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乃引用黄平的,我去看了原帖,底下争论果然激烈。如果单说穿越是对现实的逃避,反映了当下青年无力应对现实危机的精神困境。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他也从精神层面解释了穿越题材如今大热的缘故。这是文本的社会属性。至于冒险故事说,那是单从文本类型而言。
因为中间主要运用的是萨特的哲学观点来做论据支持。于是我这段集中说萨特。乃贴的第三篇,《想象中国的方法》。我还没来及看。此处先不提。将来可以另占楼吧。嘿嘿。
现在来说萨特。谢天谢地,你提的是他。我的哲学烂透了。因为萨特强调人的现实存在,关心人的价值与命运。并且写出了《苍蝇》、《间隔》这样的文学作品,我才有兴趣读了他的著作。否则真不知从哪说起。
我看了下,你评的时候运用的是他的两大块:存在主义和自欺。
先说存在主义吧。所谓的“他人就是地狱”。如果单纯只从穿越者的角度来看。穿越是一个契机。是自为存在在这被穿越的选择后赋予当下处境以意义。
人的存在和本质开始是分离的,处于一种冥冥状态。这是自我。也是虚无。当人投入存在以后开始对自己成为什么样的,有了本质的规定。所以,一个人要做人,取决于他的自由选择。取决于他将要建立的社会关系。
因此从这点说,“主人公试图扭转命运,即拒绝成为梅洛洛”是有可能性的。你说的二元分裂后人存在的超越性,开放性我理解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萨特很强调人的个体性。或者说好个体性优于社会性。所以那个世界对人的影响。可能用异化概念引入会更好。这个我们以前曾经讨论过一点。
再来说自欺。没错,按你给出的萨特所举的例子,那个初恋的女孩,是把谦恭限定物化在了凝固的状态之下。这和把桌子钉在地板上本质没什么不同。
你说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法。在我看,也许还是有着性意味。梅仙月她在享受以才情的标签做吸引力后男子的仰慕。这种精神生活实际是内心隐藏的情欲的一种转移或替代。没有情欲的支配,她的才情也就失去了快感和意义。所以,作为现实性的情欲和作为超我性的精神式的爱情,是分裂的。或者是被梅仙月有意无意的以超我性来维系现实性。
我很喜欢萨特的自由选择。人字这个意义是要通过自由选择的行动赋予的。也就是通俗的说,是自己一撇一捺写就的。英雄和懦夫也不是生就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你引了三个人的学术观点来写评。真强悍。以我看,第一个像是引子,后一个比较平,也好理解。中心非常明确:“欲望与权力的交织,又或者欲望本身构成了权力黑洞式的向心的力量的隐喻”。以“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就基本能理解它。权力也成了欲望满足的一种工具。
我不久前看过德国某位学者观点。他提及洛克和本杰明说过,欲望的最大化就是幸福。(这里,他认为幸福实际是快乐的概念。)马上举例子说明如果加以节制的欲望使得这种原本以为最大化的快乐的感觉实际获得的更大化了。他认为幸福是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平衡的一种追求。所以最后黑体字的部分,我的确非常同意。
整个评看下来,我觉得中间那段最有力度。因为那个对于穿越这个架构本身论述是很有意义的。取的观察点,和使用的论述技术支持都是。倒不是单纯因为用的是萨特。
PS:这文我没看。只单看你说明的剧情。确实白。可你这评。真的是老册那句:评总是比文本身高出一截啊。话说这种超越文本本身,还真是有两面性。评高,可如果我跑去看文,会不会有点失落感?哈哈。
楼主留言:
对于文本我确实有一些过度解释的倾向,不过我写评一向轻率得很,喜欢抓着一个点不放,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强词夺理的说……总之,当不得真啊。
[ 此帖被艾米栗在2012-06-17 17: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