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达斡尔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95 回复:1

[宗教民俗] 少数民族——达斡尔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落花浅忆。

ZxID:10381185


等级: 派派版主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2-11 0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今洮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 。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达斡尔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达斡尔族的人口数为132299人。

名称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历史
起源
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传,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历史较难考究。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著先民发展而来。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辽朝灭亡以后,达斡尔族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

清朝
1640年8月,清朝政府将在征服索伦部战争中俘获的壮丁、妇女幼小共5673人均隶入八旗,编为牛录。此后,清朝陆续将归附内迁的达斡尔人编为牛录。布特哈的达斡尔人编为都博浅、莫日登、讷莫尔3个扎兰(清朝八旗军事单位,连或队之义),将鄂温克族编为5个阿巴(猎区),隶属于齐齐哈尔总管衙门管辖。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的先民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流域河谷与东起牛满江,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因沙俄殖民者入侵和清政府对该民族统治的加强而南迁至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就成了达斡尔人的故乡。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达斡尔族青壮年驻防东北地区及西北边境城镇,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徙居呼伦贝尔、瑷珲及新疆塔城。
1643年,沙俄瓦西里·波雅科夫等哥萨克人,第一次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最先闯入中国精奇里江达斡尔族居住区,遭到达斡尔族居民的坚决回击,迫使哥萨克匪徒狼狈逃窜。
1651年,哈巴罗夫又率领沙俄军再次入侵黑龙江。当到达桂古达尔达斡尔族联防城时,威胁居民向沙皇缴纳“毛皮贡赋”,达斡尔族首领桂古达尔义回答:“我们向中国顺治皇帝进贡,哪有给你们的贡品?要我们交贡,除非我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达斡尔族人抵抗了沙俄军的进攻,661人英勇牺牲。
1684年,达斡尔族参加了反抗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役。
1732年,清政府在达斡尔族3个扎兰和鄂温克族5个阿巴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布特哈八旗。其中,达斡尔人聚居的都博浅扎兰被编为镶黄旗,莫日登扎兰被编为正黄旗,讷莫尔扎兰被编为正白旗。在瑷珲、墨尔根、齐齐哈尔、呼伦贝尔、呼兰等城驻防八旗官兵中,均有一定数量的达斡尔人。在齐齐哈尔、墨尔根、瑷珲三座军事重镇的官兵中,“达呼里居数之半”。


近现代
1914年至1916年,齐齐哈尔的达斡尔族人民反对反动军阀强行放荒招垦、霸占土地,在少郎和岱夫领导下,打豪强、抗官军,进行了反压迫斗争。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以后,达斡尔族人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联军。达斡尔族船夫巴哈布多次协助抗联队伍抢渡嫩江、英勇牺牲。
1944年,新疆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参加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6年1月,莫力达瓦获得了解放,党和人民政府在当地建立了布西旗人民政权,达斡尔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同年3月,布西旗改称莫力达瓦旗。
1947年,农业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牧区也实行牧场公有,放牧自由。
1952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龙江县达斡尔族聚居的卧牛吐建立达斡尔族自治区。
1956年9月,齐齐哈尔市政府决定,将原龙江县虎尔虎拉区、达呼店区、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以及榆树屯等4个农村区合并,成立县一级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中国现有的五个城市民族区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达斡尔民族区。

人口
总人口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达斡尔族的人口数为132299人。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 共有人口131992人。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达斡尔族总人口为13.24万人,与10年前的'四普'相比,达斡尔族人口增加了1.09万人,增长率为9.00%,平均年增长率0.83%。在达斡尔族人口中,城镇人口有6.92万人,占总人口的52.25%;乡村人口6.32万人,占总人口的47.75%。与10年前相比,达斡尔族城镇人口比率下降了5.43个百分点。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达斡尔族15岁及15岁以上的人口中,已婚比例为70.39%,初婚比例为59.89%,再婚的人数占3.68%,离婚比率为1.67%,丧偶比例为5.15%。
在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国达斡尔族出生人口为1090人(按长表推算),总和生育率为0.90。出生性别比为118.00,其中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45.95,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8.18,三孩出生性别比为150.00。
在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国达斡尔族死亡人口为813人,其中:男性551人,女性262人。粗死亡率为6.15‰,其中男性为8.40‰,女性为3.94‰,婴儿死亡率为14.19‰,预期寿命为66.80岁。


分布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达斡尔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合计有122068人,这三个省(区)2010年达斡尔族人口占全国达斡尔族人口的92.48%,中国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分布有达斡尔族人口。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有达斡尔族人口41229人,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聚居地呼伦贝尔市,2010年达斡尔族人口占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人口的占90. 45%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聚居地齐齐哈尔市,1982年该市达斡尔族人口占全省达斡尔族人口的70. 4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斡尔族人口聚居地塔城地区,2010年占达斡尔族人口占全区达斡尔族人口的77. 55% 。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达斡尔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共有12.08万人,占达斡尔族总人口的91.24%。另外,达斡尔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地区有辽宁和新疆。


性别构成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达斡尔族总人口中:男性6.57万人,女性6.67万人;性别比为98.51。


年龄构成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从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看,少年儿童人口(0-14岁)比重为27.44%,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为69.30%,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3.25%,与1990年相比,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了8.49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分别增加了7.92和0.58个百分点。


教育情况
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有9.61万人,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0.33万人,文盲人口比率为3.46%,其中男性成人文盲率为2.50%,女性成人文盲率为4.39%。与1990年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了0.45万人,文盲率下降了6.58%。6岁及以上人口12.22万人,其中,受过小学以上(含小学)教育的占96.33%,受过初中以上(含初中)教育的占65.36%,受过高中及中专以上教育的占25.57%,受过大专、大学教育的占7.61%。平均受教育年数8.81年,比10年前增加1.22年。


经济
农业
莫力达瓦旗是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1978年,全旗粮食总产量突破1亿斤。1983年被国家商业部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1989年,跨入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的行列。2002年,莫力达瓦旗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亿斤,是1978年1.37亿斤的9.07倍,是1958年0.859亿斤的14.46倍,是1949年0.575亿斤的21.6倍。2005年,莫力达瓦旗生产粮食16.3亿斤。
2005年,黑龙江省36个达斡尔族村的总播种面积达到36107公顷,其中种植粮食作物26881公顷,产粮113729吨;种植绿色特色经济作物6831公顷,产量为8729吨;实现农业收入17062万元,约占全年总收入的39.16%。


畜牧业
2005年,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村共饲养奶牛34142头,饲养肉牛9351头,饲养生猪41100头,饲养肉羊40343只,生产商品鲜奶74546吨,生产肉类3119吨,完成牧业产值19021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43.66%。在黑龙江省农村达斡尔族的经济结构中,畜牧业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农业收入而居第一位,莫力达瓦旗2004年,牲畜存栏114.5万头(只),大鹅饲养量达120万只。2005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了200.3万头。


工业
达斡尔族的工业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莫力达瓦旗的工业到1958年,发展土糖、印刷、木工等10余家作坊式的工业企业。改革开放以后,莫力达瓦旗的地方工业生产领域扩大到食品加工、化工、建材、印刷、酿造、冶金、电力供应、供水、供热等诸多行业,工业企业增加到40多家,涌现巴特罕、豆都、蒙兴、蒙鹅等龙头企业,培育出巴特罕啤酒等产品,工业资产总额增加到4亿多元。建立了巴特罕工业园区、红彦工业园区,2005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23亿元。


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后,以商贸、餐饮、娱乐、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获得发展。达斡尔族聚居的嫩江两岸,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有中国达斡尔民族园、金长城遗址、清代古墓、莫力达瓦山、拉哈新村等旅游景点,其中金长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
社会结构
“哈拉”是达斡尔族的氏族组织,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集团。每一个“哈拉”都有自己的聚居地,例如,“郭博勒哈拉”居住于精奇里江下游支流布丹河流域,“敖拉哈拉”聚居在精奇里江中游支流提拉登河流域等。属于同一“哈拉”的人,均具有血缘关系,因而严格禁止通婚。各“哈拉”均有民主选举的“哈拉达”(氏族首领),管理氏族内部事务。清朝末年,达斡尔人以“哈拉”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活动,是氏族组织共同生产、平均分配习俗的残存。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哈拉”的规模日趋广大,于是,一个“哈拉”又分为若干个“莫昆”。“莫昆”是达斡尔族的父系家族组织。每一个“莫昆”都有自己独自的名称,如“乌力斯莫昆”、“郭博勒莫昆”、“毕日扬莫昆”等。同一“莫昆”的人居住在同一个村落或相邻的地方,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互相帮助的义务,也有收养孤儿、赡养孤寡老人的义务。所有“莫昆”内的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莫昆”会议,它是家族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选举或撤换“莫昆达”(家族长)、商讨家族内部生产和生活上的大事,处罚违反习惯法的家族成员等。
无论是“哈拉达”还是“莫昆达”,都是在为族人尽义务,没有任何报酬,也不脱离劳动。元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地区先后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机构,“哈拉达”和“莫昆达”被任命为基层政权的行政首领,“哈拉”和“莫昆”除继续履行其血缘组织的功能外,还担负起基层行政组织的职能。
1640年8月,清朝政府将在征服索伦部战争中俘获的壮丁、妇女幼小均隶入八旗,编为牛录。此后,清朝为加强对达斡尔等族的管理,陆续将归附内迁的达斡尔人编为牛录。布特哈的达斡尔人编为都博浅、莫日登、讷莫尔3个扎兰(清朝八旗军事单位,连或队之义),将鄂温克族编为5个阿巴(猎区),隶属于齐齐哈尔总管衙门管辖。扎兰是在原先设立的牛录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管理和军事职能双重特点的统治机构,它既仿效了满洲八旗的甲喇、参领之制,又充分利用了达斡尔族社会原有的哈拉、莫昆制度,为日后布特哈八旗的组建奠定了基础。
1732年,清政府在达斡尔族3个扎兰和鄂温克族5个阿巴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布特哈八旗。其中,达斡尔人聚居的都博浅扎兰被编为镶黄旗,莫日登扎兰被编为正黄旗,讷莫尔扎兰被编为正白旗。


