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你拥有的是职场经验,还是职场经过?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4 回复:2

[职场之道] 【转】你拥有的是职场经验,还是职场经过?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清水雨心

ZxID:10568733


等级: 派派版主
天天开心!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1-03 0

你拥有的是职场经验,还是职场经过?

    这里有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些人只是做过了一些实践,“经过”却没有“经验”。在职场,用人者看中的是“经验”,即你经历过并收获了实践的价值,比如形成了问题意识、良好行事习惯以及反思能力等。而“经过”,不过是表示某个时间你做过某件事而已。

  用一个例子可以帮我们理解“经过”和“经验”的区别。

  你的团队接到了一个项目:11月带领某学校300多名小学生去二十几公里外某公园的剧场看一场冰上艺术表演,时间是一个周五下午14点到17点。如果你是负责人,要做什么样的准备,以确保活动顺利?

  小A:

  我能想到要做好预算,与学校、剧场和租车公司三方沟通相关事宜,然后现场每个班配一个志愿者,现场做好秩序维持和疏导工作。

  小B:

  我组织过活动这不太难。无非是分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结束后三个部分来考虑。拿活动前来说,就是从表演时间确定到学生进场活动开始这段时间。要先考虑与学校的活动负责人确认,与剧院商定进退场时间及现场注意事项,与租车公司确认租车数量及价格,然后做出预算。接着把团队的人分好工,有一个人专门对接租车公司,一个人去学校配合老师带学生,我带其他志愿者提前去剧场准备……

  小C:

  这还不够,要确保各环节衔接不出差错:第一,形成两份任务清单发给合作双方,清单上有每个环节的节点。第二,分线程负责,每个负责人都有所有项目组成员、各学生家长、各班老师、各车司机电话。一个人专门对接车队,并去学校协助老师给学生强调活动注意事项、明确每个老师当天具体任务、查明学生出勤情况、分发晕车药等;一个人提前到场地,确保停车位空出、学生集合地点不被占用、剧场工作人员准备就绪、厕所及安全出口正常等。第三,各线路负责人预支活动备用金。第四,各路负责人在关键节点汇报进展。作为负责人,我随时都知道我的团队在做什么,到了什么位置,剧场活动是否正常等等,一切要点都在我的任务单上。

  小D:

  等等,还有一些很关键的细节,我还不清楚。

  比如我有没有可能在活动前几天去考察剧场场地?怎么停车、怎么进出场、怎么上厕所、安全出口多少,对方有什么注意事项没提到?冰上表演现场温度如何?如果非阶梯座位,低年级是否要坐前面?这么多细节不看怎么有底。

  300多人进到一个场,要细致考虑!一定要提前了解人数、性别、每个班多少人。

  第一,入场时间问题。男女厕所各多少位置?能同时多少人如厕?如果上完厕所再入场要多久?看完场地我才算得出300多人进场得花多少时间,我才知道什么时候到剧场最好!

  第二,坐车也是问题。周五哇,途径地段是否有堵点?要不要给每个车备一点点心和水防备堵车?

  第三,学生现场坐定到节目开演,有多久?如果时间太长,我是否要安排一位有跟孩子互动经验的志愿者带学生做一点不需要离开座位的小游戏?否则300多人无聊、骚动可不好看。

  如果时间允许,这些都搞清楚了,我可以在活动前做好《带队外出活动管理手册》,当天我才安心。以后咱们社团就可以在这类活动上培养更多有经验的人。

  你觉得四个人中,自己更像谁?

  如果你的答案是A。很遗憾,你就是我说的那种只有“经过”没有“经验”的菜鸟。

  答案是B。那你算得上一个不错的执行者。

  答案是C。作为一个职业规划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你就是很多市场专员、活动执行、项目经理之类岗位用人者要找的人!

  答案是D。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者,我实在忍不住要问:有没有兴趣来见面聊聊?我这里有一个职位空缺。

  初涉职场,我们往往没机会承担多重大的工作,做的无非是些打杂的事务。但你面对看似简单的任务,是否真的做得足够好?其实,任何一件事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一个项目来管。任何一个工作任务都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细节尽在掌握就是让工作做得精彩的开始。

  用专业方式做事,远比做专业的事更重要。在忍不住抱怨自己经历丰富别人却不识货,自己有抱负无法施展时,不妨提醒一下自己:我是否眼高手低?是否已有观察反思的习惯?是否在别人看起来简单的事情中能洞察细节?是否主动向更有经验者学习?是否每一个任务都能站在更高一层的视角思考……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职场三五年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有人职场十年也找不到下家!




