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喵】【转】想教出优秀的孩子,看这5本亲子教育经典书,家长的必修书单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65 回复:0

[亲子教育] 【萌喵】【转】想教出优秀的孩子,看这5本亲子教育经典书,家长的必修书单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沈淮西。

ZxID:11437411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任野。
3.27周年/11.4转正/12.25结婚周年/番外不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15 0
【转自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106483

今天是2020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大家的注意力都还集中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子玲提醒大家,一定注意防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
虽然有着疫情的侵扰,全国各大、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全部延期开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若无其事地在家里和娃一起坐着。
立春一到,就意味着2020年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新年的味道在慢慢散去,“三个好妈妈”陪大家正式启程!
新年新气象!这新年的第一课,子玲是讲给各位家长朋友听的,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长的意识和格局,关系着孩子的高度和远方。
前段时间子玲看到一个段子,认为放在这里特别合适:
如果我们当中的任意一个人生病躺在手术台上,在麻醉师把我们麻醉前,外科医生走进来说:“我对于手术真的没有受过多少专业训练,但是我深爱我的病人,我一定会利用我的常识来做好这台手术”。
这时,大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子玲肯定是当场就不淡定了,惊慌失措,赶紧逃命。
其实这里的“外科医生”就是各位家长,躺在手术台上的准备接受手术的“病人”就是孩子。
子玲用这个小段子想告诉家长朋友们,只靠爱和常识来教育孩子,是不够的,如果孩子有足够的自主意识,也会“落荒而逃”的。
外科医生医治病人,需要足够专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家长教育孩子,也是同样需要特别多的技能和专业育儿知识的。
这些知识包括方方面面,如:家教、养育、性教育、亲子阅读、英语、画画、数学……
可能家长会问:这么多的知识我们要学?我们岂不是比孩子还累?太难了!
子玲想说的是,世界上的知识是学不完的、育儿书也是看不完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书进行精读。
子玲推荐这些子玲精读过的育儿书,是希望各位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能够更从容,同孩子的距离更近一些。
比如,当孩子吃饭洒了一点汤,走路摔了跤,不小心打碎了一下杯子,喝水呛了一下,或者鞋子穿反了,关门声音大了点,乃至于作业写错了一道题,考试丢了几分等场景出现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总将“慢点”、“注意点”、“小心点”之类的提醒话语脱口而出?
在一些经典的育儿书中,这些书的作者会用自己的理念、方法给我们提供不一样的育儿思路。
比如上面那个例子,当我们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上时,是不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这些书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教会我们“不管是最好的管”,即育娃时多向内用心,少向外用力的道理。
新的一年,关于育儿,子玲为家长朋友们精心推荐几本口碑很好的育儿书: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 [美] 海姆·G·吉诺特

这是一本在家教方面教会家长跟孩子有效沟通的书,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
这本书中所有的案例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育儿经验息息相关,生活中相同的育儿案例,不同的沟通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重要的是家长要去了解和学习这些具体的方法,就像学习怎么样用奶瓶奶粉给婴儿喂奶。
当孩子说自己很笨,或者很丑,或者很坏时,我们无法说出一些话或做一些事能让他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对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通常无法直接改变,就像一个孩子对他父亲说的那样:“爸爸,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但是我还没蠢到把你的话当真的程度。”
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否定的看法时,我们的否定和反对对他没什么帮助,他们会更坚定地确信自己的看法,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就是告诉他。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
例如:
伊凡:我很笨。
父亲(认真地):你真的那么觉得么?你不觉得你很聪明?
伊凡:不觉得。
父亲:那么你心里一定很难过?
伊凡:嗯。
父亲:在学校里,你一定非常担心时间,担心不及格,担心分数低。当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时,你一定很慌乱,甚至即使知道答案,你也无法正确说出来,你怕你的话听起来很愚蠢……老师会批评你……同学会笑话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愿什么也不说。我想你大概记得你说了什么而大家笑话你的情景,这让你觉得自己很愚蠢,同时也觉得受到了伤害,很生气。
(这时,孩子可能会告诉你一些他的经历。)
父亲:看,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优秀的,只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2.《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作者: [加] 戈登·诺伊费尔德 [加] 加博尔·马泰

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
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
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
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
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最终就会变成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原生家庭问题。
所以,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见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孩子内心得到全然的满足,才能在成年时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这是一个细腻的过程。
在这本书中,父母可以读到,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才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沟通。父母的责任是充当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3.《P.E.T.父母效能训练:让亲子沟通如此高效而简单》 作者:[美] 托马斯·戈登

有人说:“中国的家庭=缺席的父亲 焦虑的母亲 失控的孩子”。
“焦虑”一词,在亿万中国家长的育儿经验中是真实存在的。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我家孩子总爱坐在厕所里看书,你说应该不应该?”
“我家小孩总是自我管理太差了,你叫他去做他就拖延,不愿意,到你发火了才哭着说自己错了,可是我也不想发火呀!”
“姐姐常常会主动挑衅弟弟,两个孩子的相处让我有些苦恼,为什么姐姐总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对弟弟挑衅,而在爸爸妈妈面前常常又表现得很关爱弟弟呢?”
甚至,“孩子太活泼了,孩子太安静了;孩子太不听话,孩子太听话……"
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想给孩子最好的,怕他们犯错,走弯路,但我们的过分介入,有时候却不知不觉地剥夺了他们自己去经历自己人生的可能。
与孩子一起长大,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爱,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想”。
P.E.T.就是可以协助家长把世界归还给孩子的一套方法。让家长可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对自己的需求负责。而孩子,有他们的路,有他们的人生,有他们的精彩。


4.《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美] 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这本书主要是告诉父母“尊重感受、寻求合作、代替惩罚、如何赞赏、应对愤怒”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这本书的经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和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家长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家长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以孩子为主体,不再是一味的批评,体罚,……而是先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自己做出改变。
里面有很多好的方法,不管是懂事的孩子,还是不懂事的孩子,都可以慢慢去尝试,让孩子由内而外的改变!


5.《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美] 金伯莉·布雷恩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
“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没错,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呢?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 ”
在处理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控制、放任、贿赂、威胁都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
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孩子也就无法得到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这些方法相比,这本书中的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满关爱,也更符合逻辑和人性。
因为只有学会情感引导,父母才会把生活中这些棘手的情况当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并且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同情和理解,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
万物都有自己成长、发展的规律。优秀的孩子从来不是家长别着劲儿,一笔一划地“安排”出来的,而是找到恰当的方法,合理恰当地引导后,孩子自主走上优秀之路的。
新年伊始,教出优秀的孩子,就要从自身做起。因为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是双方互动的。有些事情,家长做到了,孩子也就顺理成章,“如其所是”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 轻羽沉

    派派币 +1 2023-10-04

    已兑换萌喵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0

精彩
0

感动
0

搞笑
0

开心
0

愤怒
0

无聊
0

灌水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