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贴(百度上的翻译是Pot Sticker,在英国和澳洲被翻译成Pan Fried Dumpling)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多以猪肉馅为常品,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一般锅贴呈月芽形,底面呈深黄色,非常酥脆。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除了月牙形,以天津锅贴的褡裢火烧最为著名。
相传当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饺子,但是一旦凉了就不肯吃了,所以御膳厨房得不停煮出热腾腾的饺子,还得把冷了的饺子丢掉。有一天慈溪到后花园赏花闻到宫墙外传来一阵香味,于是好奇的走出宫外,看到有人在煎面皮金黄的饺子,尝了一口后,觉得皮酥脆馅多汁,相当美味。后来才知道,这是御膳厨房丢弃的饺子,因为凉掉了皮粘在一块不容易用水煮,所以才用油煎热着吃。阴差阳错的,被丢弃的冷饺子反倒成了一道意外的美味。
上海老家有几样小吃是全国闻名的,其中生煎包子和锅贴就就在其中。上海老字号的生煎馒头店“丰裕”算是一个,可惜此连锁店近年来经营不善,老牌子渐渐被做瘫了。近些年来,一些新牌子如“小杨生煎”、“友联生煎”和“无名生煎”后来居上,逐渐成了小吃市场的新主力。说起锅贴,其实和生煎馒头没有太大的区别,最有名的是“盛记一品”和“包旺锅贴”。首先形状不同,生煎是小馒头样式,而锅贴是月牙形的饺子形状。其次,用来做生煎的都是发面,所以馒头皮吃起来松松软软的,而锅贴用的是死面,皮子的口感很筋道。说来奇怪,俗话说:“北人爱饺子,南人喜馄饨。”上海人虽然不吃饺子,却对锅贴有着特殊而悠长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