不要让自己默默地在错误的地方努力

  很多人虽然找到了自己的长期目标,但还是会在诸多的方法中迷失。比方说最近有个网友就是如此。他说他很确定想在目前的公司往上爬,可是目前进展好像有点卡住了。觉得自己可以做的都做了,工作也很认真努力,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所以想说是不是该去考些证照或是去上MBA之类的东西。我给他了这么一个建议:画里程碑。

  画里程碑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试着寻找一下别人走过的足迹。这对于单纯只是想在大公司稳定往上爬的朋友而言,是个简单但很重要的动作。组织很大且公司有些历史的情况下,每个部门都有其发展沿革。每阶层的主管之所以会能在那位置,也都有高层的战略考量。所以若想在这样的阶层式组织往上爬,参考前人的经验是最直接有效的。不要只是默默努力,然后期待自己的认真哪天会被看到。后者太不实际,而且也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地方努力。但这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

  把你想去的位置在组织图上画出来。比方说“将来有一天要当到公司PMO的主管”。然后也列出你“目前”所在的位置(如专案助理之类)。

  把要到达目标,中间过程的所有位阶也都标示出来。

  第二步

  找出目前这些位阶的长官,他们过往到底是什么背景、因为什么才能与历练才被拔擢到现在的位置。把这些要素花些时间研究一下。

  可能是查查公司的资料文献,或是多认识些人来了解这些长官的过往事迹。不过也得小心,一些高阶主管的故事有可能被夸大,所以得小心查证为是。

  这些知道了,才知道往那途径上的“关键技能”自己到底该收集什么。而不是乱收集、乱考证照。

  原则上,要爬上基层主管跟中阶主管,累积些技术能力、证照、学历或许会有些加分。但要上到更高层的主管,具备市场经验、具备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经验、有管理实务、有带人经验通常很重要。

  但毕竟每间公司重视的特质还是不同,所以你该把目前的位置当成起点,把到终点过程的所有里程碑都画出来。研究这些人(以及过去几任)的一切资料。

  第三步

  了解目前这些位在里程碑上主管们的成功要素后,就该把达成所需要的技能、经验、资格、该认识的人、要做的事情列成训练清单,以此当成你中短期的工作目标。

  有类似的案子,想办法自请参加;有能累积资历的事情,就算辛苦也该去累积;有相关的课程,自费也该去。

  当你知道过程的主要里程碑是什么,你就明确了解自己“该往那边努力”,也就不会疑惑到底自己今天该去考证照还是该调部门历练。

  第四步

  另外,也想想看,过去有没有人曾经被破格提拔过?如果有,是因为什么原因?你有没有可能走同样的捷径?

  第五步

  有没有可能自己开拓什么新的捷径?内部创业?自己有什么特殊人脉能开展新的业务或增加自我筹码?

  自己有个没人想过的概念可以做创新提案?这若能说服长官让自己执行,成功的状况下搞不好可以跳过几个步骤。

  第六步

  若可以的话,同时也花些时间,罗列一下跟自己同样产业的不同公司,在类似位置的状况。

  比方说自己目前的公司是个家族企业,除非通婚不然不可能再往上爬。

  可是另一个类似产业的公司却是上市公司,专业经理人是有机会进入董事会的,或至少同样资历的人晋升机会多一些,那你或许未必要死守在一个地方。

  总之,多看看,才会知道目前选择的道路到底是合理的、是简单的、还是非常困难。




忽视这些小细节,也会让你产生倦怠

  你对你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层出不穷的电子邮件,刁钻刻薄的同事,没有报酬的加班工作——原因有好多好多。但是一项在社会精神病学杂志以及精神流行病学上新发表的研究发现不只是办公室里面的问题让你筋疲力尽(尽管在职因素绝对能够影响你)。在这里,还有三个其他方面的事情可能会导致你工作倦怠。

  你在家里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

  觉得你不能向你的伴侣发泄一下你一天里的糟糕经历吗?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结果证明在预防工作倦怠方面,有一个能理解你的另一半与有一个能给你提供支持的老板一样重要。如果你觉得你的伴侣不能很好地理解你,不管是在工作方面还是在家庭生活方面,跟他们谈谈,讨论适当的倾听有多么重要。

