等级: 素材组
庸俗的懒人ᓚᘏᗢ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5-01 0





沈姓主要源出于嬴姓、姒姓、姬姓 [1]和芈姓。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十四位。至2007年,中国沈姓近600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0.5%,排列第37位。


中 文 名  沈姓
得姓方式  以地为氏
主要郡望  吴兴郡
主要堂号  吴兴堂、梦溪堂等
姓氏排名  37




历 史 发 展





起源演变





沈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周朝《世本》。


第一支源出嬴姓。


帝俊之子实沈之后,实沈氏族以猴为图腾,初居于山东曲阜之沈犹,为东夷族一支,为嬴姓。后来与亲族阏伯相争后西迁山西汾、浍之间的大夏族之地,即今山西南部临猗县西建立了沈国。当夏兴起后。姒姓夏人夺取了嬴姓沈国之地,沈人南迁河南固始的寝丘立国。商朝灭夏后,嬴姓沈人复国。到周武王灭商后,晋国吞并沈土,嬴姓沈人南逃到河南沈丘立国。到周昭王南征淮夷时灭了嬴姓沈国。所以嬴姓沈氏的历史至少有4500年。


第二支源出姒姓。


夏朝建立后,夏人并吞了四周的部落,同时也吞并了在山西临猗县西的嬴姓沈国,建立了姒姓沈国。到商朝灭了夏后,亲商的嬴姓沈人复国,姒姓沈人南逃渡过黄河进入河南新城县北的邥垂,后继续南迁至河南固始之寝丘立国。周朝初年,蒋国灭了河南固始的姒姓沈国,沈人南逃楚地的沈鹿,今湖北钟祥东的大洪山之麓,成为楚国一邑。姒姓沈氏已有4000年的历史。


商朝初期,在山西南部的姒姓沈氏与嬴姓沈氏的一支西迁陕西西华,又迁周至。再西迁到达甘肃定西县,然后,由甘肃翻越岷山沿岷江南下四川中部的汉源,与黎人混合,成立沈国(也称丹国),战国时降于秦国,后演变为沈犁部落,逐渐被羌人同化。东汉时沈氏羌活动于黄河以南、秦岭以北的陕甘宁一带,后来沈氏羌全部融入汉族之中,今陕西渭洛地区的地名中多沈字,与沈氏羌有关。明清时期四川泸定的沈边土司,也出自姒赢混合的沈氏。


第三支出自姬姓。


西周分封文王之子季载于沈,古城在今河南平舆北,也称聃,侯爵,公元前506年为蔡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西周昭王时,蒋国移封于河南固始蒋集,并吞并了姒姓沈国,以封其子为姬姓沈国。鲁炀公封庶子沈季于沈犹,为鲁附庸国,以沈为氏。西周昭王南下征伐淮夷,鲁炀公之庶子沈季,随周昭王南征灭了河南沈丘的嬴姓沈国,封沈季之子沈子它于南30里的安徽阜阳西北的临泉的沈丘集,建立了姬姓沈子国。春秋中叶楚国先后灭了两姬姓沈国。姬姓沈氏也有3000年的历史。


第四支源出芈姓。


楚穆王时楚国灭了河南固始的沈国,楚庄王封孙敖之子于沈。又封其子公子贞于沈鹿,今湖北钟祥东大洪山之麓。两地的后代均以沈为氏,芈姓沈氏也有2600多年的历史。 [1] [3]




迁徙传播


沈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春秋战国时期,逃至楚国的沈氏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邑(今河南叶县)。


先秦时,沈姓主要活动于河南、湖北地区,在山西、安徽、陕西、甘肃、四川等地也有沈氏的足迹。东汉时,沈姓进入浙江,子孙昌盛,一直到隋朝,浙江武康的沈姓发展成著名的望族。唐朝的两次中原出发南下移民潮中,沈氏为其中一姓进入福建,随后移民广东,明末沈姓始入台湾。



人 口 分 布




宋朝时期,沈姓大约有33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3%,为宋朝第五十四位姓氏。沈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33%。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和河南,这四省沈姓大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湖南、安徽、河北,这三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江浙赣、河南的南北两大块沈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沈姓大约有95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3%,为明朝第十八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沈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得多。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和江苏两省,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江西、福建、湖北,这五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4%。浙江仍为沈姓第一大省,约占沈姓总人口的57%。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尤其向浙江集中。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分布形状。后有小部分迁往台湾和海外。


当代沈姓的人口已达570多万,排在全国第四十九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沈姓人口由95万激增到470万,增长了6.3倍,沈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沈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两省,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上海、安徽、河南、广东、湖北、贵州、山东,这七省市又集中了37%。江苏为当代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沈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外散射的分布状。


在近600年期间,沈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区别,向北、中、南的回迁十分强劲,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沈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苏浙皖、闽台、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沈姓占当地人比例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2.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居住了大约66.3%的沈姓人群。在粤桂大部、湖南、江西西南、贵州北部、四川大部、湖北中部、重庆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中部、青海东部、甘肃中部、辽宁东部、黑吉中西段、内蒙古东部,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6%一o.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20.3%以上的沈姓人群。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沈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江苏。 [9]



姓 氏 文 化





郡望堂号


郡望:吴兴郡,汝南郡
总堂号:吴兴堂
分堂号:梦溪堂,三易堂,九思堂,肃雍堂,承裕堂,忠清堂,树本堂,文肃堂,永思堂,聚顺堂,叙伦堂,一本堂,八咏堂,三近堂,三善堂,世德堂,世馀堂,有馀堂,聿怀堂,孝思祠,志远堂,足徵堂,宏远堂,忠清堂,金鹅堂,春晓堂,思源堂,追远堂,师俭堂,崇本堂,惇睦堂,贻德堂,复初堂,敦本堂,敦叙堂,敦伦堂,敦睦堂,敦礼堂,肃雝堂,诵芬堂,馀庆堂,庆垂堂,庆传堂,锡类堂,鸿寿堂,济美堂,怀德堂,宝文堂,宝忠堂(共50个) [2]


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三善名世;四韵家声。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度,宋绍兴年间为余干令,为政清廉,父老为之筑“三善堂”(三善指田无废土、市无遗民、狱无宿系)。下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首创“四声”之说。


四声作谱;三善名堂。
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度。


三鸣世泽;八咏家声。
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作《登台望秋月》八首,称“八咏诗”。


