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爱屋及乌,只要打上“红楼梦”这个标签,不管什么电影,本人都能勉强看下去。1978年,金汉导演,凌波、李菁等大明星主演,陈蝶衣作词、吴大江作曲的黄梅戏歌剧《新红楼梦》在香港首映,时已至今,这部片子早已被人们遗忘。如果有人看到,估计也是砸砖的多,喝彩的无。不过,如果把它放在78年那个年代,与40年代以来问世的各部红楼影视剧相比较,依然可以看出来,30多年来,电影的拍摄水平在进步,从周璇的黑白电影时代,发展到70年代时,红剧已经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更完善的剧本,更丰富的内容。
当然,也并不是说,只要时代发展了,红剧就一定一部比一部强。可以肯定的说,周芝明版是比不上62年的徐玉兰版的,这就像李少红的红雷梦比不上80年代的央视版。在周芝明版上,我们看到,16年的时间,不能让它进步,而在李少红版上,我们看到,23年的时间,李少红版却大退步,这亦是人间的憾事,无可奈何了。
但是要冷嘲热讽,挑一部三十多年前的片子的毛病,是容易的,既然写一个观后感,总要写点它与众不同之处。对黄梅戏爱好者来说,该片可以当作一部音乐剧来欣赏,著名音乐家吴大江作曲,大明星凌波亲自演唱,比62年的乐蒂版本肯定要强。乐蒂版里,足以一观的明星只有乐蒂而已,但周芝明版,却堪称群星荟萃。如果有人是这些明星们的fans,完全可以把周芝明版当作一部怀旧片,去怀念自己喜欢过的明星们的昔日风采。
该片阵容豪华,请看演员表:
贾宝玉----凌 波 饰(反串) 1939年生, 香港黃梅调歌唱電影的代表人物,曾经为62年的乐蒂版本 里的贾宝玉配唱,并因为在该版本里的配唱而得到李翰祥的欣赏,从此逐渐走红,16年后终于成功扮演了贾宝玉。凌波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一度红得发紫,本剧的导演金汉正是她的老公。 可惜, 出演贾宝玉时,凌波已经三十多岁了,这个年龄实在算不得不理想。
凌波的玉照欣赏:
其实,凌波光论外表,比当年62年越剧版本的徐玉兰肯定不差,唱的也还可以,但是论起身段,演技,眼神等,加起来就悲剧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个剧本不行,宝玉也就失色了
林黛玉---周芝明 饰 金汉当年力捧的美人,可惜后来息影了,现在也就只有这一部红楼梦,让部分红迷记住了她,使今日之网络上,还能流传这位美人的芳名。这里,奉上几张截图。
请注意这版黛玉的身高,放眼过去,全场包括王熙凤,贾母在内,竟无一人比黛玉高。
薛宝钗----李 菁 饰 号称娃娃影后,容貌甚美,大明星,1948年出生于上海,代表作有《鱼美人》、《娃娃夫人》、《宝莲灯》、《三笑》、《保镖》、《楚留香》等。出演 宝钗时30岁,但仍然美貌。我本人很喜欢她,比周芝明似乎更美。
请先看生活照再看剧照,推想这个宝钗的美貌。
剧照————注意,这个金锁真大啊,这得多少金子,呵呵。
贾 政-----赵 雷 饰 大明星,金马影帝,曾经的邵氏一哥,1928年生。他出演过1962年乐蒂黄梅戏版本里的贾政,多年后李丽华演贾母了,他还在演贾政……
王熙凤---陈莎莉 饰 影后,台视当家花旦,演过2002年《 大汉天子》里的窦太后,当年光彩照人。
贾 母----李丽华 饰 大明星,出身名伶世家,香港影坛常青树,演过无数的片子,红得发紫,1952年演过林黛玉,这回演贾母了,岁月催人老,在影视圈,时光更是无情。但是,李丽华版的贾母,无疑是所有贾母里最漂亮的,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显然这并不符合公众心目中贾母应有的形象。
当年李丽华的风韵
注意她和黛玉的身高悬殊。
这位贾母跟黛玉说话时,因为黛玉太高,不得不仰视着
再看其他的演员们
王夫人---傅碧辉 饰 明星 后来出演华视版1996年張玉嬿版73集电视剧《红楼梦》里的贾母,岁月催人老,唉……
薛姨妈---卢碧云 饰 明星
袭人----吕有慧饰 大明星, 1975年TVB《红楼梦》里演宝钗
紫 鹃----潘冰嫦 饰 大明星
傻大姐---李芷麟 饰 金钟奖影后,外号“小辣椒”
如此阵容,自然在当年值得骄傲,是以金汉誓要与李翰祥一比高低,没想到演员都这么有名,拍出来后却票房惨败,输给了李翰祥导演、同年问世的《金玉良缘红楼梦》。
首先,凌波以奔四之龄扮演的宝玉,不敌当时廿四岁的林青霞。想当年林青霞明眸皓齿,反串男角时,是何等玉树临风一佳公子。林青霞强大的魅力在这里显示了出来,而也正是这部电影,让观众认可了林青霞反串男角的潜力,让导演注意到了她那种特殊的、可男可女的美,倾国大美人林青霞也因此在后来,饰演了东方不败这一经典角色。可以说,没有当年的贾宝玉,就没有后来的东方不败。
