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职场成长之道01丨越努力越幸运!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8 回复:3

[职场之道] 转:职场成长之道01丨越努力越幸运!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yiyizoe0703

ZxID:3896814


等级: 热心会员
岁月静好,光华如月,抵不过你在记忆深处那恬然一笑。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0 0
写在前面

那些在职场中顺风顺水的人都是如何做到的?我的经验要不断地“成长”,这一点必须要贯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是一辈子都需要坚持去做的事。


01.直面变化

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曾说过,“以往人才运作方式就像坐扶梯,大学毕业在扶梯底端,随着经验的积累,然后在职场上慢慢提升,每升一级就带来更多利益,更高报酬,更好保障。”

非常遗憾,现如今的职场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我们早已不再是坐自动扶梯的人,行的人就坐火箭,不行的就直接跌入深渊。

现实总是比想象中残酷一些。

02.认清趋势

冰球明星格雷茨曾总结成功秘诀,“滑向冰球运动的方向,而不是追赶冰球。” 职场竞争也是如此,那些认清趋势并且与趋势同行的人更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要想让自己在现如今的职场中更好的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而不是只能将自己的“技能”变成屠龙之技。如果我们的技能不能养家糊口,也不能济世,多半会成为笑话。

看清趋势,保持学习的能力,才有机会成功。

03.前途未定

我们的父辈,只要进了工厂或者进了机关,就可以安安稳稳过上一辈子,即便没有加薪升职,至少可以保退休无忧。 如今不行了,我们是前途未定的一代。父辈会捏寿司也许就能饿不死,现在谁敢说自己只会捏寿司? 换来的多半是,呵呵……

04.好工作

现如今,依然还有很多人把好工作理解成“金饭碗、铁饭碗”,想混饭吃的想法跃然纸上,背后的隐喻就是希望有份工作,可以让自己安全稳定有保障。 谁不希望这样呢?

可惜,时代变化太快,之前看上去的稳定工作,现在可能变得很可笑,比如以前的外企高管,现在外企都不行了,高管啥都不值。也许以后工作的定义需要换一换,工作技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真正的金不换。

碗可以砸了,能耐不能丢。

05.内稳态

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我们要接受更快的转行、转岗、失业、人生危机、能力重建等等挑战。外部越是不确定,我们越是应该在内心当中建立某种内在的确定感,毕竟只有相信明天太阳依然会升起,今晚才能安然入睡。

职场上也是如此,也许我们不能保证明天自己不会被裁掉,但只要对自己还有信心,还能学新东西,学的也不慢,就不会慌。有些人气定神闲,不见得是财务自由,而是“心有所属”,相信自己有赚钱的能力,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拥有一种内在的稳态。

冷眼旁观事态变化,不断提升自己。

06.好的规划

有的时候,一句“你工作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像工作一年的年轻人一样?”足以击倒大多数人。 其实,好的规划无非三步:

第1步,明确目标加定期回顾,让我们知道自己到哪里?在哪里?向何处去?

第2步,积累加维护,不断积累自己身边的资源,积累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不忘记维护之前我们所拥有的,要有维护的心态。

第3步,拓展加归零。拓展自身的能力,拓展业务的范围,拓展自己的眼界,与此同时,准备随时归零。我们站在新平台的时候,就是零起步,有这种心态,也许能走的远一些。 不负此生!

07.职业晋级四部曲

先提升能力,之后才有薪水提升,具体分为四步:

定位(plan)界定优势,匹配兴趣,发展能力,确定目标。这是个调整的过程,不要期望,一步到位,走弯路也是难免的。

管理(do)实践目标,自我管理,加强自律,减少拖延,这步为提升个人能力扫清障碍。

发展(check)通过职场资深人士的帮助,多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自己发展方向,重新定位与检查。

优化(act)不断优化,面对危机,制定b计划,进入新的人生台阶。 基本的道理其实都不太难懂,唯一的问题是做起来有难度。

08.命自我立

佛祖释迦牟尼从来没有说过“命由天定”,他说的是“命自我立”,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命运是自己决定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倒霉时,没有人会帮他;有些人遇到困难,四方朋友都来相助……之前省的事儿,占的便宜,最后都会变成别人的冷眼。

