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美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北方的年节食品。大年三十包饺子。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size]
[attachment=12791966]
[size=4]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size]
[size=4][/size]
[attachment=12791967]
[size=4]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size]
[size=4][/size]
[attachment=12791968]
[size=4]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粥来自印度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俗称“腊八节”,在佛教称“法宝节”。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size]
[size=4][/size]
[attachment=12791969]
[size=4]柿子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丰富,不少人还喜欢在冬季吃冻柿子,别有味道。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1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些柿子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 [/size]
[size=4][/size][attachment=12791970]
[size=4]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size]
[attachment=12791971]
[size=4]春卷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的。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已久。现在有关春卷的谚语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春天,有迎春喜庆之吉兆。[/size]
[size=4][/size]
[attachment=12791972]
[size=4]煎堆是一种年宵食品,始制于明代。其实在唐朝时长安已经有碌堆这种宫廷食品,唐初诗人王梵志有诗: 煎堆“贪他油煎䭔,爱若菠萝蜜。”之后有不少中原人南迁,带着煎堆来到南方,成为两广的小吃。[/size]
[img]http://i.6.cn/cvbnm/71/40/29/905e4d380e4ba8359fe8b85f20edcd27.jpg[/img]
[size=4]清蒸鲈鱼是海鲜菜谱之一,以鲈鱼为制作主料,清蒸鲈鱼的烹饪技巧以蒸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鲈鱼富含多种营养价值,是淡水鱼中含DHA量最高的,因此清蒸鲈鱼最补脑。[/size]
[size=4][/size]
[img]http://i.6.cn/cvbnm/18/2a/bb/47db538d078779897981c1fa33b1b071.320.jpg[/img]
[size=4]冰淇淋火锅,其实是一种套餐,由几种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水果、巧克力酱、小点心和一个小酒精火锅等组成。[/size]
[size=4][/size]
[img]http://i.6.cn/cvbnm/fa/3c/48/5d7ffaca832d3bf94698705a8c7e7468.320.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