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流行音乐大批判
大陆流行音乐批判
ix3
从朴树说起
听网上说,朴树的专辑卖的挺火,当时就有一点奇怪,好像同学中没有看到谁有多少迷朴树的,怎么销量那么高?不过待我搜集资料后,也就不觉得奇怪了,朴树,其实就是所谓“文艺青年”的“优质偶像”。
什么样的人是“文艺青年”?就是看过一点文艺作品,感觉良好,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远离大众,很有“品位”的人。而“文艺青年”哪儿最多?自然是在文科性的学校里,而像我在的这种老牌工科大学,自然就没多少了。
不能不说听朴树是一种两极分化的体验,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认不认同他是“天才”。什么样的“天才”?忧郁,不善交际,受不了“浊恶”的娱乐圈,高贵如同肖邦转世般的,要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细心柯护的“天才”。如果你认同了,恭喜你,那么你就会马上去买张正版,躺在沙发上满怀赞赏的享受他那一遍又一遍自恋的吟唱,就好像欣赏自己一样。
从本质上来说,校园民谣都是自恋的,怎样地“自恋”?就是“我很有才华,我的精神很高贵,但是我不得志(没钱没美女),所以我“控诉”这个社会”。这样讲很多人可能无法接受,但是你听一听大多数的所谓校园民谣,感伤的表层下总是有或多或少的自恋味。
虽说带有一个“民”字,但是这些所谓的校园民谣其实与民众很远,什么才是真正的民谣?就是真切地反映了民间疾苦,老百姓口头的文艺创造(如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它在艺术上也许是粗浅的(从“专家”看来),但是在民间却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它不是别的,它就是民间生活本身。
校园民谣就不同,它其实是“知识分子”,更确切来说,是“准知识分子”(还没毕业)的自恋之歌。而在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古训,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显著的地位,要被人瞻仰,要处处受人崇拜,要留芳百世供百代敬仰 …… 但是如果不成功的话,那就只有“高贵地忧郁着”,这时候“民谣”就开始了。
更深一步说,即使其中有民间批判的成分,也不过是知识分子想象中的“伪民间”,好像高官下乡,“体察民情”一样,老百姓不会产生什么共鸣。
“高贵”的大陆音乐圈
以上的从根本上讲,这不是朴树有没有才气的问题,而是其在音乐中给自我的定位问题。朴树作为大陆音乐圈的一个缩影,正代表了大陆音乐圈的“中世纪”特点。
何谓“中世纪”特点?就是把作音乐看成一项高贵的神圣的事业,要高高在上的引导大众,要追求“永恒”,要万代流芳。
但是,大陆的流行音乐真的有这么“高贵”吗?
我觉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的,但是从实际上看,能否成立一半都大有问题。
最直接的一点,如果真有高级的品位,那么即使做不出来,评一评也可以了吧?
那大陆可否有一个权威性的音乐奖?不要跟我提那些分猪肉都常常分不好的破奖。
如果大众品位不好,那么乐评人的品位应该很好了吧?
那么盘古乐队怎么就跑到台湾支持陈水扁去了,还得赶快写篇文章划清界线,不要跟我说品位就是这样。
带点“批判”就有品了?
那么我还不如去看杂文,至少别人比你说得清楚,有道理,也不那么自命不凡。
还有,证明别人的坏并不等于就证明你自己就有多么好,
并且,很难说你就没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道貌岸然的大陆“主流”音乐圈在市场上没有取得什么可喜的突破,但是在对待新生事物上,却像一个“怨妇”一样充满着愤恨,周杰伦火了,骂周杰伦;刀郎火了,骂刀郎;网络歌手火了,骂网络歌手 ……好像都是这些人玷污了他们心中“神圣”的音乐,真是十恶不赦,罪大恶极。(对比香港乐坛对刀郎和网络歌手的礼遇,真是天壤之别!)
