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四大家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75 回复:1

[人文通史] 五代四大家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闲过清宵

ZxID:12593744


等级: 素材组
借我孤绝如初见 借我不惧碾压的鲜活 借我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 借我一束光照亮黯淡 借我笑颜灿烂如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2-28 0
五代四大家
五代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明王世贞说:“山水至二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二李系指李思训父子)。

[b]画风[/b]
五代四大家之特色:荆浩之画雄伟、深厚、峻拔、坚凝;
关同之画雄伟、坚定、峭壁茂密;
董源之画下笔雄伟,有崭绝峥嵘之势;
巨然之画趋于庄重朴实而沉静。

[b]流派[/b]
五代时期四大山水画家,即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荆浩、关同以描挥中原地带实景为主,故称“北方派”。荆浩擅长山水画,又是一位理论家。他对完整山水画技法有独到的建树,是我国古代美术史有贡献的伟大画家。关同,是荆浩的弟子。他在绘画上的成就超越了老师,开创了自己独具的艺术风貌,被人称为“关家山水”。他的山水绘画体现了荆浩的理论,反映了北方山水的特点。笔法超凡,公力极深。董源、巨然以描写江南实景为主,称为“南方派”。董源的山水画,最富江南景物特色,采用“山石披麻皴”技法,大有西欧风景画的风采。巨然是董源的学生,擅画江南草木繁茂的山水。题材多取江南丘陵江湖景象,继承董源的传统技法,又具独创性。北宋三大家。
至明末,睢州袁枢(袁可立子)为收藏荆、关、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藏品之盛超过董其昌诸家。明王时敏在《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对袁枢盛赞道:“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张庚《国朝画征录》:“枢博学好古,精鉴赏,家富收藏,工书画,为华亭董宗伯,孟津王觉斯所推许。山水出入董(董源)、巨(巨然)、子久(黄公望)间。”明亡,袁枢绝食忧郁而死,睢阳袁氏又遭满清“文字狱”摧残,藏品渐散逸。

[b][size=4]荆浩[/size][/b]
[attachment=13135984]
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号洪谷子。山西沁水(一说河南济源)人,[1]  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现存作品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中文名 荆浩
别    名 洪谷子
出生地 山西沁水
出生日期 唐末约850年
逝世日期 五代后唐
职    业 画家
主要成就 山水画
代表作品 《匡庐图》《雪景山水图》

[size=3][b]人物简介[/b][/size]
荆浩(约850-?)中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字浩然,沁水(今山西沁水)人。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
他生于唐朝末年,大约卒于五代后唐(923-936)年间。士大夫出身,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荆浩创山水笔墨并重论,擅画“云中山顶”,早已提出山水画也必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已被奉为宋画典范,只可惜留存于世的作品极少,且仅有的几幅画也尚存真伪之疑。
荆浩生平及早期绘画活动 荆浩出生于河南济源。济源北倚太行,西望王屋两山,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邻,历来文风颇盛。沁河由西北截太行而出,两岸峭壁如削,谷幽水长。荆浩故里位于今县城东北十五里的谷堆头村,现存荆浩墓遗址。
荆浩字浩然,约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850-856)。早年“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学识渊博。济源的风物景观多名人足迹,白居易有诗云:“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泉,澄碧转枋口。”唐开元道教宗师司马承桢曾于王屋山创建阳台宫。少年时的荆浩常来此宫,受司马承桢影响,在晚年所著《笔法记》中,将其与王维、张璪并列,赞曰:“白云尊师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荆浩还曾创作表现王屋山主峰的《天台图》,这些都与他早期生活经历有关。
唐乾符元年(874)前后,荆浩由家乡来到开封,得同乡裴休的关照,曾为唐末小官。裴休任宰相五年,唐大中十年(856)罢官,在开封遇到高僧圆绍,二人志同道合,圆绍就命他居住在开封夷门仓垣水南寺。后圆绍名声日显,又扩建成横跨夷门山的巨院,由唐僖宗亲自题赐院额曰“双林院”。荆浩曾为双林院这一重要禅院绘制壁画,足见他当时的画名。“尝于京师双林院画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五代名画补遗》),但此画未能传留,根据他后来在水墨山水画上的创造精神,可以断定,那是一幅人物与山水结合的水墨画。
荆浩兼擅人物还有其他例证。现存他的《匡庐图》中,就有几个细小而动态极佳的点景人物。《宣和画谱》中,也记载他曾画有人物繁多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清代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了荆浩的《钟离访道图》:“山林墨笔,人物着色,兼工带写。”并记述画中钟离作举手问讯状,将士伫立状,对岸真人傍虎而行及童子回顾指示状等,描绘得十分生动。
隐居河南林州洪谷山
荆浩在五代后梁时期,因政局多变,退隐不仕,开始了“隐于太行山之洪谷”的生涯,自号洪谷子。
洪谷位于开封之北二百里左右的林县。林县唐时名林虑县,太行山脉于县西绵亘一百八十里,总称林虑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黄华、天平、玉泉、洪谷、栖霞等山。山势雄伟壮丽,幽深奇瑰,历代多有隐逸者。北宋山水大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认为林虑乃太行山脉最美之处。
荆浩在这样幽美的环境中,躬耕自给,常画松树山水。他与外界交往甚少,但同邺都青莲寺却有较多联系,至少两次为该寺作画。
邺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北,位于林县之东,三国时为曹魏都城。当时邺都青莲寺沙门(住持和尚)大愚,曾乞画于荆浩,寄诗以达其意。诗曰:“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可知他请荆浩画的是一幅松石图,以屹立于悬崖上的双松为主体,近处是水墨渲染的云烟,远处则群峰起伏。
不久荆浩果然画成赠大愚,并写了一首答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显然对自己这幅水墨淋漓的作品相当满意,同时也反映出他退隐后的心境——“苦空情”。苦空为佛家语,认为世俗间一切皆苦皆空,这正是他厌恶乱世的情怀。
从两人相互赠答诗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寻常的关系。大愚说:“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显然讲的是另一件事。“六幅”可解释为六张画,也可释为一张篇幅很大的画。按汉制,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六幅就有一丈三尺二寸宽,也许是一件屏幛画。“故牢建”是说依然坚固地收藏着,保存完好。建,通“键”,锁藏。正因大愚以往曾得到过荆浩之画,所以才能说“知君”如何如何。且可以推断那六幅画作已是几年前的事了。