宗教信仰
萨满教
达斡尔族同其他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一样,主要信奉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达斡尔人虽然受到过喇嘛教、道教和天主教的影响,并且也有人供奉过汉地的关帝神、娘娘神等神灵,但是外来的宗教和神祗均不足以破坏萨满教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没有动摇传统的萨满教在达斡尔人精神文化中的原有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萨满教仍是居住在不同地区的达斡尔人共同信仰的宗教。
在达斡尔语中,主持宗教活动的巫师通常被称作“雅达干”。由于汉语音译的不同,“雅达干”一词又出现了“亚德干”、“亦都罕”、“耶德根”等种种不同的写法。信教的人们相信,雅德干是神的代言人和人的保护者,他们具有特殊品格和神奇本领,能够通神,为族众求神驱鬼、占卜祭祀及消灾祈福。雅达干没有特殊地位,不脱离生产,平时参加生产劳动,有事则替人跳神治病,主持宗教礼仪和祭祀活动,雅达干没有寺院庙宇之类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组织,始终保持着自然宗教原始古朴的特征。
达斡尔族的萨满教,尚保留着原始氏族社会的鲜明烙印。在达斡尔人中,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萨满,叫“斡卓尔雅达干”。这类巫师领有氏族祖先神,有法衣和神鼓等宗教用具。当疾病、家宅不安宁、孕妇难产、人死后没有留下遗言等事发生时,萨满便负责“转达”神灵的帮助。“斡卓尔巴尔肯”是达斡尔族以氏族等血缘团体为单位供奉的祖神,以布剪成人形为偶像,供于西窗之下,平时不摆设供品。逢年过节之时,都要烧香上供,腊月三十晚上用猪肉或狍子肉、荞麦米粥和酒献祭。
达斡尔人供奉的神灵,种类和数量很多,有与农业相关联的“嘎吉日巴尔肯”(土地神)、“巴那吉音”(土地神),有与畜牧业息息相关的“吉雅其巴尔肯”(富畜神),也有与渔猎经济密切相关的“毕日给巴尔肯”(河神)、“白那查”(山神)和“巴特何巴尔肯”(猎神)。这些神灵的存在,说明萨满教具有多神教的特点,反映出达斡尔人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偶像崇拜等传统信仰。
服饰
在清代及清代以前,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男子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人们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更换不同种类的衣服。在漫冬季,男人们穿的皮袍多采用立冬至春节前后的兽皮或牲畜皮制作,春秋两季,男子们穿一种长至膝盖的皮袍,叫“哈日密”。这种皮袍采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由于缺少布匹,男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皮裤。男人们头上戴的帽子种类较多,有冬天戴的皮帽,春秋时戴的毡帽,夏天戴的草帽,见客时戴的礼帽,郑重场合戴的官帽,狩猎时戴的狍头皮帽,等等。脚穿“奇卡米”(用袍皮、鹿皮作的靴子)、“斡洛奇”(布靿布底或皮底的便靴)或靰鞡。
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为主。冬季穿“奇卡米”;夏天穿白布袜子、花鞋。年节或者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的绸缎衣服,外面套的斜襟坎肩叫“奥勒情”,与清朝满族样式基本相同,内吊皮里,外加缎面。
清末以后,达斡尔族的传统狩猎经济日渐萎缩,当地的陆路交通和商品经济日渐发达,布匹绸缎得以大批量运入,皮革制品在达斡尔族传统服饰习俗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布匹、绸缎、棉毛制品逐渐取代了皮质服装。同时,服装的式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其日常穿的衣装鞋帽与当地其他民族大致相同。
达斡尔族服饰历史上深受周边民族的影响,长袍形制与满族旗袍相似。清末以前都穿兽皮衣服,民国以后,棉、布、绸缎长袍成为达斡尔族主要装束,立领、右衽、大襟,着皮裤或布裤,老年人欢外套坎肩。男子长袍衣领、袖口有很宽的滚边,边上绣有图案,衣领以下的右斜襟也有宽襟边,用多道浅色条布组成。束宽腰带,腰带用皮或布制成,上面挂有烟具。妇女长袍外有时加外套或坎肩,襟边、袖口、领口、下摆等处多绣精美图案,襟边袖管镶有宽窄两道边饰,上绣花纹。老年人长袍宽大,年轻人偏窄瘦。

达斡尔族狍腿皮靴子【简介】: 达斡尔族传统皮靴“奇卡米”。用犴皮和冬季猎获的狍皮制作。狍皮要经过室内阴干、反复搓揉熟制。把毛色美丽的前腿皮毛朝外后,按毛纹、色泽搭配好,然后用兽筋线缝合拼接成靴面靴靿,再用熟软的犴皮制作靴底。在靴靿上缝两条皮带子系紧,以便保暖,雪也不易入内。此靴轻巧、暖和、防滑,在雪地上行走不出声音,适用于寒冷冬季和狩猎时穿用。

达斡尔族狍皮套裤【简介】: 达斡尔族传统皮套裤。皮质,上端有带,系于腰部。冬季穿毛朝外且厚、夏秋季穿去了毛且薄的皮套裤。达斡尔族曾长期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因此过去都穿皮制衣服。

达斡尔族团花绿缎女夹袍【简介】:达斡尔族传统女服。绿色暗团花缎面长袍,小立领大襟右衽。布里。一般在春末、夏、秋初季穿着。妇女一般不系腰带,爱佩戴缎料绣花荷包和手帕,穿绣花鞋。达斡尔族曾长期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清代以前,以皮质袍服为主。清代中期以后,棉、绸缎等纺织品输入渐多。

姓氏
达斡尔人传统姓氏成为“哈勒”、“莫昆”。
“哈勒”源于氏族社会,多以祖先最初在黑龙江流域居住地的山河等名称为名,如鄂嫩哈勒源于居住地鄂嫩河流域,精奇里哈勒源于居住地精奇里江。
“莫昆”源于家族,多以祖先的名字或居住地名称为名,如色布奇莫昆源出居住地精奇里江西色布奇山峰。此外,还有以所居住村屯来划分莫昆的。
清代文献记载,达斡尔族原有“哈拉”三十余个,“莫昆”六十余个,后部分“哈拉”并入较大“哈拉”,一些并入“莫昆”中,加上汉字书写有误、历史原因,大部分消失,截止2015年7月,主要“哈拉”二十余个,“莫昆”三十余个。
因新疆地区达斡尔族部分未简化,没有准确统计,故简化姓氏不详。


语言文字
语言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

文字
达斡尔在辽代使用契丹文后由于战乱及民族压迫等原因而失传,文人阶层自康熙初年开始学习使用满文,在清代形成了以满文字母为基础的达呼尔文,留下了《巡边记》等对中国东北国界确定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该文献现保存在哈尔滨。清晚期,达斡尔族人开始学习使用汉文,解放后,随着汉文教育的普及,广大达斡尔族人民群众大多知晓汉文并能使用。达斡尔文在习惯上拼写达斡尔语,“满文字母记音” 。
有学者研究指出,达斡尔族曾在清朝使用过一种带有辅助性质的文字,即满文字母的达斡尔文。它是一种借用满文字母来音写达斡尔语的文字,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
20世纪曾出现郭道甫、钦同普、德古来等人分别用在拉丁字母和俄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达斡尔文,但由于中国的战乱环境等因素均未大面积推广。
建国后在国家的主持下创制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达斡尔文,并编写出版不少的教材及翻译著作。但由于文革等极端因素的影响而停止,未能推广。
改革开放后,出现恩和巴图等的记音符方案和乌珠尔的标音符(省略不清元音)拼写方案,但未被国家认定为标准文字。
现使用拉丁达斡尔文字(以标音符为主体吸收记音符的优点,综合了主要方言区发音方法)应用日益广泛普及。
例如:“达斡尔”拼写法,Daghur【拉丁达斡尔文】, (Daor【记音符】,Dagur【标音符】)


