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及战略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90 回复:2

[其他] 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及战略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姒墨妃墨。

ZxID:55531909


配偶: 七染
9.12/9.29/10.30周年(>ω・* )ノ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9-14 0

一.武术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

1.传统性

传统文化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几千年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已经失去生存土壤濒临灭亡的“过去时”,它与科学技术以“创新”为生命力,呈价值取向的反向几何级放大。中国武术的价值的珍贵正在于它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的珍贵还表现在它是古代人生活行为在今天活的展示,因此极为脆弱。如果有一天传统武术真的实现了“现代化”,它的价值也将荡然无存。

2.搏击性

    搏击是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手段,获取猎物征服对手的胜利的愉悦,是从古至今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主题。“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人类文明产生之后,用某种规则予以限制,或以某种形式予以嫁接,在规则之下表现出来的人的能力,就是现代体育产生的根由。对抗双方震撼人心的宣泄,野性的回归,不仅存在于搏击性项目,例如足球比赛就是演绎了古代战阵的对抗。无论是对于运动员还是观众,体验对抗都是走进体育场最直接的目的,它是一种精神上、体能上原始对抗能力在现代社会不发生退化的锻炼,是一个民族必须培养的品质,是作为体育竞技最直接的价值取向。

武术比赛的本质应该是让选手、也让现场的观众同步体验胜利与失败和这个充满悬念的过程。恢复武术产生的土壤和环境,让武术“打”回原形,这也是让武术在与之相适应的产生它的环境里自我矫正、自我检验,“顺其自然”地优胜劣汰。最大的意义还在于让我们冷落已久的技击方法在实战中打上中国武术的烙印,完成迟到的“专利注册”。这是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最高的价值取向。

3,独特性

    中国武术对于人类的最大的贡献是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家学说的精髓,突破了搏击中力量决定胜负的传统观念,突破了主要由四肢作为攻击手段极限的搏击术,蕴涵着一种东方古典的礼仪道德和修养,是一种阳刚阴柔完美结合的美学理念,它体现了一种武学中完美的艺术性,它从一个更高的境界上符合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传统武术以技击为立身之本,他们的魅力决不局限于赛场之上,传统的武德要求习武者在生活中谦谦如君子,上场如猛虎,相交无小人,尊师重道,对为师者提出了极高的道德要求,反过来也成为一种群体的道德约束。在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中更显其存在的价值。

二.中国武术传承推广的现状

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评判标准的武术比赛。

    第一.专业运动队。为了把武术推入奥运正式比赛,在全运会以及国际正式比赛上推出自选套路竞赛项目。它割断了武术的技击和另外的价值取向: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割断了武术的群众基础,而追求服装艳丽、动作高难、音乐震撼,其价值取向在戏剧、舞蹈、体操已有完美的演绎,是一种价值取向的重复和模仿。这条路线已经由唐代公孙大娘到中国戏剧完成过一个极高水准的循环。

    武术套路竞赛以表演代替技击,表演形式艺术化。艺术品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以视觉的;中击才能感染观众,它必须适应艺术品籍于存在的客观规律,那就是不断地出新。仅仅几套规定的竞赛套路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散打:体育主管部门意识到套路竞赛的不足,推出了竞技散打。但散打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竞赛规则等都接近于西方的拳击和其他外国搏击项目,没有树立一个明确区别于西方搏击的特征性的形象符号,放弃了中国武术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因素,拳套也限制了抓拿打掷等技法的发挥。

   第三.群众业余传统武术体育项目:主管部门把所有传统武术项目统统归之于“群众业余体育运动项目”。一次冠以各种名目的“国际武术比赛”,上千块金牌已经司空见惯。没有观众就没有票房收入,比赛靠赞助,赞助商看中的是人气,各级组织又靠什么来吸引人员参加呢?想不出还有什么资源来维持这样的运转,消耗的却是祖先留下来的武术的无形资产。这说明单纯靠市场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传承和发展的问题。

    雅典奥运会后,国际奥委会公布了奥运会备选项目的第一轮投票结果,空手道以49%得票率力压壁球、高尔夫球,排在所有候选项目的第一位。太极拳练习人数“世界第一”却不能得到相应的认可,这说明普及的健身性的武术在现代体育竞技舞台上的局限性。

