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96年华视版73集《红楼梦》之回顾与感慨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5932 回复:8

【原创】96年华视版73集《红楼梦》之回顾与感慨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丁香愁

ZxID:12046825

等级: 自由撰稿
醉入红楼274322052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0-08 0
【原创】96年华视版73集《红楼梦》之回顾与感慨
— 本帖被 Happy君~ 执行提前操作(2010-10-10) —
几年前我就看过了华视1996年拍的73集电视剧红楼梦,那时候写了一个“《红楼梦》华视版与央视版比较之我见”的帖子。现在过了几年,值新版红雷梦和《黛玉传》出来之际,重看央视版和华视版,感慨很多。

央视版属于那种越看越经典的类型,这么些年过去了,正是因为有了89版,96版等一系列红楼梦影视剧的出现,才让我们最终认识到了央视版的可贵之处。现在,又是由于有了红雷梦和《黛玉传》等一系列新作,才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央视版已经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真的逐渐走上神坛了!那个倾举国之力、精益求精,以“诚意”打造经典的岁月就这样渐行渐远。因此,央视版不是能够简单地随着拍摄技术的进步或者资金的无限制堆砌而被超越的,是否能超越它,其实与技术无关,与资金的也并非单纯的正比关系,而与“人心”有关。只要这个时代依然如此浮躁,拍摄影视剧依然单纯地只是为了盈利,影视圈依然存在那么多“”潜规则,我们只怕再也不可能看到比央视版更经典更宝贵的红楼梦版本了。

在这些认识的前提下,我修改了一下当年对华视版的评价,发在这里。

首先,我最推崇的还是华视版57-73集里的部分剧情设定,主要是关于王熙凤、薛宝钗的。姑且不论这个剧本是否合理,但是它突出了王熙凤、薛宝钗的形象,使之进一步完善、丰满。

传言以后可能会拍100集的新红楼梦,如果真的拍,那么后期剧情设定是一个大问题。千万不要学红雷梦,照搬高鹗续写(如果真的是高鹗写的)的那四十回。要知道,这种懒惰无异于开历史的倒车,89版红楼梦已经证实了,开历史的倒车,观众是不能接受的。有了87版、96版里对结局的新设定,加上最近出的《黛玉传》貌似也是新写的剧本,谁还能接受程高版的后四十回结局!央视版因为受当时条件所限,所以只得36集,后四十回发挥十分有限,华视的96版在这里依然树立了一个可能有参考价值的榜样。

下面再展开来说。

(1)    正钗

华视版全剧情节的安排与央视不同,与央视前慢后紧的进度相比,华视版显得从容不迫,但在宝黛的情感发展上却很急促,第10集刚刚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第11集就发展到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让一切剧情刚发生之时,宝黛二人之间就已订下盟誓,这一安排或许与考虑到宝黛钗三人的关系有关,它使宝姐姐显得心静如水,在这个版本里,似乎从来就没想过要跟黛玉抢,突出了宝姐姐的形象,也使宝黛的感情更加明朗,这样就算没看过原著的人,也大致能领略这之中的微妙。这种设定见仁见智。就如新出的《黛玉传》,剧情方面也有所改动,我个人是比较认同的,认为突出了宝黛感情线。
[attachment=12545031]
張玉嬿的林黛玉: [attachment=12545042]

华视版里的薛宝钗,是一个很讨好的形象。犹记得,她在新婚之夜,坚决要求花轿打潇湘馆前过,哭别黛玉。先不论这一安排的合理性,至少说明,宝姐姐不糊涂,不狠心。

长达73集的制作,足以让华视版慢慢来,一步步地烘托和铺垫人物性格,邹琳琳扮演的这个角色突出表现在“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上。尤其在锦衣军查抄宁国府之后,华视为她增加的戏份,使她的形象显得更加完美,切合了“山中高士晶莹雪”这一句。古人说的好,时穷节乃现!在监狱里,宝姐姐对贾雨村据理力争,安排了王夫人的后事。在大厦将倾时,她表现出了大家闺秀的非凡气质,不卑不亢。富贵时,她是淑女,穷途末路时,她仍然是淑女。
[attachment=12545025]
[attachment=12545026] 

