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十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传奇式的人物,但基本上都是男人。五代十国的女人中,能称得上传奇人物的,大符后算一个。她的传奇,不仅在于她嫁给了柴荣——五代十国史上的传奇男人,而在于她曾经有过一段在乱兵刀刃下逃生的经历。她在史书中没有留下名字,为区别后来柴荣娶的小符后,所以就称她为大符后。
大符后出身于五代十国著名的传奇家族——陈州符氏。她的祖父是后唐名将、河东晋王李克用的干儿子符存审。大符后的父亲更加出名,就是柴荣身边的一代名将符彦卿。
符彦卿至少生有六个女儿,其中三个做了皇后(赵光义之妻是追封)。而现在讲的这个大符后,不清楚是符彦卿第几个女儿。赵光义之妻是符彦卿第六女,而柴荣的两个符后都是符六姑娘的姐姐。将门出虎女,祖父和父亲都是当代名将,大符后也继承了祖、父的优秀基因,欧阳修称赞她“为人明果有大志”。
大符后并不是柴荣第一个妻子,此时柴荣有正妻姓刘,而大符后也已经嫁了人。符彦卿和五代“名”将李守贞私交很好,就把女儿嫁给了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李守贞是个野心勃勃的军阀,后汉时期,时任河中节度使的李守贞暗中准备造反。
李守贞比较迷信,他找到一个算命先生,给家中所有女眷测算前程。但男女授受不亲,所以李守贞让女眷们隔着屏风说话,让术士听声音算命。当大符后说话的时候,术士大惊:“此天下之母也!”李守贞大喜,“吾妇尚为皇后,吾可知也。”自己的儿媳妇是皇后命,那自己这个老公公自然能做皇帝了。术士的一番胡言乱语,坚守了李守贞谋反的决心。
但李守贞没有皇帝命,这场声势浩大的三镇叛乱,被后汉枢密副使郭威镇压了下去。在破城前,李崇训自知大限将近,准备先杀掉所有女眷再自杀。大符后已经知道了李崇训的用意,藏在了帘帐后面,李崇训没找到大符后,绝望之下自杀身亡。
事情到这还完,官军冲进李家,准备捉拿李守贞。不过丘八们没有发现李守贞,倒发现一个美艳的少妇独自坐在榻前,就是大符后。大符后怕这伙丘八占她便宜,声色俱厉的喝道:“郭公与吾王父有旧,汝辈勿犯我!”
郭威与符彦卿确实是多年好友,丘八们听说这个少妇是符彦卿的女儿,自然不敢放肆,否则郭威绝饶不了他们,“军士见之不敢迫”。郭威听说了这件奇闻,对大符后大加称赞,并将大符后安全护送到符彦卿家中。
就是从这个时候,郭威就对大符后产生了好感,当然不是他自己娶大符后,而是为同样因家眷被杀而被迫成为光棍的养子柴荣撮合了这门婚事。不过这门婚姻差点被大符后的母亲给搅黄了,符老夫人比较迷信,她总认为前女婿李崇训是女儿给克死的,不祥。所以老夫人劝大符后出家做尼姑。
大符后还没有看破红尘,当然不肯青灯枯卷,坐误青春,她说:“死生有命,何必妄毁形发为!”大符后并不是贪图富贵,而是想在短暂的人生增加几抹炫人的色彩。以柴荣这样的英武俊伟,想必符夫人还是很满意的。世间奇男子如柴荣者,没有几个。一个传说中的女人,终于嫁给了一个传说中的男人,没有比这样的婚姻更完美的了。
从性格上来说,大符后和柴荣的婚姻也是绝配,柴荣性子急,容易暴怒,而大符后的性格虽然也很刚烈,但和柴荣比,还是非常温婉的。夫妻双方性格处在两个极端,反而更能进行性格互补,物理学上“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不是没有道理的。
史籍上关于大符后直接参与政事的记载并不多,但大符后对政治的影响却并不小,而是在幕后施加影响。在柴荣之前,也有这样两对著名的夫妻,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梁朱温和张夫人。
长孙皇后和张夫人也都不是直接参政,只是在生活中对脾气暴躁的丈夫进行规劝,效果很好。特别是张夫人,朱温尤其喜欢以杀人为乐,张夫人每每劝谏,朱温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敬重张夫人。大符后也是这样,“每怒左右,后必从容伺颜色,渐为解说,世宗意亦随解。”
有句被引用了无数次的名言:“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站在一个伟大的女人。”确实很有道理。大符后的劝人艺术也是非常高超的,她并不是在柴荣急躁的时候,火上烧油式的劝说,这样只能起到反效果。她是观察柴荣的脸色,挑选合适的时机,委婉的进行规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柴荣能够接受,至少没有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大符后尊重柴荣的人格,自然也会赢得柴荣的尊重,“(柴荣)由是益重之”。
夫妻虽然在一起生活,但他们的人格却是完全独立的,不附属于对方。夫妻幸福的诀窍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肯定是互相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幸福。幸福是夫妻互相给予对方的,单方面给予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朱温和张夫人,柴荣和大符后,确实是很相似的两对夫妻,当然柴荣没有朱温那样残暴变态。根据历史记载,朱温对张夫人,柴荣对大符后,向来都是敬重有加,言听计从,他们都有一次拒绝了妻子的劝谏。张夫人劝朱温不要废唐称帝,朱温没听。而柴荣准备亲征南唐,大符后也表态反对,“切谏止之”,柴荣也没有听从。
柴荣从亲征到回京,之间有半年的时间。虽然大符后没有随夫亲征,但前线的战况,她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而周军在淮南进展不太顺利,加上前不久淮南下了大暴雨,正是大符后突然染病的主要原因,至少《新五代史》是这么记载的。“师久无功,遭大暑雨,后以忧成疾而崩。”
大符后是担心丈夫,才忧急成病的,在柴荣六月二十四日回京之前,大符后就已经病倒了。说柴荣因为妻子生病才回京的,并不为过。柴荣回到宫中时,大符后还在,但估计已经病入膏肓了。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七月二十一日,大符后在汴梁宫中奄然长逝,时年只有二十六岁。
自从六年前,柴荣的三个儿子被刘铢杀害之后,在这六年间,柴荣又添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柴宗训、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四子的生母,史上无闻,符皇后应该没生过孩子。但大符后和柴荣的感情并没有因为未育而出现裂痕,大符后去世后,柴荣悲痛不能自持,厚葬大符后于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