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的踪迹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07 回复:0

武林的踪迹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魅想-红茶

ZxID:18136753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23 0


倭寇的踪迹影评

中国人向来有看热闹的习惯,一旦发生热闹的事情,好事或者是坏事,围观的人群总会汹涌而上,有时候坏事更能刺激我们的神经,更能满足我们的新奇欲。看热闹的心理基础是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是非感,甚至是缺乏安全感,因为不去凑热闹仿佛已经跟不上人群,被孤立了。孤立,是我们骨子里最大的恐惧!

这种心理一旦被电影发行商利用,就是目前目不暇接的地毯式宣传,他们只需要把这场热闹闹大,观众自然买票。我不知道看《画皮2》的观众有几人是真正爱好电影的,又是怎样理解魔幻与现实的关系,但我敢肯定,多数人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的。因为它够火,所以我看了才是赶上了时代。
事实上,通俗文化历来如此,老百姓需要热闹来调剂平淡的生活。但说到电影的发展,只看热闹的心态势必会造成市场的变异,电影艺术的进步也将步履维艰。因为电影的进步,不仅需要有修为的电影人,更需要能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观众。
回到正题。众所周知,中国商业电影最缺乏的是成熟的类型片,制片商不能生产各类观众想看的片种,于是就一锅大杂烩的搞。有人说,中国不是还有武侠片吗。但事实上,武侠片也并非真正的类型片,类型片的成熟标志是价值观的确立,不能说把武功、奇情、夺宝、复仇等等元素加进去就是武侠片,电影人一旦做起化学家肯定会出事;徐浩峰在他的影评里反复强调,历史上大多数的武侠片和今天的大片一样根本就是一场晚会,“晚会没有价值观,只有口号,‘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和‘给你拜年了’性质一样”。说到底,武侠片也只是一场场热闹。

历史上武侠题材的每一次的大热,都是作为特定时期的民族心理补偿。仙剑片的流行是国人对中国武术敌不过列强的坚船利炮的现实的不满,于是才有各种神仙似的人物,他们一出手各类高端武器都灰飞烟灭;后来精武门题材的火爆,也正是民主自信心低下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在电影院里看到李小龙一人单挑几十个日本武士;乃至于金庸小说的持续热卖,是传统文化失落的现实,我们能在武侠小说中读到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满足自己的文化认知感。可见,武侠片的价值观是浮动的,武侠片里的英雄也值得怀疑。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近年来武侠片越来越没意思,即使视觉效果已经登峰造极的《龙门飞甲》也难逃宿命,因为现在社会的价值观本就是混乱的,武侠片难以把握。甄子丹现在拍《精武英雄》《叶问》痛打日本人西洋人,一边能赢得一片喝彩,一边却有人在痛骂。社会群体,令人起疑。武侠片到底应该拍什么,怎么拍,已然成了电影人无法避开的难题。去年陈可辛打着科学武侠医学武侠的旗号野心勃勃的想开创武侠片的新天地,却剑走偏锋沦为笑柄,但在半年后出现的一部电影竟然低调的在做着相同的努力。
这就是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


作为武侠片爱好者,我还从没看到谁把武侠拍成贾樟柯似的作者风格,《倭寇的踪迹》是一个另类。徐浩峰对武侠有着自己的理解,他的风格可以理解成,武打摒弃杂耍花哨,借鉴胡金铨和日本刀剑片的动作创造新式硬派武打;故事内核上蕴藏汉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点,有些金庸的问道。
徐浩峰是一个真正的文人,根本没有练过功夫,但他却是这部电影的武指,更令人咂舌的是,王家卫的新作《一代宗师》他不仅是编剧,也是武术顾问。他能担当如此大任,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多年来对武术的研究,他的纪实文学作品《消逝的武林》可见其功底。
本片的武打设计真实得有些滑稽,对峙的两人一开始不会冲上去拼命,而是不停的闪展腾挪,双手握刀,刀的姿势也随着身形的移动而变换。片中借一护卫之口做出解释:中土武功讲究的是马战,两马对冲,杀着只在一瞬间(大意)。所谓一击必杀,也正是日本刀剑片的风格,徐浩峰在他的影评里多次提到过《座头市》等日本经典刀剑片,此处借鉴大有可能。
相比传统武侠片动辄各种神秘武功花样百出,本片设计了两个既神秘又简单的招式:“如响”“如影”。前者根据敌人触动木棍的声音而做出攻击,后者根据敌人的影子判断位置而选择攻击时机,梁痕录分别把这两招交给没有武功的维族舞女和佘小姐,竟然无往不胜。维族舞女躲在布帘后面,一天一夜,击退了所有的进攻者,包括退隐而归的裘冬月和霜叶城现任第一高手的郄老。从画面上看来,如响如影的出击动作说服力不强,但这样的效果无疑是对权威的嘲笑,裘冬月煞有介事地思考着战术,挥舞着半天,对方木棍一招呼,即刻倒地。从声音和影子上判断战机是一种十分科学的做法,陈可辛提出的科学武侠不想在这里实现了。
看惯了袁和平式的武打设计,难免会对该片的武打失望,因为它不好看,没有如舞蹈般的动作,快速的剪辑,漫天的轻功,只见交战双方不停比划着,武器不交锋,犹如现代拳击手。但事实上,真正的武术本不是拿来表演的,神乎其神的形意拳传人王芗斋表演的武术根本就没有观赏性,即便如李连杰,也是为了发扬武术而将体操融入武术之中,才具有观赏性。至于袁家班、程家班等香港名指设计的或唯美或阳刚的动作都是商业电影的需要,徐浩峰明确指出,反对武指制度,他认为对武打动作的设计考验着导演的世界观,如果独立交给武指,会破坏导演的整体风格,于是他才在他的电影里兼顾了武指。从电影表现的武打看来,徐浩峰是在寻找武打动作的源头,力求走出武侠片瓶颈的现实。
很不幸,观众似乎并不买账,以文艺青年聚集之称的豆瓣都充斥着批评,有人说:业余就是业余,不是什么创新。