石灯留待;云巢成编。
上联典唐朝时期的沈彬,临终指葬地以示家人,穴中一铜碑云:“石灯犹未点,留待沈彬来。”
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沈辽,著有《云巢集》传世。


人伦师表;匡正名贤。
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佺期。


永明创体;叔度同流。
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重声律,工诗文,时号“永明体”。南齐沈驎士,博通经史,何尚之叹为“黄叔度之流”。


师资共仰;泰运初开。
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典故。


汝源流彩;玉渚分华。
全联典指沈氏姓氏来历。
七言通用联


创新声律永明体;善作传奇不俗文。
上联典指南朝宋朝时期的沈约。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既济。


定情诗成于博士;守宫论高出女官。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真真,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沈琼莲。


泰运初开期偃武;师资共仰继休文。
全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事。


图书数卷传枢密;勋业三朝仰历阳。
上联典指沈括。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立阳人沈立,任益州判官,采集大河事迹及古今利弊,著成《河防通议》,治河的官员都以此书为根据。后历官两浙转运使、都水监、江淮发运使等。喜欢藏书,神宗曾问及,他报上所藏书目及所著《名山水记》三百卷。


存中仗义争一统;确士潜心选四诗。
上联典指沈括,曾出使辽国,驳斥辽国的争地要求,维护了宋王朝版图完整统一。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沈德潜,字确士,曾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书。


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
全联典指近代民主革命家、法学家、教育家沈钧儒,该联为沈钧儒赠秘书方学武联语。


阿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采用郭沫若撰赠茅盾(沈雁冰)联。


渔艇到门青涨满;书堂归路晚山晴。
采用清朝诗人、文学家沈德潜自题联。


武奠霞漳开十邑;德垂梅圃祝华封。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庙祀开漳功臣、武德侯沈世纪。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威镇南坛,光辉千古;祈山灵侯,万寿无疆。
此联为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沈氏祖庙联。


春兰早芳,秋菊晚秀;浊醪夕饮,素琴晨张。
采用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沈尹默自题联。沈尹黩,原名君默,浙江昊兴人。


匡正名贤,克驾休文之彦;人伦师表,岂惟良史之才。
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沈约。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沈既济。


清操过人,义伦图书数卷;和气接物,零陵雅气一腔。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人沈义伦。下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名人沈零陵。


开垦利民,田熟万家思沈括;尊生济世,书成一部仰金鳌。
采用安徽省鞠湖县沈湾沈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沈括帮其胞兄沈披规划开发圩田事。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江苏无锡人沈金鳌,曾跟从华希闵研究《诗经》、《尚书》,跟从秦蕙田研究《周易》,跟从顾栋高研究《春秋》,著有《尚书随笔》等。


诗家俎豆不祧,我亦熟休文四声、佺期五字;胜国衣冠如昨,人当慕青原仪节、石田孝忠。
此联为山西省太原市沈氏宗祠联。上联典出南北朝宋国的沈约、唐朝时期的沈佺期事。“五字”,指沈佺期长于五言诗。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沈永年、明朝时期的沈周事。





姓 氏 名 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沈姓历代名人466名,占总名人数的1.0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七位;沈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68%,排在并列第十位;沈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65%,排在第十四位;沈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13%,排在第十位。


最早见于史书的沈姓人物,当数春秋高士沈郢。


南朝宋将领沈庆之、梁文学家沈约、陈佞臣沈客卿,后晋祁州刺史沈斌,隋末唐初割据势力沈法兴,唐诗人沈佺期、文学家沈亚之、文学家沈既济、书法家沈传师、诗人沈千运,北宋科学家兼政治家沈括,元戏曲作家沈和,明江南首富沈万三、画家沈周、戏曲作家沈璟、文学家沈德符、文学家兼书画家沈仕、戏曲音乐家沈宠绥、女将沈云英、女诗人沈宜修,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沈自晋,清散文家沈复、戏曲作家沈起凤、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医学家沈金鳌、画家沈铨、诗人沈德潜、学者兼文学家沈钦韩、学者沈垚、学者沈在宽、哲学家兼经学家沈善登、法学家沈家本、海军军官沈寿昌、维新派沈荩,中国历史学家兼书法家沈曾植、作家沈雁冰(茅盾)、无产阶级革命家沈泽民、民主革命家沈钧儒、经济学家沈志远、外科学家沈克非、机械工程专家沈鸿、果树园艺学家沈隽、动物学家沈嘉瑞、音韵训诂学家沈兼士、作家沈从文、书法家兼诗人沈尹默、逻辑学家沈有鼎、医学家兼生理学家沈其震、戏剧兼电影导演沈西苓、音乐教育家沈心工、音乐理论家沈知白、空气动力学家兼航空工程教育家沈元、剧作家兼电影艺术家沈乃熙(夏衍)、图书馆学教育家沈祖荣等被《辞海》收录。



沈氏名人




沈雁冰(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中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虹》《腐蚀》《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宿莽》《委曲》;散文集《白杨礼赞》《速写与随笔》《话匣子》《印象•思想•回忆》《炮火的洗礼》《时间的记录》;评论集《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夜读偶记》《给青年作者的信》《鼓吹集》《鼓吹续集》;话剧剧本《清明前后》;中短篇小说《路》《三人行》《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作品集《茅盾文集》《茅盾选集》《茅盾全集》等。
茅盾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1916年8月,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2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1937年,创作完成中篇小说《路》《三人行》和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翻译作品《文凭》《战争》等;1949年,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1949年10月—1965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6];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78年3月—1981年3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1年3月27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人物生平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
1904年,入读于乌镇立志小学。
1907年,转入乌镇植材小学。
1910年,考上浙江省立第三中学(湖州府中学)。
1911年,转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嘉兴府中学)读三年级。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1916年8月,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1921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
1926年10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
1927年,任《民国日报》主编;9月,发表《幻灭》;4月—7月,任《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
1927年—1937年,创作完成中篇小说《路》《三人行》和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翻译作品《文凭》《战争》等。
1928年6月,先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7月,离开上海,去往日本,并创作长篇小说《虹》(未完),以及《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北欧神话ABC》《中国神话研究ABC》等著作,《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论文。
1930年4月,从日本回到上海;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书记。
1931年,与鲁迅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
1932年,先后发表了《子夜》《春蚕》《林家铺子》;2月,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
1934年9月,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
1936年10月,与部分文艺工作者联合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1937年,任职于《救亡日报》,主编《呐喊》。
1938年3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4月,任主编的《文艺阵地》在广州创刊,为《立报》编辑副刊《言林》;创作完成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
1939年3月,任教于新疆学院;4月,任新疆文化协会委长。
1940年5月,先后在鲁迅艺术文学院、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讲学;10月,任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另创作完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1941年5月,任《大众生活》编委,并在该刊连载了长篇小说《腐蚀》;9月,主编《笔谈》半月刊;12月,离开香港到达桂林,并创作完成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劫后拾遗》等。
1943年8月,陆续发表长篇小说《走上岗位》(未完成)。
1945年,创作完成剧本《清明前后》。
1946年5月,到达上海,并主编《文联》;6月,发表《上书蒋主席马歇尔及各党派》;10月,与沈钧儒等发表《我们要求政府切实保障言论自由》等文章;另翻译出版了苏联小说集《人民是不朽的》《团的儿子》《苏联爱国战争短篇小说译丛》等;后赴苏联访问,期间著有《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
1947年1月,陆续发表《游苏日记》。
1948年5月,联合发表《致国内文化界同人书》;7月,参与了《小说》编委工作;9月,主编《文汇报•文艺周刊》,并在该刊连载长篇小说《锻炼》,另创作并完成了《脱险杂记》。
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7月,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作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国统区文艺》报告,另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现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49年10月—1954年12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49年10月—1965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1954年9月—1959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12月—1959年4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9年4月—1964年12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4月—1965年1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64年12月—1975年1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1月—1978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5年1月—1978年3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3月—1981年3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另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 [10] [12-13]
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是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婚姻家庭
1918年,茅盾与孔德沚在老家乌镇结婚。两人育有一双儿女,女儿沈霞生于1921年,儿子沈霜生于1923年。



