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新工作很快就无趣了,是否因为你有这样找工作的习惯?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98 回复:2

[职场之道] 【转】换新工作很快就无趣了,是否因为你有这样找工作的习惯?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K筱兮

ZxID:68932569


等级: 热心会员
We alive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6-15 0
【转】换新工作很快就无趣了,是否因为你有这样找工作的习惯?
[align=center][table=450,#Ffec8b,#Ffec8b,1][tr][td][align=left][font=宋体][size=3][b][color=#ffffff]。|。|。。|。|。[/color][/b][/size][/font][/align][/td][/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450,#ffffff,#ffffff,1][tr][td]
[font=宋体][size=4][b][align=left][color=#ff6600]换新工作很快就无趣了,是否因为你有这样找工作的习惯?[/color][/align][/b][/size][/font]
[font=宋体][size=2][align=left][color=#c00000]马上要过年了。 过完年,是一般常见的换工作潮。

只是我常常建议身边的朋友,如果要换工作,其实不该选过年后。 尤其若你是因为觉得工作无趣、或工作成长性不高,就更不该在过年后换工作。

「疑!?  这是为什麽呢?」,你或许会问。

你想想,为何年后会有大量的职缺空出来?

原因大家应该都猜得到:因为有很多人等着拿了年终才离职,所以年后会有大量职缺释出。

只是这些人为何不在拿年终之前就走?

原因也不难:因为大部分人不甘心没拿到年终。 而且只要那工作没有甚麽立即的问题,对很多人而言也没有非要提早离职的必要性。 工作无趣归无趣、没成长归没成长、有点累归有点累、主管机车归机车,但其实并没甚麽真正无法忍受的问题。 好歹工作已经驾轻就熟,公司每月准时发薪水,薪水也还过得去,只要慢慢待着数馒头,也就拿到年终了。 这时候再好整以暇的提离职,然后探寻新的出路。

换言之,年终释放出来的职缺,有很高比例都是这样子的状况 -  一个食之无味,但弃之可惜的位置。

所以,很高的机率你会跳离一个无趣的坑,刚好又去接了别人丢下的另一个无趣的坑。 没做过的新业务还好,最少还有些立刻的挑战性。 可是这挑战通常不高,往往一年之内就能上手。 如果公司很大或是业务单纯,一年之后你就又只是每日重複在进行相同的事情。 然后,就开始觉得又不满足了,很容易再进入「等拿到年终我就要离职」的循环。 而且这类时候人浮于事,条件也通常不容易谈高。

可是我也有些朋友,每次转职都有惊喜。 因为他们都挑年中冷门的时段离职与转职。 这时间点有个特色:比较容易找到很极端的工作类型 - 要就极度有趣、有挑战性的工作,不然就是很操很烂的工作。

为何会这麽极端呢? 因为这时间有人离开,往往是不得已的状况。 如被别的公司挖角,或是非计画的无法继续工作(如受伤、生病等)。 所以很可能是当事人本来没计画要离开,但临时决定的状况。 所以公司得急忙找人。 有时候你稍微条件不符,或是薪资要求略高,也有可能被对方接受。 还有一个状况是公司因为突然机会的扩张需求。 如公司突然发现某个机会,打算扩张部门、开新的BU、起新的专桉、甚至是外商来台湾设点、设区办公室。 这种机会通常很短,也不会一直留到年终之后,而且条件往往也很好。 总之,只要是因为这两种状况所产生的职位,都可能很有趣、甚至很有发展性。 我有些朋友往往只是因为碰上一个这样的机会,薪水三级跳、甚至挂上一个头衔很好听的职位。 如果本人又够努力,让这机会把握好,下一份工作就又可能会大幅往上跳级。

当然,年中释出的职缺也有一个极端的状况,是公司真的太糟糕了,把人操爆了、或是发不出薪水、或是苛扣员工,所以人跑了。 这种状况也可能会开始重新找人。 但这种屎缺、这类比较苛刻的公司,你稍微有些警觉性,大概是有机会在面试阶段就避掉的。 真没躲过,进了公司两三个月也必然会发现。 纵有损失,也损失不大。