说到演湘云的王玉玲,她的扮相和演技基本上都是可以肯定的。当时很多跟台湾观众,对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本人红颜薄命,“云散高唐,水涸大海”,拍摄中途在海上坠机夭折,导致湘云一角由二人分饰。
[attachment=12545034]

而张玉嬿饰演的黛玉则身量过高,她演出时已经30岁了,外表还是比较符合现代审美观的,但在古韵和娇柔上不如晓旭,这就让她出现在“红楼梦”中的价值打了折扣。应该说,造型师是把她当普通的古装美女在打扮,这让华视版终究看起来更像一部普通的古装电视剧。但对于很多红迷们来说,这样的处理,恐怕是远不能够被认可的。

说到钗、黛,有一点很明显的美中不足,演黛玉的张玉嬿身高有167,而演宝钗的鄒琳琳只有161,两个人偏偏又有太多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高矮分明,“宝姐姐”矮,而“林妹妹”高,这让画面显得十分不协调。
[attachment=12545029] [attachment=12545030] 


这里顺便说一下,李少红的红雷梦之所以为大众不能接受,跟“林妹妹”比“宝哥哥”大好几岁有关系(演员实际大五岁,而原著中应该小1到2岁)。尤其,叶锦添那个万恶的铜钱头又使“林妹妹”看起来更老,几乎要老八九岁去了,这一幕着实可悲。每次看到蒋梦婕小姐饰演的“老黛玉”叫于小彤饰演的“嫩宝玉”哥哥,几令人毛骨悚然,对广大红迷而言,当然很难接受。

言归正传,就当是台湾的环境而言,总的来说,华视版选出的黛玉、宝钗、湘云三位演员都是出类拔萃的, 而且由于剧情和其他因素的烘托,虽然不是作为新人出演《红楼梦》,她们的表现也都是值得欣赏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可卿这个角色,说起来这是央视版的一大缺憾,戏分本来就少,还由张蕾和夏丽蓉来分饰。华视版里,则由袅娜风流的张琼姿扮演了这一倾国的角色,剧中的她鲜艳妩媚、温柔灵秀,颇有点勾魂摄魄的意思。只可惜,服装太普通了,在今天看来这个造型是失败的。张琼姿是美人,不过唐一菲又何尝不是美人?都被造型师毁了……
[attachment=12545035]

说到邓婕扮演的凤姐,几乎就成了央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有人甚至认为,“这部戏最大的贡献就是邓婕演的王熙凤,邓婕把握的非常好,在红楼人物中这个角色被诠释的最合理最丰满。”

虽然如此不可超越,徐贵樱的表演仍然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尽管在打扮上不及邓婕“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但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外型上比邓婕似乎更符合原著,另外,也比央视凤姐更内联含蓄一些,锋芒全藏在妩媚的笑容之下,真切合了“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这句话。因此,光论演员个人形象,这位“凤姐”竟也不比邓婕逊色。但是,由于华视版的服装很粗糙,徐贵樱的表演又过于外露,缺乏含蓄,这可能也跟导演的水平有关,总的来说,给凤姐这一形象的塑造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下面贴两张剧照:
[attachment=12545027] [attachment=12545028] 

邓婕的凤姐——服装、首饰上与徐贵樱的对比太明显了:
[attachment=12545032]

东方闻樱扮演的探春一直都是经典,可惜脸型不够瘦,但是气度和美貌都有了,称得上“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与之相反,华视版里的确实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 蛋脸面”,可是不能给人以足够精明和亮丽的感觉,尤其远嫁这一幕戏,让东方闻樱出尽了风头,显出她多么的雍容华贵,而又楚楚动人,相形之下,华视里的探春就要逊色多了。