主要作品



截至1981年3月,茅盾已翻译了240多篇文学作品,涉及30个国家的150多名作者,涵盖了多样文学题材和文学样式,如科幻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社会评论和文学理论等。


出版时间    作品名称    作品类别    出版社
1921年12月    《近代文学体系的研究》    理论集    上海新文化书社
1928年8月    《小说研究ABC》(ABC丛书)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28年8月    《幻灭》(文学研究会丛书)
中长篇小说    商务印书馆
1928年8月    《动摇》(文学研究会丛书)
中长篇小说    商务印书馆
1928年11月    《欧洲大战与文学》
理论集    开明书店
1928年12月    《追求》(文学周报社从书)
中长篇小说    商务印书馆
1929年1月    《中国神话研究ABC》(上下册)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29年4月    《骑文学ABC》(ABC丛书)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29年5月    《近代文学面面观》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29年5月    《现代文学杂论》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29年6月    《神话杂论》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29年7月    《野蔷薇》
短篇小说集    大江书店
1929年9月    《六个欧洲文学家》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30年3月    《虹》
中长篇小说    开明书店
1930年5月    《蚀》
中长篇小说    开明书店
1930年10月    《北欧神话ABC》(ABC丛书)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31年12月    《三人行》    中长篇小说    开明书店
1932年5月    《路》    中长篇小说    光华书局
1933年1月    《子夜》
中长篇小说    开明书店
1933年4月    《茅盾自选集》    文集    天马书店
1933年5月    《春蚕》
短篇小说集    开明书店
1933年7月    《茅盾散文集》
散文杂文集    天马书店
1930年8月    《西洋文学》(文化科学丛书)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30年9月    《希腊文学ABC》(ABC丛书)    理论集    世界书局
1934年2月    《话匣子》(良友文学丛书)    散文杂文集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4年9月    《茅盾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    开明书店
1935年4月    《汉译西洋文学名著》(基本知识丛书)    理论集    中国文化服务社
1935年12月    《速写与随笔》(开明学新刊)    散文杂文集    开明书店
1936年5月    《多角关系》(小型文库4)    中长篇小说    生活书店
1936年6月    《世界文学名著讲话》(开明青从书)    理论集    开明书店
1936年10月    《印象•感想•回忆》(文学丛刊)    散文杂文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年11月    《创作的准备》(青年自学书)    理论集    生活书店
1937年5月    《烟云集》(良友文学从书)
短篇小说集    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9年4月    《炮火的洗礼》(烽火小丛书6)
散文杂文集    峰火社
1939年8月    《茅盾短篇小说集》(第二集)    短篇小说集    开明书店
1941年10月    《腐蚀》    中长篇小说    华夏书店
1942年6月    《劫后拾遗》    中长篇小说    学艺出版社(桂林)
1942年12月    《文艺论文集》(文艺译作丛刊)    理论集    群益出版社(重庆)
1943年2月    《白杨礼赞》
散文杂文集    柔草社(桂林)
1943年4月    《见闻杂记》    散文杂文集    文光书店(桂林)
1943年6月    《耶稣之死》(当代文学丛书)    短篇小说集    作家书屋
1943年7月    《茅盾随笔》    散文杂文集    文人出版社(桂林)
1943年10月    《霜叶红似二月花》    中长篇小说    华华书店出版(桂林)
1945年3月    《委屈》(星火文丛)    短篇小说集    建国书店(重庆)
1945年4月    《第一阶段的故事》    中长篇小说    亚洲图书出版社(重庆)
1945年7月    《时间的纪录》(良友文学丛书)    散文杂文集    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1948年1月    《盾文集》(现代作家文丛3)    文集    春明书店
1948年4月    《苏联见闻录》(中苏文化协会文艺丛书)    散文杂文集    开明书店
1949年4月    《杂谈苏联》    散文杂文集    致用书店
1950年1月    《鼓吹集》    理论集    作家出版社
1952年4月    《茅盾选集》(新文学选集2)    文集    开明书店
1954年4月    《子夜》    中长篇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4月    《子夜》    中长篇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6月    《茅盾选集》    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3月—1961年11月    《茅盾文集》(共10卷)    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8月    《夜读偶记》    理论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
1958年10月    《跃进中的东北》    散文杂文集    作家出版社
1962年10月    《鼓吹续集》    理论集    作家出版社
1962年11月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    理论集    作家出版社
1963年8月    《读书杂记》    理论集    作家出版社
1977年12月    《子夜》    中长篇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11月    《茅盾评论文集》    理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1月    《脱险杂记》    散文杂文集    香港时代图书有限公司
1980年4月    《茅盾短篇小说集》(上、下)    短篇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5月    《茅盾近作》    理论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年5月    《茅盾论创作》    理论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8月    《世界文学名著杂谈》    理论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0年12月    《茅盾散文速写集》    散文杂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茅盾全集》(共40卷)    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创作特点



