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食大全、走进山西、了解正宗的山西美味、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436 回复:7

山西美食大全、走进山西、了解正宗的山西美味、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優雅的转身。

ZxID:2089748


等级: 明星作家
~:《那些曾經,県過是序幕≥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3 0
— 本帖被 孟客 执行锁定操作(2010-10-02) —
剔尖的传说  
  
  相传清乾隆年间,榆次一个名叫常万达的,在恰克图城开设的"四乡联号商行"中的饭庄里,专营山西面食剔尖等,使剔尖一举成名。由于剔尖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且制作简便,食之可口。所以,剔尖不仅在国内流传甚广,而且传入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  
  
  做法:  
  做剔尖要提前一个小时,留出来醒面的时间,醒面时间越长,剔尖效果越好,容易拨而且很细。同时准备拌面的卤  
  剔尖,是山西人午餐食谱中的精品。白面可剔,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可剔,杂粮面也可剔。红面剔尖(也称剔拨股),旧时为中部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一名高手,利用特制拨板、铁筷剔出的红面剔拨股,粗细只有0.5厘米左右,半个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餐。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白面剔尖,更是中部家庭妇女的拿手好戏,较红面剔尖速度更快,变化更大。白面剔尖要在特制的铁板(居民称“剔面板子”)上用特制的铁筷来剔。高手剔出的剔尖,呈中间圆、两头尖形状,有的用特殊技巧还可剔出宽于铁板2~3倍的长剔尖来。技艺在于面条离铁板的一瞬间,用筷头顺势将面拉长,用筷尾快速拨离铁板。这是面食之乡家庭妇女的一绝。太原一带及介休民间称剔尖为“八(拨)姑(股)”,并有李世民之堂妹八姑创此面食的传说。变尖、拨鱼、转盘剔尖等,是由剔尖发展演变而来的,都是中部居民讲究的面食。过去,有钱人家大多讲究吃“三合面”剔尖。这种剔尖,粗细匀称,软硬适宜,配上小炒瘦猪肉浇头,是上好的传统面食。
[attachment=2516839]

山西面食之—饸硌(图
饸硌是山西民间常做的一种家常面。也叫河捞,做法简单,先把和好的面放入特制的饸硌床(当地人叫“捺把子”)内,反复泵压手柄,器具压迫使面条从饸硌床下方的许多小孔压出,待压到一定长度后用刀或薄铁片把面条截断,下进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起面速度快,味道可口,而且颇具观赏性。
[attachment=2516840]

山西面食之—猫耳朵 (图)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又加制作简便,倍受群众欢迎。在晋中一带,人们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还名“碾饦饦”。尤其因莜面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面食形象多彩多姿。  


  猫耳朵原是民间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别有风味,一些宾馆、饭店的厨师,把它推荐给外宾。许多贵宾食后赞不绝口。从此,这种面食进入了“大雅之堂”,如同清宫风味小窝窝头一样,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attachment=2516841]

山西面食之—刀削面(图)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而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 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莱刀,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attachment=2516842]

山西面食之—拉面(图)  
又叫甩面、扯面、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清末陕西人薛宝展著的《素食说略》中说,在陕西、山西一带流行的一种“桢面条”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陕西朝邑、同州为最。其薄如韭菜,细似挂面,可以成三棱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断,柔而能韧。这种桢条面就是现在山西的拉面。拉面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风味。拉面的种类也很多,有大拉面、小拉面、龙须面及空心面等等。一般7扣以下的为大拉面,7扣以上的为龙须面,一般家庭做的为小拉面。大拉面的表演在太原街头巷尾并不鲜见,但“面食技艺团”的师傅们如此绚丽夺目的表演我还是第一次见。为了美观和营养,面团被和成了绿色的蔬菜面,抻开,卷起,再抻开,再卷起,如此数扣之后,师傅们将拉好的面放在撒满面粉的几案上抖开,而后两手像搭毛线般地将面抻开并抖动着。整个景象就如碧绿的瀑布哗哗泻下一般,蔚为壮观。片刻之后走上前去,看到拉好的面已如丝般纤细,这已是龙须面的标准了。
[attachment=2516843]