[attachment=12545033]

华视版的元春也令人失望,按说她应该是一位年轻美貌的皇妃,可演员却不怎么出色,结合起在整个省亲过程中的演技,感觉也都不如央视。 这里顺便说一下,新红雷梦里的元妃被网友戏称为“猿妃”,盖演员本身不美,加上造型师的“功劳”,所以外表难看到了让人替皇帝鸣不平的地步了。
这是华视版里的元春,怎么着也比红雷梦里的好,起码人家没戴喜字金冠:

[attachment=12545036]

87版、北影版、红雷版、黛玉传版本里的元春比较。怎么看,红雷里那位都像“猿妃”!
[attachment=12545037] 

李少红等人诡辩称元妃年纪应该比较大,这纯粹胡说八道!试想如果元妃死的时候真的四十三岁,请问她是哪一年入宫的?原著说“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 请问宝玉三四岁时,元妃多大?最多十八岁吧?岂有十八岁还不入宫的?

如果元妃入宫时是十八岁,也就是比宝玉大十五岁。那么,元妃四十三岁的时候,宝玉就该二十八岁了,黛玉则应该有二十七岁!但是元妃死的时候,即使在高鹗版本里,黛玉都还没死,宝玉也还没结婚呢!难道二十八岁的人还不结婚?这里分明是作者笔误,或者别有用心,李少红却当真了,真以为元妃是四十三年岁死的,以此来为选归亚蕾当王夫人做诡辩。那归亚蕾版的王夫人,看起来活像宝玉的祖母了,真真笑死个人了。这里实在难以宽恕这些没有看过红楼梦却在乱拍的人,你要乱拍,本来也是你的自由,但是你何必不懂装懂,句句跟人顶,非要说你是对的呢?你就不能像当年李翰祥、金汉他们一笑置之,说只是在“戏说红楼”?若把“红楼梦”三个字改成“红雷梦”,保证没人说你了,偏偏还要打出红楼梦的旗帜,还要狡辩、强辩,这让人不想打你嘴也难了!

言归正传,华视版其他几位正钗的个人认为都表现平平,不过,华视里迎春的外表要好些,之所以让人觉得还可以,这当然和央视中途换演员分不开。李纨、妙玉由于戏份增多也显得比较丰满。遗憾的是,由于服装、道具、造型的限制…… 这些角色看起来怎么都跟普通古装剧里的美女差不多呢?红楼的氛围在哪儿?

(2)其他女角


刚看到华视里的紫鹃时,感觉有些惊讶,因为和央视里的紫鹃酷似,真可说是旗鼓相当、平分秋色,或许这位兰心慧质的少女,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接近统一了吧?华视版第70集里,当惜春在小船上问紫鹃想去哪里的时候,她回答要去苏州守着林姑娘的坟,这一幕确实感人。身材娇小的紫鹃,脸上的神情冷冽而凄美,头发不断被江风吹起,那样的落寞和决然,催人叹息。

说到袭人这一形象,在华视版里,她总穿着一袭绿衣,显得十分贤惠、懂礼,比央视版里多了几分端庄,也多了几分冷漠,喜欢看着宝玉,同他说教,像一个正儿八经的姐姐,的确“似桂如兰”,可不大符合原著里“温柔和顺”的说法,更不可能与宝玉有过私情了。

两个版本里的晴雯都不错,央视里的伶俐、娇俏,华视里的大方、美艳,可说是各有千秋。毕竟一本《红楼梦》有千百种读法,每拍一次就重读它一次,自然会读出不同的它来。华视版里,比如晴雯自身面临的困境,她究竟为什么没给黛玉开门,为什么厉声斥责小红,为什么对坠儿小窃表现出憎恨,华视版都有精细的解读,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另外,对平儿这一形象的把握,两个版本的差距也甚大。原著里说她“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央视里的平儿比较符合这句描写,长得十分俊俏,可是高贵有余,不太像个丫头了,不觉得“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华视版里的平儿则不够起眼,也不够美丽,但似乎更加温柔、细心,让人联想起她“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全妥贴,从而也对这一形象产生深切的同情。总体而言,光论外表,倒不好说哪个平儿略胜一筹。不过,央视版里的平儿穿得那真叫“绮罗绸缎”,显然就这一点便超过了华视版……可见服装有多么重要。