创作综述


茅盾擅长以理性思辨剖析社会现象,构建长篇巨制。
茅盾的文学道路,与倡导“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结伴而生。这样的现实主义文学与向壁编造、矫揉造作、粉饰太平的虚假文学形成对照。“五四”时期,强调“血与泪的文学”,目的是要文学创作者正视社会现实,将文学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重新建立在一种批判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彻底打开创作者的社会视野,拆除创作者与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壁障,让文学创作者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感受和体验普通百姓的生活,反对附庸风雅、吟风弄月;强调写实手法,而不是向壁虚构的编造手法来进行文学创作。茅盾的这种意识,顺应了五四新文学潮流的时代需求,来自他的文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具有强烈的在场感。
茅盾的小说具有学典型,并注重作品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要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追求对时代社会做一种“全景式”的描绘。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提供一幅中国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画卷;1927年以前,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19];自辛亥革命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风貌及其繁复变幻各个阶层的生活及彼此间的冲突在文中都有反映 [17-18];20世纪60年代,茅盾助推“中间人物”论,小说创作中产生一批独具性格特征的“中间人物”。他们与当时文坛流行的“英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照。


文学评论


茅盾宏观文学批评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把对作家作品的美学评价和特定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思潮联系起来。从这一点出发,茅盾认为“五四”初期“表现时代的文学作品”产生得少的原因,固然与“新文学”的初期尚未成熟有关,但“更切实地说,是因为当时的文坛上发生了一派忽视文艺的时代性,反对文艺的社会化”的思潮。
事物总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要正确地评价和探讨作家作品的艺术规律和成败得失,就不能孤立地仅仅从他的自身中找原因,而必须同时深入时代政治和经济与文艺的关系中,深入社会的思潮中探求答案。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茅盾不仅对单个作品的评价,而且在对作家的评价方面就较同时代的一些人深刻、准确。
在人物形象的研究方面,茅盾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并将两者紧密联系、融会贯通,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研究。
茅盾还对“知识分子形象系列”进行了研究。他在评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从侧面揭示了特定历史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的负荷”和“思想的轨迹”。
茅盾一直注意从比较的角度研究文艺问题和剖析作家的思想和作品。通过比较进一步论述事物的特性,准确地评价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深入地剖析作家思想的根源。
茅盾对文艺问题和作家的比较研究,还表现在纵向研究上,注重研究作家创作道路上出现的新的思想内容、新的艺术追求从变化发展的角度作出评价。这种比较研究的视角不仅需要批评家具有穿透时间屏障的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内部主要特征的水平。
将同时代作家作品作横向比较,又是茅盾比较研究的又一特点。茅盾文学批评的视野很广阔,他对一个时代作家作品或文艺题材的研究,不是单个地追踪,更不是孤立地探讨,而是将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比较中鉴别它们的美学价值,评议他们的新贡献、新创造。
茅盾对文艺问题和作家作品的“观察”是实事求是的,思考也是透辟的。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研究对象材料的基础上,对被研究的对象或作家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是茅盾文学批评活动中史论眼光的又一特点。对于文坛新人,不因其初出茅庐而看低、贬斥,也不因其初露锋芒而一味捧煞,而是能够认真剖析他们的作品,观照他们的思想,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在具体评论作家作品时引申出一个理论问题,从而加以阐述,看上去三言两语,却有一定的理论锋芒和理论深度,这是茅盾文学批评中理论色彩的一个表现。


科普散文


茅盾的科普散文回荡着“科学发达”的思想主旋律,并表现出了自己的风格特征。
首先,是风趣、形象的通俗性,把呆板、机械的科学知识论述转换成幽默、生动的文学语言,使人读来感到亲切、简明,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
其次,表现了科学知识的准确性,从历史演化到数据处理,从理论引证到实验举例,都追求符合该学科知识的科学规范,有的还以图表、百分比来表示,达到了标准化、数学化的精确和细致。
系统性是茅盾科普散文的又一特点。除了个别篇章以外,茅盾五四时期写的科普散文大都互相照应,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某一学科较为全面的现代知识;为人类征服自然、创造财富提供学习、研究和应用的方便。


作品《子夜》


茅盾通过《子夜》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上海的各种社会景观:资本家的豪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作家又通过细节,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的战争,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一全面的表现”。通过主人公的事业兴衰史与性格发展史,牵动其他多重线索,使全篇既展示了场景,又沿着一个意义指向纵深推进,最终以主人公的悲剧,暗示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茅盾以写史的态度创作小说,《子夜》的情节是在真实的历史时空里的,都是有据可查的真实的史实。《子夜》把这类非虚构性的话语引进小说,与虚构性话语融汇、辉映,应该说是相当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文体试验。《子夜》的史诗品格,无疑得益于“诗”与“史”两种语盲巧妙调适与组合。《子夜》在整体布局上具史诗般宏阔,但细节描写的笔触又极为委婉细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颤动的波纹。



人物影响



茅盾的影响在于他创造了文学的新范式。首先是重视题材的社会性、主题的重大性,创作和历史尽量同步;其次是着重从经济生活的变动反映都市社会的演变,用阶级及阶级斗争的观念来观察、分析、表现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物典型,并表现出作者的政治倾向性。茅盾将小说艺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创造了“社会剖析小说”模式,有别于都市新感觉派式的都市小说。
现实主义文学观是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现实主义文学必须是时代的反映,文学创作源泉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因此,文学应该反映时代的风貌,反映每一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茅盾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他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时代的线索排列构成了社会的编年史。

人物评价



“茅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浙江省人民政府评)
“茅盾是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文学家之一,是中国左翼文坛的主将之一,是中国现代严肃文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是时代激流的摄影师,是时代风云的书记官,他在20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泰斗地位。”(中国茅盾研究会评)
“他(茅盾)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早期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同时,他对中国的科学、革命和民主思想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宿迁学习平台评)
“茅盾是一位文学家,用手中的笔描画这个世界。同时也是一名革命者,善于用文字的力量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前进。他是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一生经历丰富曲折,是辛亥革命、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见证人;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和文学紧密相结合的一生,他以创造进步文化为己任,辛勤笔耕六十多年,为中国为人民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不朽作品;他毕生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全身心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现代进步文化殚思竭虑,鞠躬尽瘁,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青年网评)
“茅盾无疑仍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共产作家,与同期任何名家相比,毫不逊色。”(文学史家夏志清评)
“茅盾热心于提携青年作家,他的作品丰硕,为人谦和,素有‘文艺园丁’的美誉。”(《人民政协报》评)
“茅盾至今拥有着文学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他的创作是我们不断推进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源和价值参照。”(《光明日报》评)