文学
达斡尔族有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祝赞词、民歌和民间舞蹈歌词在内的民间文学作品,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其内容丰富,全面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其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再现。
民间故事是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作品中数量最丰富的一种体裁。有人物故事,例如《阿波卡提莫日根》、《德布库的传说》;有动物故事,例如《套嘎沁脱险》;有生活故事,例如《阿拉塔尼莫日根》,有萨满故事,例如《尼桑萨满的传说》、《德莫日根和齐尼花哈托》;有“莽盖”故事,例如《去杀莽盖》、《天神战胜莽盖》。“莽盖”在中国北方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经常以反面典型的面目出现,是一个半人半兽、肢体庞大、形象怪异的害人巨魔,也是自然力和社会恶势力的代表。与“莽盖”进行斗争的故事,寄托了达斡尔族人民征服自然、战胜恶势力的愿望。
神话是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作品中产生最早的民间文学体裁之一。有些神话反映了达斡尔人对自然的探索以及对天体的认识。古代的达斡尔人认为天体是圆的,由大地上的仙鹤用一只脚支撑着。当每隔三年仙鹤换一次脚时,大地便会发生地震。《天为什么下雨和降雪》中讲:人类食用的油和面是由天神“腾格日”赐给的,由于人们对食物不珍惜,天神便不再供给人类油和面,只给下雨和降雪,反映了古代达斡尔人的天体崇拜观念和萨满教信仰。有些神话讲述人类的起源,如天神下凡、捏泥土造人的经过,其情节与汉族的女娲抟土造人神话颇为相似;有的神话讲述了仙女与猎人成亲并繁衍后代的瑰丽幻想,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的神话讲述了人与动物结合并生儿育女的神奇故事,充满图腾主义。
民间传说是达斡尔族文学作品中较为丰富的种类之一,有关于民族、部落和氏族源流、历史人物和事件、乡土风俗和文物古迹的来历等多方面的民间传说。《萨吉哈勒迪汗的传说》是一则历史传说,讲述了达斡尔先民之部长萨吉哈勒迪汗兵败后率众北迁的历史过程,这与辽朝灭亡以后一部分契丹人北迁的史实相吻合。这类历史传说为后人了解早期达斡尔人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情况提供了钥匙。《吃鹿胎的传说》和《獾子油的传说》分别讲述了达斡尔族猎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现鹿胎和獾子油药用价值的经过。
达斡尔族传统民歌多具有短小精悍、朴素简明的特点。有些民歌的词虽然是多段的,但是它的音乐结构却是由一句、二句或四句组成的。例如,《青蛙夸口》就是由一句组成的民歌,它靠乐节的多次反复完成乐思。
达斡尔族民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到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在民歌中有所反映。从体裁上划分,达斡尔族民歌大致可以分为“扎恩达勒”(山歌)、“哈肯麦”歌曲(舞蹈歌)、“乌钦”(叙事歌曲)、“雅达干伊若”(萨满歌曲)以及游戏歌、仪式歌等。其表现内容、调式结构和旋律各具特点。

艺术
乐舞
“乌钦”是流传在达斡尔族民间的一种吟颂体韵律诗,多以四行诗为一段,讲究押头脚二韵和句式对称,结构严谨,用词凝练简洁,吟颂起来音律和谐,富有音乐节奏感。“乌钦”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反映生产劳动的“乌钦”,例如《少郎与岱夫》、《在兵营》等;有反映社会生活的“乌钦”,例如《酒歌》、《赴甘珠尔庙会》、《悔人歌》等;也有反映宗教信仰的“乌钦”,例如《祭祀歌 》等。“乌钦”比较全面地表达了达斡尔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达斡尔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曲调优美,动人心弦,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由于受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语言特点的影响,达斡尔族音乐的调式和旋律均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达斡尔族的民间艺术中,民间歌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达斡尔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集中地体现在民间歌曲方面。其民歌具有节拍严整,结构方整,句读明晰的鲜明特点。其调式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之上,其中以宫调式民歌的数量为最多。其次是徵调式民歌以及羽调式民歌,二者的数量大体相同,在数量上没有宫调式民歌多,却具备了达斡尔族音乐优美别致、刚健明亮的基本特点。在达斡尔族的民歌中,只有在民间舞蹈歌“哈肯麦”中才有商调式,因此其数量很少。商调式民歌音调淳朴委婉,节奏柔和平缓,大多具有小调色彩。角调式民歌节奏明快,句读清晰可辨,在过去大多用于歌唱祭祀神灵,因此角调式民歌仅见于萨满歌曲中而数量最少。
达斡尔人有着围绕篝火集体跳舞的传统习惯。这种民间舞蹈,达斡尔人称之为“路日给勒”(鲁日歌乐)。“路日给勒”的表演形式,开始时多为二人相对慢舞,中间为表演性的或叙事性的穿插,结尾是高潮迭起、活泼欢快的赛舞。传统的“路日给勒”无器乐伴奏,由表演者用高亢洪亮、此起彼伏的呼号声或节拍鲜明严整的民歌伴舞。常见的呼语性衬词有“阿罕拜、阿罕拜”、“哲黑哲、哲黑哲 ”、“德乎德乎达”、“哈莫、哈莫”等数十种。而有些用于伴唱伴舞的呼号声显然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例如“哈莫”(熊的吼声)、“格库”(布谷鸟的叫声)、“珠喂”(呼唤鹰的声音)等。
达斡尔族舞词的种类有很多,如《鱼》、《鹿》、《齐尼花如》、《美路列》、《过河摘野菜》等,反映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念和浑厚真挚的思想感情。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词以二拍或四拍居多,也有三拍或六拍乃至五拍者,但是在节奏上大都要求对称统一,便于舞蹈。在达斡尔族人中,萨满舞也曾广为流传。在请神治病、预祝丰收或举行氏族集会和宗教集会时,可见萨满的舞蹈表演。萨满舞有单面鼓和腰铃伴奏,独具特色。
达斡尔族妇女中流行着一种民间乐器--“木库连”,它的构造简单,但很娇嫩,她们从来不借给人使用。后来渐渐在男人中也出现了“木库连”弹奏手女,多数达斡尔族男女青年就是通过“木库连”谈情说爱的。

习俗
民居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传统节日
阿涅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便开始阿涅节而忙碌,准备过年用的各种食品。
库木勒节,库木勒即柳蒿芽,野菜可食用。每年五月,成群结队的达斡尔族男女老少,深怀感恩之心,兴高采烈地去采集柳蒿芽并欢歌劲舞。举行传统的体育竞赛,其乐融融。
抹黑节(阔德格·乌都日),正月十六为抹黑日,是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之一,达斡尔族的“阔德格·乌都日”来源于达斡尔族春节,达斡尔族视同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节。

婚俗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恪守氏族外婚制原则。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要送女方家马、牛、羊和酒,称为“大礼”。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见未婚夫。婚礼前一个月,男方还要送一次小礼,礼品主要是衣、物,这时未婚夫妇才可以见面,并在一起吃“拉里”和挂面。到了结婚那天,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新娘要梳洗打扮绞脸修鬓,并接受妈妈的婚前嘱托。然后由嫂子盖盖头,哥哥背上车,并且是由女方家组织车队送新娘到新郎家。为辟邪,新娘所经之路的水井要用红布或红毯盖上,以示安全。到男方家后,新郎会把新娘背下车,到院中西南角摆设的供桌前举行拜天地仪式。拜天地仪式结束后,新郎要搀扶新娘进新房,等到了新房门口时,新郎会用“骑马鞭”挑下新娘的“盖头”扔到房上,以示新生活的开始。新娘进屋后,还要在炕上面朝南“坐福”。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

按照传统习俗,达斡尔族人的婚礼要经过牵线、提亲、定亲、过彩礼定结婚日子及结婚五个步骤。从男方提亲开始,融入了古老的信仰文化、民族文化、性文化、道德文化等婚俗礼仪的达斡尔族传统婚俗便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一般来说,“提亲”时要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族长(莫坤)来为青年人做媒,而且媒人要给女方家带上见面礼坨烟和坛酒。对方同意提亲后,便会用酒敬天、敬地、敬神,并与媒人饮酒相互祝贺。等到“相亲”时,男方就要带上“定亲礼”或大牲畜等,而且必须要叩拜女方长辈,并接受长辈们的品评和教诲。到了“过彩礼、定结婚日期”的日子,男方可视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大到车马牛羊,小到猪羊肉及新娘所需衣物均可。但结婚日期一定要请阴阳先生根据双方的生辰八字来定,有禁忌属性的人则要排除在外。
达斡尔人实行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制,这是有史以来的传统,非常久远。所谓氏族外婚,即是在本民族的范围内寻找配偶,必须是不同姓氏的男女成员。同姓氏通婚已成为严禁的习惯法律一般,至今仍为人们所注重,如果有同姓婚配者,将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过去,在达斡尔族社会里,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相当根深蒂固,因而其婚姻关系是属于封建包办性质的,青年男女没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和权力,婚姻大事全凭父母或老人做主包办,一切必须听从他们的安排,只有唯命是从,不许反抗。亲属之间通婚,必须是辈分相等,不同的辈分不能结婚。姑表兄弟姊妹或两姨兄弟姊妹,叫“他拉里”,他们之间的婚姻,是姑母作“婆”,舅母不能作“婆”,舅母作“婆”的现象非常稀有。如果发生娶姑母的女儿为妻,习惯上称之为“回头婚”,血脉倒流,认为是影响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发达。两姨之间的儿女通婚时,限于不同姓氏,就是姨母与外甥属于同一姓氏,那么就不能娶姨母的女儿为妻。

达斡尔人的传统习惯,不允许兄亡后弟娶其嫂或弟故后兄娶弟妇。特别是弟娶嫂,更要遭到反对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因为达斡尔人待嫂似母的礼数很浓。
达斡尔人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不能入赘,只有因子年幼或无子,而且又兼体弱多病不能劳动生产,方可招有期的或终身的赘婿。个别的也有养童养媳的现象。如一生胎双儿,其父母尽量为他们找一胎双女来作配偶,反之亦然。如果不这样做会不好养活,有短命之嫌。达斡尔人传统习惯是不与外族通婚。自清末民初以来,才出现个别的为贪图彩礼或为还债,把姑娘嫁给了汉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与鄂温克人经常交往,所以逐渐形成了互相通婚的习惯,虽与鄂伦春族也有交往,但很少有通婚的。
达斡尔人的婚姻观念,受封建社会的直接影响,过去也很讲究门第,必须是“门当户对”才能提亲。一般是富户不娶穷家女为妻,更不能把姑娘嫁给穷人家做媳妇。如果有个别的富人或坐官的娶了穷人家的女儿,那是因为这个姑娘非常美丽而贤惠,各方面都是较为出色的缘故。达斡尔人的一夫一妻制没有受到破坏,只是到清末,才出现了“扎络怒呼热”——纳妾的现象。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大老婆不能生育或者是不生男孩,怕断了后才娶二房。最初也只是收奴隶的女儿作妾,因为谁也不愿将姑娘嫁给别人作小。达斡尔人为儿女选择配偶的过程是较为复杂的,从托人说媒到完婚,大体分为五个步骤才能完成。