华视版里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金鸳鸯,她的扮相机灵、可爱,俏丽中不失方正,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剧本里为她增加的戏也恰到好处。小红也是不能不提的,虽然个人感觉为她加的戏太多了一点,不过毕竟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了,为后文打下了充分的伏笔,而剧里的小红,表现亦算不错。

但是,华视版里,徐贵樱扮演的凤姐初期对小红的态度,我认为是不太合理的,怎么着小红也是林之孝家的女儿,凤姐有必要把她往死里逼迫么?而凤姐这个形象,其实是有很多面的,她也有周济刘姥姥的时刻……凤姐不该是只有“狠毒、自私”的一面的,我认为徐贵樱版凤姐早期对小红的态度,是可以再斟酌的。

然后比较一下几位夫人,央视里的王夫人太瘦了,但是表演比较含蓄,非对原著十分了解的人,看不出其中的妙处。华视的王夫人则比较外露,基本是往反面形象塑造。至于央视的薛姨妈,那明显是比比华视里的要好些,外表富态,华贵。两个版本里的邢夫人,表演都不讨好,在央视里,她太不起眼,在华视里她又太嚣张,过分做作了,哪里像公府里的贵妇人?倒像个市井泼妇了。

至于贾母,两个版本各有千秋。华视为贾母加的戏,无疑进一步具体化了这个形象。而央视版的比较含蓄,非精通原著、了解世态的人,看不出其中很多细节的妙处。此外,华视版的贾母之所以能接受,是因为毕竟,电视剧和原著之间的关系并非等号,其大胆创新和删减剧情,在某个程度上都还算可以接受。

除此之外,华视里的其他丫鬟和小姐都显得不够精致,缺乏审美的意义,更少了一种古韵在里面。


(3)男角


说起华视版的男角,确实令人郁闷。

先说男主角,宝玉这个角色本来就很难演,当初央视开拍的时候,也是先敲定了林妹妹,过了好久才找到宝哥哥,可说是千挑万选、费尽心思才决定下来的。

参看《选美纪实》里的一段:
在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吴祖光先生就曾说过:“我觉得贾宝玉是最难找的,他是理想人物,现时生活中上哪儿去找?你们万一拍不成,就是因为这个宝玉找不着。”
后来,还真是这么回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跑遍全国各地所有的演员都定下来了,而且已经有了开机时间,可这位“高贵”的宝二爷还不知在哪儿。

欧阳奋强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与其他“宝玉”相比,已经堪称出类拔萃了,和原著里描叙,亦不可说不贴切,但见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若桃瓣,睛若秋波”。

但是,原著里还有一段,“虽怒时而如笑,即瞋视而有情”,又说,“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股风骚,全在眉梢;平生种情思,悉堆眼角”。这里,欧阳版本的宝玉,似乎就有所欠缺了。在此推荐一下《黛玉传》版里,马天宇饰演的宝玉,我认为比较符合“多情”的设定。这也许与欧阳生活的环境有关,也与马天宇本身就是个大帅哥有关。我们知道,欧阳卸下妆后,只是外表平平而已,马天宇则是拥趸众多的超级帅哥,可知平日生活中,不知道多少姑娘青睐他呢,所以演起“大众情人”的那种温柔态度,语笑多情,似乎比欧阳更胜一筹,对林妹妹更是倍加呵护,比原著里描写的还要体贴。此诚为我的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商榷。

