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看不惯你们专捏软柿子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眼下正是柿子最成熟的时候,甜蜜程度堪比初恋。
但却无人问津。柿子宝宝心里是苦的▼▼▼
柿子身上有多少关于“饮食禁忌”的谣言,它的营养就有多丰富。
《本草纲目》中记载:“柿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在中医看来,柿子可凉血止血。而在现代营养学中,柿子的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每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就能满足一天所需要量的一半。
与苹果相比,除了锌和铜的含量略低外,其他营养成分均是柿子占优。还有研究发现,柿子的单宁等多酚类物质含量,也明显高于苹果。
此外,柿叶被发现含有大量维生素C以及胆碱、矿物质、黄酮类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柿叶茶在日本一经问世就风靡全岛。奈良的柿叶寿司,同样知名。
难怪日本俗语有云:柿子红了,医生的脸就绿了。
除了甜度高,柿子的另一个特点是涩。根据涩味的高低,柿子分为完全甜型、不完全甜型、不完全涩型和涩型。能在树上自然脱涩的为完全甜型,反之则是涩型。
涩味来自鞣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物质,与口腔中的唾液蛋白结合就产生了涩味。所以,鞣酸的含量和柿子的涩味成正比:生柿子最涩,鞣酸含量最高;熟透的柿子里,完全甜型的鞣酸最少。
完全甜型柿子,比如日本的“富有”、“次郎”等品种,最为上佳,但产量和品种有限。市面上的柿子,相当一部分是经过了脱涩即降低鞣酸含量处理的不完全甜型和不完全涩型。
柿子和其他食物同吃的“搭配禁忌”,就是拜鞣酸所赐。
高鞣酸的柿子,比如生柿子、完全涩柿子,确实容易导致形成胃柿石。在胃酸较多的情况下,鞣酸会与蛋白质形成鞣酸蛋白,再与果胶、纤维素等结成胃石,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
网上流传柿子不能与牛奶、酸奶、红薯、螃蟹、鸡蛋、紫菜等食物同吃,就是因为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或果胶、纤维素,可能会与柿子中的鞣酸结合,引起胃部不适。
但我们吃进嘴里的未感到涩味的柿子,鞣酸含量都不高。
除非你品味独特,专挑涩的柿子吃,或者胃功能本身欠佳,否则即使空腹吃一个柿子,只要没有出现胃部不适的情况,基本不用担心胃柿石。
至于鞣酸含量最高的完全涩型柿子,也不是一无是处。绵软细腻的柿饼,基本就是用涩柿子做的。
相传五胡十六国时期,客家人在迁徙逃难中,精通了食物储存之道,比如将涩柿子制成柿饼:柿子在去皮、晒干的过程中,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隔绝空气的硬皮,让果肉产生乙醛——它能够和鞣酸结合,让鞣酸不溶于水,涩味得以去除。
虽然柿子晒成柿饼后维生素C有所流失,但存储时间得以延长。自明代起,人们就开始以柿饼备荒。在旧时的日本,柿饼也是冬季的重要存粮。
不过我劝你别学古人把柿饼当饭吃,毕竟糖分和热量都是明摆着的——干燥过程中,糖分浓缩,据说柿饼的甜度是糖的1.5倍。在糖还是稀缺之物的时候,日本人索性将柿饼当作甜点。
日本人爱吃柿子,柿子产量也位居全球第三。旅游城市奈良,是著名的柿子产地。
不过,在种柿子、吃柿子这两件事情上,还是我们在行。毕竟,全球产量第一的头衔,不是白来的。传说中,柿树就是起源于中国,18世纪后才传至欧美、日本。
唐代《酉阳杂俎》就记载,柿有七绝:多寿,多阴,无鸟巢,无虫蠹,霜叶可玩,佳实可啖,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三百多年前,李自成称王后,临潼百姓用柿子拌上面粉烙成柿子面饼慰劳义军。西安知名小吃黄桂柿子饼,据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将软柿子去皮打成糊糊,加入面粉炸熟。和我们平时吃的柿饼大不一样。
一般来说,柿饼有两种做法。柿子刨去外皮后,晾晒三四天,待柿饼成型时放入大缸,封口后置于阴凉处生霜。
期间,葡萄糖与果糖释出,在柿子表面形成白色的粉状结晶物“柿霜”。经人工取得后,是珍贵的中药材。
另一种则是去皮后挂起风干,这种方法做出的柿饼,大多成长条形。
不过,最好吃的还是鲜柿子。有人将柿子入馔,烹饪斋菜时加入一点用来代替味精,能大大提高菜品的风味;或者打胡萝卜汁时加入一颗去皮的硬柿子,口感远比单纯的胡萝卜汁丰富。
但其实,简单去皮,柿子已经很好吃了。
我想,对着遇着因谣言而在柿子摊前作鸟兽散的群众们,我大可逆流而上,对小贩大吼一句:给我来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