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称为“科学美术”,是采用艺术造型的手段和技巧(比如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电脑美术等),用生动、形象的方法去表现科学技术的内容,使人在美的感受中,在强烈的艺术形式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学到科学知识。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他们的作品因为运用解剖学、透视学而举世闻名。无论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创世纪》还是《雅典学院》,都体现出结实、准确的人物造型。随着科学的进步,如今人们对光学、色彩学有了更深的研究,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新兴软件的不断更新,更推动着艺术家的想象力,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美国的波普美术王子安迪·沃荷的作品就是使用现代印刷技术绢印版画,重复印刷出蒙娜丽莎、玛丽莲·梦露头像,构成沃荷式的作品,他的超前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使他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
在美国,美育与科学更是紧密相联,在中小学里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科学实验后,在写的研究文章中配上一幅画,就像科普插画一样。在幼儿园里,老师则利用美术手工制作课,让小朋友在动手动脑中学到科学知识。有一次,老师给小朋友讲太空宇宙知识,就是利用美术手工制作太空模型,来表现星球之间的关系,让他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宇宙空间。
课堂实录:"飞向太空"手工制作
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过期的太空杂志和太空图片,以及泡沫板、白纸板、废乒乓球、网球、高尔夫球、彩色的小塑料球、水彩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老师:大家知道宇宙很大很大,没有边界。宇宙里有无数的星系,其中一个星系是银河系,银河系里又有很多的星系,其中一个星系是太阳系。
老师一边说,一边把一些美丽的太空照片投影在白墙上,小朋友们发出了一阵阵惊叹声
老师:我们先来看一看太阳系的太空图片,你们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吗?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围绕着太阳转呀转的就是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老师又讲解了八个行星不同的颜色特征、远近大小、名字的来历传说和神话故事。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老师:没有人知道我们的祖先是从何时开始仰望星空的,也不会有人记得到底是谁首次发现了金、木、水、火、土这5颗行星。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当星星们明亮的身影在天上穿行时,曾经引起地球上不同地方、不同年代许多人的注意。1609年,有个大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把望远镜对准了天空;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注意到了双子座中的一个天体,最终确认它是一颗行星,以希腊神话中天空之神乌剌诺斯命名。天王星在合适条件下用肉眼也可以观察到,此前的天文学家曾经看到并记录它,但没有想到这颗颜色暗暗的星星会是一颗行星。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在预测的位置上又找到了一课新行星。这颗行星的颜色好像海水,因而以海洋之神尼普顿命名。
老师:我们现在做一个太阳系或银河系的模型好不好?
小朋友:好!
老师给一部分小朋友发了泡沫板,一部分小朋友发了白纸板。泡沫板和白纸板的大小大约1米×0.5米
老师:现在每人一块泡沫板或白纸板,大家用铅笔在板上做好记号,什么地方是月亮的位置,什么地方是太阳的位置,什么地方是八大行星的位置。
小朋友们在板上煞有其事地画来画去
老师:选择纸板的小朋友,用剪刀剪下杂志上的星球照片来代表星球;选择泡沫板的小朋友,请用立体的彩色小球代表星球。
有的小朋友用剪刀在泡沫板画好的位置上,相对应地上下左右剪了几刀,再用小刀挖下一些泡沫,形成了一个洞,把彩色小球的一面涂上胶水,贴在小洞里;还有的小朋友在旧杂志的图片里找到合适的星球照片,再用剪刀小心地剪下,贴在纸板上
许多小朋友用黄纸剪下一个圆代表月亮,用橘红色的纸剪下一个圆代表太阳,用蓝色的纸代表地球,有的小朋友还用铁丝做成土星的光环插在一个小球的外围,固定在泡沫板上
老师:好,现在做得差不多了。我们给纸板或者泡沫板涂上太空背景颜色。太空背景颜色可以是蓝色的、全黑色的,或者是银灰色的、白色的都行。
小朋友们拿起毛笔蘸上颜色,在纸板上刷了起来,有的涂上全黑的,涂完后,趁未干时,再洒上闪闪发亮的银粉,感觉真像满天星辰;有的小朋友在月亮上插上一个美国国旗,有的在地球上画下七大洲五大洋;还有的小朋友甚至用纸折叠了一个人造卫星,再贴在太空中
最后,老师把每一个小朋友的作品靠在墙上,做最后的检查并修补完成。我欣赏着小朋友一件件闪着科学之光的艺术作品,
圣氧空气净化器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充满了童趣却又一目了然地把宇宙之中太阳系里的太阳与八大行星的关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