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谈】光明日报:孩子教育不能拿“付钱”当“付出”【10.6~10.8】【已评完】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回收鲜花鸡蛋
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天赐良缘
万年历
管理操作原因
工资领取
邀请码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大富豪3
清宫无间斗
皇上吉祥
魔灵军团
妖怪宝可梦
崩坏手游
派派小说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手机触屏版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派派小说论坛
派派杂志区
【三日谈】光明日报:孩子教育不能拿“付钱”当“付出”【10.6~10.8】【已评完】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阅读:391 回复:
11
[社][三日谈]
【三日谈】光明日报:孩子教育不能拿“付钱”当“付出”【10.6~10.8】【已评完】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远山见月。
ZxID:3745650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12-13
最后登录
2025-04-03
在线时间
18267小时
发帖
70409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派派币
182007
威望
34204
鲜花
60428
鸡蛋
19
在线时间
18267 小时
访问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查看作者资料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60428
鲜花
19
鸡蛋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蜜桃豚豚
风卷流云,玄浪破礁 发书番外不补
举报
全看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06
0
— 本帖被 死鱼安乐。 执行锁定操作(2020-10-09) —
光明日报9月30日消息,一段时间以来,孩子因与家长沟通不畅而自杀自残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也为家长反思自身教育方式敲响了警钟。事实上,一些家长对孩子物质上舍得投入,自认为对孩子“付出”很多,却恰恰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是一些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普遍做法。
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便在物质上加倍地补偿孩子,希望通过物质奖励补偿对孩子教育的亏欠,其效果却适得其反。一些孩子的学业表现与家长心理上有距离,有的甚至酿成悲剧。
不久前,武汉市某中学一学生因玩扑克被请家长,在挨了母亲几记耳光之后,从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14岁的生命。类似的案例既暴露出孩子心理上的脆弱,也暴露出一些家长的共同困惑。
单纯物质上的保障,并不能代替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更不是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也是一些家长认为自己明明很爱孩子,但孩子却不领情的原因所在。
对待少年儿童的教育,家长不能简单地把“付钱”当成“付出”,纵然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动辄可以将几百万、上千万元资金投向学区房,可以将几十万元资金投向兴趣班,也无法弥补亲子关系上“没有时间”、重说教而少沟通、重批评教育而少平等交流所带来的“心理裂痕”。
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一个人从出生到融入社会,如何建立对事物的认知、对价值的判断,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信息交流反馈的长期过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引导不可缺席。
应该说,在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的今天,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远比父辈优厚,可是由于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竞争激烈,今天的孩子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一点也不亚于父辈。来自家长物质上的付出效果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心理上的正向引导却面临短缺。
相比于“物质抚养”,对孩子的“心理关怀”对家长的要求更高。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家长不去摸索孩子的心理成熟规律,不去寻找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精力,一些人甚至还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依着“我们当年就这样”的思维惯性,以为物质上满足了孩子,就可以对孩子指手画脚,这自然不能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要。
实现良好的“心理抚养”,基础前提是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归根结底就是六个字:第一是“尊重”,一些家长感慨孩子早早地出现叛逆,却不知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少年儿童也需要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自身尊严;第二是“信任”,有效建立与家庭成员、老师、伙伴的信任,对孩子养成稳定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是“沟通”,教育绝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平等对话、良好沟通,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
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衡量家长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
参与奖励:每人10PB,回复有1积分博雅积分。
回复内容请与讨论主题相关,
回复字数20字以上,不满20字不提醒且无奖励
。
优秀回复给予1-5PB加分
回复参与时间:2020.10.6~2020.10.8
[ 此帖被死鱼安乐。在2020-10-11 23:3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派派杂志区·2021]||二 月 签 到 贴
杂志2021年1月签到统计帖(奖励领取时间:2021.02.10截止)
【三日谈】怒怼嬉笑游客的映秀遗址讲解员:我们都有亲朋遇难,忍无可忍【2.1~2.3】
【三日谈】敦煌阳关林场遭剃光头式砍伐,人民日报:不能不了了之【1.29~1.31】
【三日谈】走不出的网络暴力:一个抗癌女孩最后的311天【1.26~1.28】
【三日谈】父母啃馒头子女穿名牌追星,媒体:别让寒门贵养压弯父辈脊梁【1.22~1.24】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顶端
循我来时宕
ZxID:12646137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0-07-12
最后登录
2025-04-03
在线时间
3690小时
发帖
4682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派派币
23163
威望
4127
鲜花
495
鸡蛋
0
在线时间
3690 小时
访问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查看作者资料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495
鲜花
0
鸡蛋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全看
沙发
发表于: 2020-10-07
0
社会进步带来的观念冲突。
父母一辈大多工作辛苦生活压力大,在物质上需要付出很多才能得到回报,搬砖去了选择给孩子更多的物质补偿。孩子又生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思想上早早就懂得很多,但又有孩子的天真,享受物质的同时又希望父母更多的爱。
其实还是沟通问题,没有谁会真的忙到没有和家人沟通的时间,只是图方便了。不一定要每天多长时间的陪伴,但一定要多日常沟通。孩子聪明,家中吃一个月白菜稀饭,就知道物质来之不易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2
条评分
派派币 +15
死鱼安乐。
派派币
+5
2020-10-11
优秀回复
死鱼安乐。
派派币
+10
2020-10-11
感谢参与派派杂志区【三日谈】活动,请带走有爱的10PB及闪亮的博雅勋章积分1积分。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顶端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隐藏
快速跳转
小说相关
品书推荐
广播剧Pai之声
书友联盟
写作素材
派派杂志区
TXT相关工具
手机资源下载
寻书求文
原创文学
原创小说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学习专区
学习&职场
English Corner
oversea
软硬兼施
娱乐生活
♥ 聊天&心情涂鸦
回忆纪念
生活家居
图片展示
体育沙龙
自曝区
音乐无极限
影视天地
趣味乐园
动漫剧场
旅游摄影
网购交流
站务专栏
派派活动区
勋章申请
问题反馈
派派周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