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书评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04 回复:3

[原创评论] 《平凡的世界》书评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耀武扬威!

ZxID:18237914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24 0
《平凡的世界》书评
— 本帖被 °○丶唐无语 从 品书评文 移动到本区(2013-03-18) —
《平凡的世界》书评
在我决定下笔去写的时候,已经断然不是在写一篇书评,这或许仅仅能算作一篇观后感,或者只是我个人单薄的毫无来由的感触。

从开始拿到这本书,直到读完,我花了将近十天时间。在此期间,我必须克制自己,按时作息,照常工作。在昨晚,我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的时候,泪水汹涌出了眼眶,久久无法平息内心难以言喻的情绪。这绝不是我看这本书第一次哭泣。知道的人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她泪点和她的笑点一样低......”也许每当我拿起一本书都会忍不住因为当中的人物或者情节而感动的流泪,但是对于《平凡的世界》我并不仅仅是感动,因为感动是一时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心中淡薄直到消失,这个过程甚至要不了半天的时间。

在读《平凡的世界》这些天里,我几乎每次拿起书去读的时候,都会忍不住为故事中的人和事揪心、煎熬、欢喜、难过、流泪......好像我早已经是其中某一个参与者,实实在在经历着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而非是旁观者。这也许在某些人看来是毫无道理甚至有些可笑、幼稚的,我只能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对生活的畅想,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一样渴望幸福渴望内心的踏实与圆满,人们在追求的过程里对任何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不一致,同一个笑话,不同的人听了也会有不一样的笑容,何况这部描写七十年代前后的生活大剧呢。当然,以下我仅仅只是挑选一些深刻的人和事加以论述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对于政治与社会方面的问题由于个人见识浅薄皆略过不提。

最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像往常一样,抱着枕头盘腿靠在床上,书放在枕头上,两只手抱着大杯的白开水,一页一页的读。故事以解放之后中国谋求发展为时代背景和阐述线路,讲述从文革开始直到新政策出台后黄原地区的发展和民风民俗,以双水村为中心起点,孙家两个儿子为最主要人物,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再现当时农民的生活现状和对新生活的渴望,也从侧面叙述中国政府及领导人的一些作风和品性。这本书,粗看之下,平实无华,质朴淳厚。细细读来,却发现其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只是这诗情画意充满了黄土高原的古朴粗犷质感,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故事从双水村开始讲述,孙玉厚一家在文革时候贫穷潦倒,女婿王满银和大儿子孙少安相继被公社劳教、批判,孙玉厚老汉在身体和心里上承受着来自生活和政治的巨大压力。少安十三岁下学帮持父亲扶持家业,当时正是国家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最初,人民公社化,村里吃大锅饭,人人劳动挣公分,但是无论你怎么卖力,永远是那么一点口粮。孙少安一门心思扑在土地上,所得甚微,稍有什么事情,孙玉厚就要厚着脸去借钱,这是他们的现状,也是万千贫苦家庭的现状。那时候,孙玉厚一家人在村子里地位是极其低微,甚至是卑微的。因为在当时,即使你穷的没有一顿饱饭,只要不犯政治错误照样可以大摇大摆趾高气扬,如果你家族里,哪怕跟你差几代的人有政治错误,你们一家人都甭想在人前挺直脊梁过日子,何况孙玉厚一家是即穷又有人走“资本主义道路”呢。

对于书中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自然是很多的,因为在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活生生的人物场景已经铺排开来,那是一个不小的场面。孙少安是孙玉厚长子,只读完了初中,但也许就是因为他坚毅淳朴的性格和文化程度决定了在当时的社会他能成为一个农民企业家。而他也恰恰代表着当时一群农民谋求财富的一个途径和路程。之间他经历了来自家庭、感情和事业上的波折。下学之后全身心投入劳动,想为自己为家人甚至为双水村的百姓谋福利,但是政策制约着他,即使给队友多划分一点土地,他都要被公社批评。他迫切的想要致富,却对于政策无能为力。就好像你明明有能力爬出阴湿黑暗的井底,偏偏井口盖着井盖,即使你能推开,可是许多人拉着你的腿拉着你的手。而在此间,孙少安还要承受来自感情上的压力。润叶与他从小一块长大,彼此相爱,但是由于家庭和各方面的原因最终没有在一起。对于这段感情,我曾想这算不算是孙少安思想的一种局限性呢?让人欣慰的是秀莲的出现,她像润叶一样炙热的爱着少安,并给予他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温暖。在新政策出台后,他办起了砖窑厂。为了给双水村其他人谋买化肥的钱他决定扩大生产,却在扩大生产的中途,因为用人不当,导致破产,历经一年时间。而在此期间,他的家人与他一样承受着巨大的贷款压力和舆论压力。甚至比最贫穷的时候都要活的煎熬。之后卷土重来,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妻子秀莲却被查出肺癌。中间有一个小插曲不得不提,就是胡永州让孙少安投钱拍电视的事情。熟话说饱饭思淫欲,有钱就想出名,这也许不仅仅是孙少安的局限性,更是当时社会的局限和民众意识的局限。好在少平点醒了少安,用那些钱为双水村盖起了小学。我曾想,如果秀莲能健康的活着,对于孙少安算是圆满并幸福的了。