    第四.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武林大会》以传统武术技击为表现形式,使武术的审美选择发挥到无限,首先传统武术技击结果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招式的丰富性,多变性,任何招式的不可预知性。其二,没有一场武术比赛是固定的同一个对手,这巳经决定了每一场比赛都是一场并非人为安排的新的演绎。其三,传统武术的流派独特的地域性特点,它们因其产生武术的客观存在的独特性而决定武术技击的独特性,每一种技击术相对于另一种技击术都存在新奇性,这本身就是另一个看点。另外武林争霸、华山论剑从来就是作为传统武术的传奇。这是一个具有无限价值的宝库。武术比赛中发掘它的价值。

    但《武林大会》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它需要脱离娱乐性节目的窠臼与体育正式竞赛相衔接。解决体育竞赛的大空间,全过程、全接触和电视节目时空限制的矛盾,真正做到无剪辑,无演绎。它同样不能靠一己之力解决传统武术的所有问题。要把传统武术技击比赛推上正式比赛还有赖于各方同心协作,全力配合,这是问题的真正症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能不走。

三.中国武术发展战略之前瞻

    日本通过举办奥运会,把柔道争取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韩国通过举办奥运会把跆拳道争取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历史也给了中国同样的机遇,但中国武术却离北京奥运会正式比赛渐行渐远……

    更为可怕的是,传统武术家、教练出于出路考虑,自愿地把所学技战术融入了奥运项目,在用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滋养着这些项目,实际是奥运项目柔道、跆拳道及其他外国热门搏击术在变相蚕食着中国武术和武术发展的空间。1964年东京奥运会,柔道被列为比赛项目,大批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教练投入柔道运动,这些中国摔跤运动员用中国式摔跤技术在柔道比赛中争金夺银,并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柔道流派:区别于以日韩为代表的“亚洲技术型…欧洲力量型”的柔道”中国式散手摔”。而中国式摔跤这项远比柔道历史悠久得多的中国古老传统的运动至今难以获得世人的认同和恢复。

    谈论武术的技击并不是否定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健身、修身、养身以及独特的美学观念的存在价值。这些价值因其或几十年或上百年社会存在及客观功效已被世人所公认。面对这样相互包容、相互兼容或相互矛盾的价值取向,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求同存异,为各自创造适应的平台,以延续它们各自的本质的客观价值和赖以生存的环境。

    传统武术从古代来,我们就还它古代产生它的环境,让它还原于技击;健身太极拳离我们的时代最近,就让它回到晨练的公园、学校的操场;独具美感的竞技武术自选套路就让它们活跃在舞台或荧屏。都是“顺其自然”,但保护传统技击的“自然”,难度之大不可同日而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中国武术技击离我们太久了,当前尤其需要创造性地工作。因为各种原因,现在研究主要由民间开展,缺乏资金及各方面的扶持,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研究成果也很难得到认同,许多技击内涵从此消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入奥运并不是中国武术当前最迫切的选择,至少在中国武术价值取向定型并完成具像与表现形式的“商标注册”完成之前。

    让民众与市场选择最有魅力的项目作为我们的“国家规定竞技项目”。

四.选择,是一种艺术品味,是一种文化修养

    老子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种广泛适应性的规律,如果只在枝节细微之处过分用心,就会丧失广泛适应性,这个规律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长久保护这种规律,应该遵守三项原则,“慈”“俭”  “不敢为天下先”。

    中国武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看似强力推广,却是有选择地推广。对于面临失传的传统武术技击显得反应迟钝。

     当今世界奥运会的影响力空前扩大,搏击技术无国界,以哪个国家的名义在奥运会上先入为主地出现,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地位、软实力的体现,实际上也占据了吸纳甚至同化别国博击术的有力制高点。

    空手道可能在伦敦奥运会上成为日本的第二个奥运会正式的技击性竞赛项目,这是最接近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术。中国传统武术会不会像中国式摔跤一样,只有在奥运会空手道竞赛中“为国争光”,或者是在空手道竞赛中形成一个以中国传统武术技击方法“创新”的空手道流派呢?

保护一种传统既需要一种艺术品味、文化修养,更需要一种不需要理由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日本人用行动证实他们比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们因此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既表现在日本人时时处处表现出的自信,也表现在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表现出的思维的缜密、不可胜数的经济收益,甚至也表现在各种赛场上他们永不服输的顽强。


[ 此帖被姒墨妃墨在2015-09-14 15:40重新编辑 ]

kiara怡

ZxID:2575089

等级: 热心会员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11-01 0
谢谢亲,学习了新知识。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9-14 0
已审核。

武士的前景确实比较堪忧啊,感觉现代武术跟原来印象中的已完全不一样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