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恰好有讨论过这个片子。虽然偶木有看,这样讨论有点囧。总是站在墙外说花香的赶脚。
我觉得尺素菇凉的影评蛮注重人物分析的。对于电影来说,大卡司或者明星效应也算商业片的元素之一。但我不太迷信这个。周公子在大陆女演员中的演技是有目共睹,梁朝伟不用我说了。平心而论,我觉得只要剧本够分量,他们能负担起角色设置。
我看过的影评基本集中在一个问题:麦庄把这部片拍成了文艺片。或者说尝试溶入文艺化。观众买单与否?
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我隐隐看到了作为香港导演北上后的那种试图两全的尴尬和困局。这绝不是一部听风者的境遇。陈可辛的武侠、陈嘉上的画壁、徐克的七剑……
评里一提及的,恰恰是香港背景下导演的选择。那种打份工的心态,使得他们的关注点和取景度会放在小人物身上。当然,小人物也有所谓的使命感。更进一步。不会再以高大全的视角,激烈快节奏的映画感去经营。某种程度上是艺术的进步。因为它还原了艺术的本真。
可惜,一方面是所谓的主旋律。众所周知的电检,我不以为麦庄能不做出无奈的妥协。一方面是观众的观影习惯。有时候,固定意味着对于稍微另类,新鲜的接受弹性不大。
[ 此帖被艾米栗在2012-08-14 20:5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