这是林青霞的宝玉:
其次,周芝明版本的黛玉表演比较生硬,不自然,过于偏重黛玉小性的一面。虽然婀娜窈窕,愁眉深锁,外形比身强体壮的张艾嘉贴近原著不知多少倍,到底演技欠佳,加上是新人,没有票房号召力。张艾嘉尽管外表不行,却竭尽全力,使气质尽量接近这一角色,并且比周芝明更有名气。
然后,李翰祥版本的《红楼梦》,“借鉴”62年徐玉兰版本里的诸多台词,包括“问紫鹃”,“共读西厢”等脍炙人口的桥段。而徐玉兰版本的越剧《红楼梦》,是半个世纪以来最经典的戏曲红楼梦,迄今无人可出其右,这种“借鉴”显然是成功的。
加上种种其他因素,于是,陈蝶衣辛苦作词填写的黄梅戏版《新红楼梦》,就这样输给了李翰祥的《金玉良缘红楼梦》。
平心而论,全剧与原著相差甚远,若严格以论,可以不客气地说,陈蝶衣凭空任意增改剧情,以致钗不成钗,黛不成黛。然而,戏曲版的《红楼梦》,从来就不是原著《红楼梦》,后来马兰版的《红楼梦》改编得更离谱,却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说明这不是该版失败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至少,周芝明版本至少比16年前乐蒂的版本强。这不是因为它拍得好,而是因为乐蒂版拍得太差,这主要归功于在乐蒂版里扮演宝玉的任洁,那可能是最让人郁闷的“宝玉”了,很难想象当年任洁是怎样获得这个角色的。而凌波毕竟是大明星,演过很多片子,扮相,演技各方面,自然远超任洁。另一主角周芝明,光就这部片子而言,和乐蒂一样都是木美人,倒也不分伯仲。女配角宝钗的扮演者李菁,貌美温婉,自然绝非丁红在乐蒂版里扮演的那个俗艳不堪、到处送礼的宝钗可比。加上唱词、音乐方面,都有所进步,情节比较丰富,综上,周芝明版虽然输给林青霞版,在70年代末的票房上惨败,还是必须承认它比乐蒂版至少要强。
下面是剧情欣赏
这个黛玉不很寻常,不走水路走山路,不是沿江而上,而是乘坐一顶轿子穿山越岭走啊走……
终于走到了贾府大门前……
轿子直接停在贾母的正屋前,一个丫鬟欢快地扯着喉咙大叫:“林姑娘来啦!”
虽然作为戏曲,本不该苛求,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早在62年徐玉兰版本里,就已经注意到黛玉的轿子是从角门进的。
这版本的对白比较有生活气息,增加了袭人告密一段。不过,比62年乐蒂版本里的袭人要好点,那个袭人可是躲在树后对黛玉怒目而视,并且立即跑到王夫人面前去告密。
另外采用了二重唱、合唱等形式,一定程度上渲染了氛围。
这里面的宝钗前期未免欠端庄,竟围着桌子跟宝玉追跑嬉戏,还戏言要剪掉黛玉送给宝玉的那个绣荷包,全不顾黛玉正坐在旁边看着呢。最有趣的是,这宝钗当着宝玉的面,唱道:“金锁是僧人来相赠,从小就配带在身上,僧人说 金锁要有玉相配 金玉相配成 相配成配成一双 ”
但是,在获悉要顶替林妹妹嫁给宝玉时,这个宝钗终于表现出了她应有的态度,感到委屈而痛苦,唱道:“亲事全凭娘主张,委婉顺从是坤钢,心中不依口中依,女身岂敢有怨望?” 这在别的版本里,比较罕见。
不过这剧本里的唱词也并非一无是处,本人比较欣赏琪官别宝玉时的那段唱词:
"可叹我只亲早亡故,幼失怙持命最苦,只好卖身戏班学戏学,脸上常把粉墨涂
到后来转投亲王府,陪酒度曲扮柔奴,我也是堂堂男子汉,为何变作小丈夫?
辜负了昂藏七尼躯,出头之日永世无,献媚供笑我情已倦,远走高飞是良图 "
另外,葬花时的唱词有一段:
“昨日枝头花如锦,今朝飘零花已荐,风霜无情似刀剑,落花难向枝头黏
且把锦囊收花瓣,一坏净土好安眠”
这两段唱词都算是改编时的出彩之处了
此外,黛玉惊闻变那一段,拍摄还是比较用心的。
该版本用镜头表现了“眼前只觉得天在转地在震,海在啸山在崩,墙塌,树倒,瓦飞”,这可能是所有影视版里唯一有这些细节的了,并配合有电闪雷鸣,让黛玉于暴风雨中倒在泥泞中,这也算是周芝明演得最好的一个地方了。尽管很夸张,但这是戏曲,不要忘了徐玉兰的哭灵,马兰的哭灵,都极尽悲痛之事,非常夸张。
宝玉掀开盖头后,李菁饰演的宝钗出现了她应有的表情。这又比别的版本来的精彩,同时期别的版本里,宝钗这时都表现得木然,这是说不通的。
在同时期的红剧里,金汉版的红楼梦在服装、布景上,应该算是比较用心的。歌词也注意避免了雷同,这都是它的难能可贵之处。
全剧在宝玉弃玉出走之后结束,合唱响起:“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此贴被丁香愁在2010-10-17 04:3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