在看与少安曾有密切关系的润叶,因为一念之差耽搁着两个大好青年。润叶在整个故事的编排里是极其低调的,最为让人深刻的大概是与少安的那一段感情,但是因为亲人的从中调和,她与向前结婚。婚后由于她内心依然热烈的爱着孙少安而对向前怀有怨恨,直到向前腿折之后,一切才有了转机。这咋看之下甚至有些荒唐,让人难以理解,但是细细想来两个人的性格、家庭和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们必然仍然会走到一起。这或许算是圆满的,如果向前能健康的健全的生活着的话。

而从另一个角度在看,润叶的好朋友杜丽丽,虽然篇幅很少,却不得不让人记忆深刻。这主要是因为她的转变,她的迷惑与不专一。生活让她对丈夫武惠良失去热情,但是保持最初的那份情谊,而事业(或者说诗歌)让她对青年诗人重新燃起了热情。她是感性的,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女诗人,也不仅仅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更多的在于她的取舍她的内心的情感,同时她又是理性的,因为她并不要求青年诗人什么,更不愿欺骗丈夫。她宁愿一切赤裸的摆在眼前让人难以消化,也不远悄然无声的吞咽。我到现在为止都无法完全读懂这个人,也许正因为她是一个诗人,所以她的感情的需求尤为充沛和热情,也许是因为她对自己的放纵,也许是安逸的生活让她本人滋生了另外的东西,这都无法完全说通。我有时候甚至觉得,她的这种品质是不是也反映了一些诗人的品质?难道拥有敏感和蓬勃感情的诗人,或者是与之有关的人真的无法拥有幸福的生活?

对于郝红梅,纵观全书看来,我不觉得她是悲剧的,甚至是幸福的。即使再最初她两次经历感情的挫折,但是最后润生接受她们母子。她的爱情从不成熟走到成熟,并体验了其中莫可言说的苦与乐,最后有了好的归宿。这就像是一个中间有大篇幅悲剧的喜剧,无论如何在最后都让人为之舒心。

全书中,孙少平算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他虽然读了高中,却连一份像样的饭菜也吃不起。最初他因为贫穷心里自卑,从不与同学接触,直到与他一样贫穷的郝红梅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们成为朋友在我看来理所当然,在许多时候,只有境遇类似的人更能理解彼此,并惺惺相惜。而后来坡脚女子的一句话打断了他们的联系,或者应该说是顾养民,也许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或者他们各自的心里因素,无论怎样,这一切给少平带来了从不曾有过的心里创伤,并让他对生活对人生有了另外一层理解。

此后孙少平一度从洪水中抢救坡脚女子,又帮郝红梅隐瞒偷窃事实。高中毕业之后,他不愿坐井观天,走出双水村,到黄原揽工。这发生在少安办了砖厂,生活开始好转的时候。也许有人无法理解,会觉得少平的选择是多余的可笑的。而我并不这么认为,他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内心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他脑袋里储存着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让他无法安心的呆在双水村这个“井底”,既然他知道双水村外有更为广阔的土地和更富有挑战的生活,又怎么会安心呢?这是个人对自我不断充实与挑战的一个过程,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个影射。其实对于他的文化程度和品性,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职业,有更好的前途和发展,但是社会现实制约了他,让他束手束脚,也有一部分也许应该说是他的觉悟问题,虽然在当时他已经算是有高觉悟的青年,但依然存在局限性。因为社会发展是不全面的,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到了黄原大概只有小小的余波。但少平又是不屈服与命运的,我曾一度想到他最终会怎样?回到双水村还是在黄原落户,抑或有更长远的发展?在他从包工头手里救下十几岁的小女孩之后又在电影院门口看到重蹈覆辙的女孩,那一刻也许他心中有愤怒、难堪、屈辱,也许更多的是对这个社会和人的无能为力。他的正直与善良让他帮助困难的人,但是对于恶人他能做什么?打一顿?这也是现实,单凭某一个人无法改变的现实。直到在曹书记的帮助下他去了大亚湾煤矿挖煤,我想那个时候他才能更全面更坚强的面对生活吧?在矿上他帮扶惠英,在抢救醉酒的矿工的时候毁容......这些事情,也许在现代人看来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但是这就是路遥笔下的孙少平,他代表着在当时中国社会谋求出路的一大群热血青年,他们拥有正直、善良、淳朴的品性,能吃苦能受亏,同时不断经受命运与现实生活对他们的严峻考验和折磨,好在他遇到了田晓霞,并与她在精神上有了共通处,继而产生感情。在爱情的滋养下,他的精神生活饱满而充实,并不断督促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我想这除了与他的品行有关之外,与晓霞的影响也是有很大联系的。他们爱的并不轰烈,但是执着、纯净,并饱含对彼此的理解与鼓励。但是晓霞在一次采访中为抢救一个小女孩,在洪水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而那时也正是她与孙少平越来越接近爱情的现实处境的时候。我开始时因为晓霞的死而哭泣,为孙少平失去唯一的精神“领导”者而痛心,另一方面又觉得也许这样更好,至少能在现实中保存爱情的纯洁与美好想象,他们不必走到必须的那一步。我曾在晓霞死后,觉得孙少平会不会一蹶不振,后来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幼稚。一个从苦难堆里爬出来的人,怎会轻易被苦难打倒呢?