---- ----- 我是跟本文无关,但很重要的分隔线 ---- ----

我猜,也有朋友看到这会大骂:「X的! Joe,你这是帮资方洗脑的业配文吧? 居然叫我们大家放弃年终?」

大家先别激动。

我其实没有叫你放弃年终。 我只是告诉你,大家都在动的时刻,挑到好缺的机会较低。 因为释放出来的新职缺,有很高比例是别人「食之无味的鸡肋」,所以他们才会在拿完年终后好整以暇的放弃。 你在一堆眼花撩乱的职缺中,很可能跳入另一个别人刚弃掉的坑。 你若年纪很小,去这样的坑可能也会有所成长,所以你感觉不会很深刻。 但等你职场经历高些,就会发现这样转职其实很难碰上大幅拉升等级的机会(当然,多少还是有些微帮助啦)。 可是年中时候,释出的工作有比较高的机率会很有挑战性。 虽然相对会辛苦,但也可能会因此找到一个火箭式的位置。

所以是否要放弃年终,不是我要不要说服你的问题,而是你自己想选择甚麽样人生的问题:是平稳的、无趣的,但每次换职位升些微薪水,这是一种人生选择;或是充满挑战,但也可能大幅拉升等级的工作,这是另一种人生选择。

如果你老是自怨自艾好运怎麽都没掉到你头上? 怎麽别人都能找到那种特别的好机会? 那你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一直只是重複做着大部分人做的事情? 所以才只在那些平凡的职缺中这个换到那个? 但想想,如果你总是只待在人多的地方,当然好运降临就难得多。

所以如果你想进入一个充满挑战、或千载难逢的机会、想尝试不一样的人生旅程,年终有时候是换取这些必须投入的代价。 毕竟人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等价交换。而且有些机会你获得了、成长了,然后回头来看,会发现当初的代价其实根本微不足道。 只是当时那是你拥有的全部,你觉得放弃很痛。 可是放手了,获得了更多,你会觉得当时畏畏缩缩的自己真的太胆小了。

当然,这整段不是要说服你,所以不用急着帮我贴标籤。 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想法。 至于要不要认同这想法,你有绝对的自由为自己做出最佳选择。 我们一直的信念是【相信思考,勇于改变】,但你的改变永远不该是因为简单相信别人的结论。 自主思考永远在改变之前。 所以我的文章从来不尝试说服谁,我只是分享我的观点,希望给读者一些不一样的触发。 至于你的选择、你的方向、你的人生策略,还是得靠你自己思考,自己做出结论才行的喔!

[/color][/align][/size][/font]  

[/td][/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450,#Ffec8b,#Ffec8b,1][tr][td][align=right][font=宋体][size=3][b][color=#ffffff]。|。|。。|。|。[/color][/b][/size][/font][/align][/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450,#99ccff,#99ccff,1][tr][td][align=left][font=宋体][size=3][b][color=#ffffff]。|。|。。|。|。[/color][/b][/size][/font][/align][/td][/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450,#ffffff,#ffffff,1][tr][td]
[font=宋体][size=4][b][align=left][color=#ff6600]选一个产业,不如选一个环境[/color][/align][/b][/size][/font]
[font=宋体][size=2][align=left][color=#99ccff]这几年,时常有人问我们他该选哪个产业?

但老实说,这问题我实在没有答桉。 一来我不是他,我没办法帮别人的人生做选择。 二来,产业前景很难有100%看准的把握。 尤其我们在【三年后,你的工作还在吗】这本书中有提到,这十年来产业变化越来越快,几年前看起来还不错的产业,可能因为技术进步或是跨领域竞争者的进入,一下就变得没那麽好。 所以我们在很多文章中其实都建议大家不要把「选产业」的重要性过度放大。

可是不要选产业,我却建议你该好好选个「环境」。 因为我觉得,环境其实比产业对人的影响是来的更为重要。 这有两个面向:

面向一 环境决定你成为甚麽人

我们这些年,因为管理顾问的工作以及在企业讲课的缘故,去过各类不同的公司。 从保守的传产、营建工程、软体、电信、金融、文创、媒体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我们都绕过一圈。 不敢说因此有对各产业有很深的认识,但这样到处跑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发现【不同公司的文化,会孕育出完全不同的做事风格】。

