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时期的故事,平生听的多。于我而言,民国的人和事有着她独特的魅力,伴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格局,开放和传统共存的文化背景,还有苦难却绚丽的历史传奇,让我一度迷恋过于他有关的人和事,不可复制的时期。不同于其他以民国为背景的言情小说,《北平组曲》给我的感觉,如细品一杯苦丁茶,带着醇厚干净的苦涩和些许甘甜,馨香雅致,持久绵长。品后感慨万分,开口,才发现言语贫瘠,那些从故事中读到的似水年华,终无法深切刻画,只能略微勾兑出轮廓,简单谈谈罢了。
关于故事——岁月是最好的写手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是好故事,千百人有不同的定义。与我而言,能够触动人心,有所感悟就是好的故事。
这个故事其实简单,少帅和音乐家从相知,相爱,相守,相离的一生而已。开始时带着民国高层特有的小资情调,优雅细腻平和,结合着厚重的时代变迁和历史人物的沉浮,凭添了岁月的沉重和人生的无常。不必过度惊心动魄的情节,也不必太多感人肺腑的语言,只需简单几笔,轻描淡写的讲述一段人生,就可以直刺人心。原来给我感悟的是作者所写的那段时光,代表着一代人沧桑,与他们共同走过一生后,才发觉沉重和感动,就来源于生活和岁月本身,不可替代的情感经历。
传记小说的魅力也就是让读者去看一个人的一生而从中得到真实的感悟,触摸自身没有经过的时光。而这篇半传记形式的故事也就是用这样的手法来表达关于人生和命运的理解。不同于其他小说中将作者的思想直接通过言语和心理表达,虽直白,却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而这篇不同,用经历来讲述,更能让读者进入角色,带入感情,自己去体会文中的沧桑和生命,对此不得不赞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整体情节心理的把握,真实,明净,通透。
什么故事比用岁月讲述的更有魅力呢?又有什么情感可以比自己感受的更动人呢?也因此,在我读过的众多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中,这篇拥有了其他故事难以启迪的深度和情感。别具一格的魅力。也让我对作者的经历产生了好奇。怎样的阅历才可有如此感悟,看似悲壮,却心平水静,淡化烟云。
关于人物——精雕细琢和妆容不如历经磨难的笑容
陆方妮和顾思宁不同于我以前读过和喜欢过的人物,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喜欢他们,虽然我看出他们自身所带的魅力,却始终不能触动我的感情,陆方妮开始时的小资和精致,带着理想主义的纯真和浪漫;顾思宁风流少帅时的风度和闲情;同样略带理想主义的率真和纯粹,使得我只能看艺术品般去欣赏,却不能喜欢。但这并影响我看文,我始终是个感性和理性能够分开的人。
他们两人开始,都带着良好家室下成长出的教养礼仪,还不知世间苦难阴暗的纯洁及浪漫。雅致完美,却欠缺触动我的真实鲜明的立体感。在我的观点中,人生的苦难是财富,丰富一个人思想和人格,而他们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岁月还未曾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略显单薄易碎,不是我喜爱的类型。只到后来,历经战乱,至亲离去,重病缠身,两地分离。当顾思宁带上了沧桑,当陆方妮拥有了淡然,他们才真正能够触动我的心。
原来我和杜拉斯笔下的人一样,更爱备受摧残的面容。不能说是一种独特的趣味,更来源一份生活的真实。那种历经苦难历练的人,更能展现真实清明的内心,更能拥有本质的性情和成熟。不必被繁华迷眼,不需靠名利修饰,更脱离了外在的局限,悲伤也好,淡然也罢,都从本质出发,那时的美,来自灵魂,较之年少,更显深刻智慧,更见本性。
关于情感——纵使世事常变,力竭亦情重
文中的感情,无论是陆方妮和顾思宁的爱情,还是宋子文,杜小秋等人似知己亲人的陪伴守护,都用时间来诠释人类自身捉摸不定的感情。
于陆方妮和顾思宁而言,情路虽苦,却足够让任何羡艳。他们的爱情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到我难以置信。没有什么磨合和学习,也没有思考和探索,完美的匹配,相知相爱到外界的磨难根本不算什么。这种灵魂的契合是人类理想的爱情模式。所以,即便他们磨难重重,最后还分隔异乡,却比大部分人都幸福。也因为这份感情历练,成就了陆方妮之后的音乐深度。
然而文中,还让我深刻的是宋子文和杜小秋。他们至于陆方妮顾思宁,亦友亦亲,我无法界定他们的感情定义,好像带着爱意,却超越爱情的本身。开始时有着嫉妒和伤感,到最后,无论于他们两人中的哪个,都尽心尽力,也许无关情爱,只为真心。不似情人夫妻,更似相依相伴的亲人。