话说回来,只要看看华视版的宝玉,对欧阳奋强版本的任何意见就都烟消云散了。我不是想挑剔钟本伟的外貌,可事实上他的很多角度看起来都显得太小了,总给人优柔、呆板、软弱的感觉,也难怪华视版要承袭高鄂的部分剧情,演出这“金玉良缘把我骗”的一幕,实在这个宝玉看起来不灵活!
[attachment=12545038]

这里又不由说到李少红版的宝玉,大宝玉杨洋其实是长得比较帅气的,可惜被剧本给毁了,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当年在看华视版结局时,我有一种突发奇想。可能是不忍心见黛玉所爱的人,竟然是这么无能,这么懦弱, 于是我便觉得,也许华视版要向我们传达某种讯息:宝玉并不是真的傻子,他心里雪亮,贾家不会让他娶黛玉,因此他妄想装疯来博取长辈们的同情,希望能用自身的健康安危换取家族的慈悲心肠,对他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做最后的挽救,也算是他最后一搏,然而他又无时无刻不清醒着,明白身边在进行的算计和阴谋,因此他忧心如焚。当凤姐来对他说:“给你娶林妹妹好不好?”他竟然咧开嘴笑了,说:“你们是骗我的。”看到这里,感动不能不喷涌而出,也许宝玉是真的迷了心窍吧,可无论如何,在对黛玉的思念和忧虑上,他仍然是保持高度清醒和关注的,只是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即使他愿意用性命去换取,即使王夫人、凤姐都疼爱黛玉远胜过宝虿,在那样严峻的情形下,贾府也不能、不会让他娶林妹妹。

这当然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估计剧本如此设计,还是承袭了程高版的部分结局的缘故。因为黛死于钗嫁之夜,在华人文化圈里是如此地深入人心,尤其越剧版本里,王文娟诠释的黛玉凄惨死去,后来又有宝玉的“问紫鹃”,都是脍炙人口的段子,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这似乎早已经被老百姓所认定,认为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如果随意改动,可能遭致沸反盈天的批评。在此舆论压力下,华视版采纳了宝玉半疯、宝钗顶替黛玉的名号嫁给宝玉这一传统设定。

应该说,一定要让黛玉死在宝钗的新婚之夜,一定要让宝玉稀里糊涂地娶了宝钗,这种设定是由于不忍心让宝玉当负心汉,也是为了增加、渲染黛玉的悲剧性,让读者更加同情黛玉,因此,它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它更有极大的不合理性,岂有公府侯门,用这种方式娶儿媳妇的?宝钗再糊涂,断不能允许自己这样嫁掉,这样她将永生无法在丈夫面前抬起头来,薛姨妈也不可能同意这样委屈自己的女儿的。并且,如果宝玉已经病成了这样,那么,还诓骗他,让他娶宝钗,这简直是火上加油,雪上加霜,任何有正常思维的家长都不可能采纳调包计这种荒谬的做法的。所以,这个设定本不该能成立,它被认为是“扬黛抑钗”,突出了黛玉一个人的悲剧,却把贾母、王夫人、宝玉、宝钗等人都置于了令人不齿的地位,这不太符合贾母一贯的慈爱形象,也不符合宝钗的高贵,更让宝玉的形象受到严重冲击,使他成为一个懦弱的逃避者。

回到正题上,华视版对贾府来自外界的危险,随着剧情的发展,始终都在交代、并利用这一更大的矛盾,把其他矛盾都归纳入它的前提下,使得剧情更加澎湃、扣人心弦。也由此,钟本伟的宝玉扬长避短,看起来温情脉脉,果然是脂粉丛中长大的尊贵公子,这种诠释给他和黛玉之间增加了一层浪漫、温馨,也平添了一种淡淡的、剪不断的哀伤,因此,对钟本伟的表现是不能全盘否定的。