后世纪念






纪念故居


乌镇茅盾故居,是茅盾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故居坐落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坐北朝南,为临街四开间两进木构架楼房,楼上楼下共十六间,分东西两个单元,建筑面积444.25平方米。茅盾故居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茅盾故居,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后圆寺胡同13号,是由一个二进四合院组成,茅盾半身身铜像坐落在庭院中,三个展厅和会客室组成院落前庭,后庭为起居室兼卧室。自1974年12月初由原文化部宿舍迁入,直到1981年2月20日,茅盾在这里度过了6年多时光的晚年生活。1984年5月24日,北京市政府发文公布茅盾故居为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3月27日,茅盾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组织命名


1981年9月,由罗荪、黄源、林焕平、叶子铭、孙中田、邵伯周、庄钟庆、丁尔纲等共同发起筹建全国茅盾研究会。1982年8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第201次会议作出决定,批准作协报告。1983年3月27日,中国茅盾研究学会正式宣布成立。


奖项命名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纪念邮票




1986年7月4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茅盾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第一枚“茅盾头像”,画面主图为茅盾肖像及其亲笔签名,面部用笔浓重,突出了茅盾敏感细腻、坚守信念、执着追求、敢于抗争的性格;第二枚“茅盾的工作像”,画面表现的是茅盾充满自信的半身坐姿,背景是茅盾的《子夜》手迹,字迹清楚、秀丽。





沈 钧 儒







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民主爱国人士。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沈钧儒祖居在嘉兴城内南帮岸2号,现在改建成为沈钧儒纪念馆。清光绪甲辰(1904)进士。
1905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1936年,他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4]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触怒当局而遭入狱,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之后,他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建立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曾出席在柏林召开的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当选为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民盟中央主席等职,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人物生平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生于江苏苏州,沈钧儒自幼聪颖,有7岁(实为5周岁)能诗之誉。
13岁即积诗成帙。15岁考秀才得中,诗赋列为第一。
沈钧儒青少年时,即十分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家庭环境熏陶着沈钧儒的思想品德,影响着他的一生。 晚清时祖国的深重苦难,激发着沈钧儒的爱国之情。沈钧儒19岁时,爆发了中日甲午之战。他见外患日深,更加关心时务,写了数篇诗文以寄忧国愤世的激昂之情。
1900年,沈钧儒与胞兄沈保儒赴陕西三原学署任阅卷。在陕西,他与沈卫的学生于右任等创办了三原印书局,翻印康梁所著书籍,大谈维新革命。
1903年,沈钧儒应乡试中举人。次年,应殿试得“赐进士出身”衔,被签分刑部贵州司主事。当时,沈钧儒见日本维新后,日益富强,遂申请留学日本盼能为振兴祖国寻求出路。
1905年秋,得以新科进士被清政府派赴日本,入东京私立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政治部学习,后继入补修科,于1908年4月毕业回国。
1908年9月,沈钧儒任浙江谘议局筹办处总参议。次年春,与阮性存、褚辅成、陈敬第等发起组织立宪国民社,以推动浙江省的立宪运动。10月当选为浙江省谘议局副议长。同时,沈钧儒参加了江苏省谘议局发起的国会请愿代表谈话会,三次进京请愿速开国会,均遭失败。自此,他看出清廷的所谓预备立宪,只不过是一种骗局,决心转向革命。
1909年夏,沈钧儒先生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旧址在现杭州高级中学)监督(校长)。
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与陈时夏一起担任浙江起义的政治组 织方面的设计准备工作。
1912年初,沈钧儒当选为浙江省教育会副会长,浙江省临时 议会议员。2月任浙江省教育司司长,任内,他整顿了省内学校, 对教育制度多所兴革。年底,他辞去各种行政职务,膺选为国会参议院浙江省候补议员。
1912年4月,沈钧儒被选为统一共和党参议,5月经褚辅成、顾乃斌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8月继为国民党党员。约于此时,他参加了南社。
1913年他支持国会议员联合弹劾袁世凯,并积极参与天坛宪法草案的起草。9月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
1916年6月黎元洪出任大总统,沈钧儒被派为浙江代表到北京共商国策。
1917年3月任司法部秘书,并参加以张耀曾、李根源为首的政学会。后辞司法部秘书职南下。
1918年6月,广州国会递补沈钧儒为正式议员,到广州参加参议院活动及参加制宪。
1919年9、10月间,为破坏段祺瑞政府的武力统一计划,衔命赴闽潜入浙军潘国纲部,使该部脱离北洋军阀指挥,保持中立。
1920年9月任护法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 10月离职回沪。回沪后,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以写作为生,著《家庭新论》论述家庭问题及社会问题。
1922年任《中华新报》主笔。同年6月北上,任国会参议院秘书长。8月,当选为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23年6月,为反对曹锟贿选,坚辞秘书长职,赴沪,与离京议员一起频发通电和宣言,抨击、揭露和声讨曹锟的违法贿选。
1924年11月,沈钧儒等国会拒贿议员联合发表宣言成立国会非常会议,企图以此对抗临时执政段祺瑞及其提出的善后会议, 以维护《临时约法》。最终,无结果而散。
1926年任浙江省临时政府政务委员兼秘书长。
1926年9月,与褚辅成、沈恩孚、黄炎培等发起组织苏浙皖三省联合会,反对军阀孙传芳等,迎接国民革命军北伐。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与褚辅成同时被捕,险遭杀害。
1927年秋任上海法科大学(后改名上海法学院)教务长,他坚持民主办学,主张学术自由和自由结社,培养了不少法学专门 人才如著名法学家沙千里、林亨元等。
1928年后任上海法科大学(后改为上海法学院,1950年并入上海财经大学) [2]教务长,并执行律师业务。
1933年创办正行女子中学,任董事长,1935年又亲任校长。同时在上海从事律师工作,以敢于主持正义不畏强豪而称誉于律师界。
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上海分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后又当选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4月,为营救被捕的陈赓等人,与宋庆龄、蔡元培等7人当选为民权保障同盟营救政治犯委员会委员。
1935年12月领导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发表宣言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
“九一八”事变发生,沈钧儒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一•二八”战事爆发,他更是全力以赴的支援十九路军进行淞沪抗战。
1935年12月他与上海文化界的一些爱国进步人士马相伯、邹韬奋等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任执行委员。次年1月,扩大为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任主席,5月31日联合全国各界抗日力量组成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任执行委员兼常务委员,负责组织工作。
1936年救国会又发表救国宣言,同年5月参与宋庆龄、马相伯等领导成立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6年11月23日,沈钧儒与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史良、王造时、沙千里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为著名的“七君子”之狱。为了抗日救国,沈钧儒等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不屈不挠同反动派进行斗争,坚贞不屈。“七七”抗战后,国民党当局迫于形势于1937年7月31日将“七君子”交保释放。
1938年代表救国会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抗日战争时期,曾组织平民法律扶助会,为被迫害的人民、抗日军人家属及进步图书杂志义务辩护。还在汉口筹组抗日救亡总会。
1938年10月到重庆,自此,他便主要围绕着坚持持久抗战,坚持国内团结,反对妥协投降;坚持民主,争取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反对独裁;要求早日实施民主宪政等问题与国民党政府进行斗争。终为国民党所不容,被排除在1942年7月公布的国民参政会第三届参政员名单之外。
1939年9月初与邹韬奋、章乃器等在重庆发起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
1941年为调解国共冲突,统一建国同志会改组为第三党性质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沈钧儒任中国人民救国会主席。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2月救国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救国会,沈钧儒当选主席。
1946年1月任民盟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参加旧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共代表密切合作,争取和平、团结、民主、统一。当国民党反动派撕毁旧政协决议,下令召开伪国民大会时,曾代表民盟发表声明,坚决反对伪国大。
1947年民盟被国民党反动派非法解散。
1947年10月27日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沈钧儒坚决反对妥协投降,在民盟总部被迫宣布自行解散后,于11月26日秘密离沪赴港,与章伯钧、周新民等于1948年1月领导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中间路线,恢复领导机构,重新确定民盟的路线和政策。发表紧急声明,坚决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终于促使民盟走上革命道路,全会决定沈钧儒与章伯钧以中常委名义领导全盟工作。
1948年5月代表民盟及人救会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中共五一宣言),并秘密离开香港赴东北解放区,于9月29日抵达哈尔滨。与中共中央代表就有关新政协的性质、任务等进行协商,形成了决议。





