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待遇最差的女儿临川公主 只因生母韦贵妃是配役之口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34 回复:2

[人文通史] 唐太宗待遇最差的女儿临川公主 只因生母韦贵妃是配役之口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乃绿

ZxID:14738516

等级: 专栏作家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08 0

作为唐太宗的四妃之一,韦珪身为贵妃品级不可谓不高,但是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却有着无法言说的苦痛,不说人前人后有多了不起,就连自己的孩子们,她都没法罩着。韦珪一辈子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是和第一任丈夫李珉生的李氏,二女儿临川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二女(也有说十一女),儿子李慎是唐太宗的第十子,这三个孩子没一个过得幸福。  

因为前夫李珉曾参加过杨玄感的反隋部队,失败后父子被杀,韦氏和女儿李氏作为李家的家眷一起没入掖庭成了宫婢。如果说韦氏成为秦王的姬妾,可以改变女儿李氏的罪籍身份和地位的话,那日子还算顺利,只可惜,虽然韦氏生了公主,封了贵妃,生了皇子,但还是没有李氏的什么好处。  

直到20岁了,李氏到了婚龄,该嫁人了,韦贵妃还是没有办法管女儿的婚事,眼看着都成老姑娘了,也束手无策。不过老天爷倒没有完全遗弃她,贞观四年,突厥来降,唐太宗为了安抚众多来降的突厥贵族,这才将仍旧是宫婢身份的李氏封为定襄县主。

按理讲这是一件好事,从一个宫婢变成县主,仅次于公主、郡主的级别,简直要农奴翻身把歌唱了。可是被封为县主的李氏,嫁的那个人是阿史那忠。当然后人看也没什么,不就是突厥贵族吗?只是在当时的贵族眼里,胡人是最末等的婚配对象!嫁给胡人的县主自然也不是什么得宠的表示。何况唐太宗压根没把李氏当成自己的继女,不然早就让她脱离宫婢的身份了,更不会让她只顶着个县主的封号履行的却是和文成公主、弘化公主一样的和亲责任,要知道公主和县主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天上地下。  

李氏定襄县主嫁给阿史那忠后,阿史那忠被唐太宗派去出塞,塞外的生活远比中原艰苦,这谁都知道,要不然早就人人都争着去了。那地方别说李氏受不了,就连阿史那忠本人享受过了中原生活都不愿再忍受塞外的寒苦,见到使者时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请求让他回到长安。  

如果说唐太宗对李氏如此不在意还算正常的话,对他自己的亲生女儿临川公主就很让人不解了。  

临川公主的人生跟她亲娘一样,表面风光,内里凄苦,她看起来比异父姐姐李氏要幸运一些。临川自小聪慧,能书能文,粗略一看似乎深得唐太宗的高看,还给她取字孟姜,但是细看她的人生,就能明白,这是个不幸的公主。  

临川公主武德七年出生,史书上说她还挺有才情。她第一次出场是贞观六年,唐太宗避暑九成宫,没被允许伴驾只能留在长安的临川曾上表请安,唐太宗看了后颇为赞赏,并为其取字“孟姜”,还“寻封临川郡公主”。都说君无戏言,可唐太宗真的对自己的女儿戏言了。因为“寻”在此处自然是不久的意思,最多不会超过一年,但是临川真正受封公主却是在贞观十五年,隔了差不多十年的漫长时间。

贞观十五年正月二十日临川公主正式册封。唐太宗没参加仪式,他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到了850里外的洛阳了。这都不算什么,一个公主册封,皇帝不参加也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正月十五日,文成公主进藏。贞观十五年时,宗室里诸位大龄公主、县主们纷纷册封的册封,嫁人的嫁人。比如年已20的文安县主就是在正月五日受到册封的,十四日便匆匆出嫁了;比如18岁左右的和静县主也是在这一年出嫁的;比如21岁的淮南长公主同样是在这一年才嫁出去。可以看出,都有躲避和亲的嫌疑,而临川公主没被选上和亲,还有幸得到了自己十年来朝思夜想的公主封号,父亲是有多宠她啊!  