其第一步是托人牵线,叫“希卓宜奇勒格贝”。受托的人应当是女方家的亲属或好友,先去探听信息,了解女方是否有了婆家,向其父母及老人介绍男方的情况、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在女方的父母或老人没有拒绝的情况下,然后再托媒人前去说亲。
第二步是请一位善于表述的人做媒人,管这个人叫“召奇”。请的媒人尽量是儿子的长辈或者是年长的人。
订婚,是以媒人给女方的父母、老人敬酒、磕头为准,只要他们接受了这一礼仪,亲事便成,不能更改。一向没有立婚约文书之说。在旧社会,也有指腹为婚的传统习俗。指腹为婚多发生于莫逆之交或结拜弟兄之间,以期使其友谊关系得以更密切和持续发展。如果两家生的恰是一男一女,这时,男孩的父亲,要亲自去女孩家向其父母或祖父母敬酒、磕头,将原口头的指腹婚约,确定为正式订婚。
在达斡尔人的家庭里,当儿子即将成人时,便要张罗订亲之事。请好的媒人要携带一些酒,前往女方家说亲。媒人的言辞和礼仪十分重要。媒人到了女方家后,要先向其父母、老人及家庭主要成员行见面礼,互致问候和敬烟,然后斟酌词语婉言交代来意。将媒人说亲的话略举一例:“听说你这美满的家庭里,有一位拿剪刀和绣花针的心地善良、行为淳朴而又贤惠端庄的姑娘。我愿意给一位手拿弓箭,老实肯干而又思想纯真、聪明伶俐善农善猎的小伙子说亲。我认为双方门当户对,男女相配,结成良缘,亲睦彼此的门宇,我甘心愿为两家磨破靰鞡底、累得腰酸腿疼。量必你们相信我的话,不让我扫兴而归。”接着便详细介绍男方的家庭,从成员说到财产、经济状况,还要介绍男方的几代的家风。成员的职业和社会地位、表现,特别要重点突出的介绍男方的人品表现和才能。如果女方父母及其主要长者没有异议,表示愿意结亲,便提出订亲的彩礼要求,主要是三项,即绍乐博热(马):绰斯(奶牛)、妇女所需要的一切衣物用品。经与媒人商妥之后,方可接受媒人的斟酒磕头礼,这门亲事就算成功。假如女方的家长不同意结这门亲事,就不能让媒人斟酒行磕头礼,更不能留媒人吃饭和住宿。据说留媒人在家吃、住,就是表示亲事已妥。订婚礼毕,媒人就完成了说媒的任务,然后返回男方家传报喜讯。男方家以酒饭盛情招待媒人,并要备些酒、肉、点心果品之类的东西送与媒人,同时,使儿子前去媒人家里以叩首之礼表示谢意。如是生活富裕人家,还要以衣料、现金
去酬谢媒人。媒人在说媒过程中,由于男女双方对彩礼的多寡,一时达不成协议时,也会发生媒人往返奔波多次,最后才达成协议进行订婚。
第三步是新郎相亲送彩礼,这就是“察恩特宜奇贝”。
达斡尔人的传统做法是订婚之后,要举行送“察恩特礼”。时间一般在订婚后几个月或一年左右的时间,远则二至三年的时间。所谓察恩特礼,包括煮热的猪肉一口,毛猪两口;白酒几十斤;点心十至二十斤;瓦特(用小米面拌牛油、白糖制成的饼)十余张;霍热勒(用山丁子压成的面拌红糖制成的饼)十余张;西热格勒(用稷子米的面制成的油炸饼)六十至一百个;图瓦乌特莫(用稷子米面做成的油炸糕)一百个左右,这是食品之类;主要的是送一匹马和一头奶牛。送马,叫“绍乐博热”,这匹马必须带有缰绳,从取缰联姻亲之意,是为报答岳父养女之劳的;送牛,叫“绰斯”,一般是一头乳牛或怀胎的乳牛,是为报答岳母养育女儿之苦的。察恩特礼的多寡厚薄,没有定规,主要根据男方家庭经济、生活条件来决定,不过男方要尽力筹办。
送察恩特礼,在达斡尔人来说,是一桩特有的、饶有乐趣的喜事。男方首先要请到一位善于辞令和熟知礼节并能随机应变的年长者,作为陪礼人,兼作车夫。这个人从叔、伯或兄长里面找,由他负责引导新郎相亲送察恩特礼。当察恩特礼车到达之前,女方的莫音近亲齐聚,准备迎接新女婿的到来,并指派几个年轻人关闭大门,不让礼车轻易进院,要在大门外难为新姑爷一番,并有意地和来送彩礼的陪礼人进行一场舌战。当察恩特礼车到来的时候,这种为难他们的场面便开始了。他们的问答,举例说是这样的:把门人首先发问,你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在这门前停车是为了何事,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等等。对方故意将话题岔开,不能作正面的直接的回答,而是巧妙地绕圈子。绕圈子回答的就是这位陪礼人。他可以说许多假话,海阔天空扯上一顿,口气里还要带许多恳求之意。比如陪礼人说,我们是做买卖的,从远道而来,走了一天,天色将晚,一没碰上旅店,二没亲朋故友,已经人饥马乏,想到你们这里借宿一宵,歇息一夜,明日早行,请予方便之类的话作答。这时年轻人故意刁难他们说:我们不认、不熟,不留生人借宿;再说我们家里老少几辈,人口很多,很不方便,不能留你们住宿,请不要白磨牙,枉费唇舌,劝你们在天黑之前,赶到别的人家借宿去吧。这时礼要软中硬、硬中软的话作答,举例说他可以这样讲: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了你们屯里,已经借宿几家,可是都不开情面,不准住下,难道你们这样不理解外出赶路人的苦处?人出门在外,总不能背着房子走吧?人出门在外,都会遇到困难的,所以再三请求你们开恩,行个方便,如果炕上没地方住,在屋地也行,总比在野外露宿好些吧,望你们照顾一下,让我们歇息一宵。这样,经过一番理论,互作答辩,在老人的授意下,方能解除刁难,打开大门,准许礼车进院。于是女方家热情地接待新郎和陪礼人。
按照达斡尔人的习惯,在本莫音的长者未到来之前,是不许乱动礼品的,待其来后,由他们指派管事人,然后一一查点接收,方能动用礼品。
接待新姑爷的察恩特礼,必须操办饮宴和认亲。新姑爷到来的当日晚间,召集本莫音族亲的男女老少设宴,称之为“察恩特安特贝”。当宴席开始之后,男方的陪礼人便要向参加饮宴的长者们婉言交待所送来的礼品的种类与数量;接着由女方的长兄引领新姑爷认亲,向长辈们一一敬酒磕头。宴罢,安排数人将送来的毛猪用火燎烧后开膛收拾,当夜将肉煮好,备次日全莫昆族亲好友在认亲的宴席上食用。
第二天的早饭后,便通知本莫昆的亲朋故旧前来参加察恩特礼的认亲宴席,这叫做“察恩特宜得贝”。它的礼仪与头一个晚间莫音内认亲的程序相同。对有些不能来的长者,要从察恩特礼品中留下一些酒肉点心,赠送给他们,这就是“爱格塔塔贝”。
“察恩特宜得贝”后的次日,女方的兄长便引领新姑爷前去本莫昆的族亲好友家登门认亲,同样敬酒、行磕头礼。此时,受礼者要赠送小钱褡子、烟荷包之类的礼物给新郎,有的要赠送现金。
在“察恩特宜得贝”的全过程中,姑娘与新姑爷是不允许见面的,姑娘提前要到别的家里去躲避。但是双方互不相认,连什么模样儿都不能看上一眼,总是一件憾事。为此,据说新郎到了女方家之后,便要设法打听未婚妻的去处,最好是通过孩子传递信息。当得知姑娘住在了某家之后,便再设法达到暗中偷视的愿望。其实姑娘也是同样的心情,想要看看未婚夫是什么样儿,在寻找机遇。这时,也会有好心的姐妹姑嫂,帮助他们达到目的,尽力创造能够见面的条件,使他们彼此都能在偷视中互相了解到面容、体态和仪表。
察恩特礼告成,在新姑爷即将返家时,生活富裕的岳父,便将所送来的“绍乐博热”或另挑一匹好马,再赠送给他骑回去。
第四步是过结婚彩礼,这就是“托列”。
托列包括衣服和衣料若干件,“绍热库”(首饰)若干件,“巴列”(手镯)一至二付,“古热奇热格”(戒指)一到两个,“嘎热格”(耳环)一、二付。此外,还有皮袍、皮挂子、皮坎肩各一件,被、褥面和里子布等物品。有的也折钱,使女方随意购置备做。送“托列”的本来用意,是确定迎娶日期,如果女方家没有异议,就立即商定结婚吉日,于是男方家就着手准备结婚时所需的一切物资,并遍告远处的亲朋故友。
达斡尔青年的婚龄,一般为男二十岁左右,女的在十七、十九、二十一岁,习惯上禁止姑娘在偶数年龄时出嫁完婚。忌讳姑娘在母亲生育自己的年龄和母亲结婚的年龄上结婚。男女双方有一方遇到父母去世,在服孝三年内不许完婚;二年内不能送察恩特礼和“察恩特宜得贝”。
第五步是完婚。办婚事是一件大事,提前一到两个月就开始筹办,全莫昆人来帮忙:制作衣服、被褥,宰杀猪、牛羊,制作瓦特、霍热勒格、西热格勒等食品。