  美食—寿阳豆腐干(图)  
寿阳豆腐干制作历史悠久,豆腐作坊遍及乡村集镇,寿阳豆腐干用当地产优质大豆制成。由于土质和气候适宜,寿阳大豆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且品种多,产量高,豆种纯正优良。用传统工艺精制的豆腐干,低糖、微咸,口感细腻,味感清香,具有高蛋白质脂肪,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等特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寿阳豆腐干广泛用于饭店、家庭、旅游、军需等多方面。在1993年山西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和1995年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寿阳豆腐干均获银奖。寿阳豆腐干因筋、韧、香、工艺独特而名扬三晋。
    [attachment=2516844]

莜麦窝窝(图)  
莜麦,属高寒低产作物。莜面是山西大同、吕梁,河北张家口,内蒙古等地居民的主要面食,更是我国塞北的名吃之一。  


  莜面窝窝是莜面的主要吃法,其做法是:将莜面加开水烫熟并和制成面,用右手揪一块10克左右的小剂子(随做随揪),放在光滑的板面上用手掌推一下,再用食指将其巻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蒸笼内,酷似蜂窝,所以叫莜面窝窝(见插图)。将搓成排好的莜面窝窝用旺火蒸15分钟左右即成,熟时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肉卤(最好是羊肉或蘑菇汤调和的卤),让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筋道,香醇异常,回味无穷。也可炒着吃,别有一番滋味。据说,电影《平津战役》中就有傅作义吃莜面的镜头。出生在山西五台县的徐向前元帅,也对莜面情有独钟。需要说明的是,莜面窝窝的制作特点在于“三熟”:首先是把莜麦炒熟,再磨成面;其次是莜麦面和制时要烫熟,所以必须用开水和面;再次是蒸熟,即将搓制排放好的莜面窝窝用旺火蒸熟。只有经过这三个主要工序,才能食用。  


  还有一点须提及的是:吃莜面只能七分饱,不能吃得饱饱的,因为莜面不易消化,耐饥性强。据说1斤莜面相当于1.5斤白面产生的热量。
[attachment=2516845]

美食—山西过油肉 (图)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历经代代厨师精心烹制相传至今。1957年2月经市饮食公司组织专家评审,将名厨吴万库技师制作的过油肉评为了太原十大名吃。后经名师张殿华、白宝山、方明锁等几位名厨参加全市、全省及全国的烹饪大赛,曾获得金奖,为太原人民争了光。 因过油工序得法而得名。盛行于民间、饭店。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香酥,软嫩。  
  制作方法:  
  ①原料:里脊肉100克,鸡蛋黄1个,猪白油750克(实耗40克),葱、姜、蒜、黄花、木耳、笋片、黄瓜片、菠菜、酱油、醋、花椒花、料酒、粉面、清汤等各适量。  
  ②制法:将肉切五分硬币大薄片,用蛋黄粉面抓糊,油烧至四五成熟时,下锅,搅散,色呈淡黄时捞出;炒锅二次上火,加少许油,倒入葱、姜、蒜炝锅,再倒入肉片和加工好的辅料,先放一点醋,再加入酱油、黄酒翻炒几下,倒入兑好的清汤、粉面、花椒水勾芡,翻炒几下,滴一点明油,以增加菜肴亮度,即可出锅装盘。
[attachment=2516846]

美食—定襄五盔四盘 (图)  
忻州的定襄、五台地处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在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晋北是一个特产丰富、资源丰厚的地方,因而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从古到今饭菜花样百出,其中传统饮食“五盔四盘”就是流传千年的地方宴席之杰作,令人百吃不厌、久久流连。  
  1934年11月9日,蒋介石、宋美龄、邵力子一行三人由南京抵山西定襄县河边村拜访阎锡山。阎锡山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于当天中午在阎府东花园宴请了蒋介石夫妇,他们吃的就是“五盔四盘”。蒋、宋、邵三人首次品尝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五盔四盘”,以及当地特色主食“油炸糕”。席间,蒋介石对此赞不绝口,声称阎府家宴别具一格,堪称一绝,在当地留下了一段佳话。  
  据考证,“五盔四盘”始于后汉前期宫廷之宴,为7人制宴席。历经元、明、清几个朝代,到晚清时,“五盔四盘”的菜品原料主要为乡村的绿色产品,如萝卜、土豆、豆腐、猪肉等。后历经忻州、定襄、五台等地方厨师代代研究改进,逐渐形成了精工细作、烹调炖炒的特点,达到了色香味美之功效,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婚庆寿宴、款待贵客之用。  
  五盔:红烧猪肉盔 红烧牛肉盔 萝卜丸子盔 红烧豆腐盔 红烧土豆盔  
  四盘:定襄蒸肉盘 清烹莲菜盘 豆芽粉丝盘 凉拌海带丝盘
[attachment=2516847]