[b][size=3]主要作品[/size][/b]
至明末,睢州的袁枢(袁可立子)成为收藏荆、关、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明王时敏在《烟客题跋》中有《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对袁枢赞赏道:“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在历代绘画史籍和著录书中,记有荆浩作品约共五十余幅,其中山水画占绝大部分,也有少量人物画。如《宣和画谱》所记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以及前面提到的观自在菩萨、钟离访道图,这九件作品都是以人物为主的。山水画据《图画见闻志》记述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宣和画谱》记有夏山图四、蜀山图一、山水图一、瀑布图一、秋山楼观图二、秋山瑞霭图二、秋景渔父图三、白苹洲五亭图一;南宋《中兴馆阁储藏》记有江村早行图、江村忆故图;此外,在《襄阳志林》、《云烟过眼录》、《铁网珊瑚》、《珊瑚网》、《清河书画舫》、《图画精意识》、《平生壮观》、《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庚子消夏记》等著录中,还记有渔乐图、秋山图、山庄图、峻峰图、秋山萧寺图、峭壁飞泉图、云壑图、疏林萧寺图、云生列岫图、溪山风雨图、楚山秋晚图、仙山图、长江万里图、庐山图、匡庐图等。比较特殊的是《珊瑚网》中记载荆浩有交泰图册页,可能是一幅画有三只羊的风俗画,寓意“三阳(羊)交泰”。
以上作品除匡庐图尚存,其他均已失传。至于目前传为荆浩所作的五幅画——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的雪景山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江山瑞霭图、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渔乐图等,其真伪都存有争议。

[size=3][b]艺术特色[/b][/size]
一、“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历代画史画论著作都爱引用荆浩这几句话:“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他本人在《笔法记》中说:“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这两段话确实概括了荆浩艺术的一大特色。
六朝以来,山水画都是青绿设色,勾线填彩。从盛唐、中唐开始出现水墨山水画,属于开创者行列的有张璪、王维、王洽等人,然整个社会尚未形成风气。到五代,水墨山水画日益成熟,经荆浩进一步发展,上升为理论性的“有笔有墨”,并对水分运用也更加讲究。用笔与水墨相结合,更有助于表现大自然变化万千的气象,在绘画审美观上是一种拓展,在技法上也显然有助于消除那种刻板的笔迹。如前引答大愚诗中所说的“墨淡野云轻”,就是水墨微妙的艺术效果。
按荆浩自己的解释:“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他主要强调的是用笔的变化运动感,用墨的韵味天趣。吴道子只有线条笔力而无墨色变化,项容只有墨的变化而无用笔之美,荆浩将这两家长处结合起来,达到“人以为天成”的效果,“故所以可悦众目使览者易见焉”(引自《宣和画谱》)。
有关荆浩用笔的特点,历来记载分析不一。有的说他“皴用小斧劈,树石勾勒,笔如篆籀”(李佐贤语);有的说他“将右丞(王维)之芝麻皴少为伸张,改为小披麻”(布颜图语);还有的说“其山与树皆以秃笔细写,形如古篆隶,苍古之甚”(孙承泽语)。这些说法表明荆浩在用笔方面融入了篆隶书法的骨力,在皴法上还处于探索之中,面貌不一。宋代周密的《云烟过眼录》记述他见到荆浩渔乐图两幅,上有题书《渔父辞》数首,类似唐代柳公权的书风。前人的记载值得参考。
二、“大山大水,开图千里”
荆浩之前的山水画,很少见到表现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布局。由于太行山气势磅礴,使他的审美眼光发生重要变化,认识到“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由于他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势,终于创立了“开图千里”的新格局。
北宋沈括《图画歌》写道:“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开图论千里。范宽石澜烟林深,枯木关同极难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荆浩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审美认识的深化。他把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不同部位、形貌的山峦水流,分别定名为:峰、顶、峦、岭、岫、崖、岩、谷、峪、溪、涧等,并指出从总体上把握自然山水的规律:“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连,掩映林泉,依稀远近。”正是在从上下、远近、虚实、宾主以及各种物象的全方位审视中,形成了“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的整体观念,在创作中往往是危峰突兀,重岩叠嶂,林泉掩映,气势浩大。
收藏过荆浩作品的宋人米芾,把荆画特点归纳为“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又说“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由此可以想见气韵雄壮的格局。清人顾复在《平生壮观》中记述荆作云壑图“峰岚重复,势若破碎,而一山浑成,无断绝之形”。这里说的是善于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细部刻画的真实具体,并未影响浑然一体的山势。他还指出荆浩所作多为“寻丈之笔”,以致“后之大图不能出范围焉”。但是荆浩也能作小幅,如册页云生列岫图就被评为“咫尺而得千顷之势,水墨浓淡生秀绝伦”。
荆浩好作秋冬之景,历代著录中有《秋山楼观图》、《秋山瑞霭图》、《秋景渔父图》、《秋山萧寺图》、《楚山秋晚图》等。元代黄公望称赞《楚山秋晚图》“骨体敻绝,思致高深”,并赋诗一首:“天高气肃万峰青,荏苒云烟满户庭。径僻忽惊黄叶下,树荒犹听午鸡鸣。山翁有约谈真诀,野客无心任醉醒。最是一窗秋色好,当年洪谷旧知名。”从诗中我们可以想见画面天高气爽,峰青树荒,云烟满户,有山翁相语,野客漫饮,午鸡啼鸣,一切围绕着渲染一个“秋”字。这是一个秋色寥廓而又富于生活气息的境界。由此可见,荆浩的大山大水之境,充满丰富的细节,既有强烈的震撼力,又耐人细细品味。