送姑娘出嫁也很讲究,莫昆族人不论贫富都来帮忙,出好车、好马、好鞍具,互借衣服、帽子、靰鞡等穿戴,尽量显示所有送亲人的富足生活。在姑娘出嫁的前两天,要请莫昆族内的男女长者们来,共同商定送亲的宾相、车夫以及人数、车马数,尽量从本莫昆内选定送亲人。送亲的男宾叫“华达”,三至五人;女宾叫“霍都古”,二至三人;送亲车三、四辆,骑马的二至三人,富裕户还有几辆嫁妆车,总计不过十五个人左右。路途较远的,均套双马大轮车,队伍壮观有气派。
送亲的“霍都古”要按有大有小的层次,大的是伯母或婶娘或姑母一人,“界霍都古”则要安排年龄小些的婶娘或姑姑一人,“呼珠热霍都古”则应是同辈的年轻姑娘或还没有生育过的年轻媳妇一人。
送亲的“华达”也按年龄、辈分层次安排。大“华达”要安排比大霍都古年岁小些的伯父、叔父或姑父一人,从“界华达”到“呼珠热华达”,其辈分、年龄均与女宾同。如果无亲弟兄,则从叔伯、两姨弟兄中安排。赶车人也是按照年龄顺序排列赶头车、二车。新娘坐的车,其赶车人应是亲弟兄或叔伯弟兄。

在送亲前的一至两天,新郎前来岳父家迎亲。
送亲车出发之前,本莫音的族亲及好友聚集一起举行便宴,表示欢送。送亲车出发后,新郎不同行,要向欢送的长者们一一请安告别,这一仪程完成后,方能出门骑马赶上送亲车同行。
送亲车的应次是:华达和霍都古坐的车均为苇厢车,大霍都古和界霍都古同坐头车,送亲的宾相少妇陪新娘同坐篷车在中间,大华达和界华达同坐一辆车在新娘车后,随后是嫁妆车,其余华达骑马殿后。车马队的最前边是新郎骑马引路。

在送亲车未出发时,要准备一些彩绸、手帕之类的东西,以备如果在途中遇上其他送亲车时,好作为互相赠送的礼物。还要准备准备些酒、熟肉、点心之类的食品,以备途中打尖时用。习惯上是不论路途的远、近,在走完一半路程之后,就要停下来打尖。先生起篝火,然后喝几盅酒,少用些肉和点心,举行途中休息仪式。由大华达首先执酒向“白那查”(土地神)敬酒,并致祭词,好言祈告土地神保佑送亲车马平安无事。此时如有过往行人,不论相识与否,一定要请他们停下来,共同享用酒食。然后才能放行。休息仪式完成,新郎便与送亲宾客一一道别后先驰回家,向长者们一一行请安礼,然后报告送亲客人的辈分、年龄以及车马队的人马数,安排或调整迎亲的宾相、座次、席位、食宿等事宜,并选派一名年长的和一名年轻的携热酒出屯外一、二里处迎候。当送亲车来到时,立即停下,迎亲人向送亲的宾客一一行请安礼后,接着行敬酒礼,表示热烈欢迎和问候一路辛苦。屯外迎候仪式完了,年轻人先驰回报信,年老者留下引路徐徐进村。这时,迎亲家中不论男女老少,均按男左女右的形式在院庭内排列迎候。按传统习惯,不论送亲车从哪个方向来的,都必须绕道改变路径,从西方沿着日出方向到男方家的大门口停车,意为使新娘迎日出方向进婆家大门。其中还有两个说道:“一是当送亲车进屯后,如果经过水井,提前都要派人用红布盖住井口,意为防止新娘的魂灵坠入井内出不来;二是一旦送亲车在日落后才到达男家时,男家要在大门的西侧悬挂一面镜子,以象征太阳还没有落山。

当送亲车到男家的大门外时,除新娘和少妇外,其余送亲人均下车、下马,在傧相的引领下徒步进院,新娘是在鞭炮声中坐车直接进院下车。但为了防止鞭炮惊吓马匹与事故,一般是在大门外将马解下来,由人把车拉进院庭东侧停放。于是由两名年轻媳妇给新娘戴上红面纱扶下车来,在送亲少妇陪伴下,左右搀引脚踩红布垫直到上炕为止,新娘的脚不能踩土,立于宾主之队列之侧。这时,由男方父母在房门外斟满两盅酒,向送亲的宾客依次行敬酒礼,称之为“进门盅”。敬酒礼毕,由男女宾客引导,以先女后男的顺序,请送亲宾客进屋,女宾坐南炕,男宾坐西炕,车夫等人坐北炕的形式就位。随后,在两名年轻媳妇的搀扶下,引导新娘进屋。新娘进屋时,不得使其低头,要昂头前行;上炕时,不能脚踩炕沿,要面朝窗户背朝北,盘腿端坐。然后重新梳洗装扮。

诸事就绪之后,开始以装烟的形式认亲。先由男女宾仪分别向男女宾客介绍男方家的主要成员与近亲长者,由男方父母再次向送亲的宾客敬“接风酒”;之后,上茶点,主要是奶茶、糕点,还要上一些“瓦特”、“霍热勒格”、“西热格勒”、奶皮、奶油等。再后,乃是摆设迎亲宴了。迎亲宴的座席与宾客进屋上炕的座位不变,但均坐于首位,陪客的于下首左右相陪。坐在下席的陪客人叫“嘎吉日钦”,坐右下席的陪客人叫“巴日钦”。每桌专设一“考布尔金”——一名服侍之人,负责斟酒、上菜饭、用刀切肉。宴席开始,先上酒、肉。各席所上的手把肉是有差别的。大霍都古与界霍都古的席桌上,上“瓦奇”,即猪尻背骨节肉;呼珠热霍都古的席桌上,上“瓦奇达热莫”,即上猪尻背的第三节的骨节肉;大华达与界华达的席桌上,上“达勒”,即肩胛骨节肉;呼珠热华达的席桌上,上臾吉,即猪后尻骨节肉’;车夫等人的席上,上“宝日托斯”,即肘子肉。但各席全搭配上些其他骨节肉,如肋骨、脊椎骨等骨节肉。酒、肉席之后,再上菜与饭。

迎亲宴席上有如下的礼仪:
来自女方的华达一人,需手捧角弓的一支翎箭,献给新婚夫妇,并致祝福词。词的大义是:
尊敬的霍都古、华达们听着,
姻缘是由媒妁撮合的,
世交是由代表办成的,
从祖先在世的时候起,
大门永远敞开着,
在荒地上走出道路,
把堆积的雪层冲破,
把异姓合拢起来,
使两侬门户和睦相处。
我方有个拿剪刀的姑娘,
你方有个拿弓箭的小伙儿,
对光临的双方,
讲起我的祝词。
把你们的婚宴不错过,
把你们的会筵不拖过,
所用的牲畜,
自家饲养的肥猪,
在它的嘴上,
有二指厚的肥油;
满坛子的白酒;
带缰绳的马,
达斡尔人养大的马驹,
快跑的时候,
能撵上黄羊,
在沙漠上能赶上兔子,
走洼坎像平地,
走在土墩不栽跟头,
戴手套拉不住,
轻佻的人未曾骑过,
在污水里未曾饮过。
拿这个箭讲一讲:
今后女婿和姑娘俩,
共同生活的时候,
对长辈要孝顺,
对同辈要和睦,
对晚辈要慈爱,
像箭的碴口一样整齐,
像箭杆的羽毛一样爽快,
像箭杆一样笔直,
像磨研了的玉石一样润滑,
像碾砣和碾盘一样相合,
像钢铁一样坚硬,
拿刀也拉不断,
用斧子也砍不开,
性格是正直严肃的,
行为是公平大方的。
尊敬的华达们听着,
我们的姑娘和女婿二人,
走过的路是光明的,
作过的事是清白的,
不被人们指责,
不被人们议论,
首先享受快乐,
生活得到幸福,
生养在外的姑娘一个,
养育在家的男孩七个,
今后女婿前途光明,
能够升官戴红顶子,
被皇上宠爱,
受皇上恩德。
跟着来的兄弟听着,
拿这只翎箭,
走遍了荒地,
冲破了积雪,
撮合了异性,
和睦了两家;
拿这个箭,
前去野外打猎,
射死山阳的公野猪,
射死森林的鹿,
回到莫昆屯里,
祝你享受荣誉。