可是如果抛开男主角,再去看其他所有的男配角,我们都会感到悲哀的。包括柳湘莲、贾琏、贾蓉、贾蔷、贾芸、贾瑞、贾环、卫若兰……为什么他们的外貌都如此不堪?难道台湾真的没有美男子了?若真没有,既然知道要来上海借大观园拍摄外景,难道还借不到几个帅哥回去不成?可知导演没用心了。对比一下央视里英俊潇洒的角色,这种缺憾就更明显了。

[attachment=12545039]

不只如此,除了贾芸、贾政之外,他们的演技也全都令人失望,对此真的无话可说了。



4) 剧情安排

[attachment=12545040]

下面再谈华视版里最值得一提的一点。

关于央视后期制作的仓促,遗憾是不容置疑的,太仓促了,忽然间,就大观园群芳散尽了。

73集华视与36集央视相比,自然表现出了令人羡慕的优势,它可以把贾府衰亡的内外因、群芳失散的原由和去向,都尽量清晰地向大家说明,把故事讲得从容不迫、余音袅袅,而从第66集《史太君寿终归地府》起,它在创新方面表现得更为大胆、独立,作为重要角色的凤姐和宝钗,在这后面几集里戏份大增,当大厦倾倒、公府被抄,宝玉自然是百无一用的,所有的主子都被关了起来,束手就擒、坐以待毙,男性尤其如此,个个都垂头丧气、提心吊胆,而“十个男人也不及”的凤姐、和有“停机德”的宝钗,则在囹圄中谋求着一线生机。

凤姐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老练和机智权变,于危难之秋得到了相当的表现,她宣布:“贾府的福,我享了,难,我也当了!”于是她以琏二奶奶的身份,为这个家族做了最后的贡献,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之夜死在监牢里,曾经想休弃她的贾琏听到死讯后掩面痛哭。

宝钗在大难临头的时候,显示了方正坚强的品格,料理了王夫人的后事,又完成了凤姐的遗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男眷们的危机,然后她和李纨母子一起,一无所有地离开了这朱檐画栋,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两年后,宝玉才失魂落魄地归来。在艰难的环境里,她依然坚持自己的美德,显得那么高贵和落落大方,因此华视版所要塑造的宝钗,可说是近乎完美的。

最后,宝玉仍然出家去了,关于华视版的结尾,可以引用一位红迷说的:“另外这部戏的神话色彩也很浓,因此加强了戏剧效果,其实本来《红楼梦》就是一个梦,曹雪芹的原著里也是有神话色彩的,不知为什么内地的创作者愿意回避这一点。”——其实这位红迷是不了解当时的环境,如果让王扶林重拍《红楼梦》,那是一定会出现太虚幻境的。

全剧以“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开始,又以一个怪诞的梦作为终结。当我们看到年迈的贾政在流放地里扛木材,由于不堪重负而步伐蹒跚,他放下木材,伸手拭汗,遥望故乡,多么希望贤良子孙复兴家业,前来搭救父兄,此时仿佛在幻觉中,他惊喜地看到了身披红斗篷的宝玉在雪地里向他下拜,连连呼唤,宝玉却头也不回地跟着一僧一道远去了。此时蓦然想起当年那首《西江月》,“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果然批宝玉极恰,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恍恍惚惚,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5)音乐


借用一位红迷的话:民族音乐近来不景气,不是不受人们喜欢,而是没能让人们有机会去听去了解。红楼梦音乐会是一种尝试,很好的尝试,应努力使我们的青年更多的了解我们文化的精髓。

本来虽然大家都很清楚,李少红版是不可能在音乐方面超越央视版的,却仍然心存侥幸,以为好歹可以有更多的红楼音乐出炉以飨广大红迷的,比如说《黛玉传》的片尾曲,聊胜于无,而李少红版倒好,干脆连一首歌也没!真让人啼笑皆非了。

要超越央视红楼在音乐上的成就甚难,墙筑得实在太高了,但是华视版迎难而上,好歹也勉强写了几首歌,其中《好了歌》我以为是写的最好的一支。不过怎么听着有点像央视版里的《好了歌》呢?