美食—浮山烧麦(图)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attachment=2516848]    

山西醋文化  
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O00年之久。北魏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2种制醋法,有人考证认为就是山西人的酿造法。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方法。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大胆地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山西“老陈醋”名牌,使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作为醋的故乡,在民间至今有做醋的遗风。如果您到山西的乡村僻壤盛夏一游,你会发现,老乡们在烈日之下。放一口麻纸闷着的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的醴子)晒醋,而且醋缸需不断地搬动,因为醋缸要跟着“爷爷”(太阳)走。看到此情此景,过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场景定会跃然眼前。确实山西是制醋的大本营,现在全省有 100多家醋厂,著名的除清徐老陈醋之外,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品种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等。同一品种的醋,根据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品种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而山西人爱吃醋也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attachment=2516849]

郝刚刚羊杂割(图) 据史记载,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后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及其它佐料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羊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亦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郝刚刚羊杂割的做法是在祖传熬制方法的基础上,汲取各路做法之精髓,经多年悉心研制而成,其特点为原汁原汤、汤色乳白、肉质鲜嫩、其味醇香。
[attachment=2516850]

六味斋酱肉  
  产于山西太原。六味斋最负盛名的产品是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慈禧太后为经常吃到酱肘子,特赐给送酱肘人一块进宫腰牌,拿着这个“特别通行证”可以直入深宫无须禀报。
  





  特点:从外观色泽看为酱红色或红褐色,用刀切开后,内部组织为粉红色,口感绵烂利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软嫩。在六味斋的传统工艺中,酱汁纯属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东西。酱肘花于1982年被原中商部评为优质产品,享受了地方熟肉产品的最高荣誉,1984年、1988年连续复评合格。1988年,酱肉又被评为部优产品。自1981年起酱肉、酱肘花一直被评为省优产品,此外省优产品还有排叉、酱猪头肉,市优产品有排叉、酱猪肝、叉烧、酱大肚、酱头肉。
[attachment=2516851]

砍三刀  

  
  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attachment=2516852]

高粱面鱼鱼  
  
  高梁面鱼鱼,是忻州地区乡间百姓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尤以晋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一带最为常见。高粱面鱼鱼,是用普通高粱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的。其做法是在面案两头各摆五块大似蒜瓣的面疙瘩,然后用两手掌按压和搓动,由远及近,逐渐靠拢,观之手下10条鱼鱼儿由短变长,汇成一片。搓成的鱼鱼儿一般有高粱米粗细,盘起来放在一起长短一致,粗细均匀。高粱鱼鱼蒸熟后,配以羊肉或西红柿汤调和,清爽利口,别具风味。




  

  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令人垂涎。过去村里孩子玩饿了,取一个红面壳壳,在里边倒一点盐醋,滴一点食油,从边上掰一块蘸点盐醋吃,吃到最后,盐醋、壳壳来个一口香,老百姓叫“油盐蘸窝窝”。

  

  近年来一些宾馆、饭店,捕拾民风,将其发展成了招待内外游客的风味食品。
[attachment=2516853]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山西1.jpg
  • 描述:山西2.jpg
  • 描述:山西3.jpg
  • 描述:山西4.jpg
  • 描述:山西5.jpg
  • 描述:山西6.jpg
  • 描述:山西7.jpg
  • 描述:山西8.jpg
  • 描述:山西9.jpg
  • 描述:山西10.jpg
  • 描述:山西11.jpg
  • 描述:山西12.jpg
  • 描述:山西13.jpg
  • 描述:山西14.jpg
  • 描述:山西15.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jimximm

ZxID:177080

等级: 热心会员
开心每一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0-01 0
我喜欢面食
、Smoking

