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table=80%,#ffffff,#000000,5][tr][td] [align=center][b]影片简介[/b]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是由Christophe Barratier导演的电影。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align]
[align=center][attachment=11409593][/align]
1949年一月十五日,在所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我确信自己人生的最低谷来到了。那是一个为“再教育”孩子们所设的寄宿学校,名为池塘之底
[align=right]——克雷芒马修[/align]
[b]第一旋律 池塘之底‖他的故事,还有我们的[/b]
由那本日记所引出的,那是马修作为学监的回忆;而由那些旋律引出的,是真实。克雷芒马修,是个有着音乐梦想的男人,可惜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贝多芬,他并没有遇到属于自己的机遇。人生其实往往如此,你所热忱怀抱的和现实背道而驰,马修直到最后也只是一个教音乐的老师,但我相信,他很满足,为自己的人生。
就像流畅的黑色笔迹一样,池塘之底有着灰白的墙,黑色的栅栏,还有一个守在栅栏前苦苦等待星期六的孩子。那里的校长是个刻薄人,我并没有因为马修的善良对比而贬低他,事实的确如此。他曾经这样淡淡地嘲讽:“每个刚来的人都像你一样有同情心。”而马修也被学校里的一系列恶作剧弄得害怕了,试想,第一天工作就遇到了流血事件换做谁都会有恐惧心理的。他会怎样做呢?是适应这个学校的刻薄守则吗,还是。。。
[b]第二旋律 行动-反应原则‖刻薄的规矩[/b]
我可以这样说,这所学校的规矩明显的体现出了制订它的人的性格。孩子们,无论他是怎样的淘气,无知,满嘴谎言,他都是个孩子。而作为教育者来说,他们对孩子们的感情可以是生气,愤怒,痛心,却不该是恶毒。行动-反应原则,一开始我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只是觉得为了找出凶手而惩罚无辜的人是不对的,仅此而已。
但我慢慢发现,这个错误的惩罚原则导致孩子们越发的恶劣起来。哦,也许这仅仅是上位者的一个发泄工具也说不定,受苦的只是无辜的孩子。而马修,他又做了什么来无声地反抗这种规矩呢?
[b]第三旋律 高音与低音‖孩子们和他的合唱团[/b]
马修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把这寄托在了一群孩子身上。指挥孩子唱歌的时候,分配孩子们的高低音的时候,他的脸是带笑的,或许此时,梦想的翅膀已经飞起来了,就像所唱出的一样。
这是一段秘密的时光,它被埋藏在马修与孩子们的记忆力,又随着死亡而带走。但无疑,这个不完美的合唱团不仅改善了孩子们的心态,成功塑造了一个音乐家,也注定是他们心中灰暗时光中的一抹亮色。大家通过合唱团组成了一个整体,当然,也带着他们一向反感的老师的角色,马修。
就像多年后的莫杭治已经忘记了他们学监的名字,却依然记得那个头发秃顶了的善良先生。
[b]第四旋律 眼神里有什么‖感激还是渴望[/b]
我不得不说,马修的秃头实在是挺搞笑的,但一旦他专注起来,眼神却是严肃认真的动人。我想我会记得那次在伯爵夫人面前的合唱,他和莫杭治彼此对视的眼神,和从前的认真都不同。那是一种期望,对自己未完成梦想的期望,我猜测马修的心里曾幻想过莫杭治曾够代替他成功,而当那次合唱完美的独唱结束后,马修是欣慰的。而对于莫杭治来说,他美丽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自豪,和被人所原谅的感激,是种新生,我这样想。那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不仅仅是这两个人,这所“池塘之底”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渴望,而大多数的,是自由。“风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往大海,飘向空中,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呐。”
池塘之底的孩子,渴望自由的心,请你别停下,飞往大海,飘向高空,自由翱翔吧。
[b]后记——[/b]
“我叫做克雷芒马修,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
但却把梦想转化成另一种力量,或许我们能称之为希望,抑或是前方道路上的光
[align=right][b]右括号影评之<放牛班的春天> 终[/b][/align][/td][/tr][/table]
[ 此帖被右括号在2013-01-13 13:5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