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释这个社会学问题,需要先阐释两点。
第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分层差别”结构。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的传统社会建立在“伦理”基础上,而伦理之所以能极强地维持社会稳定,原因是伦理的本质在于“差别对待”。你对待路边陌生老大爷也要有敬爱,但这种敬爱的程度,必须和你敬爱你父母的程度有极大的差异。儒家早期工作之一就是驳斥墨家“兼爱”,也就是无差别爱一切人的理论。
由于万事都有固定的差别,你与社会万物之间就可以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分层结构。你和你的父母、兄弟、子女、君主、老师、弟子等是最近的一层,之后逐次是亲戚、朋友、一般相识、陌生人。而如何对待所有这些差别关系,就形成了整个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伦理。
第二,要解释一下中国传统,尤其是儒家传统对待死亡的态度。
儒家传统是中国人自己的传统。与大多数古代文明都不同,我们是一个不太看重死后世界的民族。孔子阻止弟子去探究死后世界,或者侍奉鬼神,反问他们:“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而对于“礼”中最重要的祭祀环节,孔子的解释也是模糊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不说有鬼神,也不说没有鬼神,只是说“我们要如同有鬼神真的在一样,去(庄重地)祭祀”,但还是“敬鬼神而远之”,要把精力用于对待活人上。
这种态度导致中华民族没有发展出强有力的宗教传统,相应地也没有那么重视神鬼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但是儒家依然非常强调“慎终追远”,“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也就是对于丧事和祭奠祖先要非常重视,这样才能让“民德归厚”。
知道了中国社会的差别序列伦理,又知道了儒家不近鬼神的传统,综合来看,我们就能够明白:我们传统上如此强调祭奠死者,并不是为了追求鬼神超自然力量的保佑,而是“做给活人看”——以郑重庄严的仪式感,反复确立死者和祖先在社会伦理“差别”中的崇高地位,来强化每个人对差别体系的认知。从而让民众自发维持这个有差别的社会的秩序,这就是祭奠死者行为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的意义。
感想:个人认为祭奠死者还是为了表达思念和哀悼之情更多吧,并没有想那么多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