ZxID:1821107


等级: 文坛巨匠
春香曰 : ﹎情人無處吥洅⺌.梦龙無法取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12-04 0
呵呵.应该很好吃哦.
酱油二块五

ZxID:1611080


等级: 文学大师
弓凛   0/1梅林   0/1王哈   0/1旧剑   0/2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12-03 0
还是四川的好吃些!~自我感觉!~
两个人的舞会

ZxID:278034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老両
『四季很好,只要你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2-03 0
很对我的胃口啊
『青梅枯萎 竹马老去 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总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12-03 0
开始努力了额

楼主留言:


呵呵、必须的啊、小情人的地盘、我怎么能不来转转


優雅的转身。

ZxID:2089748


等级: 明星作家
~:《那些曾經,県過是序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12-03 0
剔尖的传说  
  
  相传清乾隆年间,榆次一个名叫常万达的,在恰克图城开设的"四乡联号商行"中的饭庄里,专营山西面食剔尖等,使剔尖一举成名。由于剔尖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且制作简便,食之可口。所以,剔尖不仅在国内流传甚广,而且传入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  
  
  做法:  
  做剔尖要提前一个小时,留出来醒面的时间,醒面时间越长,剔尖效果越好,容易拨而且很细。同时准备拌面的卤  
  剔尖,是山西人午餐食谱中的精品。白面可剔,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可剔,杂粮面也可剔。红面剔尖(也称剔拨股),旧时为中部居民的主要午餐之一。一名高手,利用特制拨板、铁筷剔出的红面剔拨股,粗细只有0.5厘米左右,半个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餐。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白面剔尖,更是中部家庭妇女的拿手好戏,较红面剔尖速度更快,变化更大。白面剔尖要在特制的铁板(居民称“剔面板子”)上用特制的铁筷来剔。高手剔出的剔尖,呈中间圆、两头尖形状,有的用特殊技巧还可剔出宽于铁板2~3倍的长剔尖来。技艺在于面条离铁板的一瞬间,用筷头顺势将面拉长,用筷尾快速拨离铁板。这是面食之乡家庭妇女的一绝。太原一带及介休民间称剔尖为“八(拨)姑(股)”,并有李世民之堂妹八姑创此面食的传说。变尖、拨鱼、转盘剔尖等,是由剔尖发展演变而来的,都是中部居民讲究的面食。过去,有钱人家大多讲究吃“三合面”剔尖。这种剔尖,粗细匀称,软硬适宜,配上小炒瘦猪肉浇头,是上好的传统面食。
[attachment=2516839]

山西面食之—饸硌(图
饸硌是山西民间常做的一种家常面。也叫河捞,做法简单,先把和好的面放入特制的饸硌床(当地人叫“捺把子”)内,反复泵压手柄,器具压迫使面条从饸硌床下方的许多小孔压出,待压到一定长度后用刀或薄铁片把面条截断,下进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起面速度快,味道可口,而且颇具观赏性。
[attachment=2516840]

山西面食之—猫耳朵 (图)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又加制作简便,倍受群众欢迎。在晋中一带,人们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还名“碾饦饦”。尤其因莜面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面食形象多彩多姿。  


  猫耳朵原是民间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别有风味,一些宾馆、饭店的厨师,把它推荐给外宾。许多贵宾食后赞不绝口。从此,这种面食进入了“大雅之堂”,如同清宫风味小窝窝头一样,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attachment=2516841]

山西面食之—刀削面(图)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而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 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莱刀,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attachment=2516842]

山西面食之—拉面(图)  
又叫甩面、扯面、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清末陕西人薛宝展著的《素食说略》中说,在陕西、山西一带流行的一种“桢面条”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陕西朝邑、同州为最。其薄如韭菜,细似挂面,可以成三棱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断,柔而能韧。这种桢条面就是现在山西的拉面。拉面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风味。拉面的种类也很多,有大拉面、小拉面、龙须面及空心面等等。一般7扣以下的为大拉面,7扣以上的为龙须面,一般家庭做的为小拉面。大拉面的表演在太原街头巷尾并不鲜见,但“面食技艺团”的师傅们如此绚丽夺目的表演我还是第一次见。为了美观和营养,面团被和成了绿色的蔬菜面,抻开,卷起,再抻开,再卷起,如此数扣之后,师傅们将拉好的面放在撒满面粉的几案上抖开,而后两手像搭毛线般地将面抻开并抖动着。整个景象就如碧绿的瀑布哗哗泻下一般,蔚为壮观。片刻之后走上前去,看到拉好的面已如丝般纤细,这已是龙须面的标准了。
[attachment=2516843]