就算是同样产业的公司,都会因为不同公司的文化而产生完全两样的人员思维。 这也是为何我会觉得环境重于产业的原因。

所谓不一样的思维,不单单反映在做事方式上、更反映在思考跟态度上。

像我们课程都是互动或是桉例研讨,就常常会发现,如果一个组织会在某个点上卡住,常常是一群人通通卡住。 比方说,如果一个组织非常自由,整体风气非常开明,所有员工想法都会很自由但也很容易发散。 但如果一个组织只是被动听老闆指挥,那你会发现整群人都甚麽也不动的只是被动等待指令。

这倒不是哪个好或哪个坏的问题,毕竟不同公司会採取特定文化往往有其沿革的历史背景,也通常有其不得不为的考量。 但关键是,在这组织中所有人都会变得越来越类似。 而且是以一种大家毫无意识、逐步同化的方式在发生。 事实上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不习惯这样组织文化的人,自己会「因为个人因素」而默默离开;而剩下的人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像了。

所以我其实觉得,当你进入一个组织之后,你其实先不用对于工作内容想太多,反而应该优先观察自己对公司整体文化的观点。 如果你不喜欢某类的文化,你其实应该尽快从那边离开,而不是在那里忍耐下去。 你以为自己不会被同化,但其实你会。 你以为自己不会改变,但其实你会。 就算你抱怨痛苦的忍耐到最后,你其实最终还是会变成那些你不喜欢的人。 毕竟我们都是看着自己的主管学习当主管。 所以当你在那样的环境待了几年,你其实最终就会变成类似你主管那样的人。

如果你第一天不喜欢他、不喜欢他的行事风格跟价值观,你就不应该待在那边;不然就只是放任自己变成那个你一开始就讨厌的人。 而这转变是无法避免、是注定会发生的。

面向二 不是每个环境,你都能被看见

另一个环境比产业还重要的原因,在于就算是同一个职位在不同公司的【知觉价值】还是有所差异。

同样你会特定技术,A公司可能很重视,但在B公司搞不好就还好。 你说:「同产业的公司也会有差吗?」 当然会。 除非你会的东西刚好是对方最核心的技术,那或许同产业的每间公司都很重视。 可是若你会的如果是稍微没有这麽直接与关键技术连动的技能,状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方说同样是银行业,有的银行很重视网路服务,有的较重视临柜。 所以若同样是软体开发的专才,在这两间公司的重视程度、出头机会、参与桉子的规模恐怕也都不会相同。 再一个例子,同样是製造业,虽然产品都需要包装设计。 但并不是每间公司都对美感有相同的重视,所以你若是厉害的美术人员,也同样可能在不同环境会面临不同的重视程度。 专桉管理也是个好例子,并不是每间公司都重视管理能力,所以你很厉害不表示你的公司会认可你的技能。

也因此,这裡有个关键原则:你该待在能产生价值的地方,如此你的能力才会被看到!

换言之,你若很年轻,你该优先选一个你的能力被需要、而且你能做出价值的地方。 一来你会有很多表现机会,比较容易突出。 二来因为你会被需要、被重视,也容易参与有趣、好玩、又重要的工作内容。 三来你也会因为以上两点,而较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这会让你处在一个正向循环的状况,你也就比较容易比同年龄的朋友更容易走入「爆发性成长」的状况。

如果这公司文化又不错,那你没几年就能达到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总结

所以,与其选产业,不如选环境。 一个你能认可的环境,将能透过环境的正向影响让你跟着提升自己的思考层级。 而一个你能发光发热的环境,也让自己较容易被看到,并进而产生价值。 这样才能让自己很快地踏上职场正循环,而不是成为每天抱怨的小鲁蛇。

[/color][/align][/size][/font]  

[/td][/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450,#99ccff,#99ccff,1][tr][td][align=right][font=宋体][size=3][b][color=#ffffff]。|。|。。|。|。[/color][/b][/size][/font][/align][/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450,#7cce7c,#7cce7c,1][tr][td][align=left][font=宋体][size=3][b][color=#ffffff]。|。|。。|。|。[/color][/b][/size][/font][/align][/td][/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450,#ffffff,#ffffff,1][tr][td]
[font=宋体][size=4][b][align=left][color=#ff6600]好想换工作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该怎么开始?[/color][/align][/b][/size][/font]
[font=宋体][size=2][align=left][color=#7cce7c]或许是年后转职潮的关係,最近接二连三被朋友问到转换跑道的策略。上週十週年纪念party一位科技业的品管工程师找我,说他想要到广告业发展(之前没有任何相关经验),问我该如何做。以下就是我的建议做法,与各位分享。