如果说陆方妮和顾思宁最后的爱情如同柏拉图的精神之恋,灵魂的相守,那么宋子文和杜小秋更似现实中真实生活在身边的伴侣,实实在在的存在。也因此,他们都在主角心中举足轻重。只是世人都爱平添爱情佳话,随意的遐想配对,却忽视人类感情的复杂多样,相伴牵挂的不一定只有爱情有这个魔力。还有很多不可辜负的感情,也如爱情般晶莹通透、纯洁美丽,值得用一生去维系。
关于艺术——真实是最高的高贵,美只有真假之分
曾经读书时,经常笑谈,文章憎命达。那些深邃刻骨的文字背后,大都是作家丰富的感受和悲苦的宿命。后来接触的多了,才发现,憎命达的又何止文章。音乐,绘画,雕塑,哲学。。。。。。只要那些需要表达人类情感思想的作品,都凝结着创作者一生的心理历程。都展现了人类对于自身情感命运的认知和理解。
陆方妮最终的成就,来源于人生丰富的经历所带来的感情深化。爱情的浪漫和美好及自身经历的悲苦和对生命的理解,丰富着自身的同时也在丰富音乐的本身,表达真实的感情来达到最极致高贵的美。
她用一生的历练和思考,一代人的岁月记忆来谱写北平组曲,来自灵魂的热情和情感经历,终成不朽经典。随着时间的流逝,属于一个时代的特征会一去不复返,而人们在谈及那段岁月时,也无法还原故事本身的模样。可是关于音乐所带来的共鸣,却真实的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依然可以保持作品本身的感动,仍然可以通过她来透视艺术家的内在世界,是温暖还是悲壮。
我曾想过,文学,艺术,哲学这些,之所以源远流长,跨越种族文化,是否就是因为展现了人类最真实的内心,最深刻的思考,那些苦难和美好,最终来源于人本性中的共同建立的情感和爱,千古不变。也因为这份共性使得人类种可以从书本和音乐绘画中找到共鸣,找到感动。
也因此,美其实就是真的表达,那份真诚无论对人对情感还是对毕生追求的梦想,都是最高贵的存在。
关于历史——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化烟云
年少时看三国,印象最深的是那首词。每每读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就从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伤感惆怅。总会想着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真实的模样是什么,是否真如书中所言,传奇丰满。
历史人物的一生,如何探知,皆来自于正史上了了几笔,野史的添油加醋,后人的评说纷纭。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是忠肝义胆还是罪恶滔天,是豪情万丈还是多情善感,都随着时光的离逝化为烟云,化为简单的几笔评书,永远的离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就像我们回望过去的岁月,秦汉,三国,隋唐,明清,甚至民国和建国初期,都有着他们各自的时代特征,那些人物,事件都是不可复制完全还原的。我们揣测再多,都触摸不到本质。
永远过去了的过去,有什么永恒的东西留给未来。今天生活着的世界和岁月,不就是二十年前,五十年前,生者和死者的未来……
我们的人生,也不就是历经着前辈的未来,看着自己的岁月变成后世的历史。一代一代,生生不息。最终留下了姓名事迹的,还是只化为后代记忆的,都化为浪花,奔流到海。
没有历经过的人回望相谈,大多成笑谈。
关于传奇——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什么是传奇,那些一直被人传诵,从未被人超越的故事都是传奇。故事中的人物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背景,承受着一个民族的伤痛记忆,当我们去读这些故事时,读得不仅仅是情,更是宿命的沉重,命运的无常,还有整个时代的印记。
陆方妮和顾思宁的故事是传奇,可谁又知道在那段岁月中还有多少的传奇被掩埋。当我在读他们的故事时,是否也在读着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人的故事。人至于命运和时代总显这渺小,似乎无论苦苦挣扎都无法摆脱加注在身上的宿命。可是,这个世界很多的东西到最后终会有解,而在命运本身——它永无答案。是否也就告诉我们,结局的千千万万个可能。
即便在时代下人类无力渺小,我却始终看到人性本身的光明和伟大。
侵略,内战,政权……可以陨灭无数的生命,可以把一场完美的情缘演变成难以置信的模样,可谁能断绝爱情的传承,谁又能消弭音乐的力量?它们绵密,坚定,高贵,在累积的大雪中生根发芽,从人类鏖战的废墟之中生生不息的抽拔出来。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东西传承,生生不息,绵绵不绝。这便是永恒不变的存在。属于人类的永恒传奇。
[ 此帖被金色提琴在2012-02-23 18:26重新编辑 ]