  美食—寿阳豆腐干(图)  
寿阳豆腐干制作历史悠久,豆腐作坊遍及乡村集镇,寿阳豆腐干用当地产优质大豆制成。由于土质和气候适宜,寿阳大豆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且品种多,产量高,豆种纯正优良。用传统工艺精制的豆腐干,低糖、微咸,口感细腻,味感清香,具有高蛋白质脂肪,高维生素低胆固醇等特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寿阳豆腐干广泛用于饭店、家庭、旅游、军需等多方面。在1993年山西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和1995年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寿阳豆腐干均获银奖。寿阳豆腐干因筋、韧、香、工艺独特而名扬三晋。
    [attachment=2516844]

莜麦窝窝(图)  
莜麦,属高寒低产作物。莜面是山西大同、吕梁,河北张家口,内蒙古等地居民的主要面食,更是我国塞北的名吃之一。  


  莜面窝窝是莜面的主要吃法,其做法是:将莜面加开水烫熟并和制成面,用右手揪一块10克左右的小剂子(随做随揪),放在光滑的板面上用手掌推一下,再用食指将其巻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蒸笼内,酷似蜂窝,所以叫莜面窝窝(见插图)。将搓成排好的莜面窝窝用旺火蒸15分钟左右即成,熟时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肉卤(最好是羊肉或蘑菇汤调和的卤),让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筋道,香醇异常,回味无穷。也可炒着吃,别有一番滋味。据说,电影《平津战役》中就有傅作义吃莜面的镜头。出生在山西五台县的徐向前元帅,也对莜面情有独钟。需要说明的是,莜面窝窝的制作特点在于“三熟”:首先是把莜麦炒熟,再磨成面;其次是莜麦面和制时要烫熟,所以必须用开水和面;再次是蒸熟,即将搓制排放好的莜面窝窝用旺火蒸熟。只有经过这三个主要工序,才能食用。  


  还有一点须提及的是:吃莜面只能七分饱,不能吃得饱饱的,因为莜面不易消化,耐饥性强。据说1斤莜面相当于1.5斤白面产生的热量。
[attachment=2516845]

美食—山西过油肉 (图)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历经代代厨师精心烹制相传至今。1957年2月经市饮食公司组织专家评审,将名厨吴万库技师制作的过油肉评为了太原十大名吃。后经名师张殿华、白宝山、方明锁等几位名厨参加全市、全省及全国的烹饪大赛,曾获得金奖,为太原人民争了光。 因过油工序得法而得名。盛行于民间、饭店。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香酥,软嫩。  
  制作方法:  
  ①原料:里脊肉100克,鸡蛋黄1个,猪白油750克(实耗40克),葱、姜、蒜、黄花、木耳、笋片、黄瓜片、菠菜、酱油、醋、花椒花、料酒、粉面、清汤等各适量。  
  ②制法:将肉切五分硬币大薄片,用蛋黄粉面抓糊,油烧至四五成熟时,下锅,搅散,色呈淡黄时捞出;炒锅二次上火,加少许油,倒入葱、姜、蒜炝锅,再倒入肉片和加工好的辅料,先放一点醋,再加入酱油、黄酒翻炒几下,倒入兑好的清汤、粉面、花椒水勾芡,翻炒几下,滴一点明油,以增加菜肴亮度,即可出锅装盘。
[attachment=2516846]