迎亲宴上,气氛充满欢乐,宾主之间除了互相敬酒之外,还有幽默的诙谐,谓之“绰毛扎热吉,吉安、吉安吉莫尔吉尔其吉,乐尔乐贝”。有的还以歌唱庆贺,有的诵以吉祥篇章,有的出谜逗趣,彼此竞相引出话题,以激起热烈的答辩,场面格外热闹,这就是“索迷斯混吾斯沃热贝贝替耶莫日根莫得勒晨得勒其贝”。宴罢,将送亲的宾客请到另室休息喝茶。此时,重新装扮过的新娘,在嫂嫂的引荐下,向公婆、祖父母、家中的长辈等一一行装烟礼或行敬酒叩首礼;然后,在家宴中,向莫昆族亲的长者们行敬酒磕头的认亲礼。
结婚没有什么典礼仪式,认亲之后便为礼成。次晨,要为送亲宾客上肉汤、水饺或挂面,略解作夜宴之渴。干前,当莫昆族亲及故友齐聚之后,再开设送亲宴席,席间的形式程序与迎亲宴同。在送亲宴结束前,要由送亲的大霍都古代表全体送亲人向男方迎亲的宾相、服役人员、厨师及所有迎亲人员赠送肉食一盘、点心一盘、酒一瓶。这些自然是男家作了准备的。借表谢意之后,致受到款待的谢词,其大义是:
尊贵的霍都古姐妹们听着,
你们远方的送亲者们,长途跋涉来到男方村落,
屯外有人热情迎接,
来到男方家的大门口,
受到傧相的热情引领,
进到院庭受到热烈欢迎,
受男方父母敬的“进门盅”,
受到男方姐妹和弟兄们的热情招待,
喝了热奶茶解了干渴,
饮了热酒解了疲乏,
吃了肥肉和热饭菜,
摆脱了长途旅行的饥饿。
我这里代表全体送亲者,
借男方的喜酒和肥肉,
向为我们忙碌的厨师、
向为热情周到的考布尔金、
向招待我们的兄弟姐妹,
表示问候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望各位热爱我们的谢意之情,
赠送的仪器不多,但别嫌少,
每个人都要尝一口,
我们就心满意足。
让我再次祝愿男女双方,
婚事圆满办成,
参加婚宴的全体心情愉快。
为祝愿男女双方生活幸福,
万事如意而干杯!

送亲的午宴结束后,为欢送启程的送亲宾客,由男方派一名年长者,代表全莫昆人及所有亲朋,在房门内向送亲而来的宾客一一敬酒,称之为“出门盅”,然后宾主在大门外相互拜别。在传统习惯里,送亲的年轻人必须在宴席上偷出一些碗、碟、酒、盅之类的东西,带到屯外,待新郎到屯外送别时,除留酒盅、碟、碗各两个之外,余下的全叫新郎带回去。还有一个习俗:在送亲的车、马队刚要回程时,男方家要赠送一定数量的酒、肉、点心,让他们带回去。正当新郎在屯外向送亲人送别之际,送亲者要派出一人,从男女家赠送的肉中抽出肘子骨节肉,骑马返回男方家的大门口,将肉留给新娘,以示娘家人临返回时还思念着姑娘。待送肉的返回车队后,新郎便向送亲人一一行请安礼,然后返回。
按习惯,新娘在婚后的三日内必须经过完全自裁自缝给女婿做一条单裤,婆家人要鉴赏她的针线活儿的手艺如何。三日之后,由其年长的妯娌引导,到本莫昆及屯内的故友家中去,向他们的长者行装、敬酒磕头认亲礼。满月以后,由新郎赶车带上酒食送妻子归宁,新郎可住两、三天回去,新娘住满一个月。此间,新媳妇要给女婿公婆、小叔子、小姑子等人各做一双鞋,以表关心与爱护,也表示媳妇是个勤快而又贤惠的人。一个月后,由其父亲或兄长在母亲的陪同下,返回婆家。
当新郎到新娘家迎娶的头一天晚上,有安排新郎与新娘在一桌同吃一碗“拉里”(奶油粥),然后可以同房的习俗。事前,女方家请来一位儿女双全的婶娘或嫂子,在她的指点下,引导新郎与新娘见面;随后劝说二人在炕桌前对面而坐,用一个碗、一双筷,相互往对方的嘴里送稠粥,这种稠粥叫“夏热托斯拉里”。新郎和新娘从没有公开见过面,更没有说过一句话,几乎是素不相识的,往对方嘴里送粥吃,实在是一件难事,因此,婶娘与嫂子必须使用权威,一面说服,一面逼迫,才能完成。举行这种仪式,目的是让他们二人于婚后,感情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到白头。
达斡尔人的传统,男女一经结婚,不能轻易离婚。离婚,被认为是极不体面和极不光彩的事。妇女如果受公婆、丈夫的打骂、虐待,跑回娘家时,则要由男方的莫昆族内派代表前去女方家,对女方的莫昆作出不再虐待的承诺和保证,并且要立字据,而后才能把媳妇接来。尔后,又发生了虐待行为,女方莫昆便派人将姑娘接回娘家。这时,如果男方想提出离婚,但又缺乏正当理由,双方的莫昆是不能同意的,一般全都离不成。女方除特殊情况外,提出离婚的可谓凤毛麟角。如果姑娘任意跑回娘家,是不允许的,要被娘家强制地送回婆家去的。因女方发生了过失,而被男方提出离婚者,她会遭到娘家的无情责骂甚至遭到毒打。一旦发生离婚时,必须找一位无儿无女的人,在野外缮写离婚书。缮写离婚文书的报酬要付一百吊钱左右。在离婚文书上要经男女双方画押,各扯一半,作为离婚的证据。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离婚是极其不吉利的事情。达斡尔人的俗语中有:“写离婚书的地方,三年不长草。”可见对它是如何的诅咒了。离婚之后,女嫁男娶是随意的,不受任何限制。但续婚的对象,不如原来的好的时候,他们将被舆论和咒骂为“没有福气的人”。离婚时,所生子女,一律归男方抚养,女方不得带孩子走。女方所能带的仅是娘家所陪送的家具和所穿戴的衣服。
按传统,寡妇在服孝期内是不能改嫁的。如在服孝期内生活无人照管时,娘家可将姑娘接回来,但必须在服孝期满后,方可改嫁。否则,男方莫昆会出面干涉,不准其出嫁。有儿有女的寡妇,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改嫁的。寡妇改嫁前,仍须住在婆家,如个别的发生有私生子时,她将被送回娘家,而且要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习俗和礼仪的讲究。
据传说,达斡尔人早先年代办婚事,是不择日子的。到了清代末期和民国初年,也实行了择吉完婚,请人看“日子”,逐渐成了传统。如定正月初六、正月十五、二月二不用看而外,其余月汾办喜事,全要择吉利之日。
达斡尔人有许多人家是供神龛的,把它安放在西炕墙上边。管这个神、佛龛叫“怀马热巴热肯”。如果供俸它的人家娶媳妇时,送亲的必须提前准备彩绸,管它叫“珠斯替哈迪格”。当新媳妇踏入婆家的门槛后,首先要将备好的“珠斯替哈迪格”挂在“怀马热巴热肯”像前,并敬装烟礼后,新媳妇方可上炕就座。
娶媳妇的人家,其屯中如有其新娘的亲姑姑、姨或表姑、亲姊妹,家在屯中居住时,事前几家都与办婚事的人家商定,当送亲车来到屯外时,允许他们先将媳妇接到家招待一番,完了才是迎亲家方面派人前去迎娶到自家门首。
送亲者,必须在迎亲喜宴开始前,了解和询问好其姑爷的姑父母、姨父母是否在场。当饮宴将开始时,必须请他们来按年岁长幼的顺序就坐同饮。否则,属于送亲者失礼,将被公众议论为不懂礼貌。
达斡尔人历史形成的居住地域不同,因而在婚俗上就有不同的传统。一般是不拜天地,但有的地方却也实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的习惯。这是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而来的。
如果在一个屯里,两家或几家于同日娶亲,那么送亲车都设法争先进屯。但先进屯到了婆家的新娘,而在另一送亲车进屯时,必须站起来,有人传报这个信息,待另一送亲车进屯后方可坐下。
一般在婚后翌日欢送送亲宾客。此时,新娘在本家妯娌的搀扶陪伴下,到屋门外要洒泪送别亲人。这时,由送亲的大霍都古和大华达先后分别到新娘身边细声慢语地进行安慰,并叮嘱以后安心过日子,劝导她男婚女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历来就是这个规矩,不久就会习惯的,并要求她尊老爱幼,体贴丈夫,妯娌间要和睦相处,争取受到全家的爱护与关心;想娘家时,一年半载可以回去探望一次,不必牵挂他们,等等。关于这个过节不可少,否则认为没规矩,缺乏礼数。
如果发生了女方在举行接受了“察恩特礼”以后,其女婿故去时,婆家仍然要给未婚媳妇准备孝服,并下通知讣告女家。这时,女方的父母必须领着女儿前往亲家吊孝,给女儿为未婚夫穿戴孝服。
在相亲、送察恩特礼和办婚事,制作西热格勒时,必须请手艺精明高超之人来制作,以使其油炸点心色气好,纯正。这个点心做得好,那就表示了新娘长的美丽。一旦发生发油炸点心色气发黑,不纯正,则被认为新娘长的黑,而且其心也变黑。这是一个大忌,历来有这样的谚语流传。
结婚时,新娘所坐的送亲车,其所套的马一旦出了汗,在进婆家大门前,必须准备火炭,使出了汗的马,脚跨火炭后方可进入大门。
对女儿出嫁,娘家陪送的嫁妆,大体有如下几类:
大红柜一个,红皮箱一对,小红木匣一对,帽盒一个,梳妆盒一个,首饰盒一个。绣花枕头一对,绣花布鞋十至十二双,白布袜子十余双,绣花烟花包十余个,幔子一个,绣花小钱褡子若干。如果是富裕户以上的生活,陪送一头奶牛。在蓄有奴隶的时期,陪送一名丫环,管她叫“斯荣克”
达斡尔人的婚俗,从礼仪到形式都较繁杂、隆重,而在很久以来,还伴有体育活动。如好多地方,在吃察恩特和娶媳妇的时候,都举行射箭、赛马等项运动作乐,欢娱达到高潮,使全莫昆人都沉浸在愉快幸福之中。