(6)服装、道具

要论排场,如今我才知道哦,没那个版本能比得上央视版了。本来以为,新版红雷梦“不差强”,定能在这方面超越央视版,谁知道是我太天真!钱倒是花了不少,谣传2亿,据有心人估计,其实只花了4500万,那也不是个小数字了,怎么让十二钗沦落到穿窗帘布的地步?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了,这奥秘大概就在“潜规则”里,钱都落在某些人手中了。

本来我还嫌央视版为了节约经费,已经委屈了钟鸣鼎食之家的排场,自从看过新版的红雷梦,我就知道央视版其实豪华到了何种地步。

根据有心人的统计,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及宝琴、岫烟两位姑娘的所有服饰统计完毕。其中林黛玉的服饰46套,实穿44套;王熙凤的服饰41套,实穿 39套;薛宝钗的服饰31套;史湘云的服饰16套,实穿15套;贾元春的服饰4套,实穿2套;贾迎春的服饰19套,实穿16套;贾探春的服饰25套,实穿 23套;贾惜春的服饰14套;李纨的服饰16套;秦可卿的服饰5套;妙玉的服饰3套,实穿2套;巧姐的服饰6套。片中金陵十二钗的服饰总计226套,实穿 213套。

还有,记得有参与过87版拍摄的红学家回忆,当初为了拍秦可卿的葬礼,“僧人、女尼都是顾凤莉同志从上海请来的”,也就是说,全是真的!是真的僧人在那 里念超度的经文;秦可卿之丧,“出殡”(又叫“发引”)时大批的纸扎(北京旧时叫“烧活”),都是在现场制作的。几十名工人在“荣国府”后院群房中,制作 了好几个月。有好几位老艺人,都是旧时北京“冥衣铺”学徒出身的,手里都有几样绝活儿。还有黛玉进贾府时,街上的所见闻,只是匆匆几个镜头,但是拍摄的全 都是真正的民间一流的艺人在那表演他们的绝活,换成今天,这些人的出场费怕就是个天文数字吧?

这些,都是红雷梦没法比的。

华视版自然就更寒碜了,十二钗穿得都很差,尤其凤姐的穿戴让人大失所望,不明白为什么让紫色做她的主色调?丫头们就更不用说了,平儿就永远穿一身绿的,薛姨妈和王夫人就永远是红的,晴雯就只有一件水红的,一件鹅黄的,袭人也没几套衣服,大大失了贾府的体面。

至于屋里的摆设,园里的风景,其他种种场景设计,两个版本都不能令人满意。李少红拍的红雷梦,如果不问是否特技效果,不问是否逾制,光看风景,不看人,还凑合!


(7)台词、配音

华视版里面说话的风格没有很好地统一,时而文绉绉的、原著味道十足,时而通俗起来了,说笑、吵架,就跟现代人差不多,幸好一般的观众看起来,感觉也不是太突兀,但未免仍是个缺憾。

特别是里面有几位夫人,说话行事,全不像个有身份的贵妇, 也不知道是否故意安排的。

央视版的配音阵容超级豪华,自不必说。红雷梦里的配音,有些也还可以,就是喜欢念错别字。

最后,当年我的帖子发表在红楼艺苑时,网友“脂砚斋主人”是这样评价的,华视版与央视版《红楼梦》的本质区别在于文化定位。

他说,许多朋友喜欢比较两剧的一些细节,诸如演员表演,化装等等,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这样一部东方古典名著如何文化定位,是严格地展示出原著里那种古代中国的含蓄,诗意的东方美(这正是红的魅力之一),表达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还是把它改编成一部古装情节剧,用现代化的台词和表演,直白的讲个几百年前的故事给观众看?我想这正是央视版《红》和华视版《红》的本质区别。