1949年2月到北平,任民盟出席新政协代表和新政治协商 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在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建国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为建国初期建立人民的法制体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做出了很大贡献。







建国以来,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49年12月,在沈钧儒主持下,中国人民救国会发表宣言,鉴于中国人民已翻身作主,救国会已完成历史使命,宣告光荣结束。
1949年12月在民盟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3年当选为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1955年张澜主席逝世,沈钧儒任代理主席。
1956年,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直至去世。
1963年6月11日,沈钧儒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家庭生活



张延骧爱沈钧儒才华,聘他教读子弟,随后将长女与其议婚,光绪二十年,结为佳偶。
沈钧儒父亲沈翰,1900年病逝。为解决家庭困难,沈钧儒与胞兄沈保儒应叔沈卫之召,赴陕西三原学署任阅卷。
沈钧儒的表侄子是著名诗人徐志摩。沈钧儒与首届“全国三八红旗手”的杰出代表金学曙医生、晚清金石篆刻大家厉良玉、著名教育家厉麟似也都是亲戚。 [5-6]
从沈钧儒的曾祖父到沈钧儒的曾孙,上下绵延的七代人都爱石藏石,堪称世界收藏史上罕见的藏石世家。
沈钧儒系浙江嘉兴人。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清政府的刑部主事;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为候补知府。几代人的共同爱好是收藏奇石:在沈家的庭院、客厅、书斋里,到处供有奇石,如被命名为“坐看云起时”的假山石,形似太湖石的“鸡骨石”,以及“竹叶婆娑”、“仕女弹琴”、“仙人探洞”等雨花石。沈氏的“传家宝”除上述珍贵的观赏石外,还有“冰纹”、“青花”、“绿端”等端砚名品。
以石会友,以石交友,是沈钧儒藏石、赏石的一乐趣。他的藏石,品种丰富,有天上的陨石、地下的化石,仅各种矿石标本就有200多枚。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与石居”,并咏诗道: “吾生尤爱石,谓是取其坚。掇拾满吾居,安然伴石眠。至小莫能破,至刚塞天渊。深识无苟同,涉迹渐戋戋。
与沈钧儒同为法学家的史良曾回忆说:“在重庆时,沈老的身后经常有‘尾巴’跟随……抗战胜利后,沈老离渝返沪,在离家的那一天,‘尾巴’仍然照例跟随,他们发现沈老有一只箱子很沉重,硬要打开检查,其实是一箱石头。”
抗战期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为“与石居”题额并跋识如下:“衡山兄爱石成性,所至选石携陶陈列室中,以为旅行纪念。为题斋额,并缀于词:求石友,伴髯翁,取不伤廉用不穷。会见降旗来眼底,石头城下庆成功!”同时为“与石居”题咏的还有冯玉祥、李济深、黄炎培、茅盾、郭沫若、梁寒操等。其中,特别值得提起的是冯玉祥的题辞:“南方石,北方石,东方石,西方石,各处之石,咸集于此。都是经过风吹日晒,雪侵雨蚀,可是个个顽强,无亏其质。今得先生与石为友,点头相视,如旧相识;且互相祝告,为求国家之独立自由,我们要硬到底,方能赶走日本强盗。”以石喻人,赏石励志,“与石居”成了东南西北爱国志士的聚会之所。
沈钧儒逝世后,他的藏石主要传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沈叔羊。沈叔羊辞世后,藏石又传给了其子沈宽。沈宽也是个“石痴”,他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挚石居”;他像祖辈一样,诚挚爱石,诚挚做人。他的女儿沈萌、儿子沈挚也都承袭了祖上爱石、藏石的家风。

