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用了鲁迅先生的题目,实在是我处于起名无能中。看到西西八月活动的那个帖子之后,我便去翻我书柜,电脑中的txt目录,寻找那个如果只能留下一本的书到底是哪个。
博尔赫斯深奥但晦涩,暮光之城凄婉但繁冗。如果我选洛丽塔,那么便没有什么理由不选光源氏物语,如果我选众神的风车,那么银河英雄传说我便放弃的没有任何底气。在言情中选一本,那玄幻怎么办,在玄幻中选一本,那历史怎么办,这一本书的选择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最后,我把目光放到了这一本,牛棚杂忆。说到底我用全部生命所承受的是远非一本书,而是对一代大师远去的背影的深切缅怀与无限的敬仰。故,此文不是书评,碎碎念四不像一篇,只是我对于自己所崇敬之人的崇敬之情。
●════════════════════●
最初见此书是在某人的办公室,很早之前的事情了,记得这本书只是因为那封皮是在是古典且简约,而其关键是出版社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我生平所见的第一本此出版社的书非学习类图书。当时敬意油然而生。
第一次读此书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我躲到图书馆的角落里吹空调,刚好看到窗台上放着这本书,便坐在墙角的地上开始看。坦白讲,在那个浮躁的时间,浮躁我看这么一本沉寂的书,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想,只是佩服作者的勇气与大度。勇气是有感于这是我当时见到的唯一一个以回忆录的形式写那个时代的人,大度是有感于那样的境遇那样的经历竟然可以用如此幽默的语言来描绘,可能太多的人是做不到如此的。
然后我去网上查阅了一些季羡林先生的事迹,当时他还在世,而媒体介绍远没有现在那么多,当然声誉也远没有在其逝世之时的那种惊天动地。看了一些对他的访谈还有生平简介,感觉他是一个敢说真话的真实的人,这种真实也许当时不觉得,但是随着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见过的人越来越多,便渐渐开始佩服起这种真实来。至少这种勇敢以及真实,在我自己身上已经流失殆尽。
第二次读此书是一场巧合。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哲学系才子,他当时正在看《冯友兰自述》,见我无聊就给我拿了一本同系列的书,那本刚好是《留德十年》,其实我挺好奇为什么不是梁漱溟的《我生有涯愿无尽》,毕竟同系列的文中除了冯友兰也只有梁漱溟是哲学家。那时候的我对于解放之前那一时间段的事情本能的排斥,所以哪怕是发生在国外,我也不想看。于是和他一起的人就借给了我一本《牛棚杂忆》,我也实在不好意思说我已经看过了,就拿过来又看了一遍。我没有看完,因为他们中途下车了。
第三次读此书是季羡林先生逝世那段日子。说我是真哀思也好,说我是赶潮流也好,反正我是跑到了书店买这本书。其实我当时是想去未名湖悼念的,可惜怎奈当时不在北京。所以只好去书店买书去了。这一次,我读的十分之认真,读的时候,旁边放着很多种颜色的笔,用来标记,这是我看其他任何一本书都没有的,教材除外。也许是有受到媒体宣传的影响的缘故,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我真的触动了。我不会因为一本书而忠于一个作者,但是我会因为敬仰一个作者而喜欢他的每一本书。
●════════════════════●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 是和泪写成的。 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 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 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 它带去的不是仇恨的报复, 而是一面镜子, 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 丑和美, 照见绝望和希望。
若说共鸣,我想未必。正如我妈说我的,我生于五千年来中国最为繁华的时代。因此我也无法体会季羡林先生所描绘的千载难逢的地狱般的时代。所以,我所感动的是对于作者本人的一种敬仰,这种敬仰源于作者对于传承以及反省的责任意识以及对于是是非非的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于自身,于他人,于社会。
写回忆录本不需要勇气,但是如果回忆的是一段讳莫如深的历史,那便需要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生生的撕裂陈年伤口的勇气,而且撕开的人还是他自己。
名人出回忆录的很多,感慨人生着居多,歌功颂德者也不在少数。有的说年少荒唐,有的说青年得志,有的说老来悔恨,我看的不多,看过的也就在这几种吧。但却是在没有见过如此书一样,将伤口割裂,将病痛置于人前。伤口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这病痛也不是。
有的时候,回忆的勇气也不仅限于剖析自己,也在于剖析别人不敢剖析的历史。这大约就是勇敢之人与其他名人之间区别。他们一生之于所研究专业的最前沿,靠的是一种执着和虔诚,于是这种精神便渗入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绝大多数人选择遗忘、视而不见的的时候,季羡林先生选择站了出来,选择写了出来。虽然这于其声名地位不无关系,但是在此书刚出的时候,与其名相当的亲历历史者也并非没有,而回忆历史者,未见。
我原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万物按客气地加以叙述。但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从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了。
在我开来,有如此经历着,所写的如书中之话语,已经算是很客观的了。字字珠玑,句句刀剑,这便是那个时代所留下来的深入骨髓的印记。
●════════════════════●
以前认为,那是一段早已远去的历史。至少这和清朝的覆灭、新中国的诞生一样,只是一个历史事件,只不过知道的更加少而已。如果不是当事人站出来说,我是永远也无法理解那个时代是怎样的病态,而留下的是怎样的伤痛,简直是有点天方夜谭,然而,这是事实。
人们常说历史是胜利所写的。的确,历史是胜利者为自己写的功德碑,为失败者所写的墓志铭。而我们所看到的,也都是经过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加工润色过的。可是如果一段历史没有胜利者会怎么办?如果所有的人都是输家怎么办?遗忘。大多数人的选择了遗忘。古往今来找不到一段相似的,找不到可以比较的,于是我便以偏概全了。
或许我们都该读一读者本书,记住那段褪色的历史,记住那个纷乱的年代。
若说多全面,此书不尽然。《牛棚杂忆》所记录的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个学术泰斗所经历和所遭遇的,这当然不能代表那个时代,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罢了。然而,言者身份特殊,而经历纵观历史也是特殊的,那么就更加引人深思了。
书中有很多季羡林先生的心理活动感想以及反思。一个知识分子的反思。从历史唯物主义来讲,这个反思并不全面,或者说反思的只是文革本身的一些角度,然而,对于这些角度来说,就像季羡林先生自己所说的真正的问题在于事实上教训并没有被吸取,经验也没被总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此书也远非文革的全部。这么说吧,如果想通过看这本书来了解那个时代的话,此书也不是面面观。但是却的的确确可以了解的是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现状。怎一个惨字了得。客观来说,这也绝非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状态,因为在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是社会的少数族群。不过我也会想,如果本应该处于社会精英阶层的人也遭此境遇,那么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哪?这也许要去那些有关知青的纪实文学中去找了。
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写道“以我的感受,大人物的经历不管多么悲惨,也不能和小百姓相比。大人物的冤屈总容易解决,小百姓们如果没碰对了人,碰巧了机会,也许很难得到命运的晴天,......我想,至今天下还有多少人含冤未平,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去的?”