了解这一点,也许我们会更加努力,越努力越幸运。

09.人生起跑线

十几年前读过一篇文章《我努力了10年才有机会坐着和你喝咖啡》,某些人毕生努力都够不到其他人的地板,后者胜在起跑线。

如果我们没有幸运地生在起跑线,在职业发展之初多半是较低位置起步。即使这样也是有个小秘诀的,那就是“不怕慢就怕站”。

前进的过程中目标会逐渐清晰,不要指望砰的一声,目标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很多事情都是渐进的,但最好能生在起跑线上,不过这事我们定不了。

10.好的职业生涯

无论是自己干还是打工,人们对“好”的定义都不同,但是我们多少都希望开启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我看来好的职业生涯包括:

基于喜好的收入来源。有些人自始至终不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收入带来的只是痛苦而非满足。每天生不如死,上班像上坟,说的就是这种。

受尊重而有意义。以前老手艺人有尊严,不像现在在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作的人,他们也许有收入,但是都被同化了。不要以为办公室白领就不是流水线,他们只是另类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平衡且自由。我们希望得到很多健康、亲情、友情、财富……其中的平衡感很重要,任何偏颇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也许拥有好的职业生涯,最终仍然是希望拥有一个好的人生。毕竟生而为人是极为难得的。


11.目的与手段

最近儿子进入青春期,时不时拿起手机,老婆大人因此跟他产生了很多矛盾。老婆大人的手段就是禁止儿子在规定时间之外拿手机,目的是希望儿子能专心学习。 麻烦的是,她的手段与目的其实并不一致,禁止孩子拿手机引来的是更多的反抗,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正面冲突。

同样,国家出台禁止性别歧视的条款,目的是好的,希望女性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是这真的能达到目的吗?一纸政令就可以实现职场上的男女平权?

我之前在企业做HR写招聘启示时,从来没有明确写出年龄、性别、经验、地域要求,原因很简单,在收简历和面试的过程,我会按照公司默认的标准进行筛选。相信现在的情况也没变,既然出台了不许性别歧视的条款,那么很多公司估计干脆不给女性面试机会。您不来面试就没有歧视,公司也不用给自己找麻烦。那么问题来了,手段和目标到底是否一致?

12.实际效果——不看广告看疗效

2017年,网上曾经曝出某大型集团公司在招聘时,内部要求不招聘来自某地员工。

事情被曝光之后当事人辞职,后来发现他并不是hr只是部门员工,如果是HR就不会留下这样的把柄。我相信这个部门还是不会招从某地来的员工,隐形歧视始终存在。淘汰的借口则是五花八门,比如说经验不够老道、职位取消或者是招聘计划有所调整等等,不让你进公司,总不至于成为被告。 只是背后的真正原因,应聘者永远无法知道了。

也许相关政策的出台,让适龄的女性求职更加困难,此前还能有一些面试机会,现在连面试机会估计都少了。 谁都怕出问题,谁都怕麻烦,而避免问题和麻烦,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法规刚刚出台,实际效果应该过一阵就会显露,但是我本人对此并不乐观。 政策与对策始终存在博弈关系。

13.多层次理解规则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任何事情走到今天都是有原因的,多层次理解规则或许能让我们活得稍微好一些。

企业不招聘来自某地的员工,可能是之前吃过亏,不招聘适龄女性,有可能是之前招聘过一位女性,入职之后就怀孕生子,产假休完即刻离职……这类的事情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听听也够让老板浑身颤抖的了。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吗? 问题是有人刚来还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就希望企业为自己承担责任,如此这般成本太高,企业支付不起。

况且,于外部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无论是同行还是上下游,于内要处理很多内部的矛盾部门之间的斗争,员工的劳动纠纷以及老板的各种亲属关系,这些都需要解决。如果再加上要考虑适龄女性员工的结婚生育给公司带来的成本问题,一念及此有些老板可能直接把公司关掉,毕竟挣钱不容易。何必吃苦受累为别人呢?自己还没吃饱啊!

14.如何应对不公平 ?

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公平?

第一,能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能创造价值,其他的都好说,不能创造价值,再听话也没用。

第二,自己脱离公司是否能够赚钱?很多人打工并不是为了公司好或者老板好,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份能够安心养老的工作,现在恐怕这类想法会落空。

第三,收入与回报之间的平衡。很多人抱怨自己干得多拿得少,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给公司创造实际的价值。裁员时,销售部最后拿掉,招聘时,销售总是排第一原因也在于此。毕竟在老板眼里销售是接触客户,可以直接给公司创造价值的。

第四,认准人擦亮眼睛。职场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没有对错,只有利益,不过有一点,那就是有些老板对员工好,有些老板只是把员工当工具。