人物著作



著有 《寥寥集》、《家庭新论》《制宪必携》、《宪法要览》、《普及政法教育》等。


出版图书
寥寥集
作者名称 沈钧儒
作品时间2004-12




革命运动



思想主张


沈钧儒清末主张立宪救国,认为立宪即改变清朝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民主政治,让人民有参政的民主自由权利。
辛亥革命后,他本着民国主义在民的精神,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要求贯彻民主精神,厉行立宪政治,参与了“天坛宪草”和浙江自治省宪的拟定工作。在领导救国运动中,他参与制定的救国会政治纲领中,明确提出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各党各派彻底合作的基本条件;结社、集会、言论、出版的自由,是联合战线丝毫不能让步的要求。
在整个抗战期间,他始终认为抗日与民主不可分,要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必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战,充分发扬民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他针对抗战后国民党继续实行专制、压制民主、破坏法治,先后在国民参政会上两次提出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案,获得许多参政员的联署支持。
他和各抗日党派参政员一道,发起民主宪政运动,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制定宪法,实施宪政,保障人权和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为了争取实现民主宪政,他和一些中间党派负责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旨在促成实施民主宪政的统一建国同志会,随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沈钧儒和救国会是共产党在争取政治民主化斗争中的忠实盟友。
抗战胜利后,在沈钧儒的领导下,救国会改名为中国人民救国会,其政治纲领提出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走向社会主义的民主国家。他参与创办的《民主生活》周刊,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认为当前一切问题的症结都在不民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表示要用笔来反映人民的公意,发扬民主精神,实践民主生活。民主同盟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团体”遭取缔后,他潜离上海赴香港主持召开了民盟三中全会,领导民盟“一面倒,倒向新民主主义方面”。
反对人治,主张法治,是沈钧儒法学思想的核心。沈钧儒认为,法制健全与否,是否实行法治,是国家强弱盛衰的重要因素。他引用韩非的话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北洋军阀统治下,他长期参加政学会活动,是因其政纲对政治取稳和改进主义,强调发扬民主与厉行法治。“唯民主可以革专制之积威,唯法治可以纳庶政于轨物。”与自己的理念相吻合,他说:“欧美式政治之精神在法治,中国式政治精神在人治。”“吾国政府素重人治,与欧美之一切归纳于法治者迥异,政治所以不进步,此实一大原因。”认为当今中国是无法无天,武人干政,军阀祸国,只有建立法系,实行法治,结束人治,才是弭乱致治之道。
20世纪30年代,他针对国民党当局罔顾法治,践踏民主,非法拘禁爱国人士的白色恐怖统治,倡导冤狱赔偿运动。发表宣言说:“‘堂上一笔朱,阶下千滴泪。’此种至可惨痛之现象,竟存留于二十世纪之中国,则斯民之不幸,果为何如?”并制定冤狱赔偿法草案送呈国民党中央采用,要求建立冤狱赔偿制,以保障人权,获得较广泛舆论的支持。冤狱赔偿运动是当时整个爱国民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法制史上一页有意义的篇章。
20世纪40年代,他撰文批驳国民党政府颁布的侵害人民民主自由权利的《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建立和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殚精竭虑,使法制建设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此外,沈钧儒从小接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济世救民的优良传统,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他一生“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清廉正直,乐于助人,重视家庭,爱护子女,对后辈循循善诱,是青年的良师益友,为世人所称道,这更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一份精神遗产。


七君子事件

1931年, “九•一八”事变牵动了沈钧儒那颗忧国忧民之心。他立即投入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洪流之中。并于同年发起成立了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多次上书南京国民党中央。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也激怒了爱国群众。沈钧儒等人又发起组织各团体救国联合会。在“九•一八”五周年当日,他不顾当局禁令,带头率几千人上街游行示威,不畏军警的铁棒刀熗,不理会蒋介石的点名警告。10月,又主持了鲁迅的公祭,把有五、六千人参加的送葬礼搞成抗日救亡的大规模游行示威。以及在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上发表讲话、以救国会名义致电张学良等国民党将领、援助上海工人反日大罢工等等活动都触怒了国民党反动派,结果沈老先生和李公朴、邹韬奋、章乃器、史良、沙千里、王造时等一同被捕,成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
在狱中,沈钧儒先生被公推为家长。他和大家一起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坚决不写悔过书,坚持爱国无罪。在法庭上,“七君子”义正词严,驳得检察官哑口无言,狼狈不堪。沈钧儒虽身陷囹圄,但他想的却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审讯退庭后,他感慨万千,以诗抒怀:我不要这种胜利!眼看地图变了颜色;六千万同胞沦亡在深渊之底,我们如果还有一些人气,那里有心思来与自家人斗鼠牙,争虫臂!我早已忘掉了我自己。我祈祷着这一天:能把我的血,飞洒到关外数千里与天无际的白云上,把我们的骨,深埋在那一边的土里,这才是我们的胜利!也是我们民族的胜利!国家的胜利!我再也不要其他的胜利!他的诗表现出一个革命者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坚定信念。“七君子”的爱国行动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支持,宋庆龄等知名人士也纷纷发表声明。
在全国各方面的压力下, 1937年7月31日,蒋介石不得不释放了他们。当他们走出狱门之时,各界群众闻讯赶来迎接,口号声、爆竹声高入云霄。沈老先生代表其他六人向大家表示: “可以告慰于大家的是,我们出狱与入狱时一样,主张没有变更,我们决不改变我们的宗旨,决定和过去一样,站在民族解放的最前线。



人物纪念







沈钧儒祖居在嘉兴南帮岸3号、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头门在抗战初期被毁,仪门在70年代即已破敝不堪。保存比较完整的是大厅、吉门和堂楼。
1998年按原样重建,并将祖居辟为“沈钧儒纪念馆”,江泽民题书匾额。现纪念馆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纪念馆前厅放置铜铸的沈钧儒坐像。前厅和堂楼陈列、展出的400多幅照片和100多件实物(生活用品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沈钧儒革命、奋斗的一生。




沈 从 文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 [17]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人物生平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
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
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
1930年后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频未果,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1931年至1933年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文学院讲师;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
1934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1938年春,到昆明继续与杨振声编选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1月,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1948年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
1949年初(二三月),因承受不了政治压力而自杀,尽管经过抢救大难不死,但是文学创作就此中止了。 [18-19]。
1949年8月,沈从文人事关系由北京大学转到了历史博物馆, [19]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建国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
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1969年去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沈从文解放后从事中国纺织服饰考古研究工作,1983年突患脑血栓,住院治疗。1984年大病一场。抢救脱险后,说话、行动更加不便。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86岁。



婚姻家庭




1930年7月张兆和沈从文在胡适的办公室第一次见面,刚见面时,胡校长大夸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张兆和却不以为然,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恋来得默然,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给她的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己任。他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最终打动了张兆和,于1933年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打击着沈从文,使他陷入了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
儿子:沈龙朱、沈虎雏