  你没有进行足够的社交活动

  我们并不是指在社交网站上。研究发现,那些在办公室外面有社交网络支持的人很少会有与工作倦怠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工作后要花些时间见见你的朋友,跟他们喝杯咖啡或饮料,即使你在经历漫长的一天后没什么兴致。如果你的大部分朋友是你的工作伙伴,考虑加入一个社会群体,可以当做爱好或者消遣(考虑远足或者阅读)那能够让你暂时退离你工作的社会圈子。

  你没有休息

  好吧,至少不会离开你的办公桌。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跳过你的午休时间将会减少你的动力和生产力。研究人员说,中午不休息的这个习惯将耗尽你的心理能量并且不会给你时间去恢复精力。所以虽然你可能认为在你的办公桌旁吃沙拉会让你成为办公室的明星人物,事实上你可能也会感到疲软并且完成更少的工作(可能导致后来会在晚上工作)。科技公司拉脱维亚调查小组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最具有生产力的人每隔52分钟就休息一下(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但那似乎有点多了)。尝试开始一个实际的午休,并且从那时候开始就坚持下去吧。




职场冲突,如何聪明解决又赢得好人缘?

  当职场中发生冲突事件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有些人一旦恼怒于某件事的时候就想第一时间马上解决,即便这个时候应该依靠理智行事,他们也一定要在头脑发热的当下完全凭直觉行事,结果化解冲突所作的努力通常以失败告终。这些人都不明白,化解冲突的真正目的在于避免让类似不愉快再次发生。要想有效化解冲突,聪明的你掌握下面这四个要诀更有效的解决麻烦:

  1、时机比什么都重要

  也许你觉得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应该能有效化解冲突,实际并非如此,冲突能否成功解决完全取决于对时机的把握。比如说在打网球的时候,你肯定不会在一只脚还在半空悬着、对方已经严阵以待的情况下反击,而是要耐心等到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再出手。如果你能够用心去寻找解决冲突的时刻,就会等到一切条件对你最适宜的时候加以解决。

  2、大发雷霆毫无用处

  在解决冲突的时候应该力求简化、干脆利落,而不能演变成没完没了的纷争。比如说你的小助理犯了个很愚蠢的错误,虽然你很想大发一通脾气,但这实在是下下之选。你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用坦诚、平和的语气告诉他,这件事确实是他做的不对,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后多加注意就可以了。这样会让他少受情绪干扰,从而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3、再生气也不要迁怒他人

  如果你因为对某件事生气而迁怒于另外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这实在是不应该;但如果你因此而迁怒了其他人,那就更不可原谅了。

  4、不要带着怒气去训话

  带有怒气的训话通常具有破坏性,难免说出后悔都来不及的话。如果能够平心静气地表达相反的意见,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训斥下属的时机,最好不要在他把事情办砸了正灰头土脸的时候。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做错了事,必然深知其过,感到内疚,此时最害怕的莫过于再听到上司的训斥了。在犯错员工沮丧的时候,最需要安慰和鼓励,教训员工的最佳时机是在他连战连捷志得意满的时候,用前例提醒他,自己曾经有过工作失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

  办公室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矛盾总会不断地出现,而你也不可避免地会客串一下矛盾的焦点。在解决冲突过程中,你必须以公正、公平原则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避免矛盾激化。




让你效率翻倍的心理小技巧

  你是否曾有过这种感觉:当你回顾自己度过的一周时感到消沉,因为你未能完成自身所期望的那么多工作。当你在打造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或你自己的事业时,时间或许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如何支配你的时间直接决定了你的收入。你无法购买你自有之外的时间,而时钟却永不停息地滴答作响。

  几年前,我发现了一个能让我把效率提高近三倍的简单方法,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你可以马上着手进行的非常实用的观念,并且你不必为之付出比现在更多的努力。

  使用一个详细的日程表

  更好地管理你的时间的首要任务是找出你现在支配时间的方式。使用一个日程表是完成此步骤最有效的方法。仅需尝试一天,你会立即对你的时间到底去了哪里有了不可思议的洞察。该测量的举动通常足以把你的无意识习惯提升到意识层面,如此你才有机会仔细检视并改变它们。