对于这样的结果,徐浩峰早有预料,他在片中设置了两处这样的情节,一处是梁痕录叫维族舞女不停歇的跳舞,一处是驱赶海道防官兵游了一夜的护城河,面对对方疑惑的表情,梁痕录却很正经的说:这是一个测试。原来,这部电影也是一个测试。
类似有象征的情节俯拾皆是。
在对剧情抽丝剥茧后,其内核是这样一个故事。权威机构四大门面对新生力量的挑战,不仅拒绝其融入,还欲杀之而后快,他们的理由是梁痕录的刀是倭寇的刀,是邪道。但他们知道这两人是戚继光的遗卒,要杀还得有个理由,于是就编造了他们是倭寇的谎言。可是当他们发现对方的力量的强大后,又决定实行招安,最终新生力量加入了权威机构,但那把新式的刀仅仅是被扔进了黑暗的兵器库。
从这个角度,我看的是大闹天空的翻版。一个陈腐僵化的体制对待外来者的态度,体制的最高领导者就是权威,他说你邪道就是邪道,说你是倭寇你就是倭寇;他们太骄傲太自信了,对百姓要控制舆论,对敌人要正面进攻,迂腐得不可言喻。
然而体制的最高领导并非能力最强者,郄老跟裘冬月的恩怨又是一出阴谋阳谋,作为真正的侠者有着宽大的胸怀,片首展示裘冬月的归隐即是对他清高形象的描述;虽然已经离开了体制,但一旦体制遇到困难,他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下山;对待自己的小妾跟护卫的私情,裘冬月选择了宽恕,在他受伤之余,本可以利用心机使护卫跟佘小姐相互残杀,但在最后时刻,他还是放弃了;裘冬月下山时见到的农家女人,给予施舍,表面看是一个大侠很平常的行为,实际上是因为那个女人跟佘小姐很像,他的内心肯定是起了波澜,这一设置使人物有了更私人化的情绪,大侠也就更真实了。
而郄老是真正的阴谋家,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有裘冬月走了,他才是霜叶城的第一高手。结尾处,梁痕录带着维族舞女浪迹天涯,离开了四大门,而他曾自暴自弃的师兄理所应当的成了新派的掌门。可见这个体制容不下真正有理想有实力的人,它只会永远地僵化下去。那把由倭刀改良的新式的刀终于进入了四大门,但立刻成为陈腐兵器的一员,可见这个体制的同化能力。
柏杨曾对中国文化的弊病提出新的概念:酱缸文化。不错,这个故事的内核正是酱缸文化的体现,武侠片在儿女情仇的表面之下追求深层次的文化思考,或许正是武侠题材的突围之法。

另外本片的布景也值得一提。老式陈旧的宅院,加之全片出了四个舞女的一身大红其余都是灰暗的色调,既是体制陈腐的象征,也是其质地有时间痕迹的展示,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真实。
相比之下,近日大热的《四大名捕》是快餐时代的典型产物,高屋建瓴层出不穷,意念、丧尸、隐身术、机器轮椅,简直是个大杂烩。看起来很新鲜,但利用儿童心理刺激观众并非长久之计。别以为这些电影多有想象力,民国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在小说里写出了各种奇思妙想的情节,他从飞机坦克甚至是原子弹发挥想象,主角动不动都是拯救宇宙,但金庸新派武侠一出,就没人记得他了。所以现在玩这些,并不见得有多高明。纪伯伦有诗: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武侠片现在是迷路了,这时候去看看出发的源头,接下来的路也许才能走下去。徐浩峰的这次测试对中国武侠电影有着非常的意义,这部电影也注定会被历史记住,只有回溯源头,找到武侠片永恒的价值,将武侠发展成真正的类型片,才能确保这一题材的永生。徐浩峰的新作《箭客柳白猿》目前正在后期中,很期待这一次他能有新的突破,找到武林以往的踪迹,走出武侠的新足迹。

梁痕录的握刀方式很明显是借鉴了日本刀剑片,但他的刀本就是倭刀改良,所以在中国电影里出现也就说得过去。

梁痕录和佘小姐正布置如影,躲在门后的佘小姐用手中的木棍也能击退四大门的高手,正是科学武侠的应验。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