贞观十七年,李治被立为太子,天下大赦。加官的加官,进爵的进爵,而临川公主也终于得到了自己的350户实封,新城公主和晋阳公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实封,其他公主也是人人有份。

贞观二十二年,临川的驸马周道务出任商州刺史,作镇嶢关,临川与之随行。唐高宗时期辽西战事频繁,周道务亦被委以军任,临川亦相伴左右。

说到临川的驸马爷周道务,就是周绍范之子,据说出自范阳周氏,临川的公爹周绍范也参加过玄武门之变,自称是唐太宗心腹中的心腹,只是功劳如此之大,史书上没有记载,更没有独立传记,当然凌烟阁功臣也没他什么事。也不知道是过分谦虚还是真的拿不出手,反正在所有的驸马爷中,周家出身最低,墓志上吹嘘说是立了很大的功,至于什么功,史官们都不屑在史书上多花点笔墨。  

临川出嫁后,便跟随周驸马离开了京城远赴任上,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临川才有机会一路旅途跋涉,匆忙赶回长安。但丧礼结束后,临川再次随着驸马远离京城远赴边地。  

为了不再远离京城,临川不得不再次提笔仿效当年向唐太宗上表请安的举动,向唐高宗奉上了一篇《孝德颂》——此举虽然得到了唐高宗与武后的嘉许,但最终并未能让她从遥远的大唐边疆回到故土长安。不过至少在苦苦期盼了19年后,总章二年的时候,临川公主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受封长公主的诏书。此话怎讲?唐高宗永徽元年,别的公主都顺利进封为了长公主,唯独临川没有!因此等了19年。至于实封,诏书上则明确写道“封并如故”,也就是说临川并没有因为进封长公主而被加实封,而别的公主从五十户到三百户,多少不等,都加了点,她加了0户。  

武则天之母荣国夫人杨氏薨逝之后,临川公主为武后作了一篇文,言辞斐然,武后观后心有戚戚,亲自属文与临川公主相和,由此愈见亲近。后来武后将其诗作成册,还特别下赐临川公主——事实上也并没有什么别的举动,就是说两句好听话而已,因为年近60的临川还是照旧得跟着驸马在远离长安三千多里的边关营州辛劳,不能享有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

等到临川好不容易等来驸马奉诏返京随行的机会,又病困在幽州半路,而周道务以公务为重,无法一直陪伴在公主的身边,只有庶出的长子(陇州司功)与临川嫡出的四子周季童(左千牛)能够偶尔前来看望,以慰临川病中相思之苦。三年后,临川最终客死在距离长安东北二千五百多里的异乡。

公主,实封,长公主,临川的人生从来都没有水到渠成,该得到的从来都是比别人慢,比别人少,所以她不得不争取,但也只有表面风光,内里凄苦,说到底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她的母亲不得宠!  

为什么不得宠?身为贵妃还不得宠,这是要闹怎样?用这样一段话来回答是再好不过了。  

《魏郑公谏录》:太宗谓侍臣曰:“汉代常以八月选洛阳中子女资色端丽者,载还后宫,此不可为法。然即日宫内,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诞乳诸王,是非所宜。据此论选补宫列,理宜依礼。”公对曰:“人多惑嬖色,乃致败乱。周幽惑褒姒,晋献惑骊姬,耽于宠欲,废嫡立庶,幽王因此身死,遂丧西周;献公身虽护没,祸延数代。嫔御之间,所宜深慎。”   

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汉朝经常在每年的八月择选一些品貌出众的良家女子入后宫充当嫔御,这种做法本不应该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但是现在我的后宫中有太多罪人家的女子充当妃嫔,由这些人生养皇子实在不合适,所以还是按照汉时的规矩,以后择选嫔御由宫外的良家子中择选。魏征听了唐太宗的决定,大赞英明。

唐太宗显然不认为这些女人尤其是罪籍的血统有多好,更不应当给自己生孩子,但生不生孩子,他说了不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拖字诀,让这些副产品自生自灭好了,实在过意不去再说。于是,临川一等就是十几年,一等就是一辈子,终于等到老死他乡。


晚藏乌

ZxID:41410505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眸渊若潭
9.11转正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0-08 0
已审核。

我不赞同唐太宗的这种做法,谁生的不都是孩子吗,这种拖字诀很伤人的。
乃绿

ZxID:14738516

等级: 专栏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0-08 0
回 1楼(晚藏乌) 的帖子
古代子以母贵,投胎是门技术活啊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