人物轶事


孩童趣事


1915年,沈从文由私塾进了凤凰县立第二初级小学读书,半年后转入文昌阁小学。因沈从文天性活泼好动且贪玩,常常逃学去街上看木偶戏,书包就藏放在土地庙里,有一次,他照样把书包放在土地庙,看了一整天的戏,戏看完了,别的孩子早已放学回家,他再回到土地庙里取书包,才发现书包不见了。第二天,他硬着头皮照样上学,刚走到校园里一株楠木树下,就遇见了他的级任老师毛老师。毛老师罚沈从文跪在那株楠木树下,大声责问沈从文昨天到哪里去了。沈从文回答:“看戏去了。”毛老师见沈从文贪玩逃学还如此理直气壮,便狠狠地批评说:“勤有功,戏无益,树喜欢向上长,你却喜欢在树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争气了!”经毛老师耐心地说服教导一番后,沈从文知耻而后勇,一改以往的顽劣脾气,勤奋学习,成绩提高非常快。


初次授课

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那天,因为紧张,呆呆地站了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急促的10分钟全讲完了。他再次窘迫,无奈,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下课后,学生议论纷纷,传到北大校长胡适耳里,胡适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婚外情愫

沈从文和高韵秀(笔名高青子)的相逢和相识,极具有戏剧性。当时高青子是熊希龄的家庭教师,沈从文有事去熊希龄在香山的别墅,主人不在,迎客的是高青子,双方交谈,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7]一个月后,他们又一次相见时,沈从文发现,高青子的装束有意模仿自己的小说《第四》里的女主人公,两人开始更多地交往。此后,抗战期间,两人同在昆明,交往的机会更多。沈从文备受争议的作品《看虹录》,可能就与这段情愫有关。但最终,两人的关系没有一直维持下去。高青子就像一颗流星在沈从文生命的天空划过。


题字

1982年5月,沈从文携夫人张女士一起去张家界,前一天看了山下的金鞭溪,第二天要上山去,他因腿脚不方便,夫人和陪同的人去了,他留在宾馆里,张家界管理处的同志拿来纸和笔要请他题字,他答应了。管理处的人员想陪着他,被他拒绝了。管理处的同志想到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放心,怕有什么不方便。沈从文说,“至于身体,我才检查的,没什么大毛病,你们放心吧”。玩了大半天,夫人和陪同的人回到宾馆时,看到沈从文写了“张家界”“金鞭岩”“展卷”等好多幅。这时,他已是一身疲倦,见了夫人便说,今天是真正写累了。看到一沓题字,管理处的同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对于要出书请他题写书名的,他常常要写好几幅寄给人家,让人家去选。沈从文写字,从来不讲究笔和墨。1981年,他在给作家彭荆风信中说到,用的笔通只值一毛三分中小学习字笔,纸也只用一毛五分的糊窗高丽纸,墨是沉淀后加水的墨汁,所以无光彩,应叫死墨,用书行家看来就知道是外行。他也常常不满意自己写字。


个人作品







小说集
《老实人》《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
《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萧萧》
《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
《从文小说习作选》《雪晴》《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
《黑凤集》《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街》《三三》




散文集
《记胡也频》《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废邮存底》
《烛虚》《云南看云集》《沈从文散文选》《不知为什么忽然爱上你》


学术著作
《从文赏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书法
沈先生一直爱好书法,而且在圈子里颇有声名,但从来视书法于自己是件好玩的事情,从没想到卖字,以此谋利。只是有一回例外,抗战胜利以后,帮助一位诗歌作者柯原。


作品风格

创作风格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创作题材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11]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出版图书


八骏图  
作者名称 沈从文
作品时间2014-1
《八骏图》 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以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都市题材小说,首次出版于1935年。《八骏图》里的“八骏”,指的是八位教授,他们有的是物理学家,有的是生物学家、哲学家、史学家、西洋文学史专家等,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群像。小说通过达士现实的视角,用饱含嘲讽的笔触塑造了喜欢读艳...


凤凰:沈从文散文经典
作者名称 沈从文
作品时间2005-3-1
本书共分五辑,分别为“生命自述”、“北平怯步”、“湘西摇橹”、“云南看云”和“暮色怀人”。共选收沈从文经典散文作品39篇,分别选自《从文自传》、《湘西》、《湘行散记》等著名散文集。


龙凤艺术
作者名称 沈从文
作品时间2010-2-1
《龙凤艺术》是沈从文编著,2010年2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共14篇,包括织金锦、染缬、明锦、传统装饰纹样、民族工艺、铜镜、瓷器等内容。


唐宋铜镜
作者名称 沈从文
作品时间1958-11
《唐宋铜镜》是1958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编者是沈从文。
……



人物评价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先生一生中,有着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他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后人纪念



故居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墓地
家乡人民非常崇敬他,县委、县政府与其家属商议,决定将沈从文骨灰安葬在“听涛”山下,沈家主动自理安葬费。
沈从文墓碑,采天然五彩石,状如云茹,高2.8米,宽1.9米,厚0.9米,重约6吨。碑石正面,集其手迹,其文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为沈从文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联曰:“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由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镌。
先生一生,淡名如水,勤奋、俭朴、谦逊、宽厚、自强不息。先生爱祖国、恋故乡,时刻关心国之安、乡之勃兴、民之痛痒、人之温爱,堪称后辈学习之楷模,特立墓地,以示永远怀念。——凤凰县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清明立


纪念馆
沈从文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大学内,与黄永玉艺术博物馆相临,在2012年12月28日正式开馆。开馆仪式上,北岳文艺出版社、沈从文祖籍地江西、工作地山东等相关单位分别为纪念馆捐赠了沈从文图书全集、文物及书画作品。随后在纪念馆内举行了一场关于沈从文先生的学术研讨会。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作协,国内各相关高校,研究机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开馆仪式。
参考资料:
1.沈姓  科技大数据知识发现平台[引用日期2022-03-15]
2.关于平舆县射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可研摘要的公示   平舆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23]
3.唐代歌舞才女沈阿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此帖被aamaio在2024-05-01 01:18重新编辑 ]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01 0
已审核

说明:
根据主题帖加分标准特别说明加分主题帖内容之间需有极强关联,以及由素材事件/人物/器具等本身引申出的书籍,音乐,影视,动漫等内容非素材本身范畴,不计入加分帖字数,本帖中涉及较多关于人物作品以及相关作品评价的内容,与主题【沈氏】关联性较低,扣除相关字数不满足加分要求。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