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文化的内涵及内容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60 回复:3

[宗教民俗] 梅山文化的内涵及内容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晋楚楚

ZxID:12831180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3 0
梅山文化的内涵及内容
       湖南省中部新化县—安化县(即古梅山区域),自古至今流传着一种古老而新奇的地域文化,是湖湘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者开始称之为“梅山文化”。
      一、梅山的由来
       梅山文化中的“梅山”并非一个具体的地点名称,更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一种文化所属的地域的名字,恰如华夏文化中的“华夏”一样。关于梅山的由来,历代史志记述纷纭,现在学术界也有三种主要看法。
    (一)因属地产杨梅而得名
       持这一看法的依据是清代道光年间出版的《宝庆府志·山川考二》,该书云:“梅山距今治四里,按旧志传:是山无草木,一岁忽有梅义枝插石上,日就荣茂。岁外,涸枯,根干几尽,犹见于石后,人皆以为文化仙迹故名。”因此,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梅山”应属产梅之地而多得名较为合于情理。
   (二)因梅銷以梅林为家而得名
       持此看法者认为,秦汉时,梅銅因助汉高祖灭秦有功,故封侯梅銅受封之地系湘中山地,他以梅林为家,人们称之为“梅山”。这个地方历史上为楚王部众居住地,楚为芈姓,楚人居处为芈山,“梅”与“芈”在湘中读音相谐。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梅山”。
   (三)源出苗语“皋芈”说
       持这种看法者认为,“梅山”是苗语“芈山”的异写。这块地方盛产枫木,是芈王族子孙居住的地方,所以“梅山”地名可能原出苗语“皋芈”,汉译为“梅山”。
       二、梅山文化释义
       所谓的“梅山文化”是以湖南省的新化县、安化县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在近1000年以前由土著部落—“梅山峒蛮”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是梅山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互相影响和融合的产物,是古代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湖湘文化又与我国的其他地域文化一道构筑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
       三、梅山文化的主要内容
      梅山文化是历代梅山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内容相当丰富。
   (一)农耕与农业技术
     根据梅山地区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人们发明和积累了符合本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栽培技术,如游牧农业、广种薄收、宜旱则旱与宜水则水的种植方法。后来受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青铜器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农具,特别是在唐朝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以养民安民为主,中原地方当时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渐传入该地区,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古梅山人的一些传统农业技术流传至今,如农作物的轮种技术;牛的“全放养”方法。梅山各地至今流传的“上峒梅山打猎烧畬,中峒梅山掮棚放鸭,下峒梅山打鱼摸虾”的说法。反映古梅山地区各地的农耕和其他生产习俗。
    (二)民间文学与武术
     1.梅山山歌
       古梅山地区以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居多。他们生性乐观,出于自娱自乐、沟通思想和传递感情的需要,在繁重的劳作之余常常或独唱,或对唱,或合唱山歌。山歌的内容涉及向往自由、歌颂领美好生活、褒贬社会现象和传递爱情等方面,是当地居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劳动和生活的折射。上世纪50年代新化女山歌手伍喜珍在北京中南海演唱的山歌《郎在高山打鸟玩》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后来她又奉命进京为来访的胡志明等越南党政领导人演唱。从此,梅山山歌走向了世界。
    2.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与其他民间文学
       梅山民间故事是文化的形成期和融合期的世代劳动群众集体创作的口头语言艺术作品,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产生和传承的。它除了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和变异性等民间故事共有的特点以外,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梅山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和笑话五个部分。
     3.巫傩文化
       傩源于楚傩,渊薮于荆楚是古巫的延绵状态,与我国的传统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人们的思维和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梅山地区在宋熙宁五年以前的几百年里不满意和不服从朝廷统治凭据险峻的地理条件,常与朝廷战争不断,并且赢多输少,朝廷对该区长期实行的挤、打、压的封锁政策,迫使它长期“不与中国通”,这给古梅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梅山地区的巫傩文化便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了。梅山地区开发至今只有900多年,巫傩文化的原始雏形现在依稀可见,诸如风俗、山歌、戏剧、卜巫活动等等,具有神奇色彩。
     4.武术
       梅山武术是梅山文化的一大亮点,富有特色。梅山武术是我国南方现在仍然保留着的比较完整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古朴、纯真、典雅、威猛等特点,集防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它是在渔猎生活、军事防御、宗教祭祀与移民习俗影响下经过漫长的社会实践而萌芽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三)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和徭老制度
      1.宗教
       流传于梅山地区的宗教主要有梅山教、道教、佛教和巫教。其中,真正富有代表性的是梅山教。梅山教是流传于梅山地区的将道教、佛教和巫教混合起来的一种地方宗教,源于巫教,后随道教、佛教的传入使其与之融合而变异。
      2.民俗风情
      一方面梅山地区的民俗风情受荆楚文化的熏染,具有浓厚的楚巫民俗文化特色,巫风巫俗盛行。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差异以及民族杂居,移民与土著居民混居等原因,梅山民俗差异纷呈。
      3.徭老制度
       徭老制度是在齐、梁以后,为适应生产的发展与莫徭同官府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基层自治组织形式。古梅山时期,分散的族群混合逐渐集中为村寨,且村寨组织严密,“每个村寨推选一名既有威望又有生产、斗争经验的老者,分掌村寨的生产活动,调解纠纷,主持宗教仪式,指挥对外作战。”这个被推选出来的人便是徭老。当时若干个村寨合称为“峒”,峒一般被视为一个地域性概念,旧时梅山地区按资水流向分为上峒、中峒和下峒,上峒即新化等地,中峒为安化等地,下峒指桃江和益阳地。每个“峒”由徭老们讨论,推选一名峒主。作为管理组织而言,“峒”似类于现时的一个乡或区,可看作梅山地区当时的一级行政管理组织。
[ 此帖被晋楚楚在2019-03-23 19:11重新编辑 ]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3-23 0
已审核..


joycekaede

ZxID:784277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3-23 0
第一次听说,感谢楼主分享
好日

ZxID:5440635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23 0
谢谢楼主分享,可以学习到不少东西。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