住屋形式
达斡尔族传统房屋建筑的主要形式叫“雅曾格日”,是一种起脊式的、土木结构的草正房。达斡尔族的草正房以两间的居多,其次是三间的,住五间的较少。达斡尔人讲究住屋与厨房分离布局的习尚。
如果是两间房,则以西屋为居室,以东屋为厨房;如果是三间房,通常以中间屋为厨房,东西两间住人。居室内南西北三面盘有相连的火炕,俗称“弯字炕”。
达斡尔族家庭一般不设火炉,秋冬季节防寒保暖靠火炕。达斡尔人在厨房北墙处,盘有一个池式火炕,叫“额鲁格”,用来干燥粮食。达斡尔族的草正房舒适讲究,宽敞明亮,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以多窗著称。一座两间的草正房,西屋南墙有三扇窗,西墙有两扇窗,东屋房门两侧各有一扇窗,共有七扇窗。
如果是三间的草正房,通常有窗十一扇。窗多不仅扩大了采光面积,而且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棚和四壁上面装饰着鸡、凤、鹌鹑以及狩猎等各种图案、剪纸,有的直接把雉羽、带花丝的皮毛贴在墙上,作为点缀。


日常礼仪
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佳风。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部份。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持,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无论谁家宰杀牲,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家里来了客人,即便生活贫困,也乐于设法款待。

体育活动
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强化了达斡尔人的剽悍性格。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中,有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来敌人的武装斗争需要而兴起的射箭运动;有摔跤、扳棍、颈力赛等极为普及的体育活动。
狩猎业曾经是达斡尔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达斡尔人积累了许多狩猎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如下套子、设陷阱、放地箭、“打围”、鹰猎等等。
20世纪初,在铅子单响熗和钢子步熗等现代化武器传入达斡尔族地区之前,弓箭和扎熗是猎民们狩猎生产最主要的工具。这些工具原始、简陋,命中率不高。为了保证人身安全、提高狩猎生产的效率,达斡尔人便逐渐摸索,形成了众人集体围猎,即“打围”的狩猎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多以“哈拉”(氏族)为单位,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阿围达”(围猎长)统一指挥进行。具体方法就是参加围猎的众人按圆形分布,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慢慢搜索前进,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将被围困的貂、狍、鹿、野猪等动物射杀。

鹰猎
鹰猎是另外一种非常有效的狩猎方式,多在雪后的清晨进行。届时猎人脚跨骏马,左臂托举猎鹰,寻游于雪野山林之中。发现野鸡、野兔等小型禽鸟动物后,便令猎鹰迅速出击,准确而有效。鹰猎的收获量虽然不大,但它既是一种生产劳动,又是一项饶有风趣的体育娱乐活动,因而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拥有一只聪明伶俐、敏捷强悍的猎鹰也成为猎人的骄傲与自豪。

摔跤
阿西尔达斡尔民族自治乡被人们誉为“摔跤之乡”,新疆很多摔跤明星都是从这里升起的。除摔跤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活动外,劲力也是新疆达斡尔族群众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活动,因不受场地和用具的限制,常常是人们在茶余饭后或是节假日娱乐的项目之一。


颈力比赛
颈力比赛达斡尔民间最常见的一种体育娱乐项目。颈力比赛类似拔河,与藏族民间进行“押呷”比赛基本相同。由于使用器材简单,场地随意,娱乐性强,随时都可以进行,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曲棍球
达斡尔族语称曲棍球为“波列”,称曲棍为“波依阔”。一般已习惯“波依阔”即代表曲棍球运动。是一项达斡尔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的体育项目,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曲棍球在达斡尔族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数百年前便开始流传于达斡尔族民间。据考证:早在辽代契丹人中,曾盛行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的体育活动--波列,而“波列”就是达斡尔族现代的曲棍球。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曲棍球运动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城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并被列为国家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1975年,莫力达瓦旗成立了以达斡尔族运动员为主的业余曲棍球队,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县级地方球队,也是中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该曲棍球队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1982年,以达斡尔族球员为主力队员的中国曲棍球队,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中夺得第三名,在国际曲坛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为中国争得了荣誉。1989年,国家体委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饮食
饮食习惯
达斡尔族的早期农业主要是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大麦等早熟作物,故主食方面有米食和面食。米食以稷子米饭为主,分为两种,一种是把稷子用锅蒸熟,炕干后碾成米叫“敖苏莫” ,是熟稷子米,饭粒大而不粘连,有糊香味,是达斡尔人的主要饭食。另一种是直接碾成米叫“希基莫”,是生稷子米,颗粒较小稍有粘性,除作干饭外可作粘粥,还可再压成面作糕点。
面食主要是荞麦面。荞麦磨成面粉后,传统的吃法是压荞面(饣合) (饣各)浇野味肉汤,是最佳饮食,还可以烙苏子馅的荞面饼。荞麦磨成面粉,过箩留下的颗粒叫“尼基”,可做粘粥食用。荞麦蒸熟炕干后碾成米叫“阿勒莫”,可以作饭食。
从民国年间开始,达斡尔人从汉族农民学会了种谷子、玉米、小麦、黄豆等农作物。早熟低产 作物逐步减少,新的粮食品种不断增多。达斡尔人主食品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米、玉米、大米、白面已成为主食,吃油饼、面条、馒头、饺子等面食多了起来。传统的稷子米、荞面、燕麦、苏子等成为稀少的食品。
达斡尔族的副食品有肉类、奶食品、蔬菜和采集食品等种类。

特色饮食
白菜沫(辣菜沫,达语:音讷森努咖),是用新鲜的白菜叶和盐、青辣椒、芹菜、蒜、香菜等配料碾压成沫,口感微辣、清香,可以当咸菜吃,还可炖菜吃,吃面条可做卤,用它可炖肉、炖豆腐、炖土豆。
白菜沫炖豆腐,是达斡尔族传统的名菜,制作时把白菜叶和梗分开,菜叶做白菜沫、菜梗切后拌点辣椒淹咸菜,也是达斡尔族传统咸菜,达语叫“克日切莫勒努哇”,即是咸菜可以炖炒吃。
韭菜花,语叫“梭日斯”,即是可口的咸菜,又是美味调料,是吃火锅和肉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柳蒿芽,达语叫“苦木勒”,是达斡尔族人民喜食的传统里菜之一,“苦木勒”有明目、清胃热、泻肝火、利肾水之功能,味微苦,幼芽时鲜嫩清香,是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野生天然纯绿色。

