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自己,给出的解答是不是就会完全不同?
沉迷于台湾言情的那个自己仿佛还流年如昨,转过身面对泱泱原创小说,又感觉五味杂陈,恍如隔世。不知改变的是时间,还是心境?
我算是台言的过来人,却又是原创的新手读者,评起台湾言情或可信手拈来,若论起原创作品却只能俯首藏拙,不敢班门弄斧。今日忽然想谈谈这两本不同地域相同类型的台言跟原创,一则是这两本小说都挺有意思,二则也是冲着《二十八岁未成年》这个书名,或许它也代表了本人的某种状态:一方面早已是成年人,一方面却又像个幼稚的孩子。
这两本书讲的都是女主角从现实的自己穿越到另一个年龄的自己,不同的是,《分手不快乐》是从二十七岁回到十七岁,而《二十八岁未成年》则是带着十七岁的心态跳跃到二十八岁后的自己。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后者,姑且先让我介绍前面这本书。《分手不快乐》是台湾老牌作家季可蔷写的一部作品,印象里她的风格节奏缓慢,感情纠结,不过以细腻见长,而且偏爱写婚后恋爱的题材,这本书也是如此。
《分手不快乐》里的女主角胆小自卑,是个孤儿,因深得男主角祖母的喜欢而被收养,并嫁给了男主角。男主角冷漠内敛,在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女主角一直认为自己配不上他,也相信丈夫另有所爱,活得十分压抑痛苦。有一次她从楼上跌下来摔伤了头,灵魂回到了十七岁的自己。
十七岁是男女主角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她爱上了他,他失去了自己最在乎的亲人——他的祖母,并且宣布她将是他的妻子。二十七年的时光不是白过的,表面上依然是十七岁少女的女主角,却开始用一名经历过世事的成年人的眼光重新打量、审视这段年少时光。作者用一种深沉而真实的刻画方式回顾了这段一样却又不一样的重生之旅。女主角体悟到自己曾经的无知和幼稚,反省了自己莫须有的胆怯和自卑,也认清了那个一直被她视为神祗的男主角高傲疏离之下的孤独和脆弱。在他祖母因病离世的那一天,她做出一个跟上次完全不一样的选择——坚定走上去,无声地给了陷入悲痛的男主角一个温暖的拥抱。
同一件事,换一种角度看待,也许结果就完全不同。季可蔷以她老练细腻的文笔为读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昏迷中苏醒的女主角,褪下了灰姑娘的卑微外壳,用平等、理性的方式修补好了他们濒临破碎的婚姻。
《二十八岁未成年》里的女主角,是想把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境交给十七岁的自己来处理。她幻想的是成年人的她事业婚姻爱情已被她扭成一团乱麻,怎么办呢?干脆就叫那个无忧无虑、勇往直前的十七岁的她来面对,或许可以找到一条罗马大道。
《二十八岁未成年》从故事的构思、情节的编排上来说更加开阔大气,也更离奇巧妙。在我以为小说真如作者开篇所说的,又是一次俗套的灵魂穿越时,后面揭示这场从十七岁跳跃到二十八岁的真正原因,我确实完全没有料到(莫非是原创看的太少的缘故?)。
原创小说的故事往往更有想象力,口味也更重,家国天下、历史权谋无所不包。台言总是局限在男男女女的小情小爱这样的小圈子里,故事结构单一雷同,让人一目了然。但是,客观上来说,台言盛行了这么多年绝非一无是处,而原创小说也存在着很多先天上的缺失和不足。
还是拿这两本书为例。《分手不快乐》的人物形象虽然同其他台言相比仍比较单一:英俊的豪门公子和平凡的灰姑娘。不过作者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将男女主角的特质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虽不独特,却很鲜明;对于人物的情感脉络,描写得有条不紊,逐层深入,读者在品味的时候能从作者细腻饱满的字里行间感觉到那种男女之间嗔痴爱恨的,五味杂陈的确切滋味。
《二十八岁未成年》的叙述手法,跟我看过的其他不少原创小说有些类似:文字跳跃,用词生动,写作手法也不拘一格。但是,平心而论,看似奇巧热闹的文字背后,掩盖不了人物刻画的苍白和情感描写的空洞。很多原创作家,粗看很会玩味文字,甚至有时候还有些对正儿八经讲述故事的不屑,或插科打诨的玩闹戏谑,或天马行空的随意发挥,洋洋洒洒一大堆文字下来,却看的人云山雾罩,不知所谓。
总的来说,台湾言情艺术感很强,文艺腔较重,情感的描写比较富有感染力,不过故事的题材,人物的内涵总是过于平板和肤浅,视野总是局限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不知道这是不是就跟台湾本身一样,虽自称宝岛,难免格局有限。原创小说大气洒脱,富有想象力且不拘一格,只不过有时过于随意,常常赘言万千,却不知所谓。
一点小小的感触,不怕大家见笑。这也算是另一种对台湾言情的告别吧!看了这么多年台言,心态和喜好终会改变。看了十几年言情,现在有原创取而代之,不知下一个十几年,还会不会抱有这项爱好?
就用琼瑶大妈这位曾掀起台湾言情小说热潮作家的几个书名作结尾吧——
匆匆,太匆匆
几度夕阳红?
心有千千结,
窗外剪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