我曾经很认同这句话,但是看过《牛棚杂忆》之后很看法有了一些改变。我同样认同这一说法,但是对于大人物也有了更多的同情。因为时代的洪流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恰恰就是那些最身高马大的人。而这种冤屈容易解决的原因在于这种冤屈本身实在是大的很。
说道《牛棚杂忆》我便不由得想起了巴金先生的《随想录》,我对于勇敢的敢于直面别人所不敢直面的历史之人有着一种发自心底的崇拜,于是,我便认为《随想录》是巴金最伟大作品。是不是只有成为了大师,是不是只有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才会有这种勇气。
季羡林先生淡泊名利,一生钻研学术。此书也饱含了他的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季羡林先生的文笔是幽默的,或者说是诙谐的,态度是诚实而宽容的,而记录的事件却是残酷的。细小之处,告诉我人生总是祸不单行的,天堂也绝非久留之地;宏大之处,那段历史告诉我无所约束的人性解放,就是人性的灾难。这便是第三次读此书之后,我的感受。
●════════════════════●
三十年过去,有的被记住了,有的被遗忘了。而今我们知晓千年之前的历史,知晓百年之前秘闻,却独独忽略了三十年前的记忆。不知道几百年后,人们是如何看待此时此景的。
人与法永远是对立的,但是人到底还是离不开法的。法与制是文明的基石,而非道德,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仅仅依靠道德,最后只能是人性的丧失。
对于文革的认识不应该仅限于历史课本,或者《霸王别姬》。那是一个妖孽横行的年代,人们的所作所为难道只是出于对政策的忠诚吗?我想不是,那是最终体现的就是人性最丑恶的一面,而恰好时代给予了这种丑恶一个正当的合理的展示途径。这就好比《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迫害玛琳娜的那些暴虐的妇女们,难道她们就是高尚和贞洁的吗?折磨的结果只能使人堕落,而不能使人升高。这就如同一些社会学家所研究的那样,那些在游街中表现最为激烈的人,恰恰正是欲做而不得反而彰显高尚的人。这大约也是算是一种原罪吧。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写到: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卷轴长的一眼望不到边际。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维系其社会基础的一个重要反面是血缘,而后又演变为人际关系。我挺认同这个观点的,而这人际关系一多便衍生出了许多不为外人道也的伎俩,宫闱秘闻也好,官场权术也罢,人性中最为自私卑劣的一边便被隐藏在了隽永的历史真相之下。而文革十年,便一下子将其爆发出来,摆在台面之上。人人都保着一个火药桶,随时准备袭击别人,随时防备被人袭击。
国人一向是重视历史的,这种意识之强烈是非炎黄子孙所难以比拟的。莫说古代科举,即使是现代的高考,历史也是不可绕过的一项。就算是理科生,语文也还有文言文。也许恰恰是因为这种意识之强,所以对于最为惨烈的短期历史,便选择了遗忘,选择了自欺欺人。所以季羡林先生是勇敢的,是真实的,就是因为他站了出来,说了出来。用一种黑色幽默的口吻,诙谐的笔调,蕴含着对社会深刻的反思。
●════════════════════●
季羡林先生逝世之后,各种赞美之词铺天盖地,大有一副中国学术界大厦将顷之势。季先生生前说,自己不是国宝,更不是国学大师。他一生做追求的就是做一个真实的人,诚实的人,敢说真话的人,他用他的一生实践了一个学者的良心,一个学者的责任,这份真实,这份责任,这份崇高,正是我最为崇敬的。
缅怀一个已经逝去的为文字而执着一生的人,我想读他所写的文字远比宣扬他是一个什么领域的大师而来的实际。若想了解季羡林先生其人其事,可以去看《留德十年》,可以去看《牛棚杂忆》,若还有心有精力亦可去看他的那些学术报告,可以参见一些访谈录。至于媒体之浮夸,看看也就罢了。
而今,有时我觉得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了,便拿来翻看此书,深感于最后四字:由她去吧。
我只想以此文,以《牛棚杂忆》为引,向季羡林先生,巴金先生,杨绛女士,章诒和女士致敬。向那些敢于站出来记录和反思那段被遗忘的历史的人致敬。
季羡林先生说:荷花正在冰下冬眠,做着关于春天的梦。
春天终将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