[b][size=3]影响[/size][/b]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他总结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得失,认为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只有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得到他的肯定。荆浩在山水画的师承上不只取法张璪,同时亦在吴道子与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之间,舍短用长,加以发展,自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将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笔法记》)。他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笔墨两得,皴染兼备,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一次大突破。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画更为丰富生动,其特点是在画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气势雄浑的主峰,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则布置乔窠杂植,溪泉坡岸,并点缀村楼桥杓,间或穿插人物活动,使得一幅画境界雄阔,景物逼真和构图完整。荆浩的这种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稍后由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画的格局,推动了山水画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他那表现北方山形特点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雄伟风格,对于北宋前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元代汤垕在《画鉴》中将其称为“唐末之冠”。

[b][size=3]《笔法记》之谜[/size][/b]
古代著名画家荆浩,晚唐五代时隐居于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画艺术,创作了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完成了著名的山水画论《笔法记》与《画山水赋》(又名《山水诀》);其弟子关仝的山水画成就,更是青胜于蓝之誉,史称“荆关山水”,标志了古代山水画体的完全独立与艺术成熟,荆浩因此被尊称为古代山水画宗师。然而,荆浩隐居作画之太行洪谷,到底位于何处,其里籍又在何方,自北宋以来,说法不一,至今无人系通清理辩证,使之成为古代绘画史上一个千年悬案。
其实,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就位于山西沁水中条山主峰历山东北麓之寺沟河谷,《沁水县志》、《泽州府志》、《山西通志》等,都有明确记载;沁水历山地区,又可以找到荆浩《笔法记》中所记几个地名;沁水历山地区民间,又保存有荆浩学画的传说。文献记载,地名落实,民间传说,三个方面的证据,足可论定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就位于山西沁水境内历山之下。
《沁水县志》、《泽州府志》、《山西通志》皆明确具体地记载,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位于山西沁水境内。荆浩《笔法记》又记:
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钲山四望,回迹入大岩扉,苔径露水,怪石祥烟,疾进其处,皆古松也。中独围大者,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明年春,来于石鼓岩间,遇一叟。因问具以其来所由而答之。叟嗟异久之,曰:“愿子勤之,可忘笔墨而得真景。”吾之所居,即石鼓岩间,所字,即石鼓岩子也。
荆浩记洪谷山水环境:位于太行深处一峡谷中,有数亩之田,且有神钲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地名景观。峡谷中有山溪,两岸峭壁对立如门户,到处怪石,满山松柏等等。
图为荆浩《笔法记》所记大岩扉
依据《沁水县志》所记洪谷位置,《笔法记》所记洪谷山水特征,以及当地民间传说,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位于山西沁水西南约六十里的中条山主峰历山东北麓寺沟河谷中。中条山属太行山系。乾隆《济源县志》卷二《山川》记:“太行山,县北二十五里。山势绵亘数千里,虽各因地立名,其实皆为太行。”《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按:(黄)河北之山有三条,西为中条山,为王屋山,东为太行。中条山主峰历山又称舜王坪,即舜耕历山之地,满山松柏,多属原始森林;山多奇峰,孤立挺拔;峡谷中时见飞瀑,且多巨石。历山风景优美,为沁水名胜。
寺沟河发源于历山东麓,由南而北流入南阳河,是个长约三十余里的大峡谷,寺沟河因峡谷中有青莲寺而得名。峡谷中每每山崖壁立相对,有如门扉,随处可见松柏悬挂崖岸。由南阳入峡谷,南行三五里,有一五六户人家的村庄,名石(寺)火庄;村南西向有一河谷,即洪谷;洪谷有山溪,奔泻而下,俗称洪谷河;洪谷河发源处,平时清澈,每遇雨季,水流混浊,洪谷因以得名。顺洪谷登山,山半丛林中有废弃古寺,即青莲寺,又名青禅寺;寺后山脊有一平台,名欸月台,俗名鸡冠豁。青莲寺背后山坡,较为平缓,约二三里处,突兀拔起几座山峰,高耸入云,最高峰名望谷峰。
位于洪谷谷口的石(寺)火庄,便是荆浩隐居太行洪谷的结庐之地,村边恰有八九亩耕地。石火庄又名实和庄,村边舜庙存有一通嘉庆年《实和庄庙碑记》。青莲寺又名青禅寺,寺已废弃,今日乡民在寺中圈牛;寺东有塔亦毁,塔基仍见。光绪《沁水县志》卷九《祠祀》记:“青莲寺,内有欸月台。”为观月胜地。《沁水县志》卷十一《艺文》载有七首吟咏青莲寺的诗作。清代邑人王度《中秋青莲寺欸月台》诗云:“双峰突兀三千丈,孤月圆明万里天。人间红尘飞不到,白云深处老僧眠。”元代文臣王恽曾在沁水板桥村寓居,板桥距洪谷不远,王恽因有青莲寺之游,并作有《游青莲寺》诗。青莲寺存有嘉靖、乾隆两通碑刻,记青莲寺重建于嘉靖年间。据当地民间传说:青莲寺约建于唐代,荆浩父亲是个寺产管理人员;青莲寺在唐代曾遭遇兵火被毁。因青莲寺毁于兵火,故石火庄取意寺火之意。
确定了荆浩太行洪谷具体位置,便可寻找荆浩《笔法记》所记神钲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地名。山西沁水境内太行洪谷之中,还真能找到荆浩《笔法记》所记神钲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地名,此有照片为证。
先找神钲山:神钲山者,言其山势如鼓状。石火庄南入峡谷不远处,突然孤立拔起一座鼓状山峰,便是神钲山,又称独秀峰,俗称小寨上,绝顶有一处古寺院地基遗址,据说神钲山上古寺院地基遗址为唐代所建,因兵火而没有完工。
次找大岩扉:大岩扉者,言其山崖状如门户。石火庄再南约五里历山东峡尽处绝顶,横卧一山崖,长达数里,高约百米,陡峭壁立如城墙。山崖中段,突然裂豁,宽约三十米,两边山崖直立,山崖由地而上六七十米处,中有天然石桥相连,景观非常奇特,远望犹如城阙,是为大岩扉。又石火庄西南六七里有下川村,村西里许有一山峰,峭立如壁。远望山壁,有一门阙图案,名石门山,乡民俗称石门门,也状如大岩扉。
再找大岩石鼓岩:石鼓岩者,言一巨石状如鼓。石火庄再南约五里历山东峡,峡谷中到处奇石怪石,其中有一巨石,状如石鼓,应是石鼓岩。乡民传说荆浩便是在这一巨石前,遇其《笔法记》所记“吾之所居,即石鼓岩间,所字,即石鼓岩子也”之老叟,得山水画真传,作成《笔法记》,画出《匡庐图》的。巨石上刻有柳体“诉说”二字,且隐约有画,巨石之石纹线条,俨然酷似《匡庐图》画面线条,乡民便附会为《匡庐图》。如果有心者,有机会前往历山东峡,观赏这快巨石之石纹线条,你会惊愕的认为,这一巨石即《笔法记》所记石鼓岩,石鼓岩之石纹线条,便是《匡庐图》画面线条。你还会肯定的认为,荆浩太行洪谷确实位于山西沁水历山境内。同时,历山东峡中到处奇石怪石,几乎是石石似画,而且石鼓岩两侧陡峭山崖之石纹线条,也仿佛象《匡庐图》的画面线条。
如果站在神钲山顶远望,整个洪谷山水布局,几与荆浩《匡庐图》中山水构图基本相似。洪谷山水布局也可分为三层。依据沁水地形图所标:峡谷中石(寺)火庄海拔1060公尺,位于洪谷东北约百米,村边约八九亩耕地,寺沟河流经石火庄,顺峡谷而出。石(寺)火庄应是荆浩《匡庐图》近景所绘河流与草庐。洪谷两侧各有一山,北侧山顶丛林中青莲寺海拔1110公尺,寺侧洪谷山溪在两山之间飞流而下。其山势水流,与荆浩《匡庐图》中景有石阶、丛林、矮峰、寺院,两山之间夹一飞瀑之构图,基本相似。青莲寺背后山坡较为平缓,约二三里处,突兀拔起几座山峰,高耸入云,最高峰名望谷峰,海拔高达1590公尺,便是荆浩《匡庐图》远景所绘几座高耸入云山峰。
再联系洪谷附近有神钲山、大岩扉、石鼓岩等地名,并有关于荆浩的传说,给以人们的感悟是:山西沁水洪谷山水布局,以及神韵气派,与荆浩《笔法记》所载太行洪谷的山水环境基本相符,而且与《匡庐图》画面山水构图惊人相似。因此可以认为:山西沁水洪谷,便是荆浩隐居作画的太行洪谷;洪谷谷口的石(寺)火庄,即是荆浩隐居太行洪谷的结庐之处。荆浩是以山西洪谷山水为题材背景,作出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又以中条山主峰历山一带的群峰崖岩、山间飞瀑、古松怪石之雄姿气势,作成《笔法记》的。古代美术史上,自北宋以来困扰古今学人的千年悬案,终于得以破解。