  此处是使用日程表的方法。一整天当你开始或完成某个活动时都把时间纪录下来,可考虑使用秒表来记录每个活动的时间间隔。你可以仅在工作时间使用这个方法,或是一整天都用。一天结束时,把这些时间段分类记录到综合类别中,然后找出你在每类活动中耗费时间的百分比。假如想把这事做彻底,可以持续做上一周,再计算你在每类活动中耗费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要尽可能地详尽:记下你在收发电子邮件、阅读新闻组、网上冲浪、打电话、就餐、洗澡等等事情上分别花费了多少时间。当你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可能就表示你该在日程表里添上一笔了。我通常每天结束时会有50——100个日程记录。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你花在那些自认为是实质性工作的活动上只占了工作总时间的一小部分。有研究发现上班族每天在实质性工作上平均花费的时间为1.5小时。其余时间都耗在了社交、工间休息、就餐、与工作无关的交流、把文件挪来挪去,及其它许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全职上班族平均开始工作的时间是上午11点,而下午3点半左右就开始懈怠了。

  分析你的结果

  我第一次使用日程表时,我一周在办公室花费了约60个小时,却只完成了15个小时的实质性工作。即使在技术上看来我的效率已是上班族均值的两倍,我仍为这个结果懊恼。另外45小时到哪去了?我的日程表清楚地显示出时间在我无意识的状态中流失——过分频繁地检查邮件、在那些实际上没有必要的事情上苛求完美、通读新闻、就餐时间过长、被其实可预防的干扰打断等等。

  计算你的个人效率比

  当我察觉自己在办公室里耗了60个小时,却只完成了15个小时的实质性工作时,我开始自问一些有趣的问题。我的收入和成就感仅仅来自那15个小时,而不是我在办公室耗费的所有时间。因此我决定开始记录我的每日效率比,也即我在实质性工作上耗费的时间除以我在办公室耗费的总时间。当我发现自己仅利用了25%的时间时这确实令我感觉糟透了。我同时认识到,仅仅延长工作时间是极其愚蠢的。

  效率比=实际工作时间/总的“工作时间”

  用减少总时间推动效率提升

  假如你曾经尝试过约束自己去做那些你并不真正有动力去做的事情,你失败的机率很大。这是当我试着约束自己去更努力地工作时的自然而然的结果。事实上,试图更努力只会降低我的动力并让我的效率比更低。因此我很不情愿地决定尝试相反的方法。第二天我只允许自己在办公室待上5个小时,而那天剩下的时间我不准自己再工作。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我肯定你能想象得到。我的大脑把工作时间当成了稀罕物,因为我持续工作了几乎整整5个小时且效率比超过了90%。我在一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这个实验,于是这周在办公室度过的30个小时当中,我完成了25小时的工作,效率比超过80%。因此我在把每周工作时间减少到30小时的同时还多出了10小时来做实质性工作。假如你的日程表显示你的效率比十分低下,那就试着在一天中严格限制你的工作总时间,看看成果如何。一旦你的大脑认识到工作时间很紧迫,你突然间就会变得极有效率,因为你必须如此。当你有紧迫的时间限制时,你通常总能找出完成工作的办法。而当你有充裕时间时,很容易就变得效率低下。

  保持最高效率的同时逐渐增加工作总时间

  在几周的时间里,我能在保持自己的效率超过80%的同时逐渐增加我的每周工作时间。迄今为止我保持这个习惯已有多年,一般每周约有40小时用来干实质性工作,同时只需在办公室待上45小时。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太棒了。假如我试图在办公室待上更长时间,我的生产率就会飞速下降。最妙的是这个方法能让我在最优化自己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让我在生活的其它领域得到极大的平衡。我使用这个方法使事业成效提升了三倍,并且仍有大量时间来追求个人爱好。

  使用日程表是确保生产率最佳而不必增加工作时间的明智选择。不过,日程表必须定期使用,才能产生这些优势。我每3——6个月用一次日程表,多年来它让我有了巨大的改变,总是让我有新的杰出表现。假如太长时间不用日程表,我的生产率就会逐渐下降——因为我又恢复了那些无意识的浪费时间的习惯。你将如我一般,发觉你对生产率的感受与你完成了多少实质性工作密切相关。当你感到自己的生产率比想达到的要低时,就利用日程表来提升你的意识和测量你的效率比,而后优化你的效率,直至生产率恢复如初。

  记录日程是一种高效且无需什么努力就能做到的方法,而它的长期回报是惊人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司凌。

    派派币 +10 2020-01-05

    感谢您的分享O(∩_∩)O~

城阙

ZxID:8562684

等级: 热心会员
一叶知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2-11 0
的确!记录日程是一种高效且无需什么努力就能做到的方法。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1-05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