在当时,少平也许算是路途走的比较顺畅的,甚至算是幸福的,因为他一步一步走过的路途,洒满热血与辛酸,也换来感动与帮助。他拥有爱情,亲情,友情,并在最后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和勇气。他内心并不惶恐和迷茫,他站在生活之上,俯瞰生活,融入生活,并珍爱生活。我甚至觉得在如此庞大的社会体系和人物链条中,孙少平是最为高尚最为动人的。他拥有自己庞大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支柱。全书在最后描写他给两个妹妹写信,重新回到大亚湾,看到山坡上惠英,明明,小黑子站在那里迎接他......

文章在接近尾声少平住院的时候让金秀出现在了他的身边,最初我真的觉得如果他们在一起,那么孙少平也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生活这幕剧太过庞大,有太多突然,人完全无法料到,便要承受。他的抉择代表着他内心的坚实的情感和他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他一步一步煎熬着走过人生最青春的时间,品尝了爱情的甘甜与苦涩,也拥有亲情的温暖与关怀,还有友情的理解与包容,还有什么比感情世界的充实更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激情呢?惠英带给她的,又何尝是妹妹的牺牲能够带来的呢?大城市的生活,又何尝抵得过矿上那些粗野而窝心的感情呢?也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孙少平那么清楚,矿工这不是一份轻松的职业,他既然选择了就要爱着它背着它,这是一辈子的事情,就像他对惠英的责任感......

平凡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活的不尽美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悲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煎熬。但是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摸爬滚打。他们每个人都像时代一样具有局限性,但他们又试图打破局限,所以,看似美好的婚姻,夫妻离异;看似无望的结合,有了转机;看似辉煌的时刻,突降悲剧;看似毫无道理的抉择,隐含对生活的无线遐思.......正因为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也正因为平凡的世界里生活着一群平凡的人,所以他们的选择是平凡的,所做的事情也是平凡的。但就是这平凡中蕴含了莫大的道理与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所以在最后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躺在床上,眼泪从闭着的眼睛里流出,久久无法平静。所有的人物和所发生的事情在我的脑海里不断上演,我曾试图假设另外一种结局,但是换了任何一种结局,或许就不会给我带来这么多的震撼,更不会在合上这本书之后忽然泪流不止。
[color=#ffffff]http://www.diliubi.com/read-htm-tid-26782.html[/color]

[ 此帖被耀武扬威!在2012-05-25 18:3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威望 +3
艾米栗

ZxID:14092741


等级: 热心会员
A man is known by the silence he keeps.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5-24 0
我曾经试着缕清自己看到一部有灵魂的作品和看到一部商业上成熟的作品后的感觉。

就是楼主这里说到的;
引用
因为感动是一时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心中淡薄直到消失,这个过程甚至要不了半天的时间。

我觉得那是情绪的一种宣泄。它更多的是出的过程。但真正能拨动心弦的。除了出,更多的是入。

一个用自己生命写作的作家,他留下的作品。可以有很多的诠释。在写作和阅读这个过程里,我们和他一起是走心的。

那个世界是平凡的,却也是庞大的。
 私人日志    

出来炸道121

ZxID:60615027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3-22 0
平凡的世界  也是我拜读的一本名著啊
悬崖边的夏天

ZxID:22103516

等级: 热心会员
生若夏花,爱如寒冬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7-15 0
我还是从《早晨从中午开始》这部随笔开始吧
  • 际遇之神

    奖励 2016-07-15

    在网上冲浪时,在汽车人的帮助下杀掉了电脑病毒,增加2派派币

If i lost myself tonight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