[size=3][b]作品特色[/b][/size]
[b]荆浩作品[/b]
荆浩字浩然,约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850-856)。早年“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学识渊博。济源的风物景观多名人足迹,白居易有诗云:“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崖,澄转枋口。”唐开元道教宗师司马承桢曾于王屋山创建阳台宫。少年时的荆浩常来此宫,受司马承桢影响,在晚年所著《笔法记》中,将其与王维、张璪并列,赞曰:“白云尊师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荆浩还曾创作表现王屋山主峰的《天台图》,这些都与他早期生活经历有关。
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荆浩创山水笔墨并重论,擅画“云中山顶”,早已提出山水画也必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已被奉为宋画典范,只可惜留存于世的作品极少,且仅有的几幅画也尚存真伪之疑。
荆浩生平及早期绘画活动,荆浩出生于河南济源。济源北倚太行,西望王屋两山,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邻,历来文风颇盛。沁河由西北截太行而出,两岸峭壁如削,谷幽水长。荆浩故里位于今县城东北十五里的谷堆头村,现存荆浩墓遗址。

[size=3][b]仕途[/b][/size]
唐乾符元年(874)前后,荆浩由家乡来到开封,得同乡裴休的关照,曾为唐末小官。裴休任宰相五年,唐大中十年(856)罢官,在开封遇到高僧圆绍,二人志同道合,圆绍就命他居住在开封夷门仓垣水南寺。后圆绍名声日显,又扩建成横跨夷门山的巨院,由唐僖宗亲自题赐院额曰“双林院”。荆浩曾为双林院这一重要禅院绘制壁画,足见他当时的画名。“尝于京师双林院画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五代名画补遗》),但此画未能传留,根据他后来在水墨山水画上的创造精神,可以断定,那是一幅人物与山水结合的水墨画。荆浩兼擅人物还有其他例证。现存他的《匡庐图》中,就有几个细小而动态极佳的点景人物。《宣和画谱》中,也记载他曾画有人物繁多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清代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了荆浩的《钟离访道图》:“山林墨笔,人物着色,兼工带写。”并记述画中钟离作举手问讯状,将士伫立状,对岸真人傍虎而行及童子回顾指示状等,描绘得十分生动。

