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耳并非单纯的听觉器官,而是一个人全身器官的缩影,它和人体的经络脏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实验证明,通过刺激耳部的淋巴管、血管、神经等组合在一起的神经道路,通过神经丛、脊髓和大脑以后,又以神经的形式走向内脏器官,能达到改善器官功能的作用,因此,利用耳穴减肥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痛苦极小的减肥方法。现将减肥常用的耳穴及功用分述于后:
(一)丘脑位于耳屏内侧面的中线下端。
功效:此穴是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高经中.枢,对内脏活动及体内生理活动有一定调节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体温、摄食、水电解质平衡、内分泌及情绪。
常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嗜睡症、水肿及内分泌紊乱。
(二)兴奋穴位于对耳屏内侧,中线下1/3处。
功效:此穴对大脑皮质有一定兴奋作用。用于治疗嗜睡症、夜尿症、肥胖症、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低下等病症。
(三)内分泌位于耳甲腔底部近屏间切迹处。
功效:此穴可调节内分泌功能,利水消肿,用于治疗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糠尿病、水肿等。
(四)卵巢屏间切迹外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
功效:此穴可治疗月经不调、副腱炎、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五)内生殖器位于三角窝前1/3中部凹陷处。
功效:此穴用于内分泌功能紊乱、痛经、遗精、早泄等。
(六)艇中又称腹水点,位于耳甲艇中央。
功效:有利湿消肿之功,可治疗浮肿病。
(七)肺位于心区上、下方。
功效: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利水通便之功。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及水肿等。
(八)脾位于耳甲腔的后上方。
功效:具有运化水谷、健脾补气、统血生肌之功。用于腹胀、腹泻、便秘、浮肿等病。
(九)肾位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功效:具有壮阳益精、聪耳明目、通利水道、强身健体之功。可用于腰痛、耳鸣、肾炎等症。
(十)肝位于耳甲艇的后下方。
功效: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风明目之功,用于肋痛、眩晕、月经不调、高血压、更年期综合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