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药炮制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5 回复:4

[物品器具] 部分中药炮制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shirlybb0b

ZxID:36537325


等级: 文学俊才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2 0
一、【药材名称】:当归【药材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炮制前的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炮制后的名称】:酒当归【炮制方法】:1.当归:
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至内外湿度适宜时,切片晒干。

2.酒当归:
取当归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闷,置锅内用微火炒,取出,放凉(每当归片100斤,用黄酒10斤)。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切面有浅棕色环纹,质柔韧,深黄色,略有焦斑。味甘、微苦,香气浓厚,有酒香气。

3.《雷公炮炙论》:凡使当归,先去尘并头尖硬处一分已来,酒浸一宿。

二、【药材名称】:黄芪【药材来源】: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及内蒙古黄芪的根。【炮制前的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炮制后的名称】:蜜黄芪、炙黄芪【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①蜜黄芪: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浅棕黄或棕褐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或纵沟。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制作方法:将黄芪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黄色并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斤用炼熟的蜂蜜25斤)。

②炙黄芪:

制作方法:取黄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三、【药材名称】:人参【药材来源】: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根【炮制前的性状】: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白弯须等品种。

①红直须
为较粗的细支根。一般长10厘米以上,棕红色。体表有纵皱及须根脱落痕,少数有栓皮剥落现象,断面棕红色,平坦,类圆形,边缘弯曲成波状。质坚脆。气香,味苦。

②白直须
为较粗长的支根。性状同红直须,惟表面黄白色。多数已无外皮。断面类白色。

③红弯须
为棕红色的细支根及须根,长短粗细不等。质脆,味苦。

④白弯须
多为须根,常团成饼状。黄白色,性状同红弯须。【炮制后的名称】:生晒参、糖参、红参【炮制方法】:人参加工法主要分红参类、糖参类、生晒参类及其它类4种:
①生晒参类
取鲜参洗刷干净,日晒1天后,再用硫黄熏过晒干而成。主要成品有生晒参、全须生晒参、白干参等。

②糖参类
取鲜参洗刷干净,置沸水中浸泡3~7分钟,捞出,再入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晒干,再经硫黄熏过。然后用特制的针沿参体平行及垂直的方向扎小孔,浸于浓糖汁(100毫升水溶135克糖)中24小时。取出后曝晒1天,再用湿毛巾打潮,使其软化,进行第2次扎孔,浸于浓糖汁中24小时。取出后,冲去浮糖,晒干或烤干。主要成品有白人参(为园参水子或移山参水子的加工品)、糖参(为各种鲜参的加工品)等。

③红参类
取园参水子剪去支根及须根,洗刷干净,蒸2~3小时,至参根呈黄色,皮呈半透明状为宜,取出烘干或晒干。主要成品有红参。边条参等。

④其它类
㈠掐皮参:加工法与糖参相似,一般将参体浸沸水中3次,每次1~2分钟,约三成熟时,再将支根置沸水中约20分钟。参体经扎孔后放入较稀的糖汁中浸3次,取出微火烘烤,使皮与内部分离,再用竹刀轻扎外皮,使成点状即成。㈡大力参:取鲜参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后晒干。

人参成品容易着潮返糖,宜放置于燥阴凉处,密闭保存,并防虫蛀。

四、【药材名称】:半夏【药材来源】: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块茎。【炮制前的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剌喉。【炮制后的名称】: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炮制方法】:①生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

②法半夏:
【制作方法】: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己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2斤,甘草16斤,石灰块20斤)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③姜半夏:
【制作方法】: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
【性状】:本品为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④清半夏:
【制作方法】: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
【性状】:本品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备注:
1.《雷公炮炙论》:修事半夏四两,用捣了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鄛涎,若洗不尽,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2.陶弘景:半夏,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

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100kg半夏,用白矾20kg。

姜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100kg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五、【药材名称】:香附【药材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炮制前的性状】: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及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炮制后的名称】:生香附、制香附、醋香附、香附炭【炮制方法】:①生香附:
拣去杂质,碾成碎粒,簸去细毛及细末。

②醋香附:
取净香附粒,加醋拌匀,闷一宿,置锅内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每香附粒100斤,用醋20斤)

③制香附:
将碾碎之香附放入缸内,用黄酒及米醋拌匀。再用砂糖,加水适量炒烊,然后将香附倒入锅内,与砂糖水充分混合,炒干。(每香附粒100斤,用黄酒、米醋各20斤,砂糖6斤)

④四制香附:
取净香附用米醋、童便、黄酒、炼蜜(加开水烊化),充分拌炒至干透取出。(每生香附100斤,用米醋、黄酒、童便各12.5斤,炼蜜6斤)

⑤香附炭:
取净香附,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 际遇之神

    惩罚 2019-03-22

    shirlybb0b 下雨没带伞,被淋了,损失派派币5

风与水

ZxID:387678


等级: 热心会员
每天追着太阳去上班,晚上追着太阳下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9-06-11 0
风与水
6.11
分享给大家一个派派小说论坛的链接 https://www.paipai.fm/r7589437
中国古老的东西失传那么多,真是太可惜了。
引用
补充内容(2019-06-11 20:57)签错地方了。
  • 际遇之神

    奖励 2019-06-11

    潜心修炼,最终金刚不坏之身,得到1护身符

[img]http://pp.71dm.com/118851/photo/Mon/2020/11/89675_26d1160635555695e1cce1d466477.gif[/img]
mangguocc

ZxID:593148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3-24 0
那哪些没有系统学过中医,但每次都开中药的西医呢,更勇敢啊
晚藏乌

ZxID:41410505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眸渊若潭
9.11转正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3-23 0
已审核。

挺仔细的。
怀特先生家的兔子

ZxID:22166852


等级: 热心会员
大王叫我来巡山,巡完南山巡北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22 0
看到这个我在想,那些非中医专业又写中医相关的文的人,
真是很勇敢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