[b][size=3]隐居[/size][/b]
[b][size=3][attachment=13135986][/size][/b]梁溪春霭
浩在五代后梁时期,因政局多变,退隐不仕,开始了“隐于太行山之洪谷”的生涯,自号洪谷子。洪谷位于开封之北二百里左右的林县。林县唐时名林虑县,太行山脉于县西绵亘一百八十里,总称林虑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黄华、天平、玉泉、洪谷、栖霞等山。山势雄伟壮丽,幽深奇瑰,历代多有隐逸者。北宋山水大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认为林虑乃太行山脉最美之处。
荆浩在这样幽美的环境中,躬耕自给,常画松树山水。他与外界交往甚少,但同邺都青莲寺
却有较多联系,至少两次为该寺作画。邺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北,位于林县之东,三国时为曹魏都城。当时邺都青莲寺沙门(住持和尚)大愚,曾乞画于荆浩,寄诗以达其意。诗曰:“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可知他请荆浩画的是一幅松石图,以屹立于悬崖上的双松为主体,近处是水墨渲染的云烟,远处则群峰起伏。
不久荆浩果然画成赠大愚,并写了一首答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显然对自己这幅水墨淋漓的作品相当满意,同时也反映出他退隐后的心境——“苦空情”。苦空为佛家语,认为世俗间一切皆苦皆空,这正是他厌恶乱世的情怀。
从两人相互赠答诗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寻常的关系。大愚说:“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显然讲的是另一件事。“六幅”可解释为六张画,也可释为一张篇幅很大的画。按汉制,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六幅就有一丈三尺二寸宽,也许是一件屏幛画。“故牢建”是说依然坚固地收藏着,保存完好。建,通“键”,锁藏。正因大愚以往曾得到过荆浩之画,所以才能说“知君”如何如何。且可以推断那六幅画作已是几年前的事了。

[b][size=3]画作欣赏[/size][/b]
《匡庐图》
[attachment=13135987]
五代 荆浩 绢本水墨 纵185.8厘米 横106.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匡庐图》画的是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结构严密、气势宏大,构图以“高远”和“平远”二法结合,而其深远、奥妙、飘逸尽得其当。画法皴染兼有,皴法用小披麻皴,层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画出,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正如他自己所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此画的确具有非凡神韵和独特风格。此图右上端有“荆浩真迹神品”六字,传为宋高宗笔迹。

《雪景山水图》
[attachment=13135988]
五代 荆浩 绢本设色 纵138.3厘米 横75.5厘米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荆浩注重对真山真水的体察,善于图绘北方雄伟的山川风貌,在艺术上有新的创造和突破。他曾说:“吴道子有笔无墨,项容有墨不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同时,荆浩还善用皴法,在营建画面意境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天赋。此图以立幅构图重重山峦,其间点缀有行旅人物,山形屈曲,设色浓重,画中有“洪谷子”小字款。传闻此画系自古墓中出土,西方有的美术史家认为是荆浩的作品,也有人判定是一幅早期山水画的摹本。
——————————————————————————————————————————————————
[size=4][b]关仝[/b][/size]
[attachment=13135989]
关仝tong(约907-960年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一作关同、关穜。生卒年不详。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他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

中文名 关仝
别    名 关同、关穜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出生日期 907
逝世日期 960
职    业 五代后梁画家
主要成就 山水画被后世称为“关家山水”
与荆浩、董源、巨然合成“荆关董巨”
代表作品 《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等
职    业 五代著名山水画家

[b][size=3]人物简介[/size][/b]
关仝(生卒年不详),中国五代画家,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的气势。北宋米芾说他“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关仝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他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关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村山驿的生活景物,能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论者谓其晚年成就,较之荆浩更能青出于蓝,是荆浩画派的有力继承者,与荆浩并称为荆关。关仝传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等。
[attachment=13135990]
《山溪待渡图》描绘大山下水滨有人待渡,画中大山矗立,石质坚凝,气象壮伟荒寒,与宋人论述关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关)仝能一笔而成”(《五代名画补遗》)的风貌相似。《关山行旅图》画深秋季节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简括有力,景物高深,虚突富有变化,穿插各种人物活动,使画面更富生活气息。
《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画中有其《秋山图》《江山渔艇图》《春山萧寺图》等94件。传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图》轴、《关山行旅图》轴等,相传为其所作,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至明末,睢州的袁枢(袁可立子)是收藏荆、关、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明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张庚《国朝画征录》:“枢博学好古,精鉴赏,家富收藏,工书画,为华亭董宗伯,孟津王觉斯所推许。山水出入董(董源)、巨(巨然)、子久(黄公望)间。”枢之父袁可立乃抗清名臣,明亡,枢在金陵绝食忧郁而死,作品流失无算。

[b][size=3]人物概述[/size][/b]
关仝(约907-960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一作关同、关穜。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几至废寝忘食。他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与李成、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个主要流派,并与荆浩、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
《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画中有其《秋山图》、《江山渔艇图》、《春山萧寺图》等94件。传世作品有《山豀待渡图》及《关山行旅图》等。《山豀待渡图》描绘大山下水滨有人待渡,画中大山矗立,石质坚凝,气象壮伟荒寒,与宋人论述关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关)仝能一笔而成”(《五代名画补遗》)的风貌相似。《关山行旅图》画深秋季节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简括有力,景物高深,虚实富有变化,穿插各种人物活动,使画面更富生活气息。关仝不善画人物,画中人物多请胡翼代为绘制。胡翼,字鹏云,五代画家,主要活动于后梁之际,善画佛道人物,也能画楼台车马,亦精于摹古。
关仝的画风对当时及后世均有很大影响。北宋著名画家郭忠恕,早年就师事关仝,不仅气势宏伟,其笔法也不落俗套。此外,关仝的弟子还有王士元、刘永、王端等。王士元是汝南宛丘人,古人说他无一笔无来处,画精微,只是缺乏深山大谷烟霞之气。刘永是开封人,曾习诸家山水,一日见到关仝的画,大为感叹:“此乃得名至艺者乎?向所谓登泰山而小鲁。”于是专法关氏,果然登堂入室。王端字子正,山东人。山水得关氏之要,曾在大相国寺画过壁画,又善写肖像,宋真宗很欣赏他。刘永、王端皆有四时山水传于宋世。元代无锡画家倪云林,本属江南山水画派,但也从关画中吸收了皴笔横竖交接、层层相叠的画法,并将关画的中锋为主改为侧锋为主,成为一种新的皴法——折带皴,用于表现太湖沿岸的坡石,从而完成了倪氏的典型风格特征。

