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ff0000]《车站》 作者:商采薇[/color]
[color=#cccccc] [/color][color=#666666]一个双目失明的男老师,一个敏感聪慧的女学生,一段感天动地的师生恋,一部当年震动榕树下的小说。
落叶不香,但是每一片落叶,都有太阳的味道。
每一根琴弦在迸断的时候,都会发出一声嘶哑的呼喊,它不愿意在沉默中死去。
" 章老师,您等着我,我一定会来找你!一定!”
"柳笛,如果有来生,如果来生我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会在这个车站上——等你"
[/color]
我想说这书让我想起了琼瑶的《窗外》,好久没读这么文艺腔的文了,虽然有些话真正读出来会酸出鸡皮疙瘩的,但是不得不承认我被它感动了。虽然不晓得为什么男主总让我想起海子,所以总是想象不出那种阴郁的美感,那个时代的文学青年总让我联想到乱蓬蓬的头发和黑色大眼睛框。。。土得时代鲜明 [s:257] 虽然男主的外表对我没有吸引力,性格也没有(我不是冰山控),他的才华太过耀眼,理想的不现实,不过依旧还是被感动了,谁叫这是小说呢,可以理直气壮的理想化。
文里有些引用的话还蛮欣赏,虽然这些都算得上是为结局的铺垫,可是,我想或许这是一个小说必然的结局吧,再走下去不是太过琐碎而残酷的现实,就是梦中的童话世界了。。。
“悲观主义是情绪的产物,乐观主义是意志的产物。” ——法国的哲学家阿兰
“名誉是什么?说白了,名誉就是别人对你的看法。你有没有好的名誉,不是你自身是否清白的问题,而是别人承认与不承认的问题。因此,从古至今,多少人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捍卫自己的名誉。这样做实在是一个最无奈而又最有效的选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容易体谅活人,却很容易体谅死人。对于活着的人,人们很容易想起他的坏处,而对于死去的人,人们很容易想起他的好处。所以用死亡证明自己的清白,虽然会搭上一条性命,却多数都能达到目的。只是,每一条求证名誉的鲜活生命,都能更深一步验证了这个社会的残酷!”
[color=#ff0000] [/color][url=http://www.paipai.fm/r4584473/][color=#ff0000]http://www.paipai.fm/r4584473/[/color][/url]
[ 此贴被以撒、西露达在2010-01-12 13:4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