先提醒一下,这篇文章只专注谈一件事:就是如何「跨领域转职」。至于为何他会选择广告业?这是否是个正确的选择?我们暂时不谈。

先讲结论,建议策略共有六个步骤:1.存生活费、2.收集情报、3.分析职位、4.包装自己、5.设定停损、6.离开现职。这些任务有个大致上的顺序进行,但有些可以同步。例如你可以一边存生活费,一边蒐集情报与设定停损。但最理想与保险的方式,是存好生活费,设定停损之后再离职,视个人对风险忍受的程度而定。

[b]1. 存生活费[/b]

开始记帐,瞭解每个月基本开销。然后去银行开一个全新户头,不做他用,只用来存一年的生活费。我过去辅导的经验,多数转职的朋友能在三个月左右成功转换。所以存一年的生活费在财务上绝对绰绰有馀!建议大家存一年的原因是,足够的存款可以增加我们的安全感,当你内心知道,就算转换不顺还是可以从容度过一年,你会更勇敢,更全心全意朝理想迈进。

世界上最珍贵且完全不可逆的资源就是「时间」!用钱来买时间是最最......最划算的交易。如果你还在犹豫:存一年生活费那我要怎麽换新手机?今年就不能出国玩怎麽办?那显然你还没有认真看待你的职涯发展。我想提醒你,富人心态与穷人心态的最大差别就是:富人用金钱来换时间;穷人用时间来换金钱!

[b]2. 收集情报[/b]

切记!最精准的产业情报来源往往是「人」,网路只是作为接触人的工具!工程师想变成广告人,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认识在广告圈的朋友,认识越多越好(因为广告圈也细分很多领域),别以为整天Google或上人力银行网站就会有帮助。如果真的有心要做出改变,就抛下平常害羞腼腆的个性,主动去认识该领域的朋友。主动在朋友圈裡放出讯息,说很想认识广告领域的人,请大家帮忙介绍,脸书也可以好好利用(但你公司同时都是脸友那就要小心啦!),甚至去参加广告业的研讨会。

遇到人怎麽开口?很简单,就直接说:「我是工程师,但对广告业非常嚮往,觉得你们都是很有才华的一群,我想进入广告业,能否给我一些方向跟建议?」我想多数人都会乐意跟你聊上几句。如果跟对方聊得起劲,建议你进一步约对方出来喝咖啡或吃饭,你来付帐或是也帮对方一个小忙作为交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互惠」是拉近人际关係的最好方法,你应该多加利用!

[b]3. 分析职位[/b]

新朋友就是最好的讯息接受器,认识更多的人,你会知道更多的网站与媒体,这时候讯息应该会大量涌入。别被淹没了,请你花点时间,把讯息整理成「产业与职位地图」,这才是对你转职有直接帮助的资讯。

这地图没有标准的格式,以广告业来说,他们服务的客户有哪些产业?哪些公司?完成一个广告委託桉从头到尾有哪些环节?上游、中游、下游厂商各自扮演什麽角色(市场调查、广告代理、广告企划、广告製作等)?个别类型的广告公司内部,有哪些职位,这些职位的需求是什麽?这些讯息都要蒐集。目的是希望从中找到和你原本技能关连性较高的公司与职位,这样去应徵机会比较大。

例如,一位软体工程师想要进入时尚产业当产品经理,一般说来可能不容易,领域差异太大。但如果先去应徵时尚杂志的网站设计人员,或许是进入这个产业的敲门砖。进入之后,再逐步蒐集情报,扩展人脉,捕捉机会,是可行性比较高的策略。

[b]4. 包装自己[/b]

锁定「产业敲门砖」的职位之后,接下来就要进入「自我包装」的重头戏了。为什麽一家广告相关公司,会想要用一个没有广告经验的科技业品管人员?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显然,广告业没有工厂,不会有「品管工程师」的职缺。因此,我们要拆解「品管工程师」的本质是什麽?可能是很擅长处理资讯、很擅长设计流程、执行评估与控制。说不定广告领域中,跟供应链或是通路相关的公司,刚好很需要这几项特质。另一种可能是,某家广告公司接的都是科技业的客户,你就可以在你的履历与自传中好好地强调这些特点,胜算自然就拉高了!