[size=3][b]人物称号[/b][/size]
北宋人将他与李成、范宽并列为“三家鼎峙”,具有很大影响。

[b][size=3]生活背景[/size][/b]
唐末,黄巢起义因遭镇压而失败,藩镇割据的形势更加严重起来。唐朝政权倾覆以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裂是藩镇割据的连继。五代十国是:在黄河流域,以开封为都城(曾一度在洛阳)前后共有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同它们并存的是分散在长江上下游的十个国家,其中以西蜀、南唐和吴越较重要。此外,北方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了西夏。五代十国出现新的政治中心,反映了全国范围内经济中心的东移与南移和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也反映了外族侵入形势的严峻。
五代的美术,在绘画创作的方面大多在中原、西蜀、江南三地区内进行。中原地区,由于长时期的战乱和契丹入侵,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只有到五代后期(后周柴荣)才逐渐安定下来。五代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创造了大地山川雄伟壮丽而又富于人情味的景象,这种伟大的记录,正是古代山水画史的一个进步。在这类画面上,它不仅包含了对于人的劳动创造的赞美,还形象地印记着人的活动所发挥的不可缺少的组织结构作用。正如画理上所述的一种美的创造性再现,无不具有“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之胜境的决定性因素。唐末五代的山水画家荆浩和他的追随者关仝对我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是古代重要画家之一。由于关仝与同时代其他山水画高手对山水审美内涵的开拓,他们亲临踏勘,通过艰苦跋涉,面对自然的写生和加工后的概括提炼,才使这种类型的全景山水画风得以确立,并走向成熟。关仝继承并发展了荆浩开创的北方山水画派雄风,已成千年宗师,不愧同为划进代的杰出画家。
山水画从五代开始,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有独特意义的样式,也有了稳固的地位。山水画与花鸟画一样,也成为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有力的凭藉。荆、关、董、巨等人创造了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而成为山水画中的优秀范例。

[size=3][b]艺术特色[/b][/size]
[attachment=13135992]
工画山水,早年师荆浩,刻意力学,晚年有出蓝之誉。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市山驿,使其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之状。笔法简劲,气势极壮,石体坚凝,山峰峭拔,杂树丰茂,有枝无干,时称“关家山水”,与荆浩并称“荆关”。

[size=3][b]作品综述[/b][/size]
关仝的传世作品有《待渡图》、《山溪待渡图》、《关山行旅图》等。取景多是山势雄伟的大山和深山,构图丰富,形象真实。
[size=3]作品介绍[/size]
《待渡图》带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耸立,气势堂堂;远山迷朦,意境幽深。关仝绘画在取势造意上豪放非凡。此图大山作正面主峰突危,山势直立,占据整图 1/2画面,相当稳定。这种构图方式在古代早期山水画中常见,而最忌讳的是景物的对称。作者将主体大山布局于画面右上侧,其他厚重的景物集中在画面的左下侧,取得了均衡变化的效果,稳定中求危势,峻拔中取墩壮,整幅画面丰盈饱满。画中堂堂大山矗立,石质坚凝,气象壮伟荒寒,用笔刚健有力,显示出山石的坚实质感。所画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与宋人论述关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关仝)能一笔而成”的风貌相似。
根据另轴各名家的多幅题跋可推断,此幅《关仝待渡图》描绘的是一幅夕阳西下的傍晚美景。早期山水画还常常安置人物活动于山水之中,而且适当表现以简单的情节点化主题。《待渡图》构图紧凑,勾皴简括有力,景物高深,虚实富有变化,穿插其中的水滨有人待渡的场景,使画面更富生活气息。岸边五个待渡者一边寒暄,一边翘首以盼小船靠岸,挑担者似乎刚到岸边,肩上的担子还未来得及卸下。一位头戴斗笠的船翁弓着腰奋力撑杆,小舟径直朝岸边划来。对岸,依山而建的楼阁相互掩映,吸引了不少文人义士,待渡者似乎也正欲返回楼阁中。这一处人物和场景的呼应,充满着纯朴的山区生活情趣,赋予了山水浓厚的人情味。足见关仝驾驭复杂的山川景物、布局构图以及刻画生动的艺术表现能力。
[attachment=13135993]
《关山行旅图》
五代 关仝 绢本水墨 纵144.4厘米,横56.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仝,又名童或同,长安人,工画山水,师从荆浩,刻意力学,遂自成一家,时人称“关家山水”。他所作山水笔简气壮,景广意长,与李成、范宽齐名,在北宋号“三家山水”。《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代表作,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来往旅客商贾如云,再加鸡犬升鸣,好一幅融融生活图。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足见关仝山水画道之精深。
[attachment=13135995]
《秋山晚翠图》
五代 关仝 绢本淡设色 纵140.5厘米 横57.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仝师从荆浩,有出蓝之誉。人们称他的山水特点为“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时称为“关家山水”,与荆浩同为北方山水画派创始者,并称为荆关。画面正中画峭拔的主峰,山涧丛生寒林秋树,涧水悬瀑曲折而下,气势壮伟。画上无款,仅边幅上有明代王铎题语,指明为“关仝真笔”,并誉为“结撰深峭,骨苍力垕,”“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画上钤有明纪察司半印及“秘园”、“乾隆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石渠宝芨初编》著录。
——————————————————————————————————————————————————
[b][size=4]董源[/size][/b]
[attachment=13136001]
董源 (943-约 962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