没一点“技术含量”的乐评人
在我看过的各种文学评论,影视评论,还有音乐评论中,感觉最没“技术含量”的就是乐评了。
你随便翻开一篇乐评,会发现它动辄就是一大堆术语,各种欧美的乐队名称,要么就是不着边际的吹捧,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他推荐的音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他会把音乐吹得玄乎其玄,但是却无法用最平实的语言将听音乐的感受表达出来,给观众以共鸣。
也许,这些垃圾乐评根本就不是给一般观众来看的,它是用来“炫”的,这种低级的“炫”在其他领域还真是少见,你想,有工程师向大众炫耀自己看过的工程资料么?本来只是专业领域的常识,却用来向大众炫耀展示自己的“品位”,真是“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再就是,难道为了提高音乐品位,老百姓放着其他的事情不做,还得学五线谱,听打口碟,毕恭毕敬听你讲一套音乐理论,跟着你膜拜“大师”,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音乐高”。
难道提高素质就只有听音乐这么一条道,至少我觉得文学比流行音乐还是要靠谱一些。
再就是,艺术素养并不等于技术素养,否则俞伯牙也不会引樵夫钟子期为知音,但是现在中国“伟大的音乐家”们肯定会说:“给农民听的音乐,我不做!”(参见一些音乐人对刀郎的评论)
很大程度上,乐评人其实就是一群窝在自己的狭小的“圈套”里(写一些自恋的博客,几个人相互吹捧)的“套中人”,更何况,这个原本就不大的圈里还满是论资排辈的恶劣习气。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之所以在二十世纪能取代古典音乐成为主流,并不是其思想有多深刻,而是它抒发了一般民众的情感,表达了人民朴素的心愿,这方面的最好的例子,如 英国的披头士 ,香港的beyond,他们难道没有才气?但是你听他们的音乐,从来不会把自己看得有多么高于大众,而是能与大众真正打成一片,成为民众的代言人,民众也永远记住了他们。
而大陆的情况,就完全相反,代表西方大众的摇滚乐到中国摇身一变,成了被精英们用来标榜品位的工具。大陆的“主流”乐坛,喜欢把流行音乐高雅化、精英化,顺便还嘲笑别人“没品位”。
现代人崇拜一个流行歌手,绝对不同于崇拜一个帝王。歌迷喜欢他,是因为感觉他唱歌表达了和自己相似的情感,离自己很近,像是自己的朋友,心灵上感觉没有距离。买他的唱片是对自己平凡生活的肯定。
而从种种负面消息上看,大陆的很多流行歌手心里却是把自己当帝王当伟人一样要让大家膜拜,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要“征服”歌迷,我们好端端一个人,干嘛等着让人“征服”?不要那么造作,不要那么自视甚高,满口高级词汇,我们需要的只是朴素的平平实实的感动。
从地理上来讲,大陆流行音乐离我们很近,但是从心灵上来讲,大陆流行音乐离我们的距离却几乎比新加坡还要远,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陆流行音乐?
(在大陆所谓主流领域里,我只欣赏羽泉)
本帖链接 [url]http://bbs.ent.tom.com/bbs.php?forumid=162&threadid=5212&page=1[/url]
主题:Re:大陆流行音乐大批判
我只欣赏胡彦斌!~
本帖链接 [url]http://bbs.ent.tom.com/bbs.php?forumid=162&threadid=5212&page=1[/url]
主题:Re:Re:大陆流行音乐大批判
我也只欣赏胡彦斌
本帖链接 [url]http://bbs.ent.tom.com/bbs.php?forumid=162&threadid=5212&page=1[/url]
主题:Re:Re:Re:大陆流行音乐大批判
一针见血啊!我强顶!!!!!!!!!
顺便作一个学习笔记:
(一)什么才是真正的民谣?就是真切地反映了民间疾苦,老百姓口头的文艺创造(如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它在艺术上也许是粗浅的(从“专家”看来),但是在民间却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它不是别的,它就是民间生活本身。
(二)何谓“中世纪”特点?就是把作音乐看成一项高贵的神圣的事业,要高高在上的引导大众,要追求“永恒”,要万代流芳。
道貌岸然的大陆“主流”音乐圈在市场上没有取得什么可喜的突破,但是在对待新生事物上,却像一个“怨妇”一样充满着愤恨,周杰伦火了,骂周杰伦;刀郎火了,骂刀郎;网络歌手火了,骂网络歌手 ……好像都是这些人玷污了他们心中“神圣”的音乐,真是十恶不赦,罪大恶极。(对比香港乐坛对刀郎和网络歌手的礼遇,真是天壤之别!)
难道为了提高音乐品位,老百姓放着其他的事情不做,还得学五线谱,听打口碟,毕恭毕敬听你讲一套音乐理论,跟着你膜拜“大师”,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音乐高”。
(三)流行音乐之所以在二十世纪能取代古典音乐成为主流,并不是其思想有多深刻,而是它抒发了一般民众的情感,表达了人民朴素的心愿,这方面的最好的例子,如 英国的披头士 ,香港的beyond,他们难道没有才气?但是你听他们的音乐,从来不会把自己看得有多么高于大众,而是能与大众真正打成一片,成为民众的代言人,民众也永远记住了他们。
而大陆的情况,就完全相反,代表西方大众的摇滚乐到中国摇身一变,成了被精英们用来标榜品位的工具。大陆的“主流”乐坛,喜欢把流行音乐高雅化、精英化,顺便还嘲笑别人“没品位”。
再说上两句:
朴树耐听的歌也就那么一两首而已,他还不具备掀起什么大风浪的能量,至少从产量讲,他还未满十八岁,远不足多虑!
至于胡彦斌 ,其他不说,就是长的有点女性化,表演动作也有点女性化。
本帖链接 [url]http://bbs.ent.tom.com/bbs.php?forumid=162&threadid=5212&page=1[/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