15.成长模式

一个人最终能够处于“内稳态”多半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模式,整体看来有三种:技术型是喜欢跟方法、技术打交道,不愿参加人事纷争,简单的工作配合就好;人际型,愿意与人打交道。沟通越多感觉越好;混合型介于上两种类型之间。

还有一点要特别声明,不同的职业生涯可能具备不同类型的特点,这并不矛盾。初期可能是人际型,后期可能是技术型,最终变成混合型,或者反过来,这样也挺好。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也是关键。

16.职业锚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无论表面看起来多么杂乱无章,其背后总是有一个既定的“锚”,这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锚定点。

1999年时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个心理实验。

第1组的第1个问题是,甘地是在9岁之前还是9岁之后去世的?第2个问题是甘地活了几岁?

第2组的第1个问题是,甘地是140岁之前还是之后去世的?第2个问题是甘地活了几岁?
即使我们对甘地不了解,也可以肯定他的寿命在9岁到140岁之间。
有趣的是,第1组的平均答案是50,第2组的平均答案是67,实际上甘地是78岁时被刺身亡的。

讲这个实验是想告诉大家,第一份工作以及之后的工作都能给我们带来很大影响。

第一份工作月入1万和月入2000,虽然表面只是数字上的不同,但实际上影响了我们的心理。

在这里友情提示各位,人在评估某事时常会受外界的影响,锚定一个参考起点并在起点的基础上做不太充分的移动。这揭示了人类思维过程的一个基本模式,我们对某事的最初判断和决定会极大的影响,结果再理性的人都难以逃避锚定效应的影响。

17.路径依赖

个人除了环境的适应性之外,另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路径依赖”,也就是我们之前的选择,决定了之后的选择。

如果我们的第1份工作是生产线工人,那最后不太可能会去设计火箭,反过来也是一样。

路径依赖分为三种:企业、行业和工作内容。 对个人选择的顺序依次应该是行业→企业→工作内容。

之前看过一些所谓专家的论述,认为应该先选择工作内容之后才是行业和公司,这种观点至少忽略了个人的可塑性。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行业就不会有企业,没有企业哪有你的工作内容呢? 现在学习屠龙之术练得再好,也没有市场。

正是因为存在路径依赖,所以我们选择职业时要特别在意,也许你不打工,但是所处的行业有没有未来,却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

18.急于上船

职场中不乏这样的人,智商高,学习能力强,但是工作总是换来换去、缺乏成就感,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价值”,“工作没有意思”。

另外一些人努力工作,积累了不同行业不同技能的丰富经验,却突然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喜欢做什么,那个惊天之问“我是谁”始终困扰着他们。归根到底,可能是急于上船,多年前他们随机跳上了身边驶过一艘船,然后努力乘风破浪,以为一辈子都会在这艘船上。突然一天船沉了,发现自己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那些努力划船的人其实更惨,我们怎么才能让堕入迷失的人不是自己呢?

19.如果……不……

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很辛苦,但往往禁不住一问,“如果你没有进入这个行业,不做现在的工作,会不会比现在更好,有更大发展?”

许多人忙于奔波,忙于应对压力,而放弃了对自身的长期思考。他们身处竞争的浪潮中,站在浪潮之巅,最终失去了全部精力和体力,却一无所得。

见过一些人每天工作15~18个小时,但却从来不问“我现在做的是什么,未来与现在有何联系?我到底想干什么呢?” 直到一次疾病把他们击倒,有的时候也许停下来想想世界会大有不同。

20.希望的错觉

很多人寄希望于自己的下一份工作,他们觉得下一份工作会更适合自己,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未来,发挥自己的才华,让人生和事业建立关联。

其实这是种错觉,在这份工作不能解决的,下一份工作也解决不了。

你是如何选到现在这份工作的,是被迫选择吗?如果是的话下次也会被迫选择,如果一直这样那你永远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不要寄希望于未来,因为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我们的现在就是昨天的未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脚踏实地开始工作才是解决之道。

自己的职业兴趣是什么? 这个问题最有资格回答的是你本人,而不是其他的任何所谓的砖家。最了解你的父母和朋友以及你本人都不能给出答案的问题,不要指望陌生人。
[ 此帖被独爱穿越在2019-03-20 23:28重新编辑 ]
syanhai

ZxID:83228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3-27 0
职场成长之道,越努力越幸福。你的努力有时候不一定能马上显现,但时间能证明一切。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3-20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上官筱言

ZxID:1242790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20 0
真心感觉现在变化的太快,职场变化也太快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