中文名 董源
别    名 董元、董北苑”
国    籍 中国(五代)
民    族汉族
出生地 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
出生日期 约 943年
逝世日期 约 962 年
职    业 五代著名画家
信    仰 道教
主要成就 水墨山水画对后世影响很大;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代表作品 《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
作品收藏 明代董其昌、袁枢等

[size=3][b]人物简介[/b][/size]
董源 (934-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善山水,兼工禽兽。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b][size=3]艺术成就[/size][/b]
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人物。作为山水画家,董源也是不专一体的。宋人称许其大设色山水景物富丽,宛有李思训风格。但其最有独创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和《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笔墨技法是与他所表现的特定景色充分适应的。
宋代沈括称他“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山形,多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丘陵,大都为坡陀起伏,土山戴石,很少作陡峭崭绝之状。这与较早于他的荆浩所表现的气势雄伟的北方山形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董源很重视对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刻画,每每都带有风俗画的情节性,有时实为全画的题旨所系。虽形体细小,简而实精,人物皆设青、红、白等重色,与水墨皴点相衬托,别饶一种秾古之趣。其传世作品还有《龙宿郊民图》等。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bfc9145665016755581ae7b9473f5.jpg[/img]寒林重汀图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c52614566497700aaac9659b40699.jpg[/img]夏景山口待渡图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d44814566497666ddff30a2685b6c.jpg[/img]龙宿郊民图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75cb1456649760f04a4e0833b4ebb.jpg[/img]夏景山口待渡图
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在宋代,除了米芾、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之外,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有了新的认识。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奉董源为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15251456649615e7d7729b0d7fda9.jpg[/img]
据画史记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李思训格调,而较放纵活泼。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b][size=3]传说轶事[/size][/b]
董源的山水画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据说李璟年轻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由此可见董源构思的巧妙和写景艺术的高超。
还有一次,忽然下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京都呈现出一片银白的世界。李璟见此雅兴大发,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赏雪赋诗;并召来当时的画坛高手董源、高太冲、周文矩、朱澄、徐崇嗣等人。他们各有所长,分工合作,由高太冲画中主像,周文矩画侍臣和及乐工侍从,朱澄画楼阁宫殿,董源画雪竹寒林,徐崇嗣画池塘鱼禽。不久一幅栩栩如生的《赏雪图》完成了。董源画的雪竹寒林是这幅画中直接描绘雪冬之景的。他胸有成竹,临阵不慌,放手对景勾画,将积雪压竹、丛林寒瑟的景象传神地描绘出来。这次活动和《赏雪图》被北宋的美术评论家郭若虚记述在他的《图画见闻志》里,遗憾的是该图已经无法见到了。

[b][size=3]传世作品[/size][/b]
《潇湘图》卷,明末经由河南人袁枢(袁可立子)至浒墅关寓所随身珍藏得以躲过兵燹,现藏故宫博物院;
《夏山图》卷,明末经袁枢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
《溪岸图》明末经睢阳袁枢收藏,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龙宿郊民图》及《洞天山堂》二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董源现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龙宿郊民》、《溪岸图》等图。《潇湘图》卷,五代,纵50厘米,横14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自董其昌后,睢阳袁枢(袁可立子)成为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董、巨藏品之富胜过董其昌,惜由于明亡袁枢抑郁绝食而死,藏品流散。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b][size=3]作品欣赏[/size][/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9c0214566496170d1a42db08f304f.jpg[/img]
《潇湘图》
五代 董源 绢本设色 纵50.2厘米 横14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画的是江南景色。画中山峦连绵, 云雾暗晦,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 显得平淡而幽深, 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 远处坡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 清淡湿润, 山石用笔点染, 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 显得浑厚滋润, 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 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 董源画法“水墨类王维, 着色如李思训”,对其评价很高。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a69d1456649619270f0a2b2de4074.jpg[/img]
《夏山图》
五代 董源 绢本 水墨淡设色 纵49.2厘米 横313.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五代宋初对董源的山水画成就并不重视,北宋米芾对他的画作了极高的评价,明代的董其昌对董源则是推崇备至,将董源作为山水画发展史上的正宗对待,又把董源同王维、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后贯穿,组成文人画系。《夏山图》构图从高远取景, 整幅重岚叠冈, 渊渚烟汀, 树木华滋、牛群放牧, 一派江南山乡气象。画中树木、山石, 全用墨点簇皴而成, 树木浓重厚实, 有葱郁繁茂之感, 山石用雨点皴法, 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 极尽变幻莫测之奇。此画曾经明末袁枢收藏。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7893145664961219ae2318b3f297a.jpg[/img]
《溪岸图》
董源《溪岸图》笔墨与传世五代作品《高士图》和《江行初雪图卷》相似。单国霖告诉记者,“当时,启功先生、傅熹年先生均将此作认定为北宋初期五代末期。大都会博物馆后来为这张画做了一个红外线检测,发现这张图画经过3次装裱,3次补的绢都不一样。而且,其上还有南宋贾似道、明末袁枢等人的印章。《溪岸图》曾经在上世纪40年代被徐悲鸿收得。张大千得知《溪岸图》现身,便托人转告徐,愿意用自己任何收藏与之交换《溪岸图》。不过,在张大千得到这幅令他爱不释手的古画之后的若干年,他又将之带出国去卖给了书画经营商、大收藏家王季迁。直至上世纪80年代,王季迁才将此画出手卖给了华人企业家唐氏。最后,由唐氏出面捐给大都会博物馆。
——————————————————————————————————————————————————
[b][size=4]巨然[/size][/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e50e1456649623f6c02eef24e7a42.jpg[/img]
巨然,生卒年不详,五代画家,著名画僧,钟陵(今江西南昌)人。早年在江宁(今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开宝寺。
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中文名 巨然
别    名 巨然和尚
国    籍 中国(五代)
民    族汉族
出生地 钟陵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不详
职    业 五代著名画家、僧人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水墨山水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董源并称“董巨”
代表作品 《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