人物
阿拉布丹
阿拉布丹(1809-?)也作敖拉昌兴,号常兴,字芝田,1809年出生在索伦左翼旗南屯一位文官家庭。著名诗人。十五岁时,曾随父亲进京朝见道光皇帝,倍受朝廷的关怀。1851年阿拉布丹以索伦左旗佐领的身份,奉朝廷之命巡查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边境。
郭道甫
郭道甫(1894-?)本名墨尔森泰,习称墨尔色,号浚黄,字道甫。1894年生于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扎拉木台村,属达斡尔族郭博勒氏。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民族革命家。兼通蒙、满、汉、俄文。1918年他利用自己的家产创办了海拉尔私立学校,自任校长。1919年创办了一所新式女子学校。1929年在沈阳创办东北蒙旗师范学校,任校长。
婉容
郭布罗·婉容,秋鸿皇后。字慕鸿,号植莲。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历1906年)。原籍黑龙江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达斡尔族人。高祖郭布罗·阿尔景,是咸丰年间的副都统,并封为武显将军、建威将军。
满都尔图
满都尔图(1934-)曾用名鄂岳青,内蒙古莫里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195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历史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杨士清
杨士清(1935-)齐齐哈尔人。音乐家。现任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等。撰写了《达斡尔族民歌初探》、《达斡尔族民歌特点分析》等多篇达斡尔族民歌研究文章。
敖永瑚
(1936-),女,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人。著名广播事业专家。
赛音塔娜
(1940.2-),女,1940年2月出生,黑龙江省讷河市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勇林
中国内地演员,在《天龙八部》、《朱元璋》等连续剧中演出,亦主演2002年的电影《嘎达梅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骏马奖”最佳男演员得主。
鄂秀峰
鄂秀峰(1918.3.13-2009.11.2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人。“8?11”抗日武装起义组织者、领导者之一、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达斡尔族子弟为主的齐齐哈尔蒙古骑兵大队的创建者。齐齐哈尔市解放战役的指挥员之一。革命军事家。
色热
色热,黑龙江省政协六届委员、齐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政协三届常委、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会理事。退休前任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
苏日台
鄂·苏日台,1940年出生,鄂嫩哈拉氏,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展览及研究工作。著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及民俗学者。原呼伦贝尔盟展览馆馆长。为国家文物专业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理事。
德全英
德全英,教授,法学博士,新疆塔城人,新疆第一位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法学理论,是中国知名法家。现任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员、乌鲁木齐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吴团良
吴团良,别名艾谢金·团良,内蒙古人呼伦贝尔市人。1976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舞美专业,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加山又造日本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黑龙江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吴团英
吴团英,男,1957年4月出生,黑龙江龙江人,大学学历,研究员,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蒙古学学会第一任会长。
沃丁柱
沃丁柱,男,1937年1月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1984年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90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94年南京轻型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94年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曾获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工业新产品一等奖,部级科研贡献奖。
孟晖
孟晖,女,1968年生于北京,1987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本科;1990-1993年至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94-1998年从事北京艺术博物馆保管陈列部工作;曾任北京三联书店《读书》杂志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
李陀
李陀,男,生于193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北京文学》副主编,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电影文学剧本《李四光》、《沙鸥》。主编《视界(1-13辑)》、《七十年代》、《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等。
乌嫩
乌嫩,黑龙江省讷河县人。毕业于吉林师道大学,参加过解放战争,为家乡的和平统一,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曾任骑兵师政委。创建海拉尔农垦局,时任副局长。
乌尼
乌尼,1933年生,黑龙江省讷河县人。1957年毕业于蒙古国国立大学兽医系,同年被分配至原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任教至今。1982年获得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内蒙古地区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者。1984年任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院长,2005年退休。曾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副主席等职。
通福
通福(1919-1989年),内蒙古鄂温克旗巴彦嵯岗人。著名音乐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理事、副主席,内蒙古歌舞团乐队指挥等职。代表作品有《呼伦贝尔家乡》、《内蒙古青年进行曲》、《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
耶拉
耶拉,别名伊克艾利,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25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擅长中国画、油画、蒙汉文书法。历任内蒙古歌舞团舞台美术设计、民族剧团副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王海山
王海山,1941年入日本神奈川县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任伪满乌兰浩特军官学校连长。1945年率军官学校学生暴动。1946年参加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团、师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建国后,任内蒙古军区分区司令员、蒙绥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呼伦贝尔军分区司令员、内蒙古政协副主席。
敖英芳
敖英芳,男,1956年7月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运动创伤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
恩和巴图
恩和巴图,内蒙古大学教授,多次参加有关国际学术会议,先后出访土耳其、日本等国。先后两次到日本国北海道大学参加中日共同研究学术讨论会。2001年-2002年应聘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讲授蒙古语等课程。
丁石庆
丁石庆(1956年6月-)男,新疆塔城人。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阿尔泰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
思勤
思勤,黑龙江讷河人。任《内蒙古日报》摄影记者、记者部副主任、摄影部主任、摄影美术部主任,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和第三届常务理事、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主席。作品有《驯马》、《叫劲》、《猎民新村》等。
孟和博彦
孟和博彦,自1946年始从事文艺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四届理事,五届、六届名誉委员,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代理副书记,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内蒙古文艺》主编、《民族文艺论丛》主编,内蒙古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等。
毅松
毅松,1960年9月生,黑龙江大学大学学历,研究员,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2011年11月2日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郭布罗·润麒
郭布罗·润麒,1912年出生在北京帽儿胡同的荣府。他的姐姐郭布罗·婉容嫁给溥仪皇帝为妻,而润麒先生的夫人又是溥仪的亲妹妹韫颖。
巴达荣嘎
巴达荣嘎,(1917-),语言学家。20世纪40年代留学日本,通晓达斡尔、鄂温克、满、蒙古、汉、日、俄、英等语言文字,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先后应聘为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档案馆讲授满文。
德古来
德古来,又名吉尔嘎朗。黑龙江讷河县温察尔屯德都勒哈拉人,1924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后赴日本留学。伪兴安东省成立后不久,德古来任总务科长,后到呼和浩特,在德王手下当财政部长。1947年底,德古来在国民党长春选区以布特哈代表的名义被选为立法委员,1948年去了台湾。
沃岭生
沃岭生,男,1958年7月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2008年2月任黑龙江省民委主任、宗教局长、委(局)党组书记。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省政协常务委员。2013年任黑龙江省司法厅厅长。
鄂云龙
男,现任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孟志东
孟志东(1935.10-),又名乌兰巴图、莫日根迪,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旗人,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内蒙古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
王鹏林
王鹏林(1953-),齐齐哈尔梅里斯人,语言学家。1993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的《普通语言学》、《人类季刊》,德国的《中亚学报》,俄罗斯的《人类学与文化论坛》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
巴图宝音
巴图宝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共党员,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额尔登泰
额尔登泰,1925年留学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26至1927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党校学习。1961年11月调至内蒙古历史研究所,任编译室主任。生前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主要著作有《〈蒙古秘史〉词汇选释》、《〈蒙古秘史〉校勘本》等。
凌升
凌升(1886年-1936年4月),又名福贤,字云志,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索伦右翼正黄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人,莫日登氏。呼伦贝尔副都统贵福之子。其先祖明信阿于嘉庆八年(1803年)奉命从戍,由布特哈地区到呼伦贝尔,任厄鲁特旗总管;凌升历任呼伦贝尔衙门副都统和兴安北省省长等职务。
多立安
多立安,男,理学博士,教授,黑龙江省人。天津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带头人。2002至2003年应邀于新西兰梅西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
鄂晓梅
鄂晓梅,女,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法学博士后。现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名单。
乌尼日
乌尼日,女,1956年6月生,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首任广西大学政治学院院长兼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首届广西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理事。
孟定恭
孟定恭,西布特哈旗人,生于清末光绪十九年(1893年)。历任黑龙江省议会议员、西布特哈总管公署旗务科长、布西教育局局长等职。
金铁宏
金铁宏,男,1957年7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交响乐爱好者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师大音乐学院副院长。
长顺
长顺,(1839年-1904年),字鹤汀,清朝军事人物。他是三朝重臣,光绪十四年他出任吉林将军,他于光绪三十年去世后,特赠太子少保,并谥号忠靖,入祀贤良祠。
金虎
少将军衔,武警总医院教授,从医40余年,现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名誉顾问,全军肛肠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肛肠病杂志》副主编,曾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鄂忠齐
鄂忠齐,男,1963年4月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85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曾任宁安市市长;穆棱市委书记;绥芬河市委书记。现任黑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
吴艳刚
吴艳刚,男,1967年3月出生,黑龙江富裕县人,研究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呼和浩特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萨义尔
曾任大兴安岭林管局党委书记,东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秘书长、顾问(副部级)等职。
阿尔达扎布
阿尔达扎布,1936年10月生,内蒙古呼伦贝尔人。1960年毕业于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文献室历史学科研究员。中国蒙古语言研究会会员,国际蒙古学者会员,中国蒙古史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学会常务理事。
郭文林
郭文林,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人。1928年10月又入陆军士官学校本科学习,直至1931年7月毕业回家。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前后,郭文林追随凌升参与“满洲国”的“建国”活动,1941年3月,升任伪满第九军管区司令官(司令部驻通辽)。领导了“锡泥河”起义。
鄂志寰
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国内著名金融分析专家。曾任中国银行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曾在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工作,现任中国银行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
萨娜
萨娜,女,内蒙古莫力达瓦旗人,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多篇小说、散文、诗歌。
杜伟军
男,莫力达瓦旗人,特级飞行员,空军大校(副师级),飞行学院副院长。
吴英宝
1929年生于齐齐哈尔罕伯岱村,在国家民委工作35年,曾任人事司副司长,东北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
卜林
1923年出生于齐齐哈尔梅里斯区,曾任齐齐哈尔民族中学校长,齐齐哈尔市政协副主席、黑龙江达斡尔族学会理事长、全国第六届人大代表等职务。
乌如喜业勒图
1922年生,莫力达瓦旗人,历任莫力达瓦旗旗委书记、呼伦贝尔盟副盟长、统战部部长、呼盟政协副主席等职。
诺敏
诺敏,国家一级词曲,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呼伦贝尔市文化局局长、民族歌舞剧院院长。
宝勒日
医学博士后,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曾在《自然》等科学杂志上发表20余篇论文。
孟新
孟新,男,1965年生于新疆。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纪委书记。
色文苏荣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大阪大学客座教授。
满苏荣
满苏荣,国家一级演员,教授,曾任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
乔良
国家一级演员,曾任黑龙江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第七、八届政协委员。2006年获得黑龙江省首届艺术终身成就奖。
多隆阿
多隆阿,齐齐哈尔人,清朝著名将领。历任荆州、西安将军。嗣特授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
都兴阿
郭贝尔·都兴阿,清朝内大臣阿那保之孙。父博多欢是正黄旗蒙古都统。都兴阿历任江宁将军、盛京将军等职务,清晚期重要军事人物。光绪元年卒于官,赠太子太保,谥清悫。有《都兴阿奏稿》。
穆腾阿
穆腾阿,生于1824年,卒于1884年。布特哈正白旗满那屯人。生长于官宦世家,精通满、汉文,文武兼治,学识渊博。曾任江宁将军、镶黄旗蒙古都统。
孟希舜
孟希舜,字孝闻。达斡尔族莫尔丁(孟尔登)哈拉人。内蒙古莫力达瓦人。莫旗第一任旗长。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精通满文、汉文。多年从事教育工作,著有历史专著《达斡尔族志略初稿》。
巴尔达齐
巴尔达齐,达斡尔族,萨哈尔察部精奇里氏,世居精奇里江畔的多科屯,为达斡尔部落首领,努尔哈赤时代归附清廷有功受封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入京供职。


契丹族后裔
史学界只能推测几百万契丹人的命运大致有三种: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
第三,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
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
当地的一个传说引起了民族史学家们的兴趣: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边堡是达斡尔特有的词汇,是指一种类似长城的建筑。),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他们终于得出了准确的结论: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而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根据这次测定结果,结合史料,历史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契丹族的下落: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征兵,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征招殆尽,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作为“分子意义上的后裔”零星分布在各地。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13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中国各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