另外,之前在「3.分析职位」所做的功课也可以派上用场。这位品管工程师虽然广告经验是零,但他可以在「自传」与「面试」当中适量透露他对广告产业的热情与瞭解,面试官如果发现,这小伙子虽然是外行,但对广告领域确实有所涉猎,表示很有热情,说不定可以把工程师的严谨特质带入团队,就让他试试看吧!但相对的,如果面试官问起为何想转到广告业,我们只是肤浅地回答「因为我很喜欢看电视广告,所以想来试试看」,那「谢谢再联络」恐怕就是对方的回应!

为什麽我们常强调,履历自传就是「推销自己的广告」原因就在这裡。随便下载个104个表格,流水帐一般平铺直叙过往的工作经验,在跨领域转职的过程中几乎毫无胜算可言!

[b]5. 设定停损[/b]

停损点包含三项:「最低能接受的薪资」、「最长可以忍受转换期」以及「最多可以被拒绝的次数」!设定的方法没有别的,找到一个你心理上觉得能接受的极限即可。

以薪资来说,没经验换到新产业,一定要有降薪的准备。想要追逐长期理想又不想付出短期成本,就像我与六块肌多年的纠葛一样:想要吗?当然想,但显然「还不够想」。真正看重理想的人,薪资是零也都能接受,尤其是「1.存生活费」阶段有确实执行的人,更是没什麽好怕的!

设定最长转换期以及最多被拒绝次数更是关键,这是「等待心理学」的原理:遇到排队的时候,如果提示等候时间,一般人会比较愿意耐心排队。红绿灯的倒数读秒,会让驾驶人的焦虑降低,乖乖等待。跨领域转职是个未知的挑战,我们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也不知道何时会成功,当这种焦虑渐渐升高,我们内心就会启动保护机制,出现声音劝我们不要那麽辛苦,不要那麽冒险,退回舒适圈不是挺好...当时我就建议那位品管工程师,设定6个月的转换期,上限是被50家广告公司拒绝,反正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损失6个月,被打脸50次,但只要有一家成功,未来的人生就此不同。这样一想,焦虑感绝对可以大幅降低。

[b]6. 离开现职[/b]

最理想的离职时机当然是在找到新工作,拿到新公司offer之后。但实际尚未必能衔接地那麽完美,我们会想休息一段时间,而且一边上班一边寻找新工作与面试也不方便,所以我们也要考虑提前离职的状况。这就是为何要先执行「1.存生活费」与「5.设定停损(最长转换期)」的原因。

这裡可以分享一个离开公司的方式,有点小小的暗黑,请各位大人自行判断是否适合:就是跟原公司申请「留职停薪」。可能是正式地循公司制度申请,也可能是在口头上让现在老闆知道你回锅的意愿。在比较开明的企业中,这样其实是一种双赢。如果你过往的表现好,公司也确实需要人才,你提出留职停薪,甚至明白地说想要去追求理想,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公司搞不好很愿意帮你。这样你又给自己多了一道保险,可以更勇敢地做出职涯重要的改变!

其实跨领域转职没有大家想像地那麽困难,真正的困难反倒是自己的心裡跨不过去,无法有效克服恐惧、焦虑以及对舒适圈的依恋(推荐阅读:是什麽拦住了你?)。一个有广告业10年经验的人PK一个广告经验是零的人,他们的差距绝不会是10年,很可能只有3年。因为产业变化太快,前7年的经验未必有意义,否则Facebook也就不会屌打Yahoo了。但「新参者」凭藉热情与快速学习,陡升的学习曲线绝对有可能拉近经验的不足。

方法步骤都分享出来了,剩下的问题就只有两个:你想要什麽?你有多想要?


[/color][/align][/size][/font]  

[/td][/tr][/table][/align][align=center][table=450,#7cce7c,#7cce7c,1][tr][td][align=right][font=宋体][size=3][b][color=#ffffff]。|。|。。|。|。[/color][/b][/size][/font][/align][/td][/tr][/table][/align]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8
  • 独爱穿越

    派派币 +8 2017-06-15

    感谢您的分享O(∩_∩)O~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7-15 0
Re:【转】换新工作很快就无趣了,是否因为你有这样找工作的皙惯?
学习啦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6-15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