当年,我并不能充分认识到央视版的可贵之处,正是因为我以为新拍的《红楼梦》,理所当然应该比央视版更好,这是何等天真!如今,拜李少红版所赐,广大红迷想必也更加认识到了央视版的弥足珍贵。刚好不久前看到张玉嬿本人评价央视版《红楼梦》,她说,她觉得好像看到了一幅幅古代的仕女画卷。这说明,央视版里有澎湃的、巨大的诗情画意,这是任何古装电视剧也无法与之比拟的。这,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新出的《黛玉传》,画面精美,一扫红雷梦的阴森诡异,春光明媚,洋溢着朝气与活力,马天宇俊美多情,闵春晓多愁善感……然而,它看起来依然只是一部普通的古装电视剧,这,就是央视版最难以被超越的地方。

要超越央视版,除非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制作人,能真正沉心静气,去品味东方文化的独特之处,抛开名利枷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方能重现当年央视版拍摄时的环境。然而,这一条件是最难达成的。

回顾《红楼梦》影视的拍摄史,最早的就是40年代周璇主演的那部 ,曾经轰动一时。王文娟与徐玉兰联袂的越剧62版,震撼三地,影响深远,地位毋庸置疑。北影厂出品的《红楼梦》是红楼电影最长的了,里面许多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服装、布景等方面也力求精美。钱惠丽、 余彬主演的三十集越剧《红楼梦》荟萃越剧界十大流派、四代名流,吸引了大量的红迷和越迷。没想到新出的红雷梦,给了我们这样迎头一棒。不过,红雷梦不但不能跟87版的比,连跟96版的也比不了,实在令人嗟叹!

[attachment=12545041]

附:
华视红楼梦演员表

演员 角色
钟本伟 贾宝玉
张玉嬿 林黛玉
邹琳琳 薛宝钗
徐贵樱 王熙凤
徐乃麟 贾琏
王玉玲/郭慧雯  史湘云
胡惠玲 贾妙玉
汤兰花 贾元春
李星瑶 贾迎春
王佳莉 贾惜春
毛训容 贾探春
曾亚君 赵姨娘
张琼姿 秦可卿
周筱云 尤二姐
李威仪 李纨
杨洁玫 晴雯
萧艾 袭人
蓝丽婷 麝月
江岱恩 莺儿
傅碧辉 贾母
牟希宗 贾赦
傅雷 贾政
范鸿轩 贾珍
文帅 贾蓉
鲍正芳 尤氏
韩湘琴
王夫人
李又麟 薛蟠
芳玉 薛姨妈
金士会 邢夫人
刘德凯 情僧
澎恰恰 癞头和尚
[ 此贴被丁香愁在2010-10-21 00:4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40
baiye5784

ZxID:15218522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9-01 0
为楼主的心血鼓掌
Iris_浅夏

ZxID:13412582

等级: 略有小成
◆◇╮ 旁观幸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0-12 0
我也只看过晓旭版的,至于李少红的,简直就是出鬼片,现在在播的《黛玉传》则只是个古装偶像剧罢了~~~~~~~
生活,一半是记忆,一半是继续。
chj3713211

ZxID:7441261

等级: 博览群书
爱情是个值得慎重的东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0-12 0
楼主,真的很厉害啊!!
辛一白

ZxID:11196115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卿。若璃
姑娘,我卖你一点尊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0-11 0
烙印在心底里的红楼就该是87版的。

PS:楼主敢于写红楼的影评,鼓励一下。
执素衣

ZxID:13389413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0-11 0
这么样您都能找到,太厉害了···
20073087

ZxID:6066394

等级: 脱颖而出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君子兮不敢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0-11 0
厉害,虽然我只看过87版的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莫问123

ZxID:10859300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0-10 0
楼主,佩服呀
鬼君

ZxID:12316804

等级: 家喻户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0 0
黛玉传 看着真的真的很自戳眼啊~~
楼主敢于写红楼梦就值得佩服~~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