美食—定襄五盔四盘 (图)  
忻州的定襄、五台地处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在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晋北是一个特产丰富、资源丰厚的地方,因而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从古到今饭菜花样百出,其中传统饮食“五盔四盘”就是流传千年的地方宴席之杰作,令人百吃不厌、久久流连。  
  1934年11月9日,蒋介石、宋美龄、邵力子一行三人由南京抵山西定襄县河边村拜访阎锡山。阎锡山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于当天中午在阎府东花园宴请了蒋介石夫妇,他们吃的就是“五盔四盘”。蒋、宋、邵三人首次品尝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五盔四盘”,以及当地特色主食“油炸糕”。席间,蒋介石对此赞不绝口,声称阎府家宴别具一格,堪称一绝,在当地留下了一段佳话。  
  据考证,“五盔四盘”始于后汉前期宫廷之宴,为7人制宴席。历经元、明、清几个朝代,到晚清时,“五盔四盘”的菜品原料主要为乡村的绿色产品,如萝卜、土豆、豆腐、猪肉等。后历经忻州、定襄、五台等地方厨师代代研究改进,逐渐形成了精工细作、烹调炖炒的特点,达到了色香味美之功效,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婚庆寿宴、款待贵客之用。  
  五盔:红烧猪肉盔 红烧牛肉盔 萝卜丸子盔 红烧豆腐盔 红烧土豆盔  
  四盘:定襄蒸肉盘 清烹莲菜盘 豆芽粉丝盘 凉拌海带丝盘
[attachment=2516847]

美食—浮山烧麦(图)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attachment=2516848]    

山西醋文化  
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O00年之久。北魏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2种制醋法,有人考证认为就是山西人的酿造法。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方法。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大胆地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山西“老陈醋”名牌,使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作为醋的故乡,在民间至今有做醋的遗风。如果您到山西的乡村僻壤盛夏一游,你会发现,老乡们在烈日之下。放一口麻纸闷着的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的醴子)晒醋,而且醋缸需不断地搬动,因为醋缸要跟着“爷爷”(太阳)走。看到此情此景,过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场景定会跃然眼前。确实山西是制醋的大本营,现在全省有 100多家醋厂,著名的除清徐老陈醋之外,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品种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等。同一品种的醋,根据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品种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而山西人爱吃醋也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attachment=2516849]

郝刚刚羊杂割(图) 据史记载,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后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及其它佐料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羊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亦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郝刚刚羊杂割的做法是在祖传熬制方法的基础上,汲取各路做法之精髓,经多年悉心研制而成,其特点为原汁原汤、汤色乳白、肉质鲜嫩、其味醇香。
[attachment=2516850]

六味斋酱肉  
  产于山西太原。六味斋最负盛名的产品是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慈禧太后为经常吃到酱肘子,特赐给送酱肘人一块进宫腰牌,拿着这个“特别通行证”可以直入深宫无须禀报。
  





  特点:从外观色泽看为酱红色或红褐色,用刀切开后,内部组织为粉红色,口感绵烂利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软嫩。在六味斋的传统工艺中,酱汁纯属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东西。酱肘花于1982年被原中商部评为优质产品,享受了地方熟肉产品的最高荣誉,1984年、1988年连续复评合格。1988年,酱肉又被评为部优产品。自1981年起酱肉、酱肘花一直被评为省优产品,此外省优产品还有排叉、酱猪头肉,市优产品有排叉、酱猪肝、叉烧、酱大肚、酱头肉。
[attachment=2516851]

砍三刀  

  
  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attachment=2516852]

高粱面鱼鱼  
  
  高梁面鱼鱼,是忻州地区乡间百姓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尤以晋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一带最为常见。高粱面鱼鱼,是用普通高粱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的。其做法是在面案两头各摆五块大似蒜瓣的面疙瘩,然后用两手掌按压和搓动,由远及近,逐渐靠拢,观之手下10条鱼鱼儿由短变长,汇成一片。搓成的鱼鱼儿一般有高粱米粗细,盘起来放在一起长短一致,粗细均匀。高粱鱼鱼蒸熟后,配以羊肉或西红柿汤调和,清爽利口,别具风味。




  

  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令人垂涎。过去村里孩子玩饿了,取一个红面壳壳,在里边倒一点盐醋,滴一点食油,从边上掰一块蘸点盐醋吃,吃到最后,盐醋、壳壳来个一口香,老百姓叫“油盐蘸窝窝”。

  

  近年来一些宾馆、饭店,捕拾民风,将其发展成了招待内外游客的风味食品。
[attachment=2516853]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山西16.jpg
  • 描述:山西17.jpg
  • 描述:山西18.jpg
  • 描述:山西19.jpg
  • 描述:山西20.jpg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