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或许是一种病
我们都是患者
轻度不影响正常生活
重度则有可能名扬九州——呃,比如芙蓉姐姐
感染无须惊慌,它只宣告成长的开始
可怕的是痊愈
它说明,您的少女心,已经熟了
衰老将至,节哀顺变
PS:八月长安的《你好,旧时光》(已出版),网络原名《玛丽苏病例报告》。写得很不错的文,推荐给生于80年代的同学们。
http://www.paipai.fm/r5145995/ 喜欢看文,习惯霸王;不过在《玛丽苏》,很厚道地章章留痕(爪子印,爬过)。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玛丽苏,我发誓,这是我在网路上看文最认真的一次,因为有共鸣有感悟。
不同于大多数YY文中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主人公,余周周就在我们身边,像一个老朋友,亲切而怀念。小时候的记忆被我们尘封了太久。想起高三毕业的暑假,和一群结识不久的朋友聊起以前,惊奇地发现,我们的童年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读一样的教科书,做着一样的傻事,讲着一样的笑话,看着同样的风景,成长的横截面虽然面貌各异,但本质不会轻易改变。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在想什么,这种群体认同的感觉太美好。
哪个少年不轻狂?在年少时小小的私密世界里,我们都曾经以自己为天地;一点伤痛那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一点欢喜就该敲锣打鼓大肆庆祝,我们一定背负了重大使命,以下省却500字。渐渐发现,就算没有自己,地球照样公转自转,于是转而沉默。私以为这是成长的一个转捩点。认识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现实,要经历多少次跌倒爬起,因人而异吧。因成长环境的原因,周周过早认识到,也就过早地成熟了,成熟得令人心疼。在余周周弯腰鞠躬、轻轻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觉得我简直要疯了。任性是小孩的权利,周周过早地失去,虽然她也怒也恨。这样的委曲求全与预料中的骄傲坚持反差太大,看得我几欲癫狂。
所幸周周的坚强与努力一如既往,不抛弃不放弃,这也是我追文的动力。玛丽苏,或者通俗点说白日梦,其实是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的精神折射。虽然现实逼迫我们低头,但我们不愿意碌碌无为,不愿意泯然众人。我相信80后们应该都挫折过、辉煌过、沉寂过、疯狂过,时至今日安于现状并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现实,努力为自己的小生活打拼,偶尔还会发些小梦,并坚信自己的特别。信仰在,玛丽苏病症就不会消失。这一点上,我希望我永远都是患者。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有人说,人生是一条流动的河。望望窗外的车水马龙高屋建瓴,想起行走在城市森林里一张张模糊不清的面孔,突然很想问问周周、奔奔、陈桉、林杨们,成长尽头的河流,是什么颜色?
[ 此贴被路小透。在2010-02-12 09: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