[b][size=3]人物生平[/size][/b]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e61a14566496291a52601414661cc.jpg[/img]
扩展江南画派董源水墨山水画风的是他的门人——巨然。钟陵(今江西南昌),巨然是“受业于本郡(指今南京)开元寺”(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大约在这个时期,巨然成为董源的门人。
北宋开宝八年(975),宋太祖赵匡胤灭南唐,后主李煜被掳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唐翰林图画院自然解体,不少画院画家被胁迫到汴京,在宋朝的翰林图画院里供职,如徐熙之孙徐崇嗣、董羽等。巨然在这种情形下从建业来到京师,居开宝寺为僧。
他画名鹊起,曾为度支蔡员外作《故事》、《山水》二轴,画中“古峰峭拔,宛立风骨;又于林麓间多用卵石,如松柏草竹,交相掩映,旁分小径,远至幽墅,于野逸之景甚备。”(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又在宋朝的最高文化机构学士院北壁上绘制壁画,被当时的文人传为美谈,并赋诗颂之。

[b][size=3]个人作品[/size][/b]
其作品有《夏景山居图》、《夏日山林图》、《秋江晚渡图》、《溪山渔乐图》、《云岩萧寺图》、《秀峰图》、《遥山渔浦图》等, 存世作品有《秋山问道》、《万壑松风图》、《层崖丛树》等图。《秋山问道图》,绢本,水墨。纵156.2厘米,横77.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整幅画面描绘的是层层峰峦相叠,林木丛生的景象。“矾头”相聚,树丛中掩映一茅屋,其中一老者盘腿静坐,悠然自得。整幅作品给人以浓淡相间、枯润相生、笔墨秀润、气格清雅、意境幽深之感觉。此幅作品由于无作者款印,与巨然真迹《层岩丛树图》差别较大,故有人疑为他人所作。《层岩丛树图》轴、《秋山问道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万壑松风图》轴,藏上海博物馆;《烟浮远岫图》轴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2]
[b]作品欣赏[/b]
[b][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bce91456649633663041bf6eaa9c5.jpg[/img]
[/b]
《秋山问道图》
北宋 巨然 绢本墨笔 纵165.2厘米 横77.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于峰峦岭窦之外,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真若山间景趣也”。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97d7145664963731249fb7c349ee7.jpg[/img]
《山居图》
北宋 巨然 绢本墨笔 纵67.5厘米 横40.5厘米 日本阪斋藤氏董藏
此图无款,亦未见历代著录,画法苍劲,笔墨厚重,层峦叠翠,叶茂林森,奇峰崛起,烟林清旷,咫尺千里。画群山丛林溪流桥杓竹篱茅舍的山居景色,笔墨松秀粗放,绘画技法以干擦为主,略施烘染,气韵潇洒,运笔自然,有山似梦雾,石如云动之感。右上钤有“天历之宝”大印,右下有明纪察司半印,可知曾为元、明内府收藏。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6/02/78283_32dd14566496400484f586f4c651b.jpg[/img]
《萧翼赚兰亭图》
北宋 巨然 绢本墨笔 纵144.1厘米 横59.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无款,《石渠宝笈初编》定为宋人画,画上端山峦起伏而多变化,山麓林木间露出宅院屋宇,前临溪水板桥,山峦坡岸以短笔披麻皴画成,图中皴擦点染诸法兼备,笔墨细腻富有层次。明代张丑叙及此画:“丙子阳月望前二月,作同朝延世兄访吴能远氏,话间承示宋裱居然绢本《萧翼赚兰亭图》立轴,上有‘宣文阁印’、‘绍兴’小玺,纪察司引,其画山水林木,满幅皆用山水墨兼行法,止人物屋宇稍微设色,笔法奇古,渐开元人门户,故是甲观。”明袁枢藏。

[size=3][b]人物评价[/b][/size]
巨然在北宋期间,为谋求在北方的艺术地位,不得不效法李成之作,如仿李成的寒林山水,在构图和笔法上都略异于董源,但意趣仍是江南画。巨然的画艺远不及董源广博,专以山水为长。
巨然山水的构成,虽出自董源,但自成一格。以现存传为巨然的山水画为证,他喜作竖式构图,可能是宋初北方山水画多立轴的缘故。他的山水,于峰峦岭窦之外,下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等。画中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爽气情人。这些表现内容与董源之作大体相近。不同的是除了巨然糅入了一些北方山水画的构图外,还在于巨然的笔墨与董源相比,趋于粗放,多不作云雾迷蒙之景,但画中散发出浓重的湿润之气却不亚于董源。巨然擅长用粗重的大墨点点苔,鲜明、疏朗,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
工画山水,师承董源,但风格不同于董源秀逸奇伟。擅画江南烟岚气象和山川高旷的“淡墨轻岚”之景。南唐后主降宋,随至汴京(今河南开封),住开宝寺,在学士院绘《烟岚晓景》壁画,为时人称赞。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林麓间点缀卵石,玲珑剔透,清晰润泽,仿佛刚被水冲刷过一般。他的画风对后世江南山水派很有贡献,是一位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后人把他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夙十

    派派币 +10 2016-02-28

    素材整理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2-28 0
已审核。

这些朝代的绘画名家真是很厉害啊,黑白的景色也能描绘的如此美。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