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部分:
时间已过去了四年。
北齐覆灭了。
第五年的春天,他在桃花树下摆了两碗酒。
北周又一次吹响号角,集结大军。
晋阳被攻破了,皇帝高玮逃到了邺城,
面对即将亡国的命运,面对城下抱有哀兵必胜之心的将士,皇帝把准备好的激励士气慷慨陈词忘得一干二净,呆立了半响,忽然大笑不止。
他作为众军中的一员,仰望高台,
想,军心未战而先失,什么都完了。
时间回到武成帝河清四年,这是兰陵王高长恭时代的开始。
北周集结大军,包围洛阳,兰陵王高长恭为中军统帅。
兰陵王率领五百骑冲入周军阵营,一路杀到金墉城下。
夕阳,勾勒侵染出城墙轮廓,城上战旗被风缓缓拂动着。战火残烟聊聊直上
金墉被围几天,人人都已疲惫不堪。
城下周军人马叫嚣着,嘶喊着,没个完。
一时间混乱了,杀成一片。
金墉城内一片肃静。他们观望着,不知来者何人。
兰陵王戴着红色的鬼面,一路冲在最前面,
周军的箭齐齐地射过来,带着风以及血的味道。
风声过后,鬼面摔了出去,露出风华绝代的面容
兰陵王大喝道,
此乃北齐兰陵王高长恭!
金墉城上沸腾了,军士呐喊着,配合着兰陵王的先锋队发动攻势。
大捷之后,
军中庆功分赏赐时,他用笛子吹了一曲。
新将入阵谱弦歌,
共识兰陵贾舆多。
制得舞胡工欢酒,
当宴宛转客颜酡。
后来被另外的同僚改了编成军中舞蹈,颇受欢迎,慢慢传开了,最后定了个名字,
《兰陵王入阵曲》。
他坐在桃花树下,向对面举起酒碗,
说:主上昏庸无道,没有殿下您的北齐最后竟连一个鼓舞士气的人也无。
然而那对面并没有人,只是残影而已。
残影。
他干完这碗酒,拿起笛子放到嘴边。
风来了,吹散了桃花,时光从云际间快速的流逝了去。
ENO的后记:
我杜撰了一位兰陵王的下属。他在片段的最后吹了《兰陵王入阵曲》
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以此祭奠被昏庸皇帝赐死的兰陵王。
而面具据后来的考证,实际上应该是那个时代的盔甲附带的面罩一类的东西。但是民间传说和舞曲里则沿用了面具,更有趣更戏剧性。因貌美而带面具的兰陵王,更符合民间的想象。
《兰陵王入阵曲》,隋朝时被正式列入宫廷舞曲,到唐玄宗李隆基定其“非正声”,以后渐渐国内失传。于此之前,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唐代将此曲传入日本。后,此舞在日本民间流传更广了。
直至一九八六年才从日本重新传回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就功勋来说,兰陵王作为一个短命王朝英年早逝的将领,从战绩、参与的战争规模、以及参战时间来看,在历史上算不上太出众。却在民间享有极大的声望,恐怕也跟他那著名的美貌有关。
另一方面,
作为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在高澄的六个儿子中,只有兰陵王高长恭生辰不详且母姓难考。由此推测,兰陵王的母亲极有可能身份不高,地位低下。高长恭少年时代很难说是一帆风顺的。为什么可以做到礼贤下士关爱下属可能也是因为最初就了解或体验过民间的困苦。
兰陵王因皇帝猜忌,被赐死之际,烧毁了